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探析

2022-03-18 21:26陳舉新
種子科技 2022年2期
關鍵詞:大棚蔬菜種植技術防治措施

陳舉新

摘 ? ?要: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生產得到進一步發展,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高效率的生產技術以及與時俱進的機械設備都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將我國大棚蔬菜種植模式由傳統化轉為現代化。對于農業發展而言,種植大棚蔬菜是主要組成部分,利用人為或是自然條件營造出能夠確保蔬菜健康生長的有利環境,能夠保證蔬菜不受到季節的影響,最大程度上滿足消費者對于優質蔬菜的需要。當前我國大棚蔬菜種植方式在全國各個區域進行了有效應用推廣,其所覆蓋的面積愈加廣泛,已經成為當前市場上蔬菜來源的中堅力量。一方面,要想進一步加強對大棚蔬菜品質的管控,需要嚴格把控蔬菜栽培管理關鍵技術,同時將其與大棚蔬菜的種植優勢等方面相結合,制定健全的種植體系,進一步加大蔬菜病蟲害等問題的防控力度,確保在短期內有效防控病蟲害,推動大棚蔬菜種植能夠得到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措施

文章編號:1005-2690(2022)02-0088-03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626;S436.3 ? ? ? 文獻標志碼:B

1 大棚蔬菜的種植現狀分析

近年來,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為了與時俱進,將重心放在了有機蔬菜種植與無公害蔬菜等方面,這二者無論是哪一種都是以綠色環?;纠砟顬榛A,與現階段綠色發展理念相融合的高效技術手段?,F階段有機種植主要是將人們對于蔬菜的實際需求與種植技術相結合,由于蔬菜生產周期、生長特性等要求,不適用于任何農藥,必須保證蔬菜健康生長。有機種植技術與無公害種植技術是在大棚種植方面應用極為廣泛的兩種方式[1]。

1.1 無公害蔬菜

在采用無公害種植技術手段期間,應選擇優質種子、抵抗力較強的蔬菜品種。在確定種植蔬菜后,應對種植區定期施行整理翻新,以此確保土壤中有充分水分。在開始播種前,應采用多種手段對土壤開展消毒工作,通過高溫消毒等方式迅速消滅大棚里的多數細菌。同時在種植蔬菜的過程中應最大程度減少化學肥料,盡量選用有機肥。

1.2 有機蔬菜

對于有機蔬菜而言,生長環境至關重要,在蔬菜種植期間,應最大程度上減少農藥或是化學肥料的使用次數。選種過程應優先選擇尚未經過處理的天然苗種。待蔬菜成熟后,只有權威機構認定的蔬菜產品才能夠正式流入市場,因此種植有機蔬菜極為費時費力[2]。

2 大棚蔬菜種植的干擾因素

2.1 氣候因素

隨著現階段工業產業逐年發展壯大,在促進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同時還出現了許多環境污染問題,例如當前全球氣溫以及海平面逐年上升。此類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會對人類的正常生產生活造成負面影響,導致生態環境惡化,不利于大棚蔬菜種植。分析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種植大棚蔬菜對于周圍環境的要求較為苛刻,同時需要數目可觀的土地面積為基礎,這二者之間某一方面出現問題,都會直接影響大棚蔬菜種植的實際應用,從而不利于我國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

2.2 棚內空氣因素

應用較為科學的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能夠確保大棚內的溫度保持較為平衡的狀態,有利于提高蔬菜生產的質量與產量。

對于大棚而言,大棚內部空氣屬于完全密封的情況,無法保證空氣互相流通,這一問題極易導致蔬菜根部腐爛等,會引發蔬菜病蟲害。除此之外,種植期管理弱化,會為菜農帶來無法預估的經濟損失[3]。

2.3 溫度因素

縱觀大棚蔬菜種植的整體實施步驟,由于現階段無法調節棚內溫度,導致大棚內無論是溫度還是濕度都與外部差別較大。

若是濕氣差別較大,就會為蔬菜種植帶來負面影響,致使蔬菜的成活率難以達到預期目標,進一步加重蔬菜病蟲害等方面問題,導致蔬菜的產量和質量不斷下滑,對我國農業產業發展造成威脅。

3 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要點

3.1 前期選擇

3.1.1 選種前期

對于蔬菜種植而言,選取種子至關重要,不僅需考慮質量,還應確保品種合規,如此才能夠確保蔬菜高效率生產。菜農應確保種子來源渠道正規,且與可靠性強的經銷商合作,避免購買陳年種子,確保種子有光澤、成活率高。

除此之外,應根據當前我國在蔬菜市場的實際發展目標以及種植技術等基本信息,結合大棚內實際種植情況,選取較為契合的蔬菜種子進行種植。在選擇蔬菜品種時,應優先考慮最適合大棚土壤以及內部環境的品種,例如大棚內部的土壤能否為蔬菜的健康生長提供有利的營養物質。

