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地理學視閾下古典詩歌中的“猿聲”意象研究

2022-03-17 03:50
關鍵詞:猿聲用例文人

楊 操

(云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猿聲”作為中國古典詩歌中出現頻率較高的文學意象,被賦予“哀”“悲”“清”“遠”等內涵,這固然有題材、韻律以及經典意象沿襲傳承的原因,但也不可忽視地理環境的作用。地理環境塑造了包括動物分布等自然景觀,而自然景觀的差異必然也會對詩歌題材產生影響。筆者試從文學地理學視閾,探析古典詩歌中的“猿聲”意象。

一、“猿聲”意象的知識學考古

對中國古典詩歌中“猿聲”意象進行知識學考古,發現現存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沒有用例?!对娊洝ば⊙拧そ枪菲忻鑼懥嗽斥罉涞摹拔憬淘斥?,如涂涂附”[1]263,這寫到了“猿”而沒有“猿聲”?!冻o》中有對“猿聲”的吟詠,如《九歌·山鬼》“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又夜鳴”[2]64,《招隱士》“猿狖群嘯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2]190,都是對猿猴鳴叫的書寫?!冻o》中提及“猿”的則更多,如《九章》《哀時命》《九思》等篇目。造成《楚辭》和《詩經》中“猿聲”用例情況不同的直接原因應是二者地域的差別?!对娊洝返牡赜蛞渣S河流域為中心,《楚辭》以長江上游及中游為核心,猿的活動范圍主要在長江流域,古典詩歌的文學書寫是對動物地理分布的真實體現。

魏晉南北朝時期詩賦中的“猿聲”意象急劇增多。檢索兩漢時期“猿聲” 用例詩賦類作品,司馬相如《長門賦》有“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嘯而長吟”,沒有以特定的形容詞修飾“猿聲”。班固《幽通賦》有“養流涕而猿號兮”,只是對《淮南子·說山訓》中所載神射手養由基故事的描繪。西晉詩賦作品中,修飾“猿聲”的用例不斷出現。西晉張協《雜詩十首》(其九)中的“寒猿擁條吟”,傅玄《猿猴賦》中的“或悲嘯而吟呻”,左思《吳都賦》中的“其上則猿父哀吟,犭軍子長嘯”,東晉陶淵明《丙辰歲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獲》中的“猿聲閑且哀”,南朝宋謝靈運《登臨海嶠,初發彊中作,與從弟惠連,見羊、何,共和之》中的“哀猿響南巒”,梁簡文帝《折楊柳》中的“寒夜猿聲徹,游子淚沾裳”等,都是對猿聲的描繪與情感表達。此外,南朝宋謝惠連、南朝齊謝朓、南朝梁任昉和沈約等,也有“猿聲”用例的作品傳世??v觀上述作家作品,可以發現其地域分布呈現一個明顯的特點,即大多分布于秦嶺淮河以南的長江流域,這一點是在考察“猿聲”意象的發展定型時不可忽視的。

日本學者松浦友久認為,“猿聲”對某一種特定的感情和情緒的形容和象征,是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中的“獑胡猿,駿捷于獼猴,其鳴嗷嗷而悲”[3]107。由此,“悲”“哀”“寒”“夜”“孤”等類似修飾詞逐漸出現。松浦友久在《唐詩語匯意象論》一書中根據沈約《石塘瀨聽猿》和蕭詮《賦得夜猿啼》之類以猿命題的作品,綜合六朝時期其他涉及“猿聲” 的用例,提出“到六朝后期的梁、陳之際,猿聲或者聽猿聲不用說已經占據了主題的地位。中世紀中國古典詩歌史上的猿聲意象,到了這一階段,大致上可以說已完全定型”[4]19。

“猿聲”意象的定型化過程離不開歷代詩人的創造和傳承,但也不能忽視文學地理因素。無論是從“猿聲”意象的《楚辭》溯源,還是從六朝時期對南方文人“猿聲”作品的地域統計,都可以得到說明。

二、“猿聲”意象的形成原因

歷時性考察“猿聲”意象的發展定型過程之后,還需要探討其形成原因。猿在中國主要分布于長江上游到中游地區以及云南、廣西等地區。生態環境與文學嬗變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地理環境限定了猿的生存范圍,決定了“猿聲”意象的文學產生,同時文學家的地理遷徙也會對“猿聲”意象的發展定型產生影響。

(一)文學景觀的地域差異對“猿聲”意象定型的影響

曾大興在《文學地理學研究》中提出:“自然氣候的地域差異不僅影響到了人文氣候的地域差異,也影響到了文學家的審美感受的地域差異,最后導致文學景觀的地域差異?!盵5]112-113“正是因為氣候所具有的地域性特征,從而造成了不同的地域空間內所特有的物候現象。而氣候對文學所造成的影響則主要有兩點:一是對文學家的寫作狀態與地理分布的影響,二是對文學景觀的影響”[6]57-58。猿喜歡生活在溫度較高、樹林茂密地區,故而“猿聲”出現在南方文人作品中是非常自然的。

