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渤海灣盆地東營凹陷湖相富有機質頁巖紋層特征和儲集性能

2022-03-21 00:50胡欽紅趙建華蒙冕模張曉貝許格非劉惠民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22年2期
關鍵詞:儲集方解石東營

陳 揚,胡欽紅,趙建華,蒙冕模,尹 娜,張曉貝,許格非,劉惠民

[1. 山東省深層油氣重點實驗室,山東 青島 266580; 2.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山東 青島 266580;3.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山東 青島 266071; 4. 得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得克薩斯州 阿靈頓 76019;5.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山東 東營 257000]

國際上對頁巖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海相沉積中,如美國Western Gulf 盆地的Eagle Ford 頁巖和Fort Worth 盆地中的Barnett 頁巖[1-3]。而近些年在陸相盆地中也發現了大量具有頁巖油勘探開發潛力的頁巖層段,如印度尼西亞Sumatra 盆地的Brown 頁巖和美國Uinta 盆地的Green River 組頁巖[4-6]。中國的陸相頁巖油勘探也陸續在渤海灣盆地、南襄盆地和三塘湖盆地等地區中取得了重要進展[7-10]。

中國東部渤海灣盆地古近系發育的湖相頁巖具有分布范圍廣、地層厚度大、埋藏較淺、有機質豐度高、普遍處于生油高峰階段的特點,是中國頁巖勘探和開發的主陣地[11-15]。渤海灣盆地濟陽坳陷東營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組三段下亞段-沙河街組四段上亞段發育了一套典型的湖相深水頁巖,具有巖石類型復雜、組合類型多樣、受多種因素控制等特征[14,16-17]。

在頁巖中,紋層是十分常見的沉積特征,通常包含許多不同成分,如粘土礦物、石英和長石等碎屑礦物、碳酸鹽礦物和有機質。對紋層的研究通常根據礦物成分將其分類,由不同成分構成的紋層在垂向上形成層偶[18]。Thomas 等[19]將 湖 泊Meerfelder Maar 和Quebrada de Cafayate 的沉積物分為粉砂碎屑紋層和純硅藻土紋層。Zalmai 等[20]綜合Eagle Ford ,Bakken ,New Albany,Mowry 和Chattanooga 等多個地區頁巖的紋層發育特征,根據形態總結出低角度波狀紋層、下超紋層、交錯紋層和平行紋層,根據成分劃分粉砂質紋層和富粘土紋層,并模擬紋層形成過程。Leticia 等[21]對西班牙北部Ebro 盆地的疊層石紋層按晶體尺寸劃分出深色致密微晶紋層、淺色多孔的/凝結的微晶-微亮晶紋層、淺色致密微晶紋層和纖維狀紋層。施振生等[22]將四川盆地龍馬溪組一段含氣頁巖劃分為泥紋層和粉砂紋層,總結了二者在物質組成、孔隙類型和孔徑分布上的差異,并發現泥紋層與粉砂紋層含量比值造成了水平與垂直滲透率比值的差異。楊博偉[23]也對龍馬溪組一段頁巖紋層發育特征進行了詳細研究,根據形態和成分對其進行劃分,并對紋層互層類型發育頻率進行了統計。葸克來等[24]將鄂爾多斯盆地延長組73亞段富有機質頁巖劃分出4 種紋層類型和2 類主要的紋層組合類型,總結了不同紋層組合的儲集空間特征和頁巖油富集過程。目前國內外對紋層劃分的標準眾多,但缺乏對紋層成分和孔隙特征的微觀尺度表征,以及對紋層組合類型儲集性能的評價[24]。許多地質學家認為,分層的水體是紋層形成的主要沉積環境,最適合紋層的發育,水體分層具體包括由湖水鹽度、溫度、湖盆大小、水深和底流等不同因素引起的分層[25-28]。湖泊及其紋層狀沉積物的變化承載著古氣候和古環境等重要環境信息,被廣泛應用于它們的恢復[29]。隨著對紋層研究的逐漸深入,人們開始意識到湖盆中這種垂向上具有層偶特征的紋層狀頁巖有著更好的頁巖油潛力[27,30-31],而紋層的分布和巖石物理特征,影響著頁巖油勘探開發[32]。

