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背景下醫學專業課程思政探討研究
——以《醫學影像診斷學》為例

2022-03-17 04:05林炳權劉民英黃嬋桃許乙凱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2年2期
關鍵詞:診斷學醫學影像醫學

林炳權 劉民英 黃嬋桃 許乙凱*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影像中心 廣東·廣州 510515)

教育的生命和靈魂在于培養人。在新時代發展的今天,高校教師作為高等教育培養的主體,應堅持以德為先,把思想品德、理想信念擺在教育的首要位置[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首當其沖需要利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主陣地,將專業知識與思政教育內容關聯和結合起來,才能將思政教育有效地融入專業課堂教學中。本文以《醫學影像診斷學》課程為例,通過多角度多維度思考與實踐,探索新時代背景下思想政治元素融入醫學專業課的若干途徑[2]?!夺t學影像診斷學》是醫學影像專業五年制本科的核心課程,是該專業學生具有專業勝任力的主要課程之一,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需結合課程實際情況,從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專業人文培養等角度,改變教學方法等多維度出發,潤物細無聲培養學生綜合素養。

1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醫學影像診斷學》課程理論部分

1.1 講好專業發展史激發學生積極奮斗熱忱

專業發展史或專業研究技術突破過程中,注重收集具有重大社會貢獻和杰出成就的影像專業相關專家事跡,使學生充分認識所學專業與社會需求發展的關系,厚植愛國主義情懷,能夠把使命價值根植于社會所需要,將職業規劃和祖國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正確引導學生領會醫學專家特別是本專業杰出專家的優秀個人品質,包括忠心國家、艱苦卓絕、積極獻身、治學嚴謹等優秀品質,為祖國家復興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3]。如1983年,我國第一臺顱腦CT裝置試制成功,著名醫學影像學專家曹厚德教授作為第一例志愿者接受長達200s的掃描檢查,為科學獻身的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醫學影像學屆重量級專家黃其鎏教授作為第一批醫學訪問學者,歸國后潛心鉆研CT、MRI技術,厚積薄發,以“獨具慧眼”識別疑難病灶、以“嚴謹細致”精神傳道授業解惑,赤子之心報效祖國,為人民健康事業奮斗終生。

1.2 結合當下背景及環境激發學生獻身精神

此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肆虐,廣大醫務工作者維護著人民的生命安全,肩負著黨和人民的重托,影像人就像前線的“偵查兵”。醫務工作者勇于擔當、迎難而上的鮮活事例正是課程教學中弘揚醫務工作者勇于擔當與獻身精神最好的素材[4]。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院士,敢醫敢言,尊重科學,實事求是。十七年前,面對SARS,勇敢否定“典型衣原體是非典型肺炎病因”的觀點,十七年后,面對新型肺炎,提出“人傳人”現象,其科學精神及責任擔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全國各地涌現了無數勇于犧牲、不懼困難的醫護人員,是他們用專業技能為全國人民筑起了一道道安全“防護林”。

1.3 結合科學研究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科研精神

高校教師位于高等教育的頂端,其科研精神及素養對學生能產生較深刻影響。在科技強國的今天,把專業、科研和學科等優勢轉化為育人優勢,新技術難題中加強科研精神的灌輸,討論專業攻堅克難項目,突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與傳授[5]。如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最早提出肝臟解剖“五葉四段”的新分法,率先突破人體中肝葉手術禁區等醫學貢獻,立身科學研究,瞄準醫學前沿,做一流成績,培養勇于超越,不斷攀登醫學高峰的科研創新精神。

1.4 從專業角度培養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問題能力

任何學科的發展都應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思想,在教育工作中只有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相關原理才能使學生充分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醫學影像教師只有運用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把辯證、發展的觀點運用到影像教學活動中去,從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的角度,領會現代醫學進行及發展模式的實質,在實踐中完善和發展教學模式,通過馬克思主義相關原理的運用與實踐,促進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世界觀與方法論。

2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醫學影像診斷學》課程實踐部分

2.1 實踐閱片中培養學生職業規范與職業精神

培養現代影像醫學實用性高素質人才,需要良好的職業規范與職業精神。醫技精湛、作風嚴謹的醫療技術是實現健康中國之根本,總結本專業遇到的疑難、典型病例進行病例討論,引人入勝激發學生思考,從臨床表現、所需影像技術到所表現的影像征象、鑒別診斷進行全面的梳理。

2.2 實踐中灌輸“以病人為中心”的人文關懷與精神培養學生職業素養

職業素養是指勞動者對社會職業了解與適應能力的一種綜合體現,是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的整合,主要包括行為態度、倫理道德、團隊合作等[6]。在醫學專業教學中結合課程內容,以案例分析為主導,結合臨床實際案例,加入有關醫學倫理、醫患關系等問題,在紛繁復雜的實際問題中,真實表達醫生應有的道德、品格,時時體現“以病人為中心”的診斷技術與方式,著重描繪人文關懷和情感認同,這不僅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了專業知識能力,同時更豐富了學生人文情懷,培養學生正確處理醫患關系的人文素養,為學生進入社會做好情感鋪墊[7]。實際病例中和藹可親的交流溝通,設身處地急患者所急,優選檢查手段,注重影像檢查過程中放射防護、隱私保護,最大程度的維護患者的利益,每一個病例都是最優的檢查,盡所能為患者準確診斷,從而在醫療行業內形成良性傳遞。

3 多種教學方式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

醫學影像診斷學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能力課程。教學過程需要多注重學生參與性、主動性與體驗性,注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性與同理性,積極參與和體驗,同時注重促進學生的對專業認同度、職業精神、創新思維和社會責任感形成。隨著公共衛生事件不斷的突發,融入思政元素的新教學方式已經在醫學課程中普遍應用,為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如PBL(以問題為中心)、TBL(以團隊解決問題為中心)、慕課(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等線上線下課堂教學,積極的師生、生生間互動模式與參加度,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思維拓展能力、創新能力和發表自己獨立見解的機會。在線上線下教學案例設計過程中將諸如心理、文化、醫患問題等包含思政元素提出并巧妙融入其中,讓學生在解決專業問題的同時,將課程專業理論知識和能力目標與課程思政目標融為一體并融會貫通[7]。

4 總結與展望

由“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轉變是艱巨的一項任務,不僅需要系統的思索每章每節思政元素,把握全局全程引導,同時,也需要教師主動轉換角色,從積極主動提升自身思政素養做起,認識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關系,從而潤物細無聲從專業素養角度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把實現個人價值與為人民服務統一起來,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醫學影像人貢獻出教師最大的力量。

猜你喜歡
診斷學醫學影像醫學
醫學影像技術在醫學影像診斷中的合理運用
《當代醫學影像誤診學》出版
《全身 CT 血管成像診斷學》出版
《當代醫學影像誤診學》正式出版
醫學的進步
醫學
醫學、生命科學類
基于現代網絡通訊工具的中醫診斷學教學實踐與探索
診斷學教學中融入醫患溝通技能的培養
《內經》診法教學內容簡析及與中醫診斷學的銜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