?

基于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的老年人學習共同體建設

2022-03-13 05:28趙洋洋
中國成人教育 2022年22期
關鍵詞:教育資源共同體主體

○趙洋洋

線上與線下融合教學模式具有顯著優勢,這一教學模式能夠推動教育資源共享,使更多不便于隨時參加線下教學活動的老年人擁有更多學習選擇。在線上與線下融合教學模式的輔助下,老年人可通過網絡工具輕松學習各類知識,并與他人在平臺中順暢交流。和傳統的老年人教育模式相比,線上與線下融合的教育方式具有更強可行性,且能夠服務于老年人學習共同體的建設。線上與線下融合的教育方式具有較強生命力,能夠支撐老年人在不同場景下的學習活動,因而受到老年人的普遍歡迎。教育主體應當持續開發具有實效性、創新性的老年人教育模式,鼓勵老年人參與到建設學習共同體的過程中,增強老年人在相關工作中的參與感,同時提升各項工作的現實意義。

一、基于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的老年人學習共同體建設的原則

(一)尊重老年人群體特征

老年人的社會背景、身心狀況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變化。作為成人群體中特殊的一部分,老年人在社會背景、身心狀況上的變化都應當得到充分重視。教育主體需將老年人群體的特征視為設計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的依據,保證教育模式符合老年人群體的學習需求。老年人群體的特征可分為不同層面,教育主體要全面掌握老年人群體的特征,應當從心理與生理特征兩個層面切入。一方面,理解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器官儲備能力、系統功能逐漸衰弱的特性。老年人的體能、記憶力、注意力都處于衰退的過程中,正因如此,老年人更加注重身體健康。教育主體在設計課程時需主動掃除阻礙老年人學習的因素,體現對老年人生理特征的尊重。另一方面,老年人的心理處于動態變化的過程中,大部分老年人能夠感受到自身感知與認知能力的下降,因而經常在學習中產生受挫感。老年人的心理狀態影響著他們學習、吸收新知識的效率,還會導致他們積累大量負面情緒。教育主體需在線上線下融合教學中增加更多休息時間,引導老年人緩和緊張情緒,消除學習中產生的疲勞感。減少學習環境中的干擾因素,保證線上與線下教學的效率。

(二)滿足老年人群體的現實需求

建設老年人學習共同體,應用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必須全面考慮不同年齡段老年人的學習需求,教育課程的內容應當包含準備教育、適應教育、死亡教育等內容。教育主體清晰地認識老年人的學習需求,在設計教學課程、模式時才能避免出現形式主義問題。老年人的學習需求可分為兩個層次:一是表層需求,二是深層需求。教育主體需從表層、深層需求的角度出發,探究理性與感性結合的知識結構,準確把握老年人群體在不同階段對理性、感性知識的需求變化趨勢。教育主體設計的課程應當能夠滿足老年人群體的生活、興趣愛好、心理、身心發展需求,在課程體系尚不完善的當下,教育主體不斷擴充老年教育的課程內容,完善教育模式,這對構建老年人學習共同體起到重要作用。老年人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獲得感,學習的主動性、參與感將顯著提升。

二、基于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的老年人學習共同體建設存在的問題

目前,基于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的老年人學習共同體建設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正在阻礙老年人教育質量的提升。明確問題的表現形式,探究問題出現的原因有助于增強教育實效,構建基礎扎實的老年人學習共同體。

首先,老年教育機構數量較少,無法滿足老年人的學習需求。就目前情況看,在個別經濟發達、老年教育需求較大的城市也僅有一兩所老年大學,且老年大學容納的老年人數量并不多,大部分老年人學員為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中大多數的老年人群體沒有機會參與到教育過程中。老年大學還普遍存在“一位難求”的問題,現有教育資源遠遠無法滿足老年人群體的學習需求。在統一采用線下教學的前提下,老年大學的教學資源有限,且在疫情背景下,教學過程受到突發事件影響,教育的可持續性無從保證。部分學校嘗試采用線上線下融合的教育方式開展教學工作,但由于缺乏應用此類教學模式的經驗,在教育過程中出現許多問題。老年人無法完全適應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教育主體也沒有對老年人進行適當引導。對老年人而言,信息化工具是新的教育元素,適應此類教育元素需要經歷一定過程,但教育主體通常為中青年人,對老年人的學習困難感知不夠深刻,二者在認知上的隔閡導致老年人教育效率不高。在老年大學師資隊伍朝著年輕化方向發展的前提下,教育主體和老年人之間的隔閡逐漸擴大,這對構建老年人學習共同體不利。部分教育主體嘗試通過與老年人面對面溝通、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老年人的學習需求,反饋教育成果,但應用的調研方式相對落后,各類信息無法迅速整合成為調整教育計劃的依據。如部分學校采用線下面談的方式與老年人溝通,老年人在溝通中產生較強壓迫感,不敢直接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教育主體得到的數據不夠真實,調整教育方案的過程缺乏現實依據,各項工作難以順利開展。

