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的基本內涵、建設途徑及理論貢獻

2022-03-24 13:14郝儒杰
黨政研究 2022年2期
關鍵詞:黨性原則灌輸列寧

郝儒杰

〔摘要〕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列寧對意識形態領域各種錯誤思潮的徹底批判是研究列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的重要線索。列寧從馬克思主義立場出發,深入農村、工廠一線向群眾宣傳和灌輸馬克思主義理論,領導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通過辦報辦刊等途徑有力地批判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思潮,提高了工農群眾的思想覺悟,使馬克思主義學說得到廣泛傳播。為鞏固無產階級意識形態陣地,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經常性地加強科學理論的宣傳、鼓動和教育,建設強有力的鐵一般意志的戰斗隊伍。列寧提出了意識形態的黨性原則,完善了意識形態的灌輸理論,為無產階級革命勝利提供了強大理論武器,對執政黨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中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具有重要理論貢獻。

〔關鍵詞〕列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馬克思主義;黨性原則;灌輸

〔中圖分類號〕A821.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8048-(2022)02-0029-09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強調“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1〕,進一步增強了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的政治責任、領導責任??梢?,意識形態工作,事關國家立心、民族立魂,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任何時候都不能松懈、不能旁落。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文論述了“意識形態”,曾將意識形態簡要地概括為“觀念的上層建筑”,即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學等形式,又稱其為能動地反映社會存在的社會意識形式,維系著整個社會利益集團的某種利益,因而,又屬于階級社會思想意識的范疇,即“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薄?〕隨著唯物史觀的確立和世界無產階級革命以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列寧深入農村、工廠一線向群眾宣傳和灌輸馬克思主義理論,領導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通過辦報辦刊等途徑有力地批判了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思潮,提高了工農群眾的思想覺悟,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思想,對執政黨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中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具有重要理論貢獻。

一、列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的基本內涵

(一)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提出

19世紀末20世紀初,面對俄國修正主義、小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把革命的馬克思主義貶低為庸俗的改良主義等形形色色的錯誤社會思潮帶來的挑戰,列寧相繼在《馬克思主義和修正主義(1908年4月3日〔16日〕以前)》《俄國社會民主黨人抗議書(1899年8月)》《我們的綱領(不早于1899年10月)》《國家與革命(1917年8—9月)》等著作中對其進行了嚴肅的批判,突出指明了以馬克思主義為依據的無產階級革命思想在推動社會運動中的重要作用。他又在《反對抵制》一文中提出了向工人群眾灌輸革命理論的思想,“工人本來也不可能有社會民主主義的意識。這種意識只能從外面灌輸進去”〔3〕,這種思想意識也只能是“由工人群眾在其運動進程中自己創立的獨立的思想體系……社會主義的思想體系”〔4〕,這里闡明了無產階級社會主義意識的重要性、來源及其形成過程。后來,列寧在《俄國社會民主黨人的任務》《<火星報>編輯部聲明》《怎么辦?》《進一步,退兩步》《黨的組織和黨的出版物》《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加入共產國際的條件》《青年團的任務》《論蘇維埃共和國所處的國際和國內形勢》等文章中,提出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建設的原則、內容和途徑,廣泛宣傳了馬克思的學說。

(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原則

第一,意識形態的批判性。在列寧所處的時代,俄國無產階級意識形態并非自發先驗地存在,而是通過與自由主義、修正主義、機會主義、社會沙文主義等形形色色的非馬克思主義和偽馬克思主義錯誤思潮的斗爭中發展和完善的。當時,俄國社會各種紛繁雜蕪的修正主義及其變種思潮大肆泛濫,從伯恩施坦、庫諾夫到考茨基形成了對馬克思主義全面“修正”的“完整”路線。其中,伯恩施坦片面夸大意識形態的獨立性,認為科學藝術等社會關系對于經濟的依賴程度相比以前任何時期都小得多?!?〕進而,否定了經濟基礎和社會生產關系與社會思想意識之間的必然聯系,錯誤地認為馬克思主義在考察未來社會發展方向上具有空想性,妄想用庸俗的“經濟決定論”重新定義唯物史觀,拋棄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正確論斷??梢?,修正主義就是資本主義小生產中分化出的“中間階層”,“為了實際的或假想的一時的利益犧牲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6〕,極力鼓吹資本主義制度,對新康德主義“超階級”客觀性的自我標榜更加印證了為資產階級服務的自我虛偽性,其目的是否定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社會主義革命消滅剝削的根本任務。在反對機會主義、社會沙文主義的斗爭中,“小私有者,即小業主(這一社會類型的人在歐洲許多國家中都十分普遍地大量存在著),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一直受到壓迫,生活往往異常急劇地惡化,以至遭到破產,所以容易轉向極端的革命性,卻不能表現出堅韌性、組織性、紀律性和堅定性”〔7〕。這樣,列寧以歷史唯物主義為立足點,對其進行了堅決地、系統地、徹底地批判,以明晰俄國革命的社會主義性質,揭露資產階級意識的虛偽及謬誤,提高無產階級的革命自覺性和政治覺悟。

