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科學育苗視角的林業種苗培育技術分析

2022-03-18 21:26楊菁
種子科技 2022年2期
關鍵詞:技術分析

楊菁

摘 ? ?要:農業現代化技術的革新,對林業種苗培育技術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林業種苗培育技術在發展的過程中更具科學化和規范化,在提高林業生產質量的同時,也能產生經濟效益。在種苗培育技術作業中,要始終站在科學育苗視角的角度下思考培育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持續推進林業種苗培育技術的綠色生態發展,為保護林業資源提供更多可供探索的路徑。文章將探析如何有效發展林業種苗培育技術。

關鍵詞:科學育苗;林業種苗培育;技術分析

文章編號:1005-2690(2022)02-0118-03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723.1+3 ? ? ? 文獻標志碼:B

近幾年全國各地不斷擴大林業種植面積,培育優質林業種苗,在技術革新的推動下探索林業發展的新方向。林業種苗培育技術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是科學育苗,科學育苗是指在林業種苗培育過程中,根據種苗的實際生長情況,結合當地地形環境、水文氣候等情況制定針對性培育方案,并站在綠色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角度,研發林業種苗培育技術,深入剖析林業種苗培育的各項工作內容,探究出更多林業種苗培育方法。

1 基于科學育苗視角的林業種苗培育技術分析的重要性

1.1 保護自然生態

各行各業的生產需要利用大量資源,但前期側重于發展經濟,忽視了對自然界的合理開發與利用,最終導致自然環境受到污染,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例如“全球變暖”就是破壞生態平衡引發的嚴重問題?,F階段需要重視對自然生態采取可行性的保護措施,努力維持社會經濟與自然生態的平衡發展,讓大自然的生物物種發揮其重要價值,維護整個生態系統的綠色健康發展。

在林業資源保護過程中,植樹造林是一種科學方法,需要將林業種苗培育作為植樹造林的主要內容進行分析,同時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完善林業種苗培育的工作內容。這是保護林業資源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提高林業種苗培育技術水平。林業種苗培育工作目的在于通過現有科學技術來提高樹苗存活率,減輕因過度利用林業資源對自然環境造成的破壞程度。在林業種苗培育過程中,要以培育優質林業種苗、提高種苗存活率作為工作指標的參考依據。在技術研發過程中根據現實條件適時增加林業種苗培育的樹苗品種和數目,推動林業種苗培育試驗基地發展趨于多元化,為植樹造林工程提供更加豐富的樹木品種,擴大植樹造林的種植面積,促進自然生態的多樣化,保護并發展林業資源。

1.2 支撐林業產業的發展

林業種苗培育要從科學育苗的視角開展具體工作,把種苗培育技術與農業現代化技術相結合,有效促進林業產業發展。林業產業發展需要種苗培育研發科學技術作為支撐,克服各種問題,在綜合考慮當地自然生長環境后,依托科學技術的準確性,客觀地作出判斷,為種子選擇、育苗技術、苗圃選擇、品種選擇等培育要點提供參考數據。注意在種苗培育過程中出現的特殊情況,避免因人工判斷失誤出現種苗培育不合理問題。選擇合適的種苗培育試驗基地、種植合適的種苗品種并采取科學育苗的技術手段,才能達到促進林業種苗技術發展的工作目標。

在科學育苗技術的大力支撐下,可以根據現實情況不斷實現林業產業發展的各項工作指標,讓林業產業生產與社會生產生活相適應,推進農業現代化技術的穩步發展。將林業種苗培育技術發展成為生產流程化的先進技術作業模式,持續地提高林業產業的經濟效益,為科學育苗技術的研發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和人力支持,以此擴大植樹造林的種植規模。要全面貫徹落實各項種苗培育工作內容,同時兼顧當地林業資源的整體發展情況,構建效益高、技術高的林業種植培育試驗基地。