學者們在對東營凹陷頁巖的研究中提出了多種頁巖巖相劃分方案,劃分依據包括礦物組成、沉積構造、有機質含量和顏色等,明確了富有機質紋層狀泥質灰巖是主要的巖相類型[32-34],不同頁巖巖相類型發育的儲集空間組合及孔隙結構存在差異[35]。頁巖油主力儲層段(沙河街組三段和四段)中發育大量紋層狀碳酸鹽巖,礦物成分主要是方解石[33-39],并且頁巖中的碳酸鹽巖夾層與油氣分布關系密切[18]。

本文以渤海灣盆地東營凹陷沙河街組四段上亞段(沙四上亞段)頁巖為研究對象,通過薄片觀察,以礦物成分為依據劃分出紋層單元,建立紋層組合類型的分類方案,利用掃描電鏡觀察不同紋層單元的成分和孔隙特征,結合高壓壓汞和低壓氮氣吸附實驗獲得孔隙結構性質,明確優勢紋層組合類型,分析不同紋層組合類型的儲集空間特征及影響因素,為頁巖油的高效勘探開發提供了依據。

1 地質背景

渤海灣盆地是華北地臺經歷了多期構造運動之后,最后形成的由一系列古近紀箕狀凹陷組成的斷陷盆地[40-45],是中國東部重要的油氣產區,面積約為20×104km2。濟陽坳陷位于渤海灣盆地南部,面積約為2.65×104km2[43,45-46],包括沾化、車陣、惠民和東營4個凹陷[43-47]。東營凹陷位于濟陽坳陷東南部,東起青坨子凸起,西鄰惠民凹陷,北以陳家莊-濱縣凸起為界,南抵魯西隆起和廣饒凸起(圖1),是中國陸相箕狀凹陷的典型代表,具有“北斷南超、北深南淺”的特點[48]。

濟陽坳陷的地層從古生界至新生界均有發育,其中,新生界古近系和新近系最厚,是坳陷的主要沉積,古近系由老到新依次為孔店組(Ek)、沙河街組(Es)和東營組(Ed)[43](圖1)。沙河街組在東營凹陷內分布最為廣泛,可進一步細分為4段,主要由砂巖、泥巖、油頁巖和蒸發巖組成[31,49](圖1)。古近系為典型的湖泊沉積體系,經歷了湖泊擴張和萎縮的過程[40]。湖盆擴張鼎盛時期,在深湖-半深湖環境中沉積的沙三下亞段-沙四上亞段是頁巖油的主力儲集層位[40,50]。

圖1 渤海灣盆地東營凹陷沙河街組沉積相及地層綜合柱狀圖[14,51-52]Fig.1 Composite stratigraphic column and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Shahejie Formation in the Dongying Sag,Bohai Bay Basin[14,51-52]

2 紋層單元和紋層組合

東營凹陷沙四上亞段頁巖中紋層成分具有顯著差異,且形態各異、組合類型多樣。通過對NY1 井共106塊巖心樣品的薄片觀察,按照成分可劃分出4 種紋層單元:方解石紋層(泥晶、粒狀、纖維狀)、白云石紋層、混合紋層和有機質紋層。

光學顯微鏡下,方解石紋層按照粒度和形態分為3 種類型。①泥晶方解石紋層晶粒細小,直徑小于4 μm,單偏光下紋層形態具有彎曲狀、透鏡狀和平直狀,連續性包括連續狀和不連續狀,大部分紋層是連續狀(圖2a—d)。②粒狀方解石紋層平直連續,方解石晶粒較大,直徑介于20~ 50 μm,自形程度高,重結晶作用明顯。重結晶程度高、晶粒較大的方解石晶粒之間可見黑色有機質,單偏光下部分方解石晶粒具有邊緣比中心更明亮的特征(圖2g)。③纖維狀方解石脈體通常具有兩種形態:一種是平行于水平紋層的纖維狀礦物,單偏光下可以看到其中的纖維互相平行,幾乎垂直于脈體邊緣(圖2h),這種構造在頁巖中十分常見,早在19 世紀20—30 年代就被學者們觀察到[53-54]。這種互相平行排列的細小纖維與動物肌肉纖維形態相似,常被學者們稱為“牛肉”構造(‘beef’structure)[31]。另一種形態的脈體具有“錐中錐”或疊錐狀結構(conein-cone structure),是指單獨個體具有厘米級透鏡狀形態,并且可以形成聚集體的圓錐結構[55]。單偏光下觀察到纖維狀方解石脈體中都具有一條暗色的中線,中線基本上平行于兩側的圍巖,發育位置更靠近于脈體的一側,反映了中線兩側纖維狀方解石生長速率的差異[31](圖2f)。白云石紋層平直連續,白云石晶粒粗大,直徑在10~30 μm,自形程度高(圖2e)?;旌霞y層的成分復雜,普通光學顯微鏡下在單偏光下可識別出較多磨圓程度低的石英和長石等礦物碎片,另外還可見零星分布的、具有完整晶型的方解石和白云石晶粒(圖2d)。有機質紋層常發育在方解石紋層的邊緣,以黑色的連續條帶狀分布(圖2d)。