第二,意識形態的黨性原則。要重視、加強、鞏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必須堅持黨性原則。這是列寧在創辦黨的出版物、“新舊《火星報》論戰”、培育堅強有力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建立嚴密的報刊組織發行體系等實踐中提出和完善的。1905年,俄國爆發了革命,俄國社會民主黨分裂為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兩派,孟什維克的作家們發表了很多違背馬克思主義的言論,很多觀點違背了黨綱和混淆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思想。列寧在《黨的組織和黨的出版物》一文中指出,“社會主義無產階級應當提出黨的出版物的原則,發展這個原則”〔8〕。他強調,“黨的出版物的這個原則是什么呢?”〔9〕一是黨是自愿的聯盟?!凹偃缢磺逑茨切┬麄鞣袋h觀點的黨員,它就不可避免地會瓦解,首先在思想上瓦解,然后在物質上瓦解?!薄?0〕二是以黨綱和黨章來決定黨的觀點界限?!按_定黨的觀點和反黨觀點的界限的,是黨綱,是黨的策略決議和黨章,最后是國際社會民主黨……無產階級經常把某些不十分徹底的、不完全是純粹馬克思主義的、不十分正確的分子或流派吸收到自己黨內來,但也經常地定期‘清洗’自己的黨?!薄?1〕三是接受黨的監督?!斑@里說的是黨的出版物和它應受黨的監督。每個人都有自由寫他所愿意寫的一切,說他所愿意說的一切,不受任何限制。但是每個自由的團體(包括黨在內),同樣也有自由趕走利用黨的招牌來鼓吹反黨觀點的人?!薄?2〕四是自由的寫作?!耙谜嬲杂傻?、公開同無產階級相聯系的寫作,去對抗偽裝自由的、事實上同資產階級相聯系的寫作?!薄?3〕同時,“寫作事業無論如何必須成為同其他部分緊緊聯系著的社會民主黨工作的一部分”〔14〕。五是黨的機構和黨的各個組織?!皥蠹垜敵蔀楦鱾€黨組織的機關報。寫作者一定要參加到各個黨組織中去。出版社和發行所、書店和閱覽室、圖書館和各種書報營業所,都應當成為黨的機構,向黨報告工作情況?!薄?5〕這樣,列寧通過論述黨性原則,將黨章、黨綱、黨的機構、黨的寫作事業以及黨的機構和黨的各個組織,在出版物的寫作發行的過程中統一起來,為無產階級政黨的建設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播培養了大批信仰堅定、思想純潔的鐵一般革命隊伍,為科學理論武裝工農群眾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礎。

第三,意識形態的實踐性。列寧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動態的,在不同時期有所側重。針對當時俄國民粹派片面地否認資本主義在俄國的發展,錯誤地認為俄國的農村村社可以繞過資本主義,通過自己獨特的方式直接走向社會主義道路等錯誤觀點,列寧從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出發,全面考察了俄國農村村社的發展狀況。在《農民生活中的新的經濟變動——評費·葉·波斯特尼柯夫<南俄農民經濟>一書》的報告中,將馬克思主義與俄國實際相結合,從經濟事實來說明俄國社會現實,闡明俄國革命的道路,集中論述了俄國村社農民在經濟上兩極分化的原因和程度,駁斥了民粹派關于俄國不可能發展資本主義大農業的觀點,并作出“再把村社作為社會主義的基礎已成為空想”〔16〕的判斷。列寧既反對那種不管實際空談亂叫的知識分子,也不把革命的希望寄托于那些具有村社傳統的農民身上,又不指望那些盲目犧牲生命、單槍匹馬干革命的民意黨人能完成革命任務。責任完全是在這些學生身上,而絕對不能歸罪于性質正好相反的馬克思主義?!?7〕這些重要論述充分說明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與無產階級的社會實踐有著必然聯系,離開了無產階級的社會實踐,離開了人們的社會生產生活實踐,就無法正確認識和把握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就會陷入民粹派等非馬克思主義的困局。所以,發展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陣地,加強無產階級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就要拋棄空想、空談,要與無產階級革命的實踐相結合。