2 基于科學育苗視角的林業種苗培育技術分析

2.1 選擇合適的種苗種子

選擇種苗種子是林業種植培育開始的第一步,也是需要特別重視的工作內容,分為3個步驟。第一是收集品質優良的種子;第二是對選擇的種子進行技術處理;第三是貯藏選定的種苗種子,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采取不同的種子貯藏方法,確保選擇的種苗種子質量處于同一水平,通過有效的技術手段保證種子的質量,滿足科學育苗要求。

在種苗種子的收集階段,根據數據資料記載和市場反饋情況,確保收集的種苗種子具有較強的生命遺傳性質和播種性質,能夠在面對突發狀況時通過種子自身結構的穩定性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選擇品質優良的種苗種子后,放置于種植土壤中進行測試實驗,結合氣候條件和水文環境的變化記錄種子發芽數值,測試哪種優良品種更適合當地土壤生長條件,從中選擇出適合的種苗種子。

在種苗種子的技術處理階段,要根據不同品種的種子生長習性進行技術處理工作。對于部分含水量較低的種苗種子,要將防潮處理工作作為重要內容,按照工作計劃安排,作出防潮處理。綜合考慮種子的保存環境,做好預防病蟲害的準備工作,減少蟲類、鼠類對種苗種子的破壞。

在種苗種子的貯藏階段,我國北部地區和南部地區貯藏方式不一樣,北部地區,選擇的種苗種子品種應具有抗寒性、抗旱性;南部地區,選擇的種苗種子品種應具有抵抗潮濕性、抗病蟲害性[1]。值得注意的是,在種苗種子貯藏時期,如果要對種子的品種選擇作出調整,需要在移栽種子時配合使用包裝技術,符合環境衛生標準,為種苗種子創造無菌干凈的包裝空間。在選擇包裝種子的保鮮膜材質方面,要對生產保鮮膜的各項原材料展開科學研究,保證保鮮膜的質量,確保種苗種子在移栽過程完成前后的濕度、溫度等數值變化趨于穩定。

2.2 重視生長環境對林業種苗培育技術的影響

育苗培育是發展林業產業的核心內容。不同的生長環境中要采取不同的種苗培育技術,確保林業種苗培育的整體質量。

根據環境的不同,林業種苗培育主要分為兩種苗圃類型,第一種是固定性苗圃,第二種是臨時性苗圃[2]。固定性苗圃首先需要水質資源儲存量豐富,種植過程中能夠為種苗提供充足的水分,其次是種植面積空間大,要在固定種植面積之上余留空地,以備用作擴大種苗種植規模。在固定性苗圃中生長的種苗種子具備充足的生長空間和優質的生長條件,加之培育周期較長,其穩定性較高,按照培育技術進行科學作業,基本上能夠穩定預判固定性苗圃的種苗存活率。臨時性苗圃作為臨時開墾的種植土地,種苗的生長空間、生長條件等各方面水平較之固定性苗圃較差,可供選擇的種苗種子的品種較少。

種苗的健康生長離不開土壤條件、有機物質營養成分供給和水肥灌溉管理。種苗生長的不同階段都需要輸入養料,促進種苗產生光合作用,讓種苗的整體生長節奏處于正常范圍內。

在種苗培育中要測量土壤中的生長養分含量,作為及時補充土壤肥力的參考指標,確保土壤內的有機物質養分含量能夠及時供應種苗生長所需。同時配合水肥灌溉技術管理,按照土壤中缺失的養分類型和含量,通過人工施肥和灌溉的方式進行補充。在施肥過程中,要選擇多功能復合型肥料,在灌溉渠道內的兩邊澆灌肥料,肥料用量根據種植區域各片區種苗生長土壤條件的情況而定。

在水肥灌溉期間,要注意水肥灌溉的頻次和時間點,確保林業種苗培育工作的正常進行,周期性、適當性供給種苗所需要的養分,確保土壤內部肥力的穩定性,以此推動林業種苗培育技術按照既定的操作工序向前發展。

