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媒:追蹤中國的持續增長

2022-03-25 17:19蘇雷什?巴布
環球時報 2022-03-25
關鍵詞:風車工業化經濟體

印度《印度教徒報》3月24日文章,原題:追蹤中國的持續增長2015年1月21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發言,就經濟形勢波動發表看法稱:“面對變革之風,有人砌圍墻,有人轉風車?!?/p>

此后,世界形勢風云變幻,發生了諸如貿易戰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大事件,但中國可能創造了更多的風車。2020年,當其他經濟體疲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時,中國制造業產值達到3.854萬億美元,比前一年有所增長。根據官方數據,在工業生產增長的助力下,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了8.1%02021年,總體零售額增長了12.5%,也優于(疫情暴發前)2019年的水平。

2021年出現了一種論調,認為在疫情、地緣政治緊張和高關稅的多重沖擊下,工廠將離開“世界工廠”中國。由于中國占全球制造業的30%左右(相當于美國、日本和德國的總和),即使是很小的份額也能為其他新興經濟體帶來好處。但就在其他國家在爭論和等待下一個即將到來的大趨勢——“工廠大規模離開中國”時,中國經濟似乎已從短暫的疫情沖擊中恢復過來。

當中國提出“雙循環”構想時,該戰略的兩個要素顯而易見。首先,中國將更加依賴“內循環”,即由經濟創新和升級支持的國內生產、分配和消費循環。這被認為是發展的必由之路。其次,“外循環”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失去其首要地位,只起到補充作用。這一戰略的核心是,中國將繼續強調工業化,減少對全球貿易和市場的依賴。

中國利用其曰益熟練的勞動力和戰略性原材料來加強本已高度發達的制造能力。這就是推動工業化向“先進制造業”和更高的自動化水平發展。中國在人工智能(AI)應用方面領先世界,也推動了這一進程。這種戰略的效果是,中國的制造業朝著一種新的主導地位發展,而這是在不太受低成本競爭影響的高科技領域。

隨著中國傳統產業面臨人口結構變化導致的勞動力成本上升,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成為降低運營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替代方案。其結果是,中國的工廠發生了緩慢但巨大的轉變:通過數字化和自動化,從勞動密集型工廠轉變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車間。中國最近的經濟復蘇得益于企業大規模采用人工智能。有趣的是,引領這一潮流的不僅僅是初創企業,甚至成熟的市場領導每業也在增加對人工智能的使用。

在后疫情時代,中國正走在工業化空前變革的最前沿。人們似乎已經意識到,在新時代,對一個經濟體來說,重要的不僅僅是制造了多少產品,也包括如技何嫻領熟域地制造它們?!ㄗ髡咛K雷什?巴布為印度理工學院教授,陳俊安譯)

猜你喜歡
風車工業化經濟體
小風車
工作圖什么?
自制紙風車
哪個風車轉得快?
新興經濟體分裂為三大陣營
為實現祖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而奮斗的青年工人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