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孩子心靈“松綁”,雙減背景下對家庭教育的有效指導

2022-03-22 22:10柳晨
學校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關鍵詞:松綁學習機小海

柳晨

一、孩子心理疲憊缺自由,會誘發厭學情緒

“媽媽,我想要這個?!贝蟀嗟淖又t拉著媽媽的衣袖,看著柜臺上的一排學習機,挪不開步子。媽媽看了一下價格:“那么貴!”不過轉念一想,子謙快要上小學呢,學習機或許能派上用場。于是便正色對子謙說:“媽媽給你買可以,但是從今以后,你每天必須在學習機上學習一個小時?!薄昂?!”子謙拍著手答應了。果然,學習機剛買回來的一段時間,子謙每天一放學回家,就對著學習機聽故事、讀單詞、做簡單的數學題,很有興致,有時甚至超過一小時還不肯放下來??呻S著時間的流逝,子謙對學習機似乎并沒有那么感興趣了,尤其是當學習內容難度逐漸增大、子謙學習起來感到有些困難時,他甚至開始抗拒觸碰學習機。子謙的媽媽說“學習和玩是兩回事”,但對于孩子,尤其是低齡孩子來說,最好的學習就是“玩中學”“學中玩”。學習只有充滿了趣味,才會對孩子充滿吸引力。

鑒于此,要想讓孩子對學習保持熱情,就要讓孩子的心靈充滿自由的空氣,不斷引導孩子發現新的奧秘,才能啟發孩子主動去學習、去探索。不要給學齡前的孩子強制性地布置智力型學習任務,否則就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恐懼,身心變得疲憊,進而產生厭惡情緒。一旦學習變成索然無味的任務,孩子就會失去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二、人際關系緊張,會讓孩子產生消極情緒

小海原本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在老家的一個小城市上幼兒園時,不僅成績好,老師同學也都很喜歡他。小海那時候很喜歡上幼兒園,因為上幼兒園對于他來說是一件充滿樂趣和吸引力的事。后來,由于爸爸工作調動,小海和媽媽跟隨爸爸一起到了天津,進入了本地一家幼兒園。和大城市的孩子相比,小地方來的小海似乎有些“土”,尤其是那帶著濃重地方口音的普通話,更讓他顯得和其他小朋友格格不入。一些調皮的孩子不僅嘲笑他的穿著,還故意捏腔拿調地學他的普通話。在活動中,老師叫小?;卮饐栴},一些孩子就在下面“嗤嗤”地笑,活動后故意學著小海的發音,逗他玩。每當這時候,小海都漲紅了脖子,捏緊了小拳頭。終于,有一天,忍無可忍的小海將捏緊的小拳頭打到了一個故意學他講話的同伴臉上。小海不但受到老師的批評,還被叫了家長?;氐郊?,媽媽忍不住責怪了小海幾句,小海大哭著將書包扔在地上,堅決不肯再去上幼兒園。

可見,無論年齡多么小的孩子,都希望得到同齡人的認同和接納,且孩子一旦遭到排斥,就會產生對抗心理和對立情緒,形成緊張的人際關系。人際關系緊張會令孩子感到孤獨、落寞和壓抑,而這些情緒則會直接影響孩子在園的心情,進而影響他們正常的學習活動。

那么作為家長,如何正確引導、管理幼兒的情緒呢?引導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1.認知法

學會識別自身的情緒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我們要有意識地教會孩子了解并識別各種情緒,如快樂、憤怒、悲傷、抑郁等,并教導孩子準確表達自身情緒。事實證明,孩子越能準確地表達自身情緒,就越能夠和成人順暢地溝通,也越能有效地解決情緒問題。

2.共情法

共情是走進孩子心靈的橋梁,讓孩子感受到大人對他情緒的理解,孩子才會愿意向大人敞開心扉。認可孩子的情緒,對孩子的情緒感同身受,而不是一味地講大道理,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愿意向大人傾訴,大人也才能有機會教孩子情緒管理的方法。

3.接納法

當孩子出現各種消極情緒時,家長要學會接納和理解,不要否定和壓抑孩子的情緒。只有當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無條件的愛和接納時,孩子才會有足夠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才能有自我成長的空間以及學習情緒管理的能力。

4.體驗法

學習活動不是一味地將知識輸入,雙減政策正是提倡減輕孩子們的學習負擔,科學的進行有效銜接,幼兒園的基礎教學模式就是游戲,游戲是孩子成長教育方式之一,家長可以讓孩子通過游戲的方式來感知情緒、了解情緒。通過親身體驗的方式,孩子能逐步領悟到積極情緒的正面作用和消極情緒的負面作用,從而更好地表達情緒與控制情緒。

5.表揚法

表揚和鼓勵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強化好的行為,對孩子好的表現和行為我們要及時加以肯定,可以給予孩子精神鼓勵或物質獎勵。當然,表揚要適度,要言之有物,才能對孩子起到指導作用。

6.批評法

批評和懲罰也是一種教育手段,但懲罰不等同于體罰,更不是威脅恐嚇、發怒抱怨。對孩子亂發脾氣,甚至自傷自殘等不良情緒的發泄方法,要用科學的懲罰態度,理性、冷靜而堅定地阻止孩子的錯誤行為。

7.契約法

對于家庭成員應該共同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家長與孩子可以制定一份“契約”,雖然這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對家長和孩子來說都具有約束力。對于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8.系統脫敏法

從局部到整體,逐漸消除孩子對這一事物的不良反應,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助于幫助孩子恢復并保持正常的情緒與心理狀態。

9.宣泄法

當孩子陷入不良情緒時,一定要教導孩子悲傷的時候不必強忍淚水,憤怒的時候可以邊跑邊高聲呼叫,抑郁的時候要向爸爸媽媽、老師或者好朋友傾訴……只要不傷害自己、傷害他人,一切情緒宣泄都是可以理解并接受的。只有將不良情緒及時宣泄出來,孩子才能獲得心靈上的安定,建立積極向上的正面情緒。

總之,無論是作為家長還是教師,不但要擔負起孩子生活上的保健保育、學習上的指導輔助工作,還要幫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這是個漫長而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要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引導孩子培養正面的情緒,就讓我們一同受益、一起成長。

?于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提高人文素質,提升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有著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在中國古典詩詞教學中,既要繼承前人優秀的教學方法,又要結合職業教育靈活、實用的特點,以語文課程目標為準則,爭取在每一堂課上都能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讓語文課堂充滿生機,讓古典詩詞煥發青春活力。

1620501186354

猜你喜歡
松綁學習機小海
警惕平板學習機騙局
街頭“詛咒”文學是如何出現的
那些有意思的生活
以一己之力拯救尷尬的都是勇士
酒桌上就不該談生意的事
“機”關
從學習機到上網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