其次,老年大學尚未實現教育資源共享,老年人獲取教育資源的路徑依然有限。部分學校采用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嘗試構建老年人學習共同體,但沒有正確認識線上與線下學習資源各自的優勢,編輯、整合學習資源的能力有待提升。如部分學校完全接受信息化教育模式,而沒有考慮傳統教育模式的優勢,在短期內改革現有教育方式,老年人適應能力較弱,對信息化教育模式產生抵觸情緒。且在完全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的前提下,教育主體對信息資源的質量不夠重視,直接引用網絡中已有的教育資源。實際上,許多資源并不適用于教育活動,對老年人而言,理解復雜文字資源的難度較大。教育主體應當對教育資源進行編輯,在了解老年人學習特征的前提下優化學習資源的展示細節,通過這種方式提升學習資源的應用效率。此外,部分學校對信息化工具的功能不認可,因而在老年教育中較少使用信息化工具和資源。教育主體在觀念上將老年人與信息化教育工具對立起來,認為線上線下融合的教育模式并不適合老年人,這導致老年教育模式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得不到創新,老年人學習共同體建設更是無從談起。在這一背景下,教育主體應當主動改變教育理念,關注信息化教育的優勢,深入探究線上與線下融合教育的獨特優勢,發揮新教育模式的優勢,增強老年人教育的實效性,為建設老年人學習共同體貢獻力量。

最后,老年大學所設課程內容不夠豐富,對老年人缺乏吸引力。教育主體沒有認識到老年大學和普通大學的區別,以專業課為核心設計課程體系,教育內容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聯系不夠密切,許多老年人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困惑,學習缺乏動力。同時,老年人所學的知識并沒有對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起到直接作用,越來越多老年人對教育內容產生質疑。對大多數老年人而言,學習復雜的知識并提升學習水平并非學習的最終目的,將所學知識應用在生活中,使知識服務于創造更美好的生活才是他們學習的終極目標。但從目前老年大學設計的教學課程看,老年人的學習需求得不到滿足。部分學校嘗試開發具有應用特征的課程并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但由于對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研究不夠深入,或是對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方式的具體應用方式理解不夠深刻,教育實效薄弱。在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下,教育主體對新教育模式的研究深度直接影響其教育效果。線上線下教育模式和信息化工具有著密切聯系,而在新時代,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也離不開信息工具,教育主體應當挖掘老年人生活中應用信息技術的具體場景,整合這些場景中老年人的學習需求,據此開發新課程,體現課程內容的應用價值。

三、基于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的老年人學習共同體的建設路徑

(一)更新課程開發理念

教育主體應當持續更新課程開發理念,將具有實踐意義的教育理念融入課程體系中,使課程體系朝著適合老年人學習需求的方向發展。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和單一的線下教學或單一的線上教學都有顯著區別,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的關鍵在于依托網絡平臺創設的虛擬空間,以視頻課件等形式在現實的教育空間中組織教育活動,完成傳授專業知識的任務。教育的資源可能來自線上或線下,教學空間沒有明確界限,這種更加多元、自由的教育模式能夠給老年人提供更多學習選擇。老年人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和技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學習的內生動力更強。對老年人而言,學習的內容與興趣同樣重要。在輕松的氛圍中,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境界不斷提升,交友范圍也隨之拓展,這對解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問題也起到重要作用。教育主體將“以人為本”視為老年人教育的原則,關注老年人的生存困境,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解決老年人面臨的生存困境。各類教育課程遵循“按需設課”原則設置,將面向老年人的學習課程設計為線上線下融合課程、線下課程與線上課程三種形式,引導老年人依據自身學習需求選擇學習方式。發揮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的優勢,開展小班化的教育方式,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學習與社交需求。部分老年人由于退休等原因,人際關系逐漸弱化,小班化、線上線下融合的教育方式能夠為老年人營造良好的社交環境,幫助老年人重塑社交關系網絡。隨著多樣化課程的開展,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愈加豐富,生活也變得更加充實、有趣。

