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雕藝術漫談

2022-03-21 16:45仵峰
收藏與投資 2022年3期
關鍵詞:微雕賞析歷史

摘要:微雕,顧名思義,就是微型雕刻作品。微雕匠人采用不同的雕刀,以刀代筆,創作微雕,欣賞者需要借助放大鏡才能看清楚作品,故有“鬼工技”之稱。微雕藝術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中獨具風格的絕技,創作時需要屏息凝神,做到手、眼、心、氣協調配合,靠創作者的腕力與指力把握雕刀,將大千世界呈現于毫厘之間,是集書法、繪畫、雕刻于一體的微觀藝術。微雕匠人應深入探索微雕的歷史,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從材料形式的多樣化、表現手法的創新、微雕技藝的提升等多方面相結合的方式、方法,創作出更優秀的微雕作品。

關鍵詞:微雕;歷史;材料與技巧;賞析

一、微雕的歷史

微雕古稱“毫芒雕刻”“鬼工技”,源于雕刻工藝中的精細雕刻,是竹木牙角雕刻中求精細,進而衍生出的一門絕技,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根據考古發現,陜西岐縣出土甲骨所刻卜辭,部分字小如黍米,需借助五倍放大鏡方能辨識。微雕最早見于史料記載的是宋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其記載唐德州刺史王傳家藏一支筆,筆管兩端半寸內各刻《從軍行》畫卷一幅,每一情節刻《從軍行》詩兩句,其中人馬毛發、亭臺水榭,無不精絕。宋代有工匠王劉九,能于蚌殼上刻“觀音普陀坐像,山水樹石,細若游絲,目不能以逐發數”[1]。明晚期文人魏學洢在《核舟記》中記載常熟“奇巧人”王叔遠以果核雕刻一立體小舟,上載五人:蘇東坡、黃魯直、佛印及兩艄公,各倶神態,舟中雕欄兩側刻有文字:“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兩行十六字,為蘇東坡夜游赤壁之情景[2]。清宋起鳳《核工記》記錄其弟得到一枚果核,長約五分,橫寬四分,微雕了唐代詩人張繼《楓橋夜泊》的詩中境界。由于歷史等原因,古人留下的微雕作品寥若晨星,《核舟記》和《核工記》所言的作品如今不知去向,但文字描述細膩生動,令人印象深刻。明清以來,隨著象牙雕刻的發展,一些文人嘗試在印章邊款進行微雕創作,象牙微雕在傳統基礎上出現創新,涌現了一些微雕創作名家,以清末民初的于碩、吳南愚為代表,他們在用刀、用筆、用墨上獨具造詣,雕刻的書畫作品往往出奇制勝。微雕在這個時期分為立體微雕和平面微雕兩支,立體微雕以核雕為主,平面微雕則在象牙、印章上雕刻。到了近現代,微雕名家有陜西曲儒、上海薛佛影、成都趙子仁、桂林顧其昌、安徽楊大可、北京武玉清、廣州馮少俠、蘇州沈為眾、蘭州微刻葫蘆的阮文輝等名家,他們的作品材質多以象牙、青田石、壽山石、竹木、葫蘆為主。筆者的老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常世琪先生創造了將微雕與玉雕結合于一體的樣式,作品精彩絕倫,是第一位國家認可的微雕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二、微雕的材料與表現技巧

(一)微雕的材料

古人多以龜甲、獸骨、動物牙角、果核、珠貝等材料雕刻作品,明清以后微雕作品的用材已經非常講究,選取的材料既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軟,立體雕刻多取果核、綠松石、黃金等硬度適中的材料,平面雕刻則以象牙為上,象牙質地細膩,軟硬適中,便于雕刻與著色,其他材料如青田石、壽山石、昌化石、琥珀蜜蠟、珍珠、貝類等,較適宜雕刻書法。當代微雕則將材料拓展到了白玉、翡翠、水晶等硬質材料,更是將動物和人的毛發拓展為微雕材料。

