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戲劇影視表演中行動三要素的思考

2022-03-22 20:45李顥宇
藝術家 2022年10期
關鍵詞:形體影視戲劇

□李顥宇

在戲劇影視表演的過程中,演員要通過對劇本人物的心理動作和形體動作的揣摩和表達,完成對人物的塑造。而相對于語言表達的技巧而言,演員對劇本人物形體動作的揣摩和表達更重要。戲劇影視表演是視覺藝術的一種,演員通過對角色動作的設計使人物形象充滿立體感,以表達作品的主題思想,推進故事情節的發展?;诖?,本文首先概述了戲劇影視表演中行動的三要素,并對其進行了類別的劃分,探究行動三要素間存在的內在聯系,進而分析了在戲劇影視表演中應用行動三要素的方式,希望對戲劇影視表演中演員的良好表演提供一定的幫助。

一、戲劇影視表演中行動的三要素

(一)行動第一要素:表演的主要任務——做什么

戲劇影視表演中,演員行動的主要任務是“做什么”,這也是演員進行完整人物形象塑造時的主要任務?!白鍪裁础笔侵父鶕枧_提示演員要做的動作。通俗來講,就是演員要完成的舞臺任務或者一件具體的事。演員進行的舞臺動作也需要以任務要求為依據,通過理解劇情的程度,確定行動任務。

同時,在戲劇影視的劇情發展中,演員的行動任務會隨劇情和時間的變化而變化,而行動任務的變化又會造成動作產生相應的變動。因此,一名合格的演員需要對自己在表演中進行的動作進行充分的把握和了解,不能出現和角色人物情感動作有差異的情況。所以,演員在進行戲劇影視表演時,需要結合劇本內容進行角色具體形象及具體動作行為的合理想象,將藝術理解和表演的角色進行充分結合,形成自身的藝術表達。

(二)行動第二要素:表演的主要目的——為什么做

在戲劇影視表演的進行階段,劇本是決定演員行動主要目的的因素?!盀槭裁醋觥笔茄輪T在舞臺行動中的心理依據,通俗來講,就是演員在舞臺行動中內心的需求及渴望。

不同的行動目的產生的行動任務和行動內容也會存在不同,每個表演行動都具有相應的目的。表演行動的目的不是演員簡單地對劇本進行分析,而是演員開展表演行動的心理依據,對演員的具體外在肢體行動可以起到促進作用,激發演員的表演情緒。在充分了解劇本內容后,演員可以在腦海中形成劇本人物形象的基本框架,之后通過想象演繹劇本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貼近生活。同時,演員還需要在確定自身行動任務后,通過豐富的肢體行動塑造角色的人物形象,充分彰顯行動的目的。由此可知,在戲劇影視表演中,演員的行動第一要素和行動第二要素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在表演過程中,演員需要對劇本人物的各項行動目的進行充分的把握,確保外部肢體行動表達效果的真實程度和自然程度。此外,演員各種行動的形象化和具體化,也是保障戲劇影視表演表達主題感情精細且明朗的重要方式。

(三)行動第三要素:表演的主要方式——怎么做

戲劇影視表演人員在表演階段行動的第三要素便是“怎么做”,這一要素主要表達的是演員要怎樣將劇本角色的行動進行具體化的闡述。其實,“為什么做”與“怎么做”是緊密相連的。演員在清楚“做什么”以及“為什么做”之后,要以角色需求為前提,順應劇情的發展,根據角色心理活動不斷調整舞臺語言及舞臺行動。

演員需要根據劇本人物間設定的關系及劇情情境的變化,設計人物不同的行動方式和行動內容。即演員應根據劇本情境設計及其他演員的行動變化,結合自己角色的行動目的,在實際表演中采取不同的行動方式和行動手段。戲劇表演人員行動第三要素的實質便是將行動第一要素進行具體化的表達,呈現給觀眾更生動、具體的劇本人物形象。