在開發具體課程時,教育主體應當關注老年人學習課程和普通教育課程的區別,在應用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的背景下將信息化、科技化元素引入課程體系中,使老年人跟上時代發展步伐,學習與信息技術相關的課程。如在開發藝術類課程時,通過利用多媒體教育資源組成學習的小班,5到10人為一個小班,擁有共同藝術愛好的老年人可一起學習插畫、貼畫、布藝等課程。老年人在學習過程中豐富日常生活,又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審美品位。為激發老年人了解藝術課程、學習藝術課程的熱情,教育主體可設置微信公眾號,定期發布老年人制作的藝術作品。老年人通過微信公眾號了解他人審美品位,并通過評論等方式參與學習活動。老年人在學習中感受到趣味性,在學習過程中更有參與感、體驗感。再如,學??稍O計技能應用類課程,從老年人的現實生活出發,設計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聯系的課程內容。如今,許多老年人喜歡用手機等工具記錄現實生活,學??赏瞥觥渡顢z影》《手機與生活》等課程,解決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諸多問題。此類具有實用性的課程能解決老年人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老年人可通過此類課程感受所學知識的實用性與現實價值,學習的可持續性更強。

(二)創建統一線上教育平臺

創建統一線上教育平臺有助于聚合老年人學習資源,匯集老年人學習數據,更全面地分析老年人的學習狀態與需求,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優質的學習服務。區域內老年大學可協作建設線上老年大學平臺,為老年人應用“指尖上的大學”學習服務。結合線上教育平臺的特性開發多種精品課程,課程以“微課”為主要形式,內容精練、時間短,能夠滿足老年人日常學習需求。教育主體還可依據老年人的學習特征對教育資源進行調整,注重對學習資源在細節上的改造,提升各類資源的針對性。如適當放大學習文檔的字體,便于老年人查閱。再如,在學習文檔中增加更多圖片、視頻等元素,減輕老年人的閱讀負擔,方便老年人理解的文檔內容。文檔內容應當和線上課程的內容緊密聯系,富有內在邏輯的學習資源有助于老年人建立完整的學習框架,深入理解所學知識。

據調查,當前,許多老年人教育線上平臺相對封閉,老年人在此類平臺中缺乏溝通,教育資源也無法在此類平臺順暢流動。教育平臺設計的教育內容缺乏層次性,教育內容沒有做到及時更新。從各類資源呈現的形式看,不同平臺存在字體較小、頁面設計復雜、顏色雜亂等問題,設計者沒有充分考慮老年人的審美需求、身心需求,這部分平臺的使用率較低,老年人在線上教育中的參與度也不高。線上教育平臺的設計主體應當充分考慮老年人的需求,在深入研究老年人教育需求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區域內教育資源的作用構建高水平線上教育平臺。不同區域老年大學協同建設的線上教育平臺應當具有一定差異性,能夠體現區域的文化特征、發展需求。為保證線上教育的實效性,教育主體應當充分挖掘新的老年人教育資源,同時,將線上平臺中不符合老年人學習需求的落后資源刪除,減輕老年人篩選學習資源的負擔。

建設老年人線上教育平臺不可能一蹴而就,有效整合、使用教育資源是成功建設老年人線上教育平臺的重要前提。老年大學與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在建設老年人線上教育平臺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一方面,老年大學需整合教育資源,對老年人教育信息進行深度分析,提出建設線上教育平臺的完整方案,在建設方案中體現老年人的現實教育需求。同時,在教育過程中收集老年人群體對線上教育平臺的意見和建議,發揮溝通橋梁的作用,將收集到的信息反饋給教育主管部門與教育資源的創建者。

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應當給予學校更多物質、政策上的支持,通過增加在老年大學中的投資促進線上教育平臺的建設。大部分老年大學并不具備高水平技術人員,政府可發揮自身聚集人才資源的優勢,吸引更多優秀技術人才參與到建設線上教育平臺的過程中。過去,許多老年大學嘗試進行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改革,但受限于教育資金規模,在完善學校信息化教育基礎時受到阻礙。如今,地方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增加在老年大學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入,在老年大學建設起完善、通暢的信息網絡,給老年人帶來良好的信息化教育體驗。

同時,對傳統的教育環境進行改造,如對老年大學的教室進行改造,使教室的結構布局更能適應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的要求。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下,老年人以小組為主要學習單位,因此,教室布局應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調整,為老年人在課上討論、學習提供便捷條件。為激發老年人參與線上線下融合教育的熱情,地方政府還可出臺激勵政策,給予參與教育的老年人一定程度的物質支持。老年人參加線上線下融合教育解除了后顧之憂,在學習中才能更加投入。在老年教育辦學規模逐漸擴展,教學模式產生變化的背景下,學校需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合作,開辟新的教育成果反饋渠道,利用線上與線下渠道廣泛收集老年人對新教育模式的意見和建議,通過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加快建設老年人學習共同體的進程。

(三)應用多樣化教育策略

老年群體是終身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且這一群體具有顯著特征,明確老年人教育的定位對建設老年人學習共同體起到重要作用。教育主體應當基于對老年人教育定位的正確認知,應用多樣化的教育策略構建老年人學習共同體,將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應用在教學的全過程,增強教育的有效性。