(三)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的內容

第一,列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是科學的社會思想意識。在馬克思恩格斯的批判語境中,“意識形態”作為批判的對象,常被賦予“虛假”的內涵。列寧提出“科學的意識形態”的概念,他認為“意識形態”這一概念不存在所謂真假,它必須與某一階級相聯系才會存在“虛假”或“真實”,“任何科學的思想體系(例如不同于宗教的思想體系)都和客觀真理、絕對自然相符合,這是無條件的”〔18〕。我們通常批判的資產階級“意識形態”虛假性的根源在于其所依附的經濟關系的“謊言”和“欺騙”,并非“意識形態”本身帶有“虛假”的屬性。因而,列寧祛除了“意識形態虛假性”,將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與科學具體地歷史地統一起來。馬克思強調認識各種意識形態要從物質生活的矛盾中理解,列寧“把社會關系分成物質的社會關系和思想的社會關系”〔19〕,通過揭示“物質的社會關系”的規律,論證意識形態科學性的現實基礎;而“思想的社會關系”是意識形態的內容,是與“物質的社會關系”相對應的“上層建筑”和具有階級屬性的思想體系,要么屬于資產階級,要么屬于無產階級,二者之間的高度對立使列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重在揭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科學性。沒有馬克思主義作為俄國革命運動的理論指導,革命派別“遲早注定要在政治上遭到破產”〔20〕。全部社會實踐都是馬克思主義科學性的佐證,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科學性必定與客觀事物發展趨勢相符合。這決定著向俄國工農群眾灌輸馬克思主義學說,鞏固馬克思主義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領導權等社會實踐活動的成敗。

第二,列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是無產階級的意識形態思想。面對當時俄國的右傾機會主義庸俗“經濟決定論”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貶低,對工人領導地位的輕視,對革命運動的矮化,列寧強調建立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牢牢掌握政治領導權,爭奪思想領導權的重要性。列寧在批判那些標榜平民政治的民粹主義者提出的村社作為社會主義基礎的謬論等錯誤思潮中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領導地位。在批判馬赫主義無黨性的基礎上提出“哲學的黨性”原則,及時對俄國革命和建設中因黨派斗爭可能出現的思想混亂進行了理論指導。同時,對考茨基的右傾機會主義、庸俗馬克思主義思想,以及工人自發產生的“工聯主義”改良思想進行批駁,又對俄國波格丹諾夫極左思潮唯心文化派進行清算,清除了反動思潮的干擾和破壞??梢?,列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是無產階級利益和意志在日常生活中的表達和再現?!皩と诉\動自發性的任何崇拜”〔21〕都是加強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對工人的影響,要無情地、全面地、深刻地揭露批判資產階級意識形態。

