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足心理需要激發作文動機

2022-03-22 09:23湖北省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羅昆霞
新作文·小學作文創新教學 2022年11期
關鍵詞:感言作文老師

◇湖北省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羅昆霞

作文是語文學科的重要內容,對很多學生來說也是學習的難點,在某種意義上講,學生作文比作家寫作還要難,作家寫作是主動的,學生作文是被動的。一般說來,作家進行寫作有自己內在的需要和寫作沖動,是有感而發,是一吐為快,是藝術創作,是才華展示。什么時候寫,寫什么內容,抒發什么感情,完全由他們自己確定,不是別人強加給他們的任務,別人強加給他們任務,他們也可以拒絕。而學生的練習作文、考試作文、競賽作文,基本都是被動的奉命而作,什么時間寫、寫什么內容、抒發什么情感都不由他們決定,拒絕完成作文任務基本也是行不通的,他們有需無需都要寫,有感無感都要發,所以只好硬著頭皮、挖空心思、胡編亂造、無病呻吟,因此在很多學生眼里作文是辛苦無趣的苦差事。學生對作文的積極性不高,甚至反感厭煩,這種消極的心理狀況是學生提高作文能力的最大障礙。如何改變學生這種心理狀況,讓學生樂于表達呢?

目前在全國范圍內作文教學流派眾多、名師輩出,這些流派名師的主張可以概括為兩大類:一類是側重于寫作內容,著重解決“寫什么”;一類是側重于寫作方法,著重解決“怎么寫”。哪一類更好呢?管建剛老師認為各有優長,殊途同歸,結合更好。對此我們認同,在這里不展開分析。我們要說的是:無論哪一種作文教學流派,也無論哪一種作文教學模式,都要重視對學生作文動機的激發,幫助學生克服作文的心理障礙,讓作文成為學生內在的需要,淡化并消除奉命而作的被動壓迫感,感受并強化有感而發、一吐為快的作文暢快感,讓學生樂于表達積極作文,否則其他方面的工作做得再好,也會是事倍功半,教學效果也會不盡如人意,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目標也難以實現。

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呢?一句話,滿足學生心理需要。聯系學生作文學習來看,其心理需求從低到高有三個層次:表達的需要,表現的需要,實現的需要。

一、表達的需要

雞鳴犬吠、虎嘯猿啼,這是動物本能的表達,動物表達或是為了呼朋引伴,或是為了宣告警示。咿咿呀呀、哭笑喊叫,這是高級動物人類在嬰幼兒期本能的表達,嬰幼兒的表達是為了示意他餓了飽了、煩了爽了??梢姳磉_是動物的天性,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需要,表達要吃要喝那是生理的需要,作為社會性的人類表達更多的是心理的需要、精神的需要,這種需要很普遍,有時還很強烈。

今年第二季度的“武漢楷?!薄獫h陽區楚才小學校長韋莉,她也被譽為“書信校長”,從擔任該校校長伊始就設立了“校長信箱”,在其后六百多天的時間里,共收到學生書信一千七百多封,這些信件中有交流學習壓力的,有反映二孩相處的,有給學校提建議的,有寫親子關系的,有匯報師生關系的,有分享生活樂趣的。韋莉校長在百忙之中親筆回信七百余封。她的事跡令人欽佩、令人感動,在全國各大媒體得到較為廣泛的宣傳。她的事跡給我們作文教學的啟示是:表達的需要在學生當中是廣泛存在的,這表達的落實無須動員,更無須硬性指標要求,只要有渠道、有呼應就行。我們在設計作文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學生表達的需要,讓寫作文不是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是享受老師給予的“福利”,讓學生在老師打造的交流平臺和營造的表達情境中,享受有感而發、一吐為快的精神愉悅。