在選種過程中,應選擇飽滿且產量較高的種類,在確定蔬菜品種后,為了能進一步提升蔬菜產量以及質量,還需要對蔬菜種子做出相應處理??蓪蕚洳シN的種子用高錳酸鉀等溶液進行浸泡,一方面能夠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一般浸泡時長應保持在0.5 h左右,在浸泡完成后及時沖洗沾有高錳酸鉀溶液的蔬菜種子,沖洗工作結束后應及時將種子置于溫水中浸泡,此時應注意水溫不宜過高,在浸泡期間還應通過多類工具對種子進行攪拌,有利于種子均勻受熱,這一過程不應該超出10 min,浸泡完成后將其風干。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種植有機蔬菜,可省略高錳酸鉀的浸泡過程[4]。

3.1.2 種植區域的選擇

選定蔬菜種植區域期間,首先應明確所種植區域的土壤結構以及實際厚度,只有適宜的土壤厚度,才能確保大棚蔬菜健康生長。

需確保大棚內部光照充足,一方面能夠降低種植成本的投入,另一方面能夠展開后續耕作任務,同時還應重視土壤翻新工作,確保土壤深度高于1 m,不僅能有效降低蔬菜遭遇病蟲害的風險,還能為蔬菜營造穩定健康的生長條件。

3.1.3 肥料的選擇

不管是什么農作物,在生長期間都需要充足的肥料作為輔助,在種植大棚蔬菜時,應針對蔬菜種植加強施肥工作,從而進一步提高蔬菜種植的產量及質量。在選擇肥料時,應優先選擇植物肥料或是動物糞便等有機肥料,有機肥料對于蔬菜種植十分有利,同時由于大棚內部處于較為密閉的空間,種植戶應優選顆粒較大且分解能力較強的肥料。

與此同時,蔬菜在不同時期所需的營養成分不相同。氮肥能促進蔬菜枝葉生長速度,促使蔬菜能夠盡快吸收土壤中的營養物質。對于蔬菜開花以及結果方面而言,磷肥作用極強。這兩類是農戶常使用的肥料,一般而言,種植戶會以蔬菜實際生長特點及需求為基礎選擇肥料,適量施肥[5]。

3.2 大棚種植環境

3.2.1 土壤條件

決定蔬菜質量的因素眾多,其中土壤酸堿程度最為關鍵。針對這一現象,種植戶應從改變土壤環境著手,進一步平衡土壤酸堿系數,提升蔬菜產量。在選擇種植區域時,選擇土壤深厚的區域搭建大棚,如果所選區域土層較薄,會出現水土流失,影響土壤儲存肥料以及水分的能力。土壤肥力是決定蔬菜根苗生長的關鍵因素,一般來說應選擇吸收程度較好且分子小的肥料,進一步控制肥料的實際用量,避免出現肥料扎堆的情況。在施肥的過程中,分析了解蔬菜的實際生產特征以及施肥時間、所用肥量等,以有機肥為主。

3.2.2 光照條件

種植戶應以當地實際日照時長為依據,進一步對大棚蔬菜的日照時間進行調整。應擴大蔬菜之間的苗距,確保每個苗種都可以得到有效通風以及充足光照。合理控制苗間距,若是間距過大會影響蔬菜產量,光照時間過長會影響蔬菜健康生長,在夏季對大棚進行遮陽,冬季保證棚內溫度[6]。

3.2.3 大棚溫濕度

種植戶一般會采用安裝卷簾機以及棉被等方式維持大棚內部溫度,嚴格按照蔬菜實際種植要求調整大棚溫度,同時關注蔬菜生長期間的溫度變化,避免出現溫度異常的情況。在種植開始前10 h可以將大棚封閉,以此確保大棚溫度適中,開始種植后應定期對土壤溫濕度進行檢測,對土壤水分以及棚內實際濕度等方面進行有效管控,平衡大棚內的溫度與濕度。

3.2.4 通風

通風情況較好的大棚內部會提高蔬菜生長效率與質量,同時大棚本身密閉性很強,這對于蔬菜而言既有優勢又有劣勢,其優勢在于能夠保存溫度,劣勢在于植物極易出現缺氧等問題。除此之外,在對蔬菜進行施肥時,會產生一部分有害氣體,此時如果大棚內通風不足,導致有害氣體無法順利排出,就會對蔬菜產生不可逆轉的負面影響[7]。

3.2.5 其他要點

在種植大棚蔬菜前,必須檢查大棚內部澆灌設備、通風設施以及溫濕度調節設備等,是否能夠正常運轉,并定期對蔬菜的生產狀況進行監管。當前的農業種植已經大量應用信息化技術,因此所有的基礎設備必須定期維修保養,在發現故障后應第一時間送至檢修。

4 病蟲害防治

4.1 確保大棚種植的規范性操作

為充分體現出大棚種植優勢,必須對其進行嚴謹的科學管理,確保大棚種植的每個環節都能規范化操作,如此一來才能進一步提高蔬菜對病蟲害的防御能力,以確保蔬菜健康生長。針對這一現象,種植人員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重視棚內衛生,定期清理棚內雜物、垃圾。

