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學生自治推動學校管理走向善治新格局

2022-03-17 16:26本刊編輯部
天津教育 2022年6期
關鍵詞:學生自治服務育人主體

■本刊編輯部

學生自治是踐行“學生主體”理念的直接體現,也是真正實現自我教育目標的必然要求。缺乏學生自治的學校管理模式,難以有效把握學校管理重點,更無法回歸學生全面成長的本質要求。在推動學校管理走向善治進程中,要以“學生自治”為切入點,通過構建學生自主管理、全員參與的學校管理體系,調動學生的成長動力,全面激發學校管理活力。為此,在推動學校管理走向善治新格局進程中,為有效推進學生自治,需要重點把握以下要求:

第一,學生自治是回歸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和調動學生自主管理意識的必然訴求。積極開展學生自治,需要先承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由學生制定管理規范,具體推進管理實踐,使學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進程中,實現自我成長的良性目標。積極推進學生自治,需要重視合理設置場景,切實激發和調動學生參與自我管理的主動性,通過不斷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切實助力學生全面成長。

第二,學生自治是從“管理育人”向“服務育人”轉型的核心訴求。積極開展學生自治,需要用“服務意識”助力學生成長,通過將服務理念融入學生管理全過程,采取由學生主導的管理模式,使管理方案真正滿足學生成長的各項訴求。積極推進學生自治,需要將“服務”意識納入學校管理的核心位置,通過為學生參與學校管理創造良好條件,積極引入民主管理、自主管理等模式,使學生真正形成“自主治理”的自覺意識。

第三,學生自治是充分發揮育人功能,全面提升學校管理效能的現實訴求。積極開展學生自治,需要從學校管理、教學管理及學生服務等多元格局出發,積極推進學生自治,切實發揮學生的自我監督與激勵作用。積極推進學生自治,需要學校從學情、校情出發,發動學生積極參與校規校紀制定,通過傾聽學生的內心訴求、引導學生參與學校重大決策,為全面提升學校管理效能提供了有效支持。

以學生自治為基礎,推動學校管理走向善治,是全面育人、服務育人理念指引下,做好學生管理工作的客觀要求,也是夯實學校治理基礎的必然要求。通過為學生自治提供合理引導、制度保障,真正實現從管理育人到服務育人的全面升級。面對學校善治要求,在推進學生自治工作時,應堅持做到:

首先,轉變管理理念,全面提升學生的自治意識。學校要高度認識開展學生自治的現實意義,并將推進學生自治作為實現學校善治目標的重要切入點。通過激發學生的自治意識,培養和鼓勵學生大膽嘗試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確保實現學生自治目標。教師要注重構建新型平等師生關系,通過淡化個人權威,提高服務能力,為學生自治提供保障。學生要強化個人主體意識,充分利用各種機會表達個人訴求,并在自我治理過程中,養成自律自省、向善向好的良好心態。

其次,優化管理制度,充分保障學生的自治權利。學校要從善治的大格局出發,并且以規范、制度的方式明確學生的自治權利。學校要結合學生自治、學校善治的整體要求,合理調整、優化學校管理制度,通過明確學生自治權限、自治流程及自治范圍,確保學生有序參與學校治理。教師要注重傾聽學生的實際需求與具體意見,并為學生自治提供正當、必要的保障。學生要依據學校規定合理開展自治,通過加強自律與他律,保障學生自治有序開展。

最后,完善管理體系,積極推動學生自治組織建設。學校要從善治的整體要求出發,指導學生成立自治組織,通過為學生自治組織創設良好空間,引導學生有序開展自治活動。學校要為學生自治組織配備完善的師資力量,并指導相關組織制定內容明確、規范合理的制度方案,通過充分保障學生自治權益,切實提升學生的自我治理意識。

在全面育人理念指引下,為實現學校善治目標,需要以學生自治為基礎,通過踐行服務育人、過程育人理念,積極推進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治理,促進基礎教育向更有活力、更加自主的方向發展。

猜你喜歡
學生自治服務育人主體
以學生自治推動學校管理走向善治新格局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高職院校學生自治組織建設對于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重要性
健康科普推進醫療服務育人的探索與實踐
洛陽師院:堅持以人為本 精心打造管理服務育人文化
高校服務育人的內容和機制研究
論民國中后期武岡中等師范學校訓育實踐*——以武岡境內師范學校學生自治會為例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不成功的學生自治
論多元主體的生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