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震災后文學”,紀實與告慰

2022-03-25 17:23陳洋
環球時報 2022-03-25
關鍵詞:震災芥川方丈

陳洋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24日報道,截至當地時間23日中午,福島已經累計有1160棟建筑在16日發生的7.4級強震中受損。這是繼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后又一次強震。由于日本地震頻發,很多日本作家將地震災害作為創作的重要題材?!罢馂暮笪膶W”最初是指地震災害后的文學作品,通過它們的記錄或描述,以獨特的文化視角展現日本人對待自然災害的態度。東日本大地震至今,日本出現一大批以地震災害為題材的文學作品,所以該詞現在主要指東日本大地震后的文學作品。

日本“震災后文學”由來已久,早在鐮倉時代(1185年-1333年)就出現了相關的文學作品。成書于1212年、被譽為“古典日本三大隨筆”之一的《方丈記》(另外兩部為《徒然草》和《枕草子》)可以說是日本“震災后文學”的代表作?!斗秸捎洝啡珪?3節,作者鴨長明以生動的筆墨,描述了1177年至1185年短短8年間發生的“安元大火”“治承颶風”“福原遷都”“養和饑瑾”和“元歷大地震”,它們被日本人稱為“五大災厄”。比如,鴨長明在《方丈記》中以一個旁觀者的口吻描述他所經歷的1185年地震見聞---山嶺崩裂,填滿了江河;海涌上來,淹沒了大地。在首都,所有的寺廟、寺院、寶塔和陵墓中,沒有一座完好無損,而那些跑出去的人卻發現大地