二、戲劇影視表演中行動的類別

行動是戲劇影視表演藝術基礎元素中最重要的一個分支。演員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行動,其次需要明白行動與規定情境的關系,明確形體動作與語言動作。在行動的過程中,演員要清楚人物角色行動中的交流與適應,梳理清楚行動的速度與節奏。最后,演員需要明白行動與感覺的關系。在社會生活層面,人們總會給自己提出一個任務即“做什么”。在規定情境下,演員在舞臺上也同樣需要給自己提出一個需要完成的任務。行動的目的是演員自己根據規定情境創造出來的。下面從形體和心理行動的內涵與形體和心理行動的關系兩個維度進行具體的解構。

(一)形體和心理行動的內涵

無論在戲劇影視表演中進行的行動,還是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行動,都一定擁有形體和心理兩方面的行動內容。行動產生的主要原因便是心理活動和形體活動,兩者在任何行動中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演員在表演中的任何形體行動都會伴隨著心理行動而產生,而任何心理行動都會產生相應的形體行動。

在戲劇影視表演過程中產生的形體行動,主要包括劇本人物的心理動作及外部肢體動作。外部肢體動作是觀眾可以直接觀看的演員動作,也是演員為了更好地詮釋劇本人物而進行的有意模仿劇本人物行為的動作。例如,演員在詮釋人物的激動情緒時,可以通過手舞足蹈、跳起來或者渾身顫抖等形體動作。由此可知,演員對劇本人物的詮釋和創造的主要方式便是心理行動,這種行動表達方式更傾向于對意識的轉變,而不是對所處物質環境的改變。所以,演員在進行戲劇影視表演時,應首先做到對劇本人物心理行動的把握,同時基于人物心理行動來探究人物可能做出下一步行動的目的,進而通過必要的形體行動來達到心理行動的目的。

(二)形體和心理行動的關系

若是說戲劇影視表演中進行的形體行動是演員為了更好地詮釋劇本人物而有意進行的動作模仿,那么形體行動便是演員完成劇本人物心理行動的一種方法。并且演員進行形體行動的主要依據便是心理行動,二者之間緊密相關。以話劇《翠花》開場的一幕為例,劇中人物九兒為了可以租到房子,不斷和小姨拉近關系,開口閉口都是“妹妹呀!咱妹妹……”等。九兒做出的靠近動作及言語中叫的妹妹等相關的形體行動,主要是為了完成和小姨拉近關系這一心理行動。因此,演員只有充分把握劇本人物形體動作的心理行動任務,才能通過形體動作將人物的心理行動正確表達出來。通過這一例子可以看出,心理行動在戲劇影視表演中有著比形體行動更重要且表達更豐富的作用。

此外,心理行動和形體行動之間密切的關系,使得二者之間可以互相產生影響,使觀眾可以通過直觀觀看演員外部肢體行動的方式,對劇本人物的內心情感及心理行動進行更深入的了解。同時,演員演出的重要支撐因素便是對劇本人物心理行動的表達。演員只有自然真實地演繹人物外部肢體動作,才能將劇本人物進行正確的展現。所以,在戲劇影視表演中,演員真正的行動可以使觀眾通過對劇本人物心理的把握,沉浸在劇情的發展中??梢哉f,在戲劇影視表演的具體行動中,形體和心理行動的聯系是相互影響的,二者缺一不可。

三、在戲劇影視表演中應用行動三要素的方式

演員在完整的舞臺人物形象塑造中,從最初的劇本分析、角色分析到對角色的構思,再到最后的角色體驗與舞臺呈現(初排階段、細排階段、合成階段、聯排階段),都離不開對舞臺行動的構思與體現以及語言的塑造。下面從體驗生活、對劇本和人物的分析、舞臺的合理調度三個維度對舞臺行動進行具體的解構。