圖2 東營凹陷NY1井沙四上亞段頁巖紋層組合類型Fig.2 Lamina assemblages of the Es4 U shale in Well NY1,Dongying Sag

紋層單元具有復雜的組合形式,可總結歸納為7種紋層組合類型:①泥晶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分布在沙四上亞段上部和中部,中部居多;②泥晶方解石紋層+有機質紋層,主要分布在沙四上亞段中部;③泥晶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有機質紋層,廣泛分布在沙四上亞段;④泥晶方解石紋層+白云石紋層,主要分布在沙四上亞段中部;⑤纖維狀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分布在沙四上亞段中部和下部;⑥粒狀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有機質紋層,只在沙四下亞段下部存在;⑦纖維狀方解石紋層+泥晶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圖2),僅分布在沙四下亞段中部??傮w上,以第①和第③類為主。

通過對東營凹陷NY1井沙四上亞段106件頁巖樣品有機碳(TOC)含量進行測試,實驗結果表明,頁巖樣品普遍具有較高的TOC含量(圖3),介于0.25 % ~7.77 %,平均為2.61 %,并且不同紋層組合類型的頁巖TOC含量具有一定差異。泥晶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組合的頁巖TOC含量平均為2.33 %(1.41 % ~3.14 %),泥晶方解石紋層+有機質紋層組合的頁巖TOC含量平均為3.52%(1.90%~6.35%),泥晶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有機質紋層組合的頁巖TOC含量平均為2.81 %(1.50 % ~ 6.45 %),泥晶方解石紋層+白云石紋層組合的頁巖TOC含量平均為3.24 %(2.19 % ~ 5.90 %),纖維狀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組合的頁巖TOC含量平均為1.72%(1.41%~2.30%),粒狀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有機質紋層組合的頁巖TOC含量平均為2.63 %,纖維狀方解石紋層+泥晶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組合的頁巖TOC含量平均為3.11%(2.32%~3.84%)。

圖3 東營凹陷NY1井沙四上亞段頁巖紋層組合類型縱向分布Fig.3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lamina assemblages in the Es4 U shale in Well NY1,Dongying Sag

3 紋層單元微觀成分和孔隙特征

研究區頁巖不同紋層單元結構的顯著差異,使頁巖儲層表現出極強的非均質性,從而導致了斷陷湖盆頁巖儲層儲集空間類型復雜多樣[14,56]。國內外有多種關于頁巖儲集空間的分類方案,本文以Loucks 等[57]提出的頁巖儲層基質孔隙三端元分類方案(粒間孔、粒內孔、有機質相關孔隙)為依據,通過掃描電鏡觀察,總結微觀尺度下不同紋層單元的成分和孔隙特征。

3.1 方解石紋層

3.1.1 泥晶方解石紋層

泥晶方解石紋層在研究區中廣泛發育,具有弱結晶化特征[31],礦物以方解石為主,方解石晶粒直徑大部分小于5 μm,邊緣形態不規則、界限模糊,晶粒間充填著石英、鈉長石和粘土礦物,粘土礦物以伊/蒙混層為主,黃鐵礦也十分常見(圖4a)。泥晶方解石紋層底部方解石晶粒較大,長英質等礦物含量較少,向上方解石晶粒變小,長英質等礦物含量增加(圖4b)。泥晶方解石紋層中的孔隙類型主要為方解石、石英和長石等脆性顆粒之間的粒間孔和粘土礦物晶間孔,還有少量的黃鐵礦晶間孔(圖5a—c),部分方解石晶粒內發育粒內溶孔,似圓形或橢圓形。粒間孔孔徑一般小于1 μm,局部孔徑較大,達到5 μm;粘土礦物晶間孔和黃鐵礦晶間孔孔徑較小,一般小于500 nm,局部達到1~2 μm;粒內溶孔孔徑大部分小于100 nm,較大溶孔達到1 μm。