猿是長江流域的地理風物,文獻對“猿聲”多有記載。北魏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之《漁者歌》寫道:“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盵7]1068傳為晉代袁山松所著的《宜都山川記》說:“峽中猿鳴至清,諸山谷傳其響,泠泠不絕。行者歌之曰:‘巴東三峽猿鳴悲,猿鳴三聲淚沾衣?!盵8]1652上述地理文獻表明“猿聲”是“巴東三峽”地區的文學景觀?!鞍蜄|三峽”位于長江的中上游地區,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猿鳴三聲”而導致“淚沾裳”,不僅僅是因為“猿聲”尖銳凄涼,還由于“巴東三峽”行舟異常艱險漫長,而“猿聲”極易引發行人悲哀情感的共鳴。

綜合唐以前各類體裁中對于“猿聲”的描寫和記載,可以發現當時文人在描寫和吟詠長江流域的風土人情時,非常自然地將“猿聲”寫入作品。除長江三峽本身的險峻和“猿聲”的尖銳凄絕相互映襯外,還有《世說新語箋疏》卷六《黜免》條下有關士兵將幼猿抓走而母猿沿岸搜尋哀嚎鳴叫的故事傳說,這些使得“猿聲”逐漸成為吟詠題材并傳承定型。

(二)“客寓”意識對“猿聲”意象定型的影響

文人的地理遷徙對“猿聲”意象定型也有重要影響。東晉以后的北中國陷入連年戰亂,南方則相對和平穩定,許多北方文人遷徙到南方。根據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化的初步研究》和葛全勝《中國歷朝氣候變化》的相關研究,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屬于“寒冷期”?!霸谧匀粴夂蚝涞臅r期,人們的自然生存是第一位的,人文生存是第二位的,所以自然氣候相對溫暖的地方,總是比寒冷的地方更吸引文學家”[5]100。也就是說,自然氣候影響了文學家的分布和遷徙。氣候變化、北方戰亂以及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共同作用的結果促成了許多北方文人的南遷。但是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的“中原”家國觀念在這一時期的文人心中仍然占據重要地位,這使他們產生了強烈的“客寓”意識。日本學者松浦友久認為,羈旅、貶謫、流寓等被動遷徙而產生的客寓意識,是“猿聲”意象朝著“悲哀”方向凝定的一個重要因素。

與前代相比較,在唐詩中吟詠“猿聲”的作品顯著增多。陳子昂《宿襄河驛浦》的“坐聽峽猿愁”,王維《聞裴秀才迪吟詩戲贈》的“猿吟一何苦,愁朝復悲夕”,李白《秋浦歌》的“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杜甫《登高》的“風急天高猿嘯哀”,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的“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等都有書寫。這些作品大多寫于流寓途中,常以“冥、夜、孤、霜、愁、舊、啼、斷腸”等詞語形容“猿聲”,沿襲了六朝以來“悲哀、愁苦”的情感傾向。

中國古典詩歌偏好在尖銳、嚴酷的事物中找尋能夠引發日常的情感共鳴的物象,以此構建詩歌美學。猿聲高亢而尖厲,扣人心弦的啼叫容易引發流寓者的思鄉悲情。劉禹錫《松滋渡望峽中》的“巴人淚應猿聲落,蜀客船從鳥道回”,杜甫《秋興八首》的“聽猿實下三聲淚”,其“猿聲”用例所表現的“客寓”意識,仍然是基于《漁者歌》的感發,并多了一些騷人遷客之悲愁。

三、結 語

“猿聲”意象在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定型過程中,《楚辭》起到了先河作用。東晉及南北朝時期,“猿聲”意象開始大量進入文學創作,“悲”“哀”“清”“遠”“愁”等修飾詞匯與語義逐漸出現。從文學地理學視閾看,長江上游到中游地區構成了“猿聲”的主要地理空間。作為長江流域特別是巴東三峽自然景觀之一的“猿”,以其獨特的高亢悲鳴及其所生活的特殊地域空間,引起羈旅、流寓、被貶等文人的情感共鳴。在“猿聲”意象的漫長發展定型中,地理環境因素有著重要作用。

猜你喜歡
猿聲用例文人
UML用例間包含關系與泛化關系的比較與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賴關系的比較與分析
趣味闖關
猿聲
古代文人與琴棋書畫
文人與酒
文人吃蛙
聯鎖軟件詳細設計的測試需求分析和用例編寫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丁酉歲暮感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