(一)行動第一要素的主要依據——體驗生活

戲劇影視表演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主要的表達方式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因此需要演員對生活細節有極強的觀察能力。演員對生活細節的觀察主要是在觀察體驗生活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將劇本中有著簡單事件及矛盾沖突的人物形象特點進行準確生動的演繹。這需要演員對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第一,演員需要對生活中人物的各種外形特點進行觀察,即觀察不同人物的年齡特點、造型特點、神情特點、習慣動作特點、職業特點及語言特點等信息。第二,演員在充分掌握不同人物的外形特點后,需要結合生活實際事件對人物的心理特征進行分析揣摩,即對人物思維方式、處事邏輯、對人態度以及背景經歷等進行仔細觀察。第三,演員需要在生活中體驗和劇本角色人物相似的生活經歷,切實體會劇本人物在劇情特定情境中的思想感情,使劇本角色人物的形象更豐滿,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例如,在話劇《無人生還》中,演員在成長過程中沒有經歷過劇中故事人物的經歷,所以需要通過觀看同類型的影視資料、同類型的社會活動(劇本殺)等了解劇中人物的環境及人物特征,從而進行角色體驗。也就是說,演員要根據角色的需要去進行相應的生活體驗。

(二)行動第二要素的確立標準——對劇本和人物的分析

在戲劇影視表演過程中,演員需要將自身演繹的人物形象在特定情境中產生的思想和動作結合,將戲劇、影視劇本的規定情境和行動結合。例如,在話劇《無人生還》中,演出人員在拿到劇本后便可進行劇本分析與人物分析。

首先,演員要對劇本及人物進行深度的分析。劇本分析需要從以下幾點進行:(1)時代背景;(2)規定情境;(3)中心事件;(4)矛盾沖突;(5)主題思想;(6)貫穿行動與最高任務;(7)掌握劇本的風格與體裁。

其次,在劇本分析的前提下,演員需要對角色進行全面分析。角色分析需要從以下幾點進行:(1)清楚角色行動發展的線索;(2)把握角色的貫穿行動與最高任務;(3)探尋角色的內外部性格特征;(4)厘清人物之間的關系;(5)認清角色在劇本中的地位與作用。

演員在進行劇本分析與人物分析中需要根據不同風格體裁的劇本,結合導演意圖進行適合自己的劇本分析與角色分析。

(三)行動第三要素的實施方式——舞臺的合理調度

演員在進行舞臺劇情演繹時,相互間的交流和適應也是基本且重要的元素之一。這一元素屬于心理演繹技術的一種,且和演員的行動存在密切的關系,可以幫助演員更真實準確地體現人物心理。演員間的交流是自身和對手在相互給予和接受對方思想情感的一種過程,而適應則是演員在交流思想感情階段出現的思想、目的以及欲望間的相互給予和影響后采取的回應措施。演員若是在表演過程中沒有產生交流,則不會出現適應。演員間只有存在真正的交流,才能更好地將真實情感和劇本角色人物與劇情發展相結合,引出劇情中人物的矛盾沖突點。而適應主要從演員的外部肢體動作上的適應以及心理動作上的適應進行表達。外部肢體動作上的適應是演員通過肢體和語言動作的形式對外在交流的反應,通過這種反應方式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使劇情人物間交流繼續,推動劇情發展。而心理動作上的適應,則是演員間對交流產生的刺激在心理上產生的感受,并且在角色心理產生如何對對方給予的刺激進行反饋的方式。例如,在話劇《無人生還》中,有一段戲是上尉偷偷掏配在腰間的槍,然后逼迫自己懷疑的對象承認是兇手。在這個過程中,演員需要在符合人物心理行動的情況下設計自己的肢體語言行動,達到從偷偷掏槍到二人對峙的行為目的。

行動三要素由“做什么”“為什么做”“怎么做”組合而成,“做什么”即任務,“為什么做”即目的,“怎么做”即適應。在劇本創作中,創作者要根據行動三要素進行劇本及演員行動創作?,F階段戲劇影視表演藝術的發展呈多元化的趨勢,但不論其如何多元化發展,行動都是表演中重要的組成因素。在戲劇影視表演中,演員的行動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方式,也是表達人物心理變化的重要基礎,更是反映人物生活態度的必然手段。因此,演員若想自身演繹的人物形象生動具體,就需要把握行動的三要素,更好地表達戲劇影視的思想感情。

猜你喜歡
形體影視戲劇
影視展
文學轉化影視,你需要了解這幾件事
有趣的戲劇課
淺談形體訓練在聲樂表演中的作用
戲劇“烏托邦”的狂歡
戲劇觀賞的認知研究
西夏文形體研究述略
戲劇類
影視風起
影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