其次,種植人員還應根據氣溫變化對棚內溫度進行調整,并嚴格按照種植流程執行,實現種植規范化。

再次,種植人員應避免長期種植一類蔬菜,采用輪作的種植方式耕種,在最大程度上減少蔬菜病蟲害問題,提高種植戶經濟收益[8]。

4.2 提高蔬菜種植戶的病蟲害防治意識

種植戶要想確保蔬菜種植的產量及質量,不僅需要有專業化的種植技術作為支撐,還需要在蔬菜生長期間重視防治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種植戶應有較為完善的防治意識。

其次,當地政府可以適當加大對蔬菜種植的支持力度,為種植戶提供專業性人員,針對土壤等問題進行有效測評。

再次,通過對該區域自然環境等方面研究分析蔬菜極易出現的病蟲害種類,制訂相對應的病蟲害防治對策,針對該區域的種植戶做出較為詳細的種植知識普及宣傳,促使種植戶都有較為系統的病蟲害防治理念。在發生病蟲害時,種植戶就能在第一時間迅速對病蟲害進行管理防治,最大程度上降低病蟲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4.3 物理防治

預防大棚中出現病蟲害的方式較多,物理防治也是其中較為典型的方式。在蔬菜生長過程中,蔬菜進行光合作用需要以充足光照為基礎,種植戶在管理大棚環境期間,必須保證大棚溫度處于恒溫狀態,有利于蔬菜生長,反之會對蔬菜產生負面影響。若是濕度較高,可以通風降低大棚內的濕度,這種方式最為便捷、有效,成本較低,同時還能有效避免病蟲害的出現。除此之外,每天最好對大棚進行3~4次的通風,每次時長控制在20~30 min。種植戶應在蔬菜生長階段定期處理病苗,病苗的出現不僅會增大健康幼苗的感染風險,還會為病蟲害提供滋生的溫床。目前殺蟲燈是應用較為廣泛的殺蟲工具,主要是由于害蟲在夜間喜歡追光,采用這一方式捕殺病蟲害,對蔬菜無副作用[9]。

4.4 生態防治

傳統的病蟲害防治工作以噴灑農藥的方式為主,此類方式雖十分有效,但對蔬菜會有損害,蔬菜上也會殘留農藥。雖然此殘留物對于蔬菜而言影響并不大,但是對于人體而言,一旦食用就會影響人體健康。對于大棚蔬菜而言,之所以出現不同程度的病蟲害,是由于土壤因素,土壤呈酸性,有利于病蟲害的滋生。因此改變土壤酸堿度能夠有效解決病蟲害,也是一種效率極高的方式。

例如,利用草木灰對土壤酸性進行中和,能夠有效減少病蟲害出現。種植戶除了要預防大棚內部病蟲害之外,還需加強改善大棚外部環境,杜絕外部病蟲進入大棚,確保蔬菜質量。

4.5 農業防治

通過輪作種植的方式進行大棚種植,主要原因是如果對某種蔬菜進行常年種植,土壤中就會存在大量病原體,進一步提高病蟲害的發生概率。

基于此,大棚種植必須采用輪作的方式,從根本上改變原有的病菌體系。對土壤進行消毒,在換茬期間可以進行土壤熏蒸消毒,在土壤中噴灑一定比例的甲醛藥液,利用塑料薄膜對其覆蓋,此過程需持續2~3 h,再進行15 d左右的通風,如此一來土壤中絕大多數的病原體都能有效解決。改善大棚種植環境,種植戶需要對大棚蔬菜實際生長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在病蟲害出現的第一時間及時清除,清理田間的垃圾物,消滅病蟲害的源頭[10]。

5 結束語

為了最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現階段對于生活品質以及飲食等方面的需求,大棚蔬菜種植技術需不斷創新,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盡可能提高蔬菜種植的質量與產量。種植戶種植蔬菜期間應合理利用種植技術,首先需對種植區域進行合理劃分,確保種植土壤能夠完全符合蔬菜生長需求,同時在選種期間,優先選擇抗病性較強且產量高的種子,為蔬菜的產量奠定基礎。針對病蟲害防治問題,需根據病蟲害的實際特點制訂相應防治方案,以此確保蔬菜能夠健康生長,為蔬菜種植戶帶來一定的經濟收益。

參考文獻:

[1]徐麗娜.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1(6):21-22.

[2]孫寶堂.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1(6):205-206.

[3]孫洪波.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策略[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1(5):67-68.

[4]張文瑛.蔬菜大棚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分析[J].新農業,2021(8):86.

[5]尚沫.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的思考[J].農家參謀,2021(8):46-47.

[6]董軍.淺析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J].南方農業,2021,15(11):13-14.

[7]蘇宏海.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方法簡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1(1):209-210.

[8]王華西.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2021,27(1):64-65.

[9]高燕,張子飛,張金雷.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J].河北農機,2021(1):19-20.

[10]趙忠明,許自華.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策略分析[J].南方農業,2020,14(35):7-8.

1591500783306

猜你喜歡
大棚蔬菜種植技術防治措施
蘭山區義堂鎮簡易大棚蔬菜高效輪作栽培技術研究
淺析建筑地基不均勻沉降問題的防治措施
不良氣候下的大棚蔬菜管理
大棚蔬菜根結線蟲病害調查研究以及防治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