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療后為什么要定期驗血

2022-03-24 19:00崔世波
家庭醫學·下半月 2022年2期
關鍵詞:定期中性血常規

崔世波

許多患者在化療后身體都比較虛弱,而醫生卻要求定期抽血檢查,于是有人感到困惑:化療之后能否不抽血呢?

驗血到底驗什么

血常規檢驗通常檢查血液里最關鍵的三種細胞,即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紅細胞充當“運輸大隊長”,把營養及氧氣送往身體組織,同時送走身體代謝物;白細胞充當人體的“保護者”,殺菌消毒;血小板充當血管的“搶險隊長”,擔負起受損血管的搶修工作。需要指出的是,血常規檢驗的各項目均非獨立的,只有將它們放到一起方可得出科學結論。

化療后為什么要查血常規

化療在將癌細胞消滅時,也傷害了人體健康組織,這里就有骨髓,由此而引發的負面作用即骨髓抑制,癥狀是外周血白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及中性粒細胞減少,低于正常水平?;熤髾z查血常規,重在觀察有無出現骨髓抑制。

化療藥引發的最普遍的血液學毒性反應是白細胞/中性粒細胞下降,情況嚴重時,既可能加大侵襲性感染的風險,亦會由于感染及發熱而不得不減少化療藥物的用量,抑或推遲治療,影響抗腫瘤療效。出現這一毒性反應時,個別患者會感到乏力,大部分患者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若不通過定期驗血加以發現并及時處理,白細胞/中性粒細胞下降就會由1~2度惡化到3~4度。由于患者自身免疫力差,就可能引發嚴重感染,甚或累及性命。

血小板下降亦為化療后常見的血液學毒性,往往要1~2周恢復。若未第一時間采取對策,就會延誤以后的治療。而且血小板減少若為重度,還會導致內臟或顱內出血的高危事件。

化療后通過定期驗血來觀察化療后患者的貧血情況,確定貧血種類、程度,以及時采取措施,避免給以后的治療帶來不利影響。

為什么驗血頻次高

血常規的信息不是靜止的,而是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的。為了第一時間掌握患者的血常規情況,醫生要求患者在化療之后應定期檢測血常規(往往是化療之后第3日、第7日)。

血常規異常如何干預

化療之后骨髓抑制分度采取WHO抗癌藥物急性和亞急性毒性反應分度標準。這里有兩點很重要,其一是中性粒細胞絕對值<1×10/升,其二是血小板計數<50×10/升。這兩個指標依次為Ⅲ度粒細胞和Ⅲ度血小板下降的臨界點,表明極易引發并發癥,應采取干預措施。

1.血紅蛋白下降的干預。血紅蛋白下降,可以為患者增補鐵劑治療貧血,還可通過EPO(促紅細胞生成素)推動紅細胞增值;若血紅蛋白<70克/升時,采取輸血治療,其中的懸浮紅細胞可迅速增加血色素水平。

2.白細胞下降的干預。白細胞下降可能引發感染風險,患者或存在發熱癥狀,可以采取物理降溫、服用退熱藥、確保水電解質平衡等措施。若患者于化療間歇第14日前發生II度骨髓抑制,就要應用G-CSF(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Ⅳ度骨髓抑制患者若有發熱癥狀,可預防性應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直到改善骨髓抑制狀況后??梢越Y合藥敏試驗結果及血細菌培養情況選擇有效抗生素。

3.血小板下降的干預。血小板下降加大了出血風險,會導致皮膚黏膜出血,嚴重的還會導致內臟出血。因此血小板下降患者要限制運動,避免磕碰,確保大便順暢,不可用力咳嗽等。通過輸血小板療法,可成功提高血小板。然而外源性血小板的使用壽命約3天。因此,亦可通過TPO(促血小板生成素)及IL-11(白介素-11)提高血小板。

化療后身體沒有不適可以不抽血嗎

不少患者首次化療后復查血常規時結果正常,感覺并沒有不適,就想當然地以為自己對化療的不良反應能耐受,以后化療后就不想檢查血常規了。這種做法是危險的。因為化療藥物不斷累積,多次化療之后,不良反應嚴重程度和發生率亦會隨之增加。所以定期檢查血常規可第一時間發現血細胞異常,防止出現危險事件。

猜你喜歡
定期中性血常規
定期體檢
定期體檢
定期體檢
血常規檢驗中常見誤差原因及解決策略
血常規解讀
英文的中性TA
為什么鱷魚要定期換牙
高橋愛中性風格小配飾讓自然相連
末梢血與靜脈血在血常規檢驗中的臨床價值
一株中性內切纖維素酶產生菌的分離及鑒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