第三, 列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是為工農群眾服務的意識形態思想。一是列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提高了工農群眾的思想覺悟。純粹工人運動本身是無法自發產生獨立的意識形態,“社會主義意識是一種從外面灌輸到無產階級的階級斗爭中去的東西,而不是一種從這個斗爭中自發地產生出來的東西”〔22〕。由于歷史等因素所制,俄國工農群眾飽受中世紀宗教的控制和封建思想的制約,長期處于文化話語權缺失的狀態,宗法式且因循守舊的小農意識以及落后愚昧的價值觀念,占據著社會主流意識形態且短期內無法消除,種種困難表明工農群眾的社會主義思想覺悟迫切需要提升。因此,列寧號召俄國工農群眾和廣大青年必須結合社會實踐學習馬克思主義,通過多種途徑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二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贏得了俄國工農群眾的認同。列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致力于解放廣大窮苦人,讓工農群眾真實體會到社會主義的平等民主,使廣大民眾對新的政治愿景擁有高度期待值。正如一位紡織工人給《火星報》編輯的信中寫道:“當你讀到報紙時,就會明白為什么憲兵和警察害怕我們工人和領導我們的那些知識分子。的確,這些人對沙皇、對老板、對一切來說都是可怕的,而不僅僅對老板的錢袋才是如此。當然,我是一個普通工人,我的覺悟也并不高,但我深刻感覺到真理在哪兒,知道工人需要做什么?,F在工人很容易燃燒起來,下面已經冒煙了,只要有一點火星就燃成大火。呵,星星之火可以燃成熊熊之焰,這話說得多么正確!”〔23〕三是列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實現了“工農群眾勝利”。俄國工農群眾的斗爭離不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的科學指導。列寧指出,“只有科學社會主義和階級斗爭的學說,才是革命理論,才能作為革命運動的旗幟”〔24〕,他強調,俄國的出路必然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因為,資產階級是不會主動交出政權的,“必須奪取和學會奪取資產階級借以影響群眾的一切工作部門和機關等等”〔25〕,“共產主義就是利用先進技術的、自愿自覺的、聯合起來的工人所創造的較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率”〔26〕。列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是工農群眾批判各種虛假意識的思想武器,上升為官方意識形態,成為蘇維埃政權建設的指導思想,工農群眾的生活質量得到改善。

二、列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的建設途徑

(一)強化社會主義意識的宣傳和鼓動

加強對群眾進行社會主義意識的宣傳和鼓動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途徑。第一,到工農群眾中進行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和鼓動,使其“正確了解現代社會經濟制度及其基礎與發展,了解俄國社會各個階級及其相互關系,了解這些階級相互的斗爭,了解工人階級在這個斗爭中的作用”〔27〕,要講求策略和方式方法,“在工人中間成立小組,使他們與社會民主黨人中心小組建立經常的秘密聯系,印發工人書刊,組織各工人運動中心地點的通信工作,印發鼓動傳單和宣言,訓練有經驗的鼓動員”〔28〕。同時,“把這種鼓動與根據工人階級當前的政治需要、政治困苦和政治要求進行的鼓動密切聯系起來”〔29〕,到軍隊、農村等多個領域進行四面八方的宣傳鼓動,“使每一個普通的工人、士兵、農民都能……認識到無產階級專政的必要性”〔30〕。第二,集中力量辦刊辦報,將無產階級政黨掌握的各種機關報刊作為宣傳和鼓動的有效陣地,利用一切有利機會,充分發揮報刊的重要作用?!痘鹦菆蟆肥堑谝粡埲眈R克思主義秘密報紙。列寧邀請一些著名的革命家和理論家撰稿,由“可靠的共產黨人來主持編輯工作”〔31〕,進一步提升報刊質量。同時,在俄國各地成立了支持《火星報》的小組和報紙代辦員,他們為報紙提供通訊稿件,籌集材料、資金等,并設法在當地秘密設立印刷所,翻印《火星報》上的文章,通過不同路線運往各地?!?2〕第三,通過組建和調整各種小組對工農群眾進行有策略有步驟地政治鼓動。通過推動小組成員同工農群眾建立更加廣泛的聯系,把經濟鼓動和政治鼓動結合起來。同時,把宣傳員、技術員、秘密書刊的保管員、傳遞員、聯絡員等組成的若干小組,有策略有步驟地進行鼓動。比如,“將組織成員按區分組;嚴格劃分每個成員的職責和在黨內應盡的義務;停止一切不必要的相互往來;任何私人通信都減少到最低限度。這樣就盡可能避免或主動或被動、或明或暗、或有意或無意地泄露機密,發生意外”〔33〕。這樣,通過有策略、有步驟地進行宣傳和鼓動教育,馬克思主義學說得到廣泛傳播。此外,列寧還積極奔走在各個社會民主主義小組中間,介紹西歐各國工人運動的情況,傳閱大量書籍,召開各種會議,將20多個社會民主主義小組組建成了一個統一的政治組織,印發《紡織工人要求什么》《工人事業報》《工人者》等刊物、文集和傳單,撰寫《告俄國工人》(社論)《我們的大臣們在想什么?》《1895年雅羅斯拉夫里的罷工》等文章,形成了廣泛影響,以提高工人的革命意識?!皼]有知識,工人就無法自衛,有了知識,工人們才有力量?!薄?4〕由此看來,列寧對無產階級加強社會主義意識的宣傳、鼓動已經相當成熟,特別是在其任務、目標、內容、依靠力量、策略、方法、陣地等方面,已有相對完整的構架,對后來的無產階級政黨以啟迪。