3.1.2 纖維狀方解石紋層

纖維狀方解石紋層成分單一,幾乎全部由致密的方解石構成,少量的菱鍶礦常分布在方解石邊緣,具有沿纖維方向生長的形態,紋層內幾乎沒有石英和長石等礦物(圖4c,d)。而纖維狀方解石的中線以石英、鈉長石和有機質為主。纖維狀方解石紋層中常見方解石破裂產生的裂縫網絡,寬度在500 nm 以下,裂縫空間中可充填有機質和粘土礦物,方解石與相鄰混合紋層間也常見沿紋層薄弱面產生的微裂縫[58](圖5d)。

3.1.3 粒狀方解石紋層

粒狀方解石紋層中礦物以邊緣光滑、界限清晰的方解石為主,其次為分布在粒狀方解石顆粒周圍和內部的石英和鈉長石。與泥晶方解石紋層相比,其粘土礦物含量較低,這與重結晶作用有關[59-60]。黃鐵礦也是方解石顆粒間常見的礦物,此外紋層內還有一定量的菱鍶礦和少量重晶石(圖4e—g)。粒狀方解石紋層以方解石和長英質等脆性礦物顆粒間的粒間孔為主,長英質礦物含量越高的部分,粒間孔隙越多,大部分孔隙充填有機質,常見有機質收縮縫(圖5e,f)。粒間孔孔徑較大,介于1 ~ 10 μm,其中的有機質收縮縫大部分寬度小于1 μm,局部可達2~3 μm。粒狀方解石內發育粒內溶孔,似圓形或橢圓形為主,孔徑大部分小于1 μm,最大可以達到5 μm,同樣充填有機質,可見有機質收縮縫。粒狀方解石紋層與相鄰混合紋層間常見微裂縫,微裂縫寬度可達10 μm。

3.2 白云石紋層

白云石紋層礦物組成以白云石為主,其次為石英、鈉長石、粘土礦物、黃鐵礦和少量菱鍶礦(圖4h),其中粘土礦物主要為伊/蒙混層。紋層底部白云石顆粒較大,向上白云石顆粒直徑減?。▓D4i)。白云石紋層中的孔隙類型主要為粘土礦物晶間孔,孔徑分布在500 nm~2 μm,局部孔徑達到3~4 μm,其次發育粒間孔,孔徑小于2 μm,另外還有黃鐵礦晶間孔,孔徑小于1 μm(圖5g—i),白云石顆粒內溶蝕孔不發育。

圖4 東營凹陷NY1井沙四上亞段頁巖紋層單元微觀成分特征Fig.4 Microscopic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amina units in the Es4 U shale in Well NY1,Dongying Sag

3.3 混合紋層

混合紋層中礦物成分復雜,包括方解石、白云石、石英、鈉長石、粘土礦物、黃鐵礦和少量的鉀長石(圖4j,k),粘土礦物主要為伊/蒙混層?;旌霞y層中的孔隙類型多樣,包括脆性顆粒粒間孔、粒內溶蝕孔、粘土礦物晶間孔、黃鐵礦晶間孔、有機質收縮縫和微裂縫(圖5j—m)。粒內溶蝕孔常見于白云石和鉀長石中。在不同紋層組合類型中,混合紋層表現出不同的孔隙特征。在纖維狀方解石紋層+泥晶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組合中,混合紋層中孔隙不發育,孔隙類型以有機質收縮縫為主,寬度小于500 nm?;旌霞y層中還常見寬度分布在1~10 μm 范圍的微裂縫。在其他紋層組合中,混合紋層以粘土礦物晶間孔為主,孔徑小于1 μm。

3.4 有機質紋層

有機質紋層常見于方解石紋層邊緣,呈現連續彎曲、縱向疊加的有機質條帶(圖4l)。紋層中常見礦物顆粒邊緣的有機質收縮縫,寬度小于0.5 μm(圖5o),在有機質紋層與方解石紋層接觸處也常見有機質收縮縫,寬度可達5 μm。

圖5 東營凹陷NY1井沙四上亞段頁巖紋層單元微觀孔隙特征Fig.5 Microscopic pore characteristics of lamina units in the Es4 U shale in Well NY1,Dongying Sag