(二)微雕的表現技巧

微雕藝術是傳統中國工藝美術中獨具風格的絕技,作品以“微”取勝,是小中見大的微型藝術。微雕分為立體微雕和平面微雕,是綜合性的藝術,創作者需要具有書法、繪畫、篆刻、雕塑等方面的基本功,以不同形狀的刀具和變化多樣的刀法進行創作。立體微雕的創作方式與玉雕基本相同,只是以刀取代玉雕磨頭創作,作品多以果核雕為主,在手法上充分運用圓雕、浮雕、透鏤雕、薄意等技法。平面微雕也稱微刻,是在平面或曲面上以刀代筆雕刻書畫,然后著墨、著色,是融書法、繪畫、雕刻為一體的微觀藝術,因其操作細微,肉眼無法看清,主要靠作者的腕力與指力把握雕刀,創作時需如修道者一樣屏息凝神,調整氣息,做到“手刀穩、眼力準、心氣平、忌急躁”,手、眼、心、氣四者協調配合,故又稱“神雕意刻”。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微觀領域的創作得到了科技加持,微雕的藝術性也大大增強,放大鏡和顯微鏡的運用、雕刻工具的創新,使發雕、硬質玉材雕刻都得以開發,創造出了前無古人的發雕和玉器微雕作品。

三、傳世微雕作品與當代微雕作品簡析

史料記載中的微雕作品,因年代久遠與作品稀少不能得見,只能從記載的文字想象其風采,存世最早的微雕作品為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清乾隆陳祖章核雕作品(橄欖核舟),陳祖章是清乾隆年間入宮的廣州牙雕藝人,其微雕作品亦是精妙絕倫。該件核舟創作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長3.4厘米,高1.6厘米,艙中備有桌椅,擺杯盤菜肴,窗戶鏤空,開關自如,舟上有八個人,顧盼有神,舟底刻《后赤壁賦》全文,下有“乾隆丁巳五月陳祖章恭制”款。另清杜士元作品《魚樂圖》核舟,現藏于常熟市博物館,舟底有“乾隆乙丑造,仙傅杜士元”落款,創作者沿著橄欖核天然外廓弧線雕塑船底與船篷,船上艙、篷、舟楫齊全,如米粒大的人或曬網或烹茶或閑坐,構成一幅漁家其樂融融的生活場景[3]。至清末民初,微雕的代表人物有于碩、吳南愚等,其存世作品多微雕象牙插屏、印章、扇骨等。清晚期于碩等銘刻象牙獅鈕曾國藩印章,該印長7厘米,印面3厘米見方,白文“曾國藩印”四字,于碩作微雕“松鹿同春”和朱柏廬治家格言,雕工精細,雙松插天,雙鹿嬉戲于松樹草坪間,走刀如筆,一如書畫。千余字的朱柏廬治家格言,字字珠璣,行行工整,無一敗筆,在高倍放大鏡下方能睹其神采[4]。吳南愚《“吟月襟風”印章》,此印正面微刻兩位老者促膝而坐,懷月襟風話古今,近、中、遠景層次分明,墨色得宜,背面微刻行書《桃花源記》共345字,結字修長,疏密得當,整件作品典雅秀美。從他們的作品中可以看出,這一時期的象牙微雕已經達到了空前的藝術高度,工藝也已經十分精湛。