再來看兩位武漢作文名師的課例,胡滿紅老師的《別人家的孩子》、董尚元老師的《家里還缺啥》。這兩節課的教學效果極佳,學生學得積極主動、參與度極高。兩位老師受邀到多地交流、廣受好評,其課堂實錄及點評也被雜志刊發,是非常成功的優秀課例。這兩課教學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是給了學生訴衷腸的渠道和情境條件,滿足了學生表達的需要。胡滿紅老師的《別人家的孩子》中“別人家的孩子”是家庭教育中的普遍現象和話語方式,即家長總是好拿自己孩子的弱點與別人家孩子的優點進行比較,讓自己的孩子憋屈、郁悶、憤恨,灰心喪氣,最終沒了自信。教學中有一個調查統計,“家長有拿自己孩子的弱點與別人家孩子的優點進行比較這種情況的請舉手”,幾乎每次授課統計舉手的都在90%以上,有時甚至100%。內心憋屈、郁悶、憤怒,進而需要宣泄、需要溝通、需要吶喊的孩子的比例也一定是極高的。董尚元老師的《家里還缺啥》,課題就是表達的話題,估計從物質到精神什么都不缺的家庭幾乎沒有。缺物質的,如缺電器、缺汽車、缺住房、缺錢……缺精神的,如缺和諧、缺親情、缺娛樂、缺理解……對生活沒有任何追求的家庭應該不多。所以每一個學生應該都是有話可說的,雖然說的內容各不相同,但這種對追求的表達是普遍需要的。教學中董老師激發了學生這種表達的需要,創設了表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主動地表達,滿足了他們表達的需要。

二、表現的需要

母雞下蛋咯咯叫,孔雀開屏抖羽毛,不知這是不是它們在炫耀在表現,但可以肯定的是,兒童具有好表現的天性,表現也是兒童本能的需要,只是因為性格和一些客觀原因,使他們的表現欲看上去有強弱之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好表現并不被充分認可,常會被貼上“顯擺嘚瑟”“自賣自夸”“班門弄斧”的標簽,但從人的成長發展角度來說,好表現是有積極作用的,尤其從藝術創作、學生作文學習這兩個角度看,好表現無疑是一個有價值的特點,甚至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優點。好表現可以實現表現的價值意義,分享藝術創作和學生的作文之美,提高藝術學習、作文學習的成效。好表現的內在原因是:人都有被關注、被欣賞、被認可的需要,都有獲得榮譽、獲得快樂、獲得發展的需要。

兒童因好表現而自動形成“揚長避短”的特點,他們表現的內容往往是自己的優長、特點,如知識掌握得多、信息擁有得多、游覽的地方多、閱讀的書籍多、知道的秘密多、作文寫得好、學習能力強、演講有口才、體育有專長、藝術有特長、勞動能力強……武漢瑞景小學王楨老師的作文課《學寫獲獎感言》與主題班會“班級達人”競評(項目多、涉及面廣)無縫對接,關照了學生好表現的特點,激發并利用了學生表現的欲望,創設了利于學生表現的情境。主題班會“班級達人”競評本就是利于學生表現的情境,發表獲獎感言更是利于學生表現的情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表現的是多方面的特點能力,就表現能力來說,不僅僅是書面表現,還包括口頭表現及形體表現。教學中教師讓學生思考怎么寫能讓你的“特點更特、優長更優”,能讓你的特點優長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讓學生欣賞感受莫言的諾獎感言、李雪健的金雞獎感言以及法國藝術家JR的獲獎感言,學生學習到了獲獎感言的表達方法,沉浸在發表感言的快樂想象中。這是多么好的寫作狀態??!