4 儲層物性特征及影響因素

4.1 儲層物性特征

高壓壓汞實驗能夠表征頁巖樣品的宏孔(>50 nm)分布特征,所能探測的孔喉范圍在3 nm~50 μm[61-62]。本次高壓壓汞的實驗樣品共22 塊,設置起始壓力為5 psi(34.47 kPa),對應頁巖孔喉直徑約50 μm,樣品均為表面平整的立方塊(1 cm3),避免低壓階段進汞過程可能引起“麻皮效應”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63]。為降低制樣過程中人為造成的層間裂縫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壓汞實驗制樣采用線切割方法。低壓氮氣吸附實驗表征的是頁巖樣品的中孔(2~50 nm)分布特征,能探測2~200 nm 范圍內的孔隙。本次低壓氮氣實驗樣品共13塊,采用DFT模型得出孔徑分布。

高壓壓汞實驗結果顯示,沙四上亞段頁巖儲層孔隙度介于2.44%~16.00%(平均為5.60%),總孔隙體積介于0.009 7~0.075 6 mL/g(平均為0.023 4 mL/g),平均孔喉直徑介于6.67~42.60 nm(平均為12.70 nm),比表面積介于3.30~15.10 m2/g(平均為7.86 m2/g)。

粒狀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有機質紋層組合是沙四上亞段頁巖儲集能力最好的紋層組合類型,泥晶方解石紋層+有機質紋層組合次之,其他紋層組合的孔隙度較低(表1)。粒狀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有機質紋層組合樣品的孔隙度最高,平均值為16.0%;4塊泥晶方解石紋層+有機質紋層組合樣品的孔隙度分別為8.93%,7.87%,6.23%,6.71%,平均為7.43%;5塊泥晶方解石紋層+白云石紋層組合樣品的孔隙度分別為2.85%,4.29%,11.6%,3.83%,5.14%,平均為5.55 %;2 塊纖維狀方解石紋層+泥晶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組合的孔隙度分別為3.13 %,8.32 %,平均為5.73 %;纖維狀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組合樣品的孔隙度為4.34%;4塊泥晶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組合樣品的孔隙度分別為2.44 %,2.65 %,5.43 %,6.29 %,平均為4.20%;5塊泥晶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有機質紋層組合樣品的孔隙度分別為2.64%,3.01%,5.12%,5.38%,4.69%,平均為4.17%。

表1 東營凹陷NY1井沙四上亞段頁巖高壓壓汞實驗結果Table 1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high pressure mercury intrusion experiment in the Es4 U shale in Well NY1,Dongying Sag

高壓壓汞實驗的進、退汞曲線形態能反映孔隙喉道的分布特征和孔隙連通性的好壞[61-62]。進汞曲線中,當進汞壓力增加時,一定量的汞進入頁巖中的微米級連通孔隙中,顯示微米孔的發育情況;壓力超過10 000 psi(68.95 MPa)后,進汞量隨進汞壓力增加而快速增大,反映頁巖中存在大量納米孔;當進汞壓力達到最大值時,如果進汞曲線中累計進汞量仍有繼續增加的趨勢,說明頁巖中可能存在小于3 nm 的孔隙[62](圖6)。退汞曲線中觀察到沙四上亞段頁巖退汞效率普遍低于50 %,可能與頁巖中發育的細頸瓶孔隙(類似墨水瓶孔隙)有關,這類孔隙的喉道細、連通性差、退汞效率低[61-62](圖6)。吸附-脫附曲線形成的滯后環可以反映頁巖中的孔隙形態,根據國際理論和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對滯后環形態的劃分方案,東營凹陷沙四上亞段頁巖的孔隙形態表現出H2 型(墨水瓶型孔)和H3 型(平行板狀孔)的混合特征(圖7)。低壓氮氣吸附實驗的吸附增量與孔隙直徑關系圖反映沙四上亞段頁巖中存在直徑在2~3 nm范圍的孔隙(圖8)。

圖6 東營凹陷NY1井沙四上亞段頁巖進汞-退汞曲線Fig.6 Mercury injection and withdrawal curves of the Es4 U shale in Well NY1,Dongying Sag

圖7 東營凹陷NY1井沙四上亞段頁巖低溫氮氣吸附-脫附曲線Fig.7 Low-temperature nitrogen adsorption-desorption curves of the Es4 U shale in Well NY1,Dongying Sag