(二)建設強有力的鐵一般意志的戰斗隊伍

進行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但在無產階級隊伍中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松散作風,一定程度上抵消著斗爭的效果,甚至導致失敗。列寧指出:“思想斗爭是一種過程,而組織形式不過是包著內容的形式!問題在于我們的思想斗爭是由較高級的形式,即對大家都有約束力的黨組織的形式包著呢,還是由過去的渙散狀態和小組習氣的形式包著?!薄?5〕這就需要建設一支具有鐵一般意志的戰斗隊伍,因為“無產階級專政是對舊社會的勢力和傳統進行的頑強的斗爭”〔36〕,這就需要動用所有的力量,堅持不懈地加強和擴大無產階級政黨同群眾的聯系。列寧在《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指出:“無產階級實現無條件的集中和極嚴格的紀律,是戰勝資產階級的基本條件之一?!薄?7〕無產階級政黨的紀律靠什么來維持?“第一,是靠無產階級先鋒隊的覺悟和它對革命的忠誠……第二,是靠它善于同最廣大的勞動群眾……打成一片。第三,是靠這個先鋒隊所實行的政治領導正確……沒有這些條件,建立紀律的企圖,就必然會成為空談,成為漂亮話,成為裝模作樣?!薄?8〕另外,還要運用所學知識,聚焦熱點問題,深入實際了解工人對社會主義的態度,組織工人斗爭。1895年,列寧將工人繁重的勞動、微薄的工資等情況,通過傳單的形式向托倫頓工廠全廠工人群眾進行發放,成功發動工人大罷工,這種自發經濟斗爭取得的勝利一定程度上說明,工人群眾只有團結起來才會有力量。

(三)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加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鞏固社會主義意識在思想領域的地位,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加強無產階級政黨的社會主義思想建設。1898年3月,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一大”在明斯克召開,由于大會受到了警察等機構的監聽和破壞,加之俄國各地的黨組織沒有統一起來,還處于思想混亂、組織渙散的狀態,大會匆匆結束了。此時,經濟派在各地工人組織中大肆活動,宣揚把追求改善工人勞動條件和生活條件的經濟斗爭當作俄國社會民主黨的主要任務。還有,由自由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組成的“合法馬克思主義者”也十分活躍,妄圖把俄國工人運動納入沙皇政府所允許的“合法”的軌道。這些錯誤理論嚴重危害著俄國工人運動的發展和無產階級政黨的建設。圍繞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應堅持什么樣的綱領、實現什么樣的目標、該如何對待馬克思主義、建立一個什么樣的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等問題,1899年,列寧撰寫了《我們的綱領》《我們的當前任務》《迫切的問題》《我們黨的綱領草案》《社會民主黨綱領草案及其說明》等著作,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必須創造性地對待馬克思主義等基本觀點。列寧強調指出,我們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依據,“我們決不把馬克思的理論看作某種一成不變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東西;恰恰相反,我們深信:它只是給一種科學奠定了基礎,社會黨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實際生活,就應當在各方面把這門科學推向前進。我們認為,對于俄國社會黨人來說,尤其需要獨立地探討馬克思的理論,因為它所提供的只是總的指導原理,而這些原理的應用具體地說,在英國不同于法國,在法國不同于德國,在德國不同于俄國”〔39〕。在列寧看來,加強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意識培養必須從本國實際出發,這對于推動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增強無產階級政黨在同非馬克思主義思潮的斗爭能力,特別是對于鑒別形形色色的非馬克思主義思潮,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正確地看待馬克思主義,正確地運用馬克思主義,把最生動、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統一起來,無產階級革命才能取得應有的效果。