2.3 分析林業種苗培育過程中的催芽技術

常見的種苗催芽方式包括兩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結合溫室大棚生長環境條件完成催芽;第二種類型是運用專業催芽操作系統完成催芽。第一種催芽類型是應用范圍最為廣泛、最為穩妥的方式,但需要的人力成本較高,且溫室大棚內的溫度較高,人體在棚內催芽操作時間過長容易出現各種身體疾病,要根據種植戶主的自身情況而定。第二種類型專業性強,在林業種苗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中,要在各地區大力推廣專業催芽系統技術,先進的催芽技術方法包括水浸、溫床催芽、藥物催芽[3]。

水浸催芽法包括兩種不同溫度的用水,第一種是溫水催芽,第二種是熱水催芽。溫水催芽的用水溫度保持在40~50 ℃,將種苗種子浸泡在溫水內一晚,早上將盛放種苗種子的器皿放置于木質的箱子內,轉移到室內溫度適宜的地點,在箱子上面蓋上用草編織的簾子,保持溫度指數的穩定,每日用溫水進行淘洗,7 d后就可以催使種子發芽。熱水催芽的種子品種外殼較為堅硬,要選擇溫度較高的熱水加速種子破殼完成催芽。熱水催芽的用水溫度保持在80~90 ℃,在放入種子的過程中進行攪拌,讓熱水的溫度逐漸降低,待熱水逐漸變成涼水后,篩選出形態未發生變化的種子,繼續進行2次浸泡。經過反復多次浸泡,種子外形發生膨脹,再將種子放入木箱中并用草簾蓋上,轉移到室內溫度適宜的地點靜置3 d后,種子基本上就可以發芽。

溫床催芽法對光照的要求較高,要選擇在光照度充足的地方挖一個長方形的地窖,在地窖底部鋪設磚塊,磚塊上面鋪設較薄的席子,放置種苗種子。在夜晚再鋪設一層席子,然后蓋上木板。在白天去除草席和木板,進行種子催芽的觀察與翻動,可以催使種子發芽。

藥物催芽法主要是使用少量化學元素浸泡種子,可以選擇銅元素和赤霉素,放置到低溫環境中催使種苗發芽。使用藥物催芽時,要按照種苗種子品種的不同,使用不同濃度的藥物。

2.4 分析林業種苗培育的育苗技術

育苗技術在整個林業種苗培育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育苗技術水平的高低決定了種苗的生長質量,會對種苗存活率產生巨大的影響。

第一,要考察育苗技術作業人員的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根據技術人員的專業背景和工作經歷選拔適合開展育苗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第二,建立健全林業種苗育苗技術管理細則制度和考查制度,定期安排相關技術操作查驗人員前往種苗培育地展開實地調研,確保育苗技術人員在苗圃間的實際操作符合技術規范要求。根據育苗技術對于種苗生長的數據變化,判斷育苗技術需要作出哪些調整和改良。

在林業種苗的播種過程中,要根據種苗、種子品種的不同,選擇合適的育苗技術。在育苗工作開展前制訂一份育苗技術工作計劃,結合優秀林業種苗育苗經驗和種子品種生長情況對育苗技術的具體作業過程作出預判。在種子破土發芽、生長的過程中,避免因育苗技術操作不當而影響種苗種子發芽率。種子的遺傳性和播種性穩定非常重要,如果育苗技術操作不當,就會破壞種子內部結構的遺傳性和播種性,繼而引發一系列種苗種子的生長變異問題,造成種植人員成本損失,降低林業種植培育質量。

育苗播種技術包括3種技術,分別是人工播種、機械播種、播種床覆蓋[4]。

當苗圃面積類型為中小型時選擇人工播種育苗技術。在播種前根據種子數目和苗圃具體面積確定播種的間距、行距,運用開溝器進行人工作業完成播種。人工播種育苗技術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苗床撒播,另一種是采用條播。苗床撒播需要技術工人站在苗床的兩邊共同播種,保持播種的距離和頻率相同。采用條播需要先對種苗種子品種進行劃分,判斷土壤條件是否能夠采用條播的人工播種方式。接下來合理劃分苗圃內的播種行距,挖一道行開一條溝,完成采用條播。