首先,老年人受限于自身年齡、所處環境等因素,通常缺乏與他人溝通交流的渠道,教育主體可使用參與協商式教學策略,增強老年人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感,并將線上工具應用在開辟多元溝通途徑的過程中。參與協商式的教學策略能夠使教育主體和老年人共同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提升教學組織與實施工作的有效性。教育主體和老年人處于平等的溝通地位,協商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問題。老年人群體對教育主體產生強烈的信任感,愿意在溝通過程中反饋真實問題,這對教育主體改進教學方案起到重要作用。人際交往是人的重要特征,老年人群體喜歡面對面溝通,并以群體為單位進行溝通交流。在參與協商式教學策略中,老年人擁有自主選擇溝通對象參與群體交流的權利。在溝通過程中,老年人會產生自我價值感,這對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起到重要作用。在線上工具的輔助下,教育主體可迅速收集規范化的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分析總結,得出具體的教育方案。老年人在應用手機的過程中產生應用信息技術的興趣,感受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發揮的作用,這對提升老年人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起到促進作用。如今,部分教育主體在教育過程中設計開放式問題,引導老年人表達自己對問題的意見和看法。老年人結合線上教育資源,在線下和他人溝通交流,在溝通中感受他人對自己的尊重,產生較強的成就感,學習的持續性顯著增強。

其次,教育主體可嘗試采用自我管理型教育策略構建老年人學習共同體。50歲到60歲的老年人普遍愿意花費時間參與學習活動,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具有系統化特征,老年人參與學習的意愿更強。教育主體可采用“三管”模式進行教學管理,主要包括線上管、線下管與課堂管,這種管理方式強調激發老年人的自我管理意識。同時,要求教育主體及時督促老年人學習,將教育計劃詳細記錄在教學進程表中,引導老年人通過合理的學習規劃約束自身行為。在應用“三管”模式開展線上線下融合教學的過程中,教育主體應當對照教育標準做好細節管理工作,將老年人在課堂中的表現、反饋記錄在冊,為調整教育細節提供依據。

最后,教育主體可采用學分累積式教育策略,采用線上線下融合教育模式,依托各個地區的老年人教育平臺資源,結合線下課堂的教育需求開展教學活動。建立起學歷與非學歷活動之間的橋梁,通過學分認證、學分累積等方式統計老年人學習狀況,對符合學習資質且獲得一定學習成果的老年人頒發學歷證書與課程證書。在設計課程內容與具體的課程體系時,對各個模塊進行專業化、模塊化管理,增強教學管理效率。隨著學分累積式教學方法的應用,老年人的學習成果逐漸量化,老年人可依據累積的學分發現自身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及時調整學習策略。老年人還可依據量化學習成果評估教育主體的教學能力,尋找適合自身的學習路徑,并為構建學習共同體貢獻力量。

(四)創新教育資源評價方式

培育老年人現代化學習的習慣,必須創新教育資源評價方式,促進老年人整體文化水平的提升并推動老年人身心的健康發展。傳統老年教育模式以學科為中心,老年人通過學習具體的學科知識提升知識文化水平。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學成果反饋渠道,老年人難以及時評價自身學習狀況,部分教育資源也因此沒有得到高效利用。在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下,不同主體都可以參與到評價過程中,并通過評價體系反饋老年人的現實學習需求,修正并改進原有課程體系中的不足之處。在評價過程中,教育主體應注重應用老年人常用的社交平臺,定期在微信等平臺發布課程評價小程序,向老年人詳細講解評價的方式及小程序的應用原理,引導老年人對所學課程進行自主評價。評價的內容可以是多樣化的,包含對教學理念、模式、課程體系等教育要素的評價。教育主體還可應用線下小班化的評價方式組織各學習小組成員討論近期學習成果,鼓勵老年人在輕松的氛圍中表達對教育方式的意見和建議,討論對建立老年人學習共同體的看法。

綜上所述,構建老年人學習共同體需要經歷漫長的過程,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是加快這一進程的重要動力。教育主體應當匯集有助于老年人教育發展的因素,通過完善教育模式、政策體系等方式提升各類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率,發揮教育資源的綜合效用,為構建完善的老年人學習共同體奠定良好基礎。同時,關注老年人群體的學習反饋,及時總結教育經驗,提出解決現實問題的有效方案,響應老年人群體的學習反饋。隨著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的完善,老年人將享受到更加高質量的教育服務,老年人學習共同體也將在這一過程中發展完善。

猜你喜歡
教育資源共同體主體
《覺醒》與《大地》中的共同體觀照
愛的共同體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整合校外教育資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中華共同體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技術創新體系的5個主體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懷舊風勁吹,80、90后成懷舊消費主體
面向數字化教育資源的Flash到HTML5轉換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