(四)同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思潮做堅決斗爭

形形色色的非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意識形態不會自動或者主動讓出社會思想陣地,無產階級的工人也不會自由自發地掌握或者產生社會主義意識,更不會直接擁有同形形色色的非馬克思主義思想意識斗爭的強大武器。因此,無產階級必須將這個堅決斗爭的強大理論武器掌握好、運用好。針對機會主義者所謂“批評自由”的口號的實質和危害性,列寧在《火星報》指出,機會主義者在“批評自由”的時髦口號下修正了馬克思主義的一切基本原理,是國際機會主義的變種。還有,針對修正主義者攻擊馬克思主義者是“教條主義者”“正統派”,馬克思主義是“舊思潮”,馬克思主義者要把社會民主黨變成一個“正統教徒”會,迫害那些背棄“教條”、具有獨立見解的“異端分子”等錯誤觀點,列寧一針見血地指出,那些糾集在伯恩施坦周圍的修正主義者,他們并沒有教給無產階級宣傳斗爭的理論,而是宣傳讓步的理論,宣傳對無產階級的死敵實行讓步的理論?!?0〕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第二國際出現分裂,以伯恩施坦為代表的修正主義者逐漸成為國際工人運動的主要危險。他們打著修正主義的旗號,企圖用改良主義和機會主義來歪曲馬克思主義,否認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歷史規律。謝·尼·普羅科波維奇、葉·德·庫斯柯娃等人,打著反對“思想解放”“教條主義”等旗號,公開支持伯恩施坦的修正主義,宣揚馬克思主義不適用于俄國,沒有必要進行無產階級革命和建立無產階級政黨。此外,在無產階級進行了第一次社會主義革命之后的很長的歷史時期內,無產階級的力量較之資產階級相對弱小,這時就要利用一切機會,就是要“利用各個國家內資產階級各個集團或各種類別之間利益上的一切對立,另一方面要利用一切機會,哪怕是極小的機會,來獲得最大的同盟者……誰不懂得這一點,誰就是絲毫不懂得馬克思主義,絲毫不懂得現代的科學社會主義”〔41〕?!榜R克思和恩格斯說過,我們的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卡爾·考茨基、奧托·鮑威爾這類‘正宗的’馬克思主義者的最大錯誤和最大罪惡,就是他們不懂得這一點,不善于在無產階級革命最緊要的關頭按此行事?!薄?2〕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無產階級不僅要堅決同形形色色的非馬克思主義思想做堅決斗爭,還要時刻警惕各種偽馬克思主義、所謂“正宗的”馬克思主義錯誤思潮,并且要學會辨別其中的實質,通過聯合一切力量,增強同盟者的斗爭力量,進一步壯大馬克思主義的斗爭力量,捍衛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主陣地。

(五)加強青年一代等群體的政治教育

十月革命勝利后,俄國無產階級政黨已經掌握了國家政權,成為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黨。為了進一步鞏固馬克思主義在社會意識形態的領導地位,推動馬克思主義學說制度化,并成為官方主流思想意識,列寧從多個維度、多個對象、多個方面進行了以馬克思主義學說為主要內容的政治教育。列寧最先在《青年團的任務》一文中指出所有青年都應該學習共產主義,都應該成為共產主義者。同時,教育要理論聯系實踐,不能脫離工作,不能脫離斗爭,不能脫離日常生活實際,還不能僅僅局限于書本內容,因為“從共產主義小冊子和著作中得來的關于共產主義的書本知識,可以說是一文不值,因為這樣的書本知識仍然會保持舊時的理論與實踐的脫節”〔43〕。另外,青年政治教育的每一步都不能只關在學校孤立地進行教育,而要同工農的勞動、同反對剝削者的斗爭密切聯系起來。此外,在青年一代政治教育的內容上,還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不能只是機械地、單純地學習書本或者小冊子上的內容,而是要同黨和黨的思想保持緊密聯系,要落到指導國家建設的實際;在政治教育的方法上,要團結起來,深思熟慮、有紀律地、批判地進行教育,還要“善于吸取人類的全部知識”〔44〕。