表現并不只局限于個人的優長特點,好表現可以升華為對班級、對學校、對家鄉,甚至對祖國的贊美宣傳,表達對集體的驕傲之情、熱愛之情。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歷史長河的積淀,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引以為榮的文化特色,每個地方都有值得驕傲的人物和事物。如武漢被譽為“江城”“橋城”“大學城”“英雄城”“百湖之市”“九省通衢”……這些都讓武漢人驕傲自豪,也是武漢對外介紹宣傳經常涉及的內容,常常有老師設計這樣的作文練習:以武漢導游的口吻寫一篇導游詞,向外地游客介紹武漢的歷史文化(或風景名勝、風土人情、城市建設等)。因為學生擁有自己家鄉的知識信息比外地游客多,使學生有了雄厚的表現資本,繼而形成強烈的表現欲望。這樣的作文教學滿足了學生表現的需要,每次教學效果都比較好。

三、實現的需要

自我實現是馬斯洛人類需要層次理論中最高層次的需要,因而顯得特別高大上。人們通常認為這個實現的內容應該是改變社會、創造歷史的豐功偉績,應是青史留名的事情,一般不會將它與小學生的學習聯系起來,如果那樣會被認為是小題大做,好高騖遠,不切實際。

“自我實現”有這樣一個定義:“個體的各種才能和潛能在適宜的社會環境中得以充分發揮,實現個人理想和抱負的過程?!憋@然,這個定義強調的是行為、狀態、過程,對理想和抱負并沒有設定高低標準,但有兩個定語——“個體”“個人”,這告訴我們,理想和抱負是一個個具體人的。每個人的理想抱負是不一樣的,兒童和成人的理想抱負也是不一樣的,理想抱負的樹立也是一個動態生成發展的過程。有人要成為人類精英,有人要成為行業翹楚,有人要兼濟天下,有人要著作等身,不一而足。小學生短期的理想和抱負可能是考試成績名列前茅,作文被老師表揚、同學欣賞,作文在報刊登載發表,作文集錄成書等等。教學設計要重點考慮的是營造“適宜的環境”,“適宜的環境”是學生自我實現需要的環境。這個環境應該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樂于表達,充分表現,讓學生獲得自我實現的成就感,享受自我實現的幸福喜悅。老師在班里朗讀某個學生的作文讓大家欣賞,可能成為他一段時間頗為驕傲的談資。校長給同學們回信,能獲得校長的親筆回信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榮耀,那種欣喜是那些被束之高閣的作文作業無法帶來的,這會激勵他們之間的進一步交流。市政府采納了學生寫信給市長提的建議,等候鳥越冬之后才進行某個工程的施工,寫信的學生會是多么快樂自豪呀,美好的幸福的心理體驗可給他帶來極大的滿足?!斑m宜的環境”很重要的一點是對學生的表達和表現要積極地欣賞、反饋、呼應。上述真實事例中的欣賞、反饋、呼應滿足了學生實現的需要,讓學生獲得了自我實現的體驗。

2020年春,武漢因疫情封城,武漢人民包括廣大師生及家長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生活和精神壓力巨大。青山區鋼城十七小學余婧老師所帶的班里,有家人被感染的學生,有志愿者的孩子,有醫護人員的孩子,有警察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在一線與疫情殊死搏斗,不能與家人孩子相見,孩子們緊張、擔心、焦慮、害怕,他們還要參與空中課堂的學習,完成網課作業,這個經歷一定會讓他們終生難忘。對家人的關愛、對醫護人員的敬佩、對疫情的焦慮需要表達、抒發、宣泄。余婧老師就倡導并與孩子們一道寫日記,記錄封城抗疫自己的所見所聞、親身經歷及心路歷程,滿足了學生表達的需要,疏導了學生心中的郁結,維護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激發了抗疫的斗志。之后,學生和余老師疫情封城期間的日記被上級批準集錄成書出版發行(是當時全國唯一被批準出版發行的有關疫情的日記集),此書還被中國教師博物館收藏,這對學生來說不就是高層次完美和諧的高峰體驗——自我實現的體驗嗎?一年以后,這個班及這所學校的很多學生都有了記錄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的作文專輯,這充分說明滿足學生實現的需要,就能充分激發學生作文的積極性,樹立新的自我實現目標。學生用作文積極地表達、積極地表現,就是一種自我實現的路徑。

猜你喜歡
感言作文老師
我的獲獎感言
《老米》創作感言
獲獎感言
老師,節日快樂!
老師的見面禮
六·一放假么
學員感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