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季節性凍土地區路基填筑控制措施

2022-03-22 01:45趙紅光
科技研究·理論版 2022年5期

趙紅光

摘? 要: 隨著北方城市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及城市汽車保有量的不斷上升,快速路工程作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重要一環,面臨著更加嚴峻的 挑戰。對于快速路工程來說,當今時代背景下,對其整個工程規模、迫切程度以及時間等方面均有著十分嚴格的要求,因此,建設過程中普遍存在著加 快工程進度、搶工期的現象。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確保季節性凍土地區施工質量,是一個值得思考與研究的問題。該文主要對季節性凍土地區道路施 工及其質量控制措施進行了探討與分析,針對季節性凍土區路基工程凍脹使路基產生不均勻變形,產生各類病害,通過對影響路基凍脹性主要因素的分 析,提出了防治凍脹的具體工程措施,取得了較好的防凍脹效果。

關鍵詞: 季節性凍土;凍脹;路基填料

1 工程概況

長春至雙陽公路是連接長春市和雙陽區的重要公路,能夠將長春市 城區、凈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鹿鄉鎮及雙陽區連接起來,是長春市東 南部的一個重要公路出口,同時也是支撐所經地區經濟、旅游、特色產業 發展的必要通道。本標全部位于雙陽區采用六車道一級公路標準,設計 速度 100Km/h,路基寬度為 34.5m。本標段路線經過地區屬季風區溫帶半 濕潤地區;冬長夏短,冬季嚴寒少雪,夏季短,氣溫不高,雨量集中。 公路自然區劃為Ⅱ2區,瀝青路面氣候分區2-2-2區。最冷月1月平均最低 氣溫-16.6℃, 極端最低氣溫-39.8℃; 最熱月7月平均最高氣溫22.9℃,極 端最高氣溫38℃。年平均降水量619.4mm ,多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降 水量的70%, 潮濕系數0.5~0.75。年平均無霜期136~ 157天。初凍時間一 般在10月下旬,完全解凍時間一般在翌年4月中旬;歷年最大凍脹深度為 174cm,凍結指數1308~1799之間,屬于中冰凍區。

2 影響路基凍脹性的主要因素

季節性凍土發生凍脹時其影響因素很多,其主要因素除與氣溫條件 有關外,主要與圖的類別、凍前含水率和地下水位、上覆荷載等有關。土 的類別對凍脹的影響:凍土地區路基凍結過程中土粒尺寸和路基壓實度等 因素都會影響路基的凍脹性。當粉土、黏土顆粒增多時,土的凍脹顯著增 大。土粒尺寸對凍脹的影響。土粒尺寸是土中水分遷移一個重要因素。土 中的毛細水上升高度與土中毛細管半徑成反比。土顆粒粒徑愈小,土中毛 細管徑愈小,毛細水上升高度愈大,愈有利于土中水分遷移。當粉粒含量 占主要組成時,凍脹性最強,面黏土顆粒占主要含量時,由于土體滲透性 聚降,以及黏土的毛細管有些幾乎被結合水所占滿,影響凍結時水分向凍 結源遷移集聚。