三、列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的理論貢獻

(一)提出意識形態的黨性原則,奠定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理論基礎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黨性是社會主義思想”〔45〕,意識形態的黨性原則“歸根到底表現著現代社會中敵對階級的傾向和意識形態”〔46〕。列寧從黨性立場出發展開對各種偽馬克思主義思潮的猛烈批判,創造性地提出了意識形態的黨性原則,對黨綱、黨章、黨的機構、黨的各個組織、黨的報刊以及無產階級的作家提出了具體要求。為了建立一個新型的無產階級政黨,列寧通過辦報,指導政治斗爭,教育黨員遵守紀律。他針對“合法馬克思主義”對馬克思主義黨性原則的攻擊,進一步揭露了“合法馬克思主義”的實質,即它在“客觀主義”掩蓋下,抽象地談論資本主義的進步性和歷史必然性,抹殺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內在矛盾。同時,列寧指出要針對形形色色的非馬克思主義錯誤思潮進行堅決斗爭,必須在斗爭實踐中捍衛馬克思主義,批判篡改馬克思主義的錯誤思潮。此外,還必須正確地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學說與實踐的相結合,它已經變成了全世界無產者的行動指南。列寧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是科學意識形態,在本質上是黨性的,而非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在本質上則是非黨性的。意識形態的黨性原則,成為列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的根本內容。正是有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黨性原則,才從根本上證實了用科學意識形態領導俄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取得勝利的正確性。列寧從意識形態的黨性原則出發,展開了對俄國各種非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潮和各種偽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堅決批判,在意識形態的斗爭中,傳播馬克思主義,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的豐富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二)完善意識形態的灌輸理論,提供了無產階級革命勝利的思想武器

馬克思主義學說離不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生動實踐而自發地產生,純粹的工人運動本身也無法自發地產生科學意識形態思想,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是由先進的知識分子,在結合其特定的經濟社會歷史條件和客觀環境下,領導工人運動的實踐中創造的科學思想形態。因此,“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47〕。馬克思和恩格斯最先提出了“灌輸”觀點,并指明了“灌輸的重要性”和“采取多種方法對無產階級進行灌輸革命思想”的觀點。恩格斯指出:“我們的理論是發展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并機械地加以重復的教條……而愈多由他們通過自己親身的經驗(在德國人的幫助下)去檢驗它?!薄?8〕但是,列寧在俄國開展無產階級革命的實踐中,更加注重“灌輸”方式方法的系統性,將“灌輸”上升到系統性的理論高度。這個“灌輸”理論的核心內容就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工人群眾、農民、青年一代等群體,讓這些群體成為共產主義者。其主要內容包括“灌輸的對象”“灌輸的內容”“灌輸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其中,“灌輸的對象”是俄國的工人和農民群眾以及青年一代?!肮噍數膬热荨笔邱R克思主義學說。列寧指出:“馬克思研究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認識到資本主義的發展必然導致共產主義,而主要的是他完全依據對資本主義社會所作的最確切、最縝密和最深刻的研究,借助于充分掌握以往的科學所提供的全部知識而證實了這個結論?!薄?9〕“灌輸的方式方法”更加注重融會貫通、活學活用,注重理性思考,也“要用對基本實事的了解來發展和增進每個學習者的思考力,因為不把學到的全部知識融會貫通,共產主義就會變成空中樓閣”〔50〕,還要“用批判的態度來對待的事實”〔51〕。他還特別指出,“應該以過去的工作為例來教育工人和農民。指出我們什么地方還做得不好,以便將來避免再犯錯誤”〔52〕。其目的是“使工人群眾把共產主義理解為自己的事業”〔53〕。因為,工人運動在沒有同科學社會意識結合之前無力抵抗資產階級思想的進攻,要想徹底戰勝這些形形色色的錯誤思潮,就必須加強科學社會主義學說在工人群眾的闡釋和研究。列寧通過給工人小組上課并進行調研,讓科學理論充分融入工人生產生活,增強科學理論的吸引力和闡釋力。這樣,列寧以無產階級的先鋒隊(無產階級政黨)為主體,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多個對象進行科學理論的“系統性灌輸”,具體從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專家到普通民眾,實現從上到下地分層灌輸,逐個傳播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建立嚴密的意識形態灌輸機構、教育體系和全面的宣傳機構,把自己的活動和工人的實際日常生活問題結合起來,把原則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結合起來,以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武裝群眾領導群眾,不斷提高民眾的階級意識和政治覺悟,從而鞏固無產階級意識形態陣地,為無產階級革命提供強大理論武器。

