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高計劃建設背景下高職院??苿撚寺窂窖芯颗c實踐

2022-03-17 00:49張詠梅張建喜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2年7期
關鍵詞:科創成果院校

張詠梅 張建喜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濟南 250013)

1 雙高建設對高職科創育人提出了新要求

1.1 產教深度融合的紐帶是技術創新平臺建設

董剛提出雙高計劃建設的根本動力是全面深化改革、發展主線是產教深度融合、重要任務是提升服務能力。產教深度融合學校要與行業領先企業合作搭建人才培養與技術創新平臺,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成為校企命運共同體。

1.2 提升服務水平要求提升高職學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雙高計劃學校應面向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緊缺領域,大力開展高技能人才培訓;以科技成果推廣轉化、產品研發、工藝改進、生產技術服務、科技咨詢、技能大師培養等為主要內容,深度參與企業技術改造與更新,為行業企業創造新的效益增長點。

1.3 提升師生的科技創新能力才能更好的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中國創新能力明顯不足,與中國當前的基礎教育體系有很大的關系?;A教育的中高考壓力,導致學生形成應試型思維,學生的創新能力基礎不足。高校在創新培養中忽略學生基礎,沒有根據學生特點量身定制創新能力培養體系,導致我國具備創新能力的高校沒有產出應有的成果。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應用學科的畢業設計一般都會獲得知識產權,并終生有收益。我國高校師生的創新成果卻轉化率極低。

2 科創育人是多數高職院校的短板

2.1 高職教師科研工作時間普遍受限

高職教師普遍存在以教學為主的現象。首先高職教師的教學任務明顯高于普通高校,由于高職院校生師比普遍較高,一般教師每周要承擔12-16節的教學工作,這與本科教師平均周課時6-8節相比,增加了一倍。其次高職教師的績效工資一般都是以教學課時進行考核,教師能夠從科研工作中獲取績效收入比例很低。在制度指揮棒下,多數教師選擇了通過多上課來增加收入,這也導致教師忙于上課,沒有時間和精力搞科研。

2.2 多數高職教師沒有持續的科研工作意愿

在高職院校建設的初期,社會普遍給高職院校的定位是以教學為主,科研為輔,甚至還有人認為高職院校教師不必談科研、做科研。這主要集中表現在高職院校發展初期需要大量教師,因此招收的教師多數來自應屆畢業生,沒有企業經歷,缺乏科研經驗。同時受平臺、政策導向、自身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高職教師獲取科研項目的渠道少,數量少。以上原因導致目前高職院校普遍存在科研團隊薄弱,科研人員不足的現狀。大部分的教職工或忙于教學實訓任務,或忙于行政管理與輔助服務,從事科研與成果轉化的人員薄弱。高職教師作科研目的性強,普遍是為職稱評聘、評優升職,如此導向導致多數教師從事科學研究缺乏正確的價值觀,急功近利,產出的成果質量差,價值低;教師一般把科研作為提升職稱的跳板,在千方百計達到目的后,主觀上不愿意進一步開展科研工作,客觀上無法勝任更高級別的研究項目。沒有長期的科研訓練,高職教師普遍缺乏系統的研究方法與路線,缺乏知識儲備與資源積累,不能持續跟蹤科研發展,導致無法從事較高層次的項目、工程研發。長此以往,高職院校不能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圍,教師的科研意愿也不能持久。

2.3 高職科研管理模式相對落后

高職院校的科研管理相對薄弱??蒲刑幵趯W校層面負責科研項目的組織申報,過程監管,項目驗收,成果審核,產權保護與成果轉化等職能,教師負責科研一線的研究與基礎性科研材料的收集與上傳。高職院校的科研處一般是一個小部門,具有人員少,經費少的特點。據筆者調研,當前大部分高職科研處部門職數為3人,部分高職院校甚至沒有設立專門的科研管理部門,科研管理職能與教務處合并。受科研部門人員不足、科研管理人員業務水平不高等因素制約,科研處往往主要起上傳下達的職能,缺乏對國家地方科研政策的研究,缺乏對各個領域科技前沿的跟蹤,缺乏對全??蒲泄ぷ鞯尼槍π暂o導,對高職科研工作的助推功能還沒有發揮。高職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國內多數高校逐步開展起信息化校園工程建設。辦公自動化、教學管理等信息化已經成為日常,然而科研系統的投入和普及率相對卻較低??蒲许椖抗芾黻P聯資產、財務、合同、審計、人員等各方面,缺乏信息化的科研管理,給教師,因此也進一步阻礙了高職開展科研工作的積極性。