3 預防措施

3.1? 地基處理

( 1 )清除路基范圍內的雜物,根據測工放樣的高程推除積土,達到 設計高程后,用壓路機進行碾壓至設計規定壓實度標準。( 2 )粘性土、 砂性土基底路段,按現場實際情況挖除原地基土,換填砂礫并分層壓實, 保證路槽下壓實度。( 3 )要保證結構層下填筑高度不足80cm地段,其處 理深度必須達到80cm。( 4 )路基基底范圍內的植被、腐殖土及樹根必須 全部按設計要求清除。清基進度要與施工進度相對應,基底暴露時間不能 過長,以免受水浸害。( 5 )水田、濕地等低洼濕軟路基基底設置透水隔 離層,有效厚度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上下宜設防淤層。隔離層材料可用 0.075mm的粒徑含量小于5%的碎石、礫石、粗砂等。上下面宜設3% ~ 4% 坡度。這樣既能隔斷毛細水和凍結水上升,又能排除滲入到路基中的水, 因為滲入水占凍害水的絕大部分。對于沿線低洼、地表潮濕、舊路邊溝 積水路段,根據地質資料清表或清淤泥后,填筑碎石土至原地面線以上 30cm 位置(局部地表潮濕段至原地面線以上50cm位置) ;對于水塘、魚 池路段,應排水、清淤后換填碎石土至常水位以上50cm位置。換填部分的 壓實度應不小于90%。( 6 )根據地形和地下水位的具體情況,加深排水 溝和在排水溝下設縱、橫向滲溝。滲溝開挖用人工或挖掘機進行。( 7 ) 地基表層應碾壓密實,基底壓實度(重型)不應小于90%。對地勢低洼、 易積水,地表潮濕的路段,結合外業土質調查和地下水、地表水情況,對 填前碾壓達不到要求的路段,地表采取填筑(或換填)粒料進行處理;原 地面積水、魚塘等位置,應在清除堆棄物、沉積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層回填壓實。( 8 )本項目路基填料為石質土、砂土及灰土。石質土:如碎 (礫)石土,砂土質碎(礫)石及碎(礫)石砂(粉?;蝠ちM粒?,粗粒 土中的粗、細砂質粉土,細粒土中的輕、重粉質黏土都具有較高的強度和 足夠的水穩定性,屬于較好的路基填料;砂土可用作路基填料,但由于沒 有塑性,受水流沖刷和風蝕時易損壞,在使用時可摻入黏性大的土;輕、 重黏土不是理想的路基填料,規范規定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數大于26的 土,以及含水量超過規定的土,不得直接作為路堤填料,需要應用時,必 須采取滿足設計要求的技術措施(例如含水量過大時加以晾曬),經檢查 合格后方可使用;石灰土拌合之前進行含水量測定,控制在最佳含水量 ±1%,如土質含水量過大應進行翻曬處理。

3.2? 試驗檢測過程控制措施

3.2.1? 現場檢測

( 1 )地基表層應碾壓密實,基底壓實度(重型)不應小于90%。對 地勢低洼、易積水,地表潮濕的路段,結合外業土質調查和地下水。地表 水情況,對填前碾壓達不到要求的路段,地表采取填筑(或換填)粒料進 行處理:原地面積水、魚塘等位置,應在清除堆棄物、沉積物后,用合格 填料分層回填壓實。( 2 )壓實度標準:路床不小于96%,上路堤不小于 94%,下路堤不小于93%,均采用重型并要求路床填料強度CBR值:上路床 不小于8%,下路床不小于5%,上路堤不小于4%,下路堤不小于3%。路 床填料最大粒徑不大于100mm,路堤填料最大粒徑不大于150mm。路線經 過區域的土質多為粉質黏土, CBR值較小;考慮到本項目所處位置施工期 較短,全年無霜期僅為6個月左右,且降雨較為集中,所以施工中為了滿 足路床、路堤的填料要求, 對于挖方中的普通土采用了摻3%生石灰的處 理方案(對于上路床部分摻灰劑量為5%),摻灰后CBR值滿足要求。

3.2.2? 原材料控制

( 1 )用于路基處理的碎石土應質地堅硬、不易風化且具有良好水穩定 性,處理路暢部分最大粒徑小于100mm,特殊路基處理用碎石土最大粒徑 小于150mm;粒徑大于20mm的顆粒質量超過總質量的50%,含泥量不大 于5%。( 2 )路床采用5%石灰土填筑,下路床采用3%石灰土填筑;嚴格 控制石灰劑量及石灰質量(石灰采用磨細消石灰且石灰等級不低于II級技 術要求),并要求路床填料強度CBR值:上路床不小于8%,下路床不小于 5%,上路堤不小于4%,下路堤不小于3%。

結語: 在季節性凍土地區路基設計可以從當地氣象條件、路基非凍脹 填料選擇和降、排水設計等,因地制宜、綜合考慮預防冬季病害措施。取 得既經濟又有效的防病害效果,確保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吉林省交通廳.公路工程抗凍設計與施工技術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 版社,2006.

[2]蘇群.東北地區路基凍脹機理與防治對策[J].黑龍江工程學院學報,2001 (3):15-16.

[3]鐘敏輝, 王少斌.季節性凍土路基凍脹性分析及治理措施[J].鐵道建筑, 2009(4):27-29.

[4]杜兆成,張喜發,辛德剛,等.季節凍土區高速公路路基凍脹試驗觀測研究[J]. 公路,2004(1):53-55.

375550190829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