20世紀70年代以后,微雕藝術有了長足的發展,微雕藝術家將書畫金石結合得更為緊密,還發展出微雕上色技巧,其中有名的微雕藝術家如陜西曲儒、上海薛佛影、成都趙子仁、桂林顧其昌、安徽楊大可等,他們的微雕作品各具特色。如陜西曲儒擅長米粒形(象牙)微雕,線條流暢,用色亮麗。上海薛佛影的微雕象牙滕王閣插牌,布局平穩,氣韻生動,刀筆流暢,層次井然,左上角一篇《滕王閣序》,仿文徵明行楷,形神兼備[4]。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常世琪先生在“微”的領域達到了極致,1992年6月,常先生在新加坡以盲刻的方式在2厘米發絲上微刻308個英文字母“God bless you”,創造了發雕吉尼斯世界紀錄,至今無人能破。另有發雕作品《金陵十二釵》,在總長14.2毫米的頭發上雕刻“紅樓夢”十二釵形象,0.8毫米的頭發上雕刻《魯迅像》,《西游記人物圖》更是在3.8毫米的頭發上栩栩如生地呈現。在常先生的象牙微雕作品中,書法、山水、花鳥、動物、人物各具特色,將傳統書畫的用筆、用墨、用色,淋漓盡致地展現在微觀領域,其代表作有可穿過針孔的《長江萬里圖》、《五牛圖》、《八十七神仙卷》、齊白石《蝦》、徐悲鴻《六駿圖》、李可染《夏》、吳作人《齊奮進》等。在十多年的時間里,老師將微雕用材拓展到白玉、翡翠、水晶等領域,創造性地將微雕與玉雕結合起來,形成了新的藝術樣式,其代表作有《和諧世界白玉球熏》,在球熏上雕刻了老子、孔子、釋迦牟尼等中外先賢,表達了對世界和平的美好祝愿?!栋子袷肆_漢扳指》,在高28毫米、直徑35毫米的白玉扳指上用微雕與玉雕的方式雕刻了十八位羅漢造像,并微雕十八羅漢經文。還有《翡翠臨岳飛書前后出師表鼻煙壺》,鼻煙壺正反兩面刻岳飛書前、后《出師表》全文,將岳飛書法鐵畫銀鉤的風格在硬度極高的翡翠上表現出來,需要微雕領域中難度極高的表現技巧。

四、當代微雕藝術

微雕藝術發展到現在,在傳統立體微雕與平面微雕的基礎上,結合現代對于美的時代性認知,有了許多變化,立足于傳統微雕的技巧,深耕傳統書畫,創新運用多樣性的工具材料,結合現代設計理念,多方面、多門類跨界融合,因而誕生了許多從前所沒有的全新微雕工藝樣式,如傳統微雕與玉、玉鑲金相結合的玉雕新品種,微雕技藝或微雕內容與各種器型的玉器結合而組成的系列性微雕作品。藝術的發展有其自然的規侓,微雕藝術也是如此,無論是雕刻的技藝還是樣式,都應緊隨時代,才能使微雕這門絕技更具生命力,彰顯時代風貌。

五、結語

筆者自1990年跟隨常世琪先生研習微雕,至今已有30多年,深知微雕從學習到創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現代社會的發展速度令人驚嘆,多樣的微雕技藝與表現手法使人拍案叫絕,相信越來越多的手藝人會跟隨時代的步伐,創作出更為優秀的作品,讓更多的人認識微雕、了解微雕,盡到手藝人的責任與義務,使微雕走進千家萬戶,走向世界。

作者簡介

仵峰,1968年生,男,河南鎮平人,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校外研究生導師,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湖北省工藝美術大師,享受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湖北省工藝美術研究所微雕大師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為微雕。

參考文獻

[1]薄松年.玉牙雕刻[M]//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中國美術史教研室.中國美術簡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68-169.

[2](明)魏學洢.核舟記[M]//陳振鵬,章培恒.古文鑒賞辭典·下冊:宋金元、明代、清代.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1724-1725.

[3]黃璧珍.芥子納須彌—談果核微雕[J].中國微雕,2010(11):12-13.

[4]蔡國聲.鑒識牙雕[M].福州:福建美術出版社,2001:50-51,66-67.

3079501908219

猜你喜歡
微雕賞析歷史
精微至極虛實相宜
微雕
新歷史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4月
步輦圖賞析
葉子的微雕世界
Alfred & Emily——在諒解和赦免中回望賞析
作品賞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