吸附增量圖和進汞增量圖反映了頁巖中孔隙直徑的分布情況[63](圖8,圖9)。大多數紋層組合發育5 ~100 nm 范圍內的納米孔,粒狀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有機質紋層組合的納米孔分布范圍更廣,孔隙直徑在3~200 nm 范圍內,并且3~10 nm 范圍內的氣體吸附量遠高于其他紋層組合,與掃描電鏡下觀察到的粒狀方解石粒間孔內大量存在的有機質收縮縫有關(圖9)。7 種紋層組合中,粒狀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有機質紋層組合是沙四上亞段頁巖儲集能力最好的紋層組合類型,同時發育較多的納米孔和微米孔。納米孔直徑主要分布在3 ~ 200 nm 范圍內,由混合紋層的粘土礦物晶間孔和粒狀方解石紋層中的有機質收縮縫構成;微米孔主要由混合紋層內微裂縫和粒狀方解石紋層邊界處的微裂縫構成。泥晶方解石紋層+有機質紋層組合儲集能力次之,納米孔主要分布在5~100 nm范圍內,主要由泥晶方解石紋層中的脆性礦物粒間孔構成;微米孔主要由紋層間薄弱面形成的微裂縫構成。

圖8 東營凹陷NY1井沙四上亞段頁巖低溫氮氣吸附增量曲線Fig.8 Low-temperature nitrogen adsorption increment curves of the Es4 U shale in Well NY1,Dongying Sag

圖9 東營凹陷NY1井沙四上亞段頁巖進汞增量曲線Fig.9 Mercury injection increment curves of the Es4 U shale in Well NY1,Dongying Sag

4.2 儲層物性影響因素

4.2.1 方解石重結晶作用和有機酸溶蝕作用

粒狀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有機質紋層組合中,孔隙的發育主要與重結晶作用和有機酸溶蝕作用有關。在3 000~3 600 m 這一埋藏深度區間中,東營凹陷頁巖處于排酸高峰,有機質持續生烴能力強,使成巖流體環境偏酸性[64]。方解石重結晶作用之所以能夠形成較多的儲集空間,主要是源于方解石晶體相鄰紋層頂、底界限生長時,在重結晶的方解石晶體間發育孔隙,重結晶部分所占比例越大,接受有機酸流體改造的可能性就越大,這些連通孔隙就形成很好的供烴類流體流通和富集的通道[14]。由此,方解石晶體未長滿的晶體間隙以及后期有機酸流體的溶蝕改造部分共同構成了方解石重結晶晶間孔,當與方解石內部受有機酸溶蝕作用產生的溶蝕孔隙和相鄰混合紋層中的生烴高壓縫、收縮微縫以及方解石紋層和混合紋層間的微裂縫連通時,可以形成非常有效的儲集空間網絡[14]。根據掃描電鏡下對粒狀方解石紋層的觀察,方解石重結晶晶間孔和粒內溶蝕孔被有機質充填(圖5e,f),因此粒狀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有機質紋層組合儲集空間中的納米孔主要由有機質收縮縫構成,微米孔則由連通的裂縫網絡構成。

纖維狀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組合和纖維狀方解石紋層+泥晶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組合孔隙度低,這與紋層組合中致密的纖維狀方解石有關。纖維狀方解石的生長是由于頁巖沿頁理面裂開形成微裂縫,后期流體沿著這些頁理破裂面灌入后重結晶形成[60]。微裂縫被重結晶方解石充填,減少了儲集空間,而纖維狀方解石紋層內幾乎不發育儲集空間,因此測得孔隙度值低。

4.2.2 壓實作用

相對于其他紋層組合來說,泥晶方解石紋層+有機質紋層組合中無混合紋層,泥晶方解石的含量更高,這與其發育較多的納米孔隙是有關的。根據掃描電鏡下對泥晶方解石紋層+有機質紋層組合中孔隙類型的觀察,泥晶方解石紋層的孔隙類型以脆性礦物顆粒粒間孔和粘土礦物晶間孔為主(圖5a,b),其他紋層組合中的混合紋層孔隙類型主要是粘土礦物晶間孔,而地層深埋過程中的壓實作用在粘土礦物含量高的混合紋層中更顯著,泥晶方解石紋層中的孔隙受影響較小,因此泥晶方解石紋層可以提供的納米孔隙多于混合紋層。另外,根據光學顯微鏡下的觀察發現,泥晶方解石紋層+有機質紋層組合中泥晶方解石晶粒越大,納米孔隙含量越高,也表明一定程度的方解石重結晶作用和有機酸溶蝕作用可以提高泥晶方解石紋層+有機質紋層組合中納米孔隙的含量[65]。