3 高職院校實施科創育人的路徑實踐

3.1 打造科研教學創新團隊,培養科研教學兩手硬的骨干教師

提升教師科創能力,加強師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為師生設計科技創新思維、創新方法、創新創業技能等方面培訓方案;整合領軍企業、知名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資源,打造科技論壇,科學大講堂等學術交流平臺等渠道,激發師生開展技術研發、文化創意的源動力,培育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加強科研崗教師與專任教師的合作交流??蒲袓徑處熅哂休^強的科研能力,卻缺乏課堂教學的研究和實踐;專任教師在課程設計和課程資源開發方面能力強,但缺乏科研經驗。鼓勵兩類各有特長的教師組建團隊,將科研中的內容轉化為課堂教學案例和實踐課程,既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增加了科研團隊力量。

打造優秀技術服務團隊,為企業開展社會服務。將人才培養與科技服務聯動,培養創新人才。以優勢專業和應用技術服務平臺為依托,以企業研發、技術轉化為載體的優秀技術服務團隊,培養適應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促進人員與產業的交流互動,鼓勵科研人員到企業兼職、掛職承擔企業行業技術開發項目,推動中小企業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滿足企業向中高端發展過程中對人力資源的迫切需求。

3.2 校企合作搭建科創服務新平臺,拓寬教師科研領域

建設面向企業行業的科研平臺。針對行業企業的學科交叉、技術融合等特點,單一科研平臺跨領域資源集成度不夠高等痛點,高職院校搭建的校企合作科研平臺,著力加強關鍵節點技術突破與模式創新,可有效解決單一創新主體難于解決的科研與管理瓶頸。建設面向行業的成果轉移基地,服務行業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學校與企業聯合開展技術突破,新產品、新裝備研發,可以增大重大科研項目的中標率。同時面向企業開展應用創新,推動重大技術成果中試熟化與工程化,推動行業技術轉移擴散和成果示范應用。

建設產教融合公共服務平臺,校企協同創新推動中小微企業提質增效,開展創業、孵化、服務三位一體的服務,以“企業提需求、學校搞研發、協同做項目”的模式,開展需求牽引的“訂單式”立項,引導企業早期介入開展“先導式”立項,搭建成果供給側與需求側網絡交互平臺,促成“互動式”立項。為企業解決技術開發、產品研發、咨詢服務等方面難題,切實提高中小企業的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服務品質。通過校企合作科研服務平臺建設,拓寬教師的科研領域,不再一味追求項目的等級,把科研創新的重點聚焦到個人知識領域的拓展,通過工藝改進為企業提質增效上,提升科研創新的獲得感和榮譽感。

3.3 優化高職院??苿撚说捏w制機制

高職院??苿撚私ㄔO首先要樹立科研強校的思維導向,高職院增強社會服務能力,能有效擴大學校的辦法經費渠道,提升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和學生就業質量。因此,高職院校也要重視科學研究,要改變高職院校重教育教學輕科研服務的意識,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引導激勵教師參與科研。鼓勵教師參加學術交流,學習對接前沿技術與成果,提升研發能力;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加快科研成果的轉化與應用推廣。

完善教師績效考核體系,加大科研績效的激勵力度。完善以技術創新水平和行業貢獻為導向的分類考核機制,杜絕“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教師評價。立足服務行業產業發展,對科研的內涵適度拓寬,制定適合高職院校教師的科研服務績效考核指標。

完善驅動成果轉移轉化機制,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探索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途徑,加快科技成果市場化、產業化,量化成果轉化率,如制定完善《關于鼓勵創新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辦法》《橫向項目管理辦法》等制度,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成果轉化的熱情與潛力,以機制改革加速成果轉化,以成果轉化驅動科技創新。

4 結語

科研工作要堅持“四個面向”要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高職院校在“雙高計劃”建設的新背景下,要依靠改革激發活力,不斷完善學??蒲袇f同創新體系,提升教師的科研服務能力,拓寬教師科創育人的渠道,積極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及人民生命健康需求,助力實現“雙高計劃”建設目標。

猜你喜歡
科創成果院校
科創引領,搶跑新賽道
保護人類健康的科創產品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醫聯動”擴大醫改成果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