(三)加強意識形態的科學批判,展現了馬克思主義的頑強生命力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是根據時代環境和具體實踐的發展變化而不斷完善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黨和革命群眾在同形形色色的非馬克思主義和偽馬克思主義錯誤思潮堅決斗爭中得到發展和壯大的,這個過程既壯大了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力量,也揭示了馬克思主義的頑強生命力。在《兩種烏托邦》(1912年10月)中,列寧對動搖于自由派和工人階級之間的資產階級民主派作了分析和評述,列寧指出:“自由派的烏托邦是俄國政治解放事業中的軟弱無能的烏托邦……馬克思主義者反對一切烏托邦,應當堅持本階級的獨立性?!薄?4〕1913年3月14日,列寧在《馬克思學說的歷史命運》中,考察了馬克思學說在三個歷史時期發展的命運。在第一時期(1848-1871),馬克思學說不占統治地位。1848年革命對以前種種社會主義形式進行了徹底揚棄,“一切關于非階級的社會主義和非階級的政治的學說,都是胡說八道”〔55〕。在第二個時期(1872-1904),馬克思學說得到廣泛的傳播,理論上獲得了完全的勝利,逼得它的敵人裝扮成馬克思主義者,試圖以“機會主義”“修正主義”等形態來復活。在第三個時期,歐洲和亞洲各國的無產階級都已經行動起來,一切資產階級政黨的解體和無產階級的成熟“定會使馬克思主義這個無產階級的學說獲得更大的勝利”〔56〕。列寧在《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中指出:“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類先進思想已經提出的種種問題。他的學說的產生正是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社會主義極偉大的代表人物的學說的直接繼續。馬克思學說具有無限力量,就是因為它正確,它完備而嚴密,它給人們提供了決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動勢力、任何為資產階級壓迫所作的辯護相妥協的完整的世界觀?!薄?7〕這些表明了,列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進步的,堅決克服教條主義和實用主義傾向,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把握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牢牢掌握意識形態的領導權,不斷推進意識形態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公報〔N〕.人民日報,2021-11-17

〔2〕〔4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178,9.

〔3〕〔4〕〔27〕〔28〕〔29〕〔30〕〔31〕〔35〕〔36〕列寧專題文集·論無產階級政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6,85,27,27,29,270,270,131-132,252.

〔5〕〔德〕愛德華·伯恩施坦.社會主義的前提和社會民主黨的任務〔M〕.殷敘盠,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73:56-57.

〔6〕列寧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7.

〔7〕〔26〕〔37〕〔38〕〔41〕〔42〕〔43〕〔44〕〔49〕〔50〕〔51〕〔52〕〔53〕列寧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2-143,17,135,136,180,180,283,286,284,285,286,309,309.

〔8〕〔9〕〔10〕〔11〕〔12〕〔13〕〔14〕〔15〕〔21〕〔24〕〔39〕〔45〕列寧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3,663,665,665,665,666,664,664,325,143,274-275,676.

〔16〕〔17〕〔22〕〔23〕〔32〕〔33〕〔34〕〔40〕季正矩.列寧傳〔M 〕.成都:天地出版社,2018:111,46-47,84,113-114,108,60,63,83.

〔18〕〔54〕〔55〕〔56〕〔57〕列寧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6,298-301,306,308,309.

〔19〕〔46〕列寧專題文集·論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1,130.

〔20〕列寧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67.

〔25〕列寧專題文集·論馬克思主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3.

〔4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84.

【責任編輯:董史烈】

黨政研究 2022.2

〔基金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新時代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理論與實踐研究”( 19BZZ020)

〔作者簡介〕

柴寶勇,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大學規劃與評估處處長兼黨內法規與國家監察研究中心主任;

陳若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黨內法規與國家監察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北京 102446。

①引自《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中共中央2012年5月26日印發)。

猜你喜歡
黨性原則灌輸列寧
思想品德課教學要有必要的灌輸教育
拉美有多少“列寧”?
列寧報刊工作的理論與實踐探微
唱響主旋律 黨性最鮮明
如何做好輿論監督正面報道工作
思政課教師堅持黨性原則的重要意義
張添翼:德育應堅持“最少灌輸”原則
灌輸理論的當代境遇及其改進
紀念列寧
評“灌輸論”的學術論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