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GDP各省區市還在比拼這個數“專精特新”首入政府工作報告

2022-03-17 21:19孫冰
中國經濟周刊 2022年5期
關鍵詞:專精巨人培育

孫冰

“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在資金、人才、孵化平臺搭建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推進質量強國建設,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向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

這是“專精特新”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也讓已經成為政策、產業、資本熱詞的“專精特新”再度升溫。

實際上,在之前全國多個省市的地方兩會上,“專精特新”同樣是各地方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和被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而且多地都明確了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的數量目標,除了GDP,這個數字也成為各地比拼的重點。

在今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到“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時,李克強總理指出了四個方面的重點,即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大企業創新激勵力度,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和促進數字經濟發展。而在“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中,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被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所謂“專精特新”,指的是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和創新能力突出”特征的中小企業,是工信部在2011年發布的《“十二五”中小企業規劃》中首次提出的概念。但從去年開始,隨著“專精特新”4個字頻繁出現在從中央到地方的多個重要政策文件中,也使其成為產業熱詞。

全國政協委員、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在全國兩會期間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小企業好,中國經濟才會好;中小企業穩,宏觀經濟大盤才會穩。要實現中小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就要鼓勵其走“專精特新”的道路。

徐曉蘭指出:“中小企業要真正成為‘專精特新’企業,從發展目標上,要以成為細分領域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配套專家’為目標,專注并深耕產業鏈某一環節或某一產品。從發展路徑上,要發揮中小企業優勢,進一步強化創新?!畬>匦隆撵`魂是創新,無論身處什么環境、面對什么發展形勢,都要始終堅持從創新找出路、想辦法、謀發展。從發展結果看,要實現從相對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低質量、弱品牌走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質量、強品牌,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p>

如何紓困和育優中小企業,也是很多代表委員關注的話題。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就提交了一份《關于用數字化轉型推動更多中小企業邁向“專精特新”的建議》。

楊元慶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他認為,通過推動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企業是一個有效路徑。

“大型行業企業應當承擔起企業社會責任,帶動和支持產業鏈上下游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尤其是幫助好、服務好‘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壯大,支持更多的中小企業成為‘隱形冠軍’和‘配套專家’,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的局面,以此來支撐我國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睏钤獞c表示。

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也提交關了于“推動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構建數字安全能力”的建議。

“建議通過鼓勵和支持大企業以創新輕量化產品、SaaS服務為抓手,消除中小微企業在認知、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差距,降低中小微企業享受數字安全服務的成本與門檻,為中小微企業向‘專精特新’數字化發展提供安全保障?!敝茗櫟t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徐如俊則建議,加強對“專精特新”企業金融支持。他建議,應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價,優化民營經濟金融服務,繼續引導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著力構建普惠金融長效機制,進一步推動解決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通過實施扶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縮小地區間差距,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認為,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要從教育和獎勵兩方面著手。一方面讓廣大中小企業認識到“專精特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各地政府可以設立專項扶持基金,并配套相應考核機制,為達標企業提供獎勵。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浦東新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國華則認為,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轉型的關鍵在于做好科技研發。他建議,政府要為中小企業提供平臺、資源、資金和政策保障,用創新集群為企業服務,吸引更多創新資源向企業聚集。

在很多代表委員看來,實現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意義重大,因為小配件可能蘊含高技術,小企業可以支撐大配套、小產業也能夠成就大事業。鼓勵更多的中小企業走向“專精特新”,就是讓我國的制造業從“三低一弱”(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低質量和弱品牌),逐步走向“三高一強”(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質量和強品牌),從而“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工信部先后公布了3批“專精特新”企業名單。截至2021年11月份,已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762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萬多家,總入庫企業已達11.7萬家。其中,大部分“專精特新”企業來自制造業。

但這些數字與“十四五”期間的目標還有不小的差距。

2021年3月份,中央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推動中小企業提升專業化優勢,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之后,工信部副部長徐曉蘭也對外透露,要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將通過中小企業“雙創”帶動孵化百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培育十萬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千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逐步構建起“百十萬千”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

而在今年全國兩會的“部長通道”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表示,要進一步擴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規模和范圍,從國家層面要進一步創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路徑,擴大數量。他還透露,2022年,計劃再培育3000家左右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帶動各省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5萬家左右,使“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群體不斷壯大。

來自市場研究機構的統計顯示,從地域分布上看,目前476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中,數量最多的省份前三名依次是浙江、廣東和山東,三省合計約占全國總量的四分之一;在城市維度上,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數量排名前10名的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寧波、深圳、天津、重慶、成都、青島、廈門、東莞;而從整體數據看,山東、廣東、浙江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總量也是居于前列的。

但這些僅僅是目前的數量情況。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在2022年已閉幕的地方兩會上,有20余個省區市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專精特新”培育計劃,并且制定了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具體數量目標。有的公布的是2022年的目標,也有公布到2025年(即“十四五”期間)的目標。

比如廣東提出2022年將力爭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200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0家;

浙江提出2022年力爭新增上市公司70家,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家、單項冠軍企業20家;

河南提出2022年計劃新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10000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00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家;

安徽提出2022年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00家、專精特新冠軍企業100家,爭創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0家左右;

海南提出針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雛鷹行動”,提出到2022年底,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21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15家;

上海提出2022年要新增“專精特新”企業500家;

重慶提出2022年將新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0家,市級“專精特新”企業300家……

而放眼整個“十四五”期間,江蘇計劃到2025年,形成營業收入超百億元工業企業160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3000家;

山東提出到2025年,入庫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2萬家以上,新培育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000家,累計達到10000家左右;

湖北提出爭取到2025年培育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00家;

貴州提出到2025年培育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00家以上、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家;

海南提出到2025年底,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50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40家,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2家;

吉林提出到2025年,全省爭創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0戶,爭創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戶,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500戶、市(州)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000戶,培育優質“種子企業”10000戶;

廣西提出力爭到2025年累計培育自治區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00家,推動各市累計培育入庫“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500家以上;

遼寧提出到2024年,將累計培育30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而北京針對“專精特新”提出的目標則是用好北交所,培育推動更多“專精特新”企業上市。

從各個省區市紛紛制定“專精特新”培育數量“KPI”中不難看出,各級政府都將其作為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也勢必將有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走上“專精特新”的道路,乘風起飛。

3260500589243

猜你喜歡
專精巨人培育
山西新培育認定“專精特新”企業744戶
山西省專精特新企業聯合會成立
國內
四德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第十道 生相克
四德
蟑螂
直立的石巨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