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種常用戰術戰傷救治止血帶對人體四肢止血效果的比較及分析

2022-03-23 03:18呂文亮孔娜程子芳田紅王林鄭平劉欣然邢霞陳潔劉杰劉聚偉
海軍醫學雜志 2022年1期
關鍵詞:旋壓織帶止血帶

呂文亮,孔娜,程子芳,田紅,王林,鄭平,劉欣然,邢霞,陳潔,劉杰,劉聚偉

戰術戰傷救治(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TCCC)的概念由美軍1996 年提出,是指傷員在院前戰術環境中的救治措施[1]。2012 年,Eastridge等[2]發表了對2001-2011 年4 596 例戰場死亡的分析,發現24% 的院前死亡為可救治死亡,其中有91% 是由出血引起的。作為TCCC 階段的重要急救措施,使用止血帶可以顯著降低四肢出血導致的死亡率,其效果已被多項研究證明[3-6]。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期間,使用止血帶挽救了1 000~2 000 條生命[7]。我軍在TCCC 階段常用卡式止血帶和旋壓式止血帶,目前對兩者止血效果的研究大都著眼于總有效率的比較[8],缺乏對四肢止血效果的比較,并且對造成止血效果差異的原因研究較少。本研究比較這2 種TCCC 止血帶對人體四肢止血的效果,并初步探討造成差異的原因。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某基層連隊30 名健康軍人為研究對象,均為成年男性,最大25 歲,最小18 歲,平均年齡20.8 歲。以上人員均自愿參加,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實驗器材

1.2.1 卡式止血帶 卡式止血帶包括滌綸織帶以及可自動鎖緊和解鎖的卡鎖結構??ㄊ街寡獛Р捎美o止血的原理,使用時拉緊滌綸織帶,通過插入式鎖卡對滌綸織帶施加壓力,維持拉緊狀態;松解時只需按壓解鎖開關,就可松開。見圖1。

圖1 卡式止血帶

1.2.2 旋壓式止血帶 旋壓式止血帶包括帶有自粘材料的外層固定帶、絞棒、卡槽等加壓裝置以及與加壓裝置相連的內層拉帶。旋壓式止血帶采用絞緊止血原理,在外層固定帶綁緊后,通過旋轉絞棒收緊內層拉帶,施加逐步升高的壓力。見圖2。

圖2 旋壓式止血帶

1.3 方法

1.3.1 人體四肢止血效果 研究對象取平臥位,在四肢相應部位(上臂及大腿中上1/3 交界處)分別使用2 種止血帶,施加最大止血壓力進行固定。每次固定完畢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影技術(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測量四肢相應動脈(橈動脈及足背動脈)血流。無血流信號的為止血有效,有血流信號的為止血無效。

1.3.2 壓力極值 將表式血壓計的袖帶(氣囊)自體卷曲后充氣,使壓力達到80 mmHg(1 mmHg=0.133 kPa)??ㄊ街寡獛Юp緊氣囊后,拉至最緊,記錄壓力數值;旋壓式止血帶纏緊氣囊后,將絞棒旋至最緊,記錄壓力數值。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20.0 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服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α 取0.05 水平,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止血總有效率

卡式止血帶總有效率為17.5%,旋壓式止血帶總有效率為97.5%,2 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卡式止血帶和旋壓式止血帶總有效率比較(次)

2.2 上、下肢和左、右肢止血有效率

卡式止血帶上、下肢止血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ㄊ街寡獛ё?、右肢止血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旋壓式止血帶上、下肢止血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旋壓式止血帶左、右肢止血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卡式止血帶和旋壓式止血帶上下肢、左右肢止血有效率比較(n=30)

2.3 2 種止血帶壓力極值

卡式止血帶壓力極值為(134.08±21.39)mmHg,其中最大值為200 mmHg,最小值為90 mmHg;旋 壓 式 止 血 帶 壓 力 極 值 為(247.47±29.21)mmHg,其中最大值為300 mmHg,最小值為162 mmHg。旋壓式止血帶的壓力極值高于卡式止血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美軍于2000 年、2003 年分別對TCCC 止血帶進行評估測試,研究發現,在TCCC 階段,戰斗應用止血帶(combat application tourniquet,CAT)、特種部隊戰術止血帶(special operations forces tactical tourniquet,SOFTT)使用效果良好[9-10]。從那時起,CAT成為美軍使用最廣泛的止血帶。旋壓式止血帶與CAT 結構類似??ㄊ街寡獛壳安皇敲儡娭剖窖b備。

郭俊艷等[8]對我軍醫院5 種止血帶進行研究,發現旋壓式止血帶阻斷成功率較高,卡扣止血帶(即卡式止血帶)成功率較低。有理論認為,若要阻斷肢體血流,需要施加比上肢動脈收縮壓高70 mmHg 或下肢高100 mmHg 的壓力[11]。也有理論認為,上、下肢的止血壓力應分別為250~300 mmHg 及500~600 mmHg[12]。不論何種理論,都認同止血帶有效的前提是施加壓力高于固定部位的動脈收縮壓。

在安靜狀態下,我國健康青年人的上肢動脈收縮壓為100~120 mmHg[13],下肢動脈收縮壓一般比上肢高20~40 mmHg,為120~160 mmHg。本研究發現,旋壓式止血帶壓力極值為(247.47±29.21)mmHg,遠高于青年人上、下肢動脈收縮壓,所以旋壓式止血帶總有效率較高(97.5%)??ㄊ街寡獛毫O值為(134.08±21.39)mmHg,與上、下肢動脈收縮壓接近,有時甚至低于動脈收縮壓??ㄊ街寡獛Э傆行实?,且上肢有效率高于下肢。

2 種止血帶壓力極值的差異可能與自身結構和工作原理有關。旋壓式止血帶采用絞緊止血原理,通過旋轉絞棒收緊拉帶,并將絞棒放入卡槽固定,獲得較高的壓力極值??ㄊ街寡獛Р捎美o止血的原理,使用時拉緊滌綸織帶,通過插入式鎖卡對滌綸織帶施加壓力,維持拉緊狀態,插入式鎖卡需要在垂直方向對抗滌綸織帶的回縮力,所需力量較大,限制了卡式止血帶的壓力極值。

綜上所述,旋壓式止血帶的止血效果良好,值得推廣。建議盡快對現存TCCC 止血帶進行全面評估,淘汰不合理止血帶,以期有效提高戰傷救治水平。

猜你喜歡
旋壓織帶止血帶
脛骨高位截骨術中不使用止血帶更佳
汽車安全帶佩戴狀態下拉出回卷力調查研究
微型渦噴發動機殼體零件旋壓工藝研究
客車座椅安全帶安裝結構的改進設計
薄壁氣瓶旋壓成形工藝研究
術中應用氣壓止血帶的不良反應及護理對策
柯爾克孜族傳統織帶類型及色彩設計分析
骨科下肢手術中空氣止血帶壓力改良設定的臨床觀察
優化無焊縫鈦內襯內表面質量的旋壓工藝
從專利角度看止血帶的發展概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