4.2.3 粘土礦物轉化作用

泥晶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泥晶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有機質紋層、泥晶方解石紋層+白云石紋層中可以發現埋藏深度大的頁巖納米孔更多,這與粘土礦物的轉化作用有關。粘土礦物的絮凝作用在不同的沉積環境中具有差異性,高嶺石和伊利石在鹽度為9‰~1 3‰時絮凝物最多,而蒙皂石在鹽度為2 0‰ ~2 4‰時才形成大量絮凝物[6 6]。東營凹陷半深湖-深湖環境受外來水體影響小,鹽度較大,造成此環境下蒙皂石沉積占優勢,這種現象已在現代沉積中得到證實[6 6-6 7]。對NY1 井樣品進行掃描電鏡觀察,發現粘土礦物以伊/蒙混層為主,樣品中含有較多的微晶石英和斜長石,但鉀長石很少見,說明了蒙皂石向伊利石的轉化,轉化過程中混合紋層的粘土礦物晶間孔大量發育,形成大量的納米孔[14]。在蒙皂石向伊利石轉化的過程中會析出硅質并消耗大量的K+,樣品中自生石英的出現和含鉀礦物的消耗也從側面反映出粘土礦物的轉化作用[66]。

5 結論

1)東營凹陷沙四上亞段頁巖按照成分可劃分出4種紋層單元:方解石紋層(泥晶、粒狀、纖維狀)、白云石紋層、混合紋層、有機質紋層。這些紋層單元可總結歸納為7 種紋層組合類型:①泥晶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②泥晶方解石紋層+有機質紋層;③泥晶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有機質紋層;④泥晶方解石紋層+白云石紋層;⑤纖維狀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⑥粒狀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有機質紋層;⑦纖維狀方解石紋層+泥晶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

2)粒狀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有機質紋層組合是沙四下亞段儲集能力最好的紋層組合類型,同時發育較多的納米孔和微米孔。納米孔直徑主要分布在3~200 nm 范圍內,主要由混合紋層的粘土礦物晶間孔和粒狀方解石紋層中的有機質收縮縫構成;微米孔主要由混合紋層內微裂縫和粒狀方解石紋層邊界處的微裂縫構成,當方解石粒間孔和溶蝕孔內的有機質收縮縫與相鄰混合紋層中的生烴高壓縫、收縮微縫以及方解石紋層與混合紋層間的微裂縫連通時,可以形成非常有效的儲集空間網絡。泥晶方解石紋層+有機質紋層組合儲集能力次之,納米孔主要分布在5~100 nm 范圍內,主要由泥晶方解石紋層中的脆性礦物粒間孔構成;微米孔主要由紋層間薄弱面形成的微裂縫構成,當粒間孔與微裂縫連通時,同樣形成有效的儲集空間網絡。

3)粒狀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有機質紋層組合的高孔隙度主要受方解石重結晶作用和有機酸溶蝕作用影響;泥晶方解石紋層+有機質紋層組合中的泥晶方解石含量比其他紋層組合中的高,儲層儲集空間受地層壓實作用影響較小,因此其納米孔隙含量更高,泥晶方解石紋層也受到重結晶作用和有機酸溶蝕作用影響,泥晶方解石晶粒越大,納米孔隙含量越高;泥晶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泥晶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有機質紋層、泥晶方解石紋層+白云石紋層組合中儲集空間受粘土礦物轉化影響,埋藏更深的頁巖具有更多的納米孔;纖維狀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組合和纖維狀方解石紋層+泥晶方解石紋層+混合紋層組合中儲集空間受重結晶后的、致密的、不發育孔隙的纖維狀方解石影響,孔隙度低。

猜你喜歡
儲集方解石東營
聚天冬氨酸對白鎢礦和方解石浮選分離的影響及其作用機理
氯化鈣和碳酸鈉對方解石浮選的影響及其機理研究
稀土礦浮選中Ce3+離子活化方解石去活機理研究
山東東營:電商助力特色農產品走向全國
湖北遠安區塊上奧陶系五峰組-下志留系龍馬溪組頁巖氣成藏條件分析
C919大型客機106架機轉場東營試飛
探討頁巖油氣儲集空間差異及賦存方式
海域天然氣水合物成藏地質條件淺析
The 18th century of America in the Autobiography
陜西青年作家采風團走進山東東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