機械播種育苗技術的操作效率要高于人力播種,適用于大型苗圃場地,用播種機完成機械播種。播種機有滾筒式、針式等不同類型。播種機可以代替人力勞動完成土地開墾、翻地、播種、蓋土等操作工序,明確劃分播種的間距和行距,在高效率作業下完成種苗播種[5-6]。

播種床覆蓋技術主要是通過覆土來清理苗圃內的雜草,將營養成分更為旺盛的土壤層翻至表面,為種苗生長提供更加自由和廣闊的空間。在覆蓋操作前要按照種子的大小確定覆蓋土壤的厚度,種苗種子大小不同,覆蓋的土壤厚度也有所不同。

在種苗繁殖生長的過程中,可以采取插條、嫁接等育苗技術來提高種苗繁殖品種的豐富性,培育出品質更為優良的林業種苗。在種苗移植過程中,可以運用土坨移植法、裸根移植法,在不破壞種苗生長繁殖條件的前提下運用科學育苗的操作方法完成移植操作[7]。此外,在種苗的出苗期、幼苗期、生長期、生長后期4個時期中要采取不同的培育技術,要特別注意在4個生長時期都需要分析土壤、枝葉中潛在的病蟲害影響,及時噴灑農藥,預防病蟲害問題。

2.5 出圃運輸

在苗圃完成林業種苗培育后,要根據種苗的整體生長質量來判斷是否符合出圃標準?;诳茖W育苗的視角,選擇出圃運輸的時間點要根據各地區種苗的生長情況來確定。最佳進行出圃運輸的時間是種苗樹木處于休眠期。

在對種苗樹木進行挖取時,要提前7 d對種苗進行灌溉,提高根莖周圍的土壤松軟度,7 d后完成挖取。裝載種苗樹木的物體需要提前1 d用涼水浸濕[8],確保種苗樹木在脫離土壤后能夠保持一定的濕度。在運輸過程要注意保護種苗樹木的根部。種苗樹木的根部容易出現水分流失的情況,要在挖取時保留部分根部土壤并且套上保護套。做好每株種苗樹木的品種、數目等信息標記,由工人按順序進行搬送。

3 結束語

在現代化信息技術背景下,林業發展將種苗培育作為重要工作進行周期性跟進,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和充足設施設備支持,為林業種苗培育技術分析工作提供強大的后勤保障。林業資源是我國國民經濟的綜合發展中至關重要的一項生態資源。要運用科學技術來提高種苗成活率,發揮林業資源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積極作用,同時對現有林業種苗培育技術進行優化調整,在保證種苗成活率的前提下控制預算成本,節約人力資源成本。

參考文獻:

[1]黃海泳,謝善文,季如春.科學育苗視角下林業種苗培育技術探討[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1,50(3):112-114,117.

[2]吳海玉,吳海明.林業工程建設中的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分析[J].農村科學實驗,2021(25):131-132.

[3]楊向東.培育優良種苗對林業產業化的重要作用[J].2020,11(6):118-119.

[4]徐遠莉.林木種苗在林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性探索[J].新農民,2021(14):83.

[5]陳幸良,洑香香,施季森,等.南平地區林木種苗產業發展分析[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127-131.

[6]侯元兆.現代林業育苗的理念與技術[J].世界林業研究,2007(4):24-29.

[7]楊文忠,楊斌,王衛斌.林木育苗產業化關鍵技術[J].世界林業研究,2009,22(1):28-33.

[8]司玉乾.考慮生態文明建設的林業育苗技術及苗期管理研究[J].溫帶林業研究,2021,4(3):44-46,62.

1966500783384

猜你喜歡
技術分析
關于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術分析
談公路工程邊坡治理問題及質量控制措施
樟子松種植培育技術探討
礦山機電設備故障診斷技術分析探討
淺析我國經濟周期與股市波動的關系研究
淺析《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動畫技術上的成功與不足
第一屆全國青年運動會網球男子單打決賽技術統計分析
2014年世界羽毛球超級系列賽男雙決賽技術對比分析
基于大數據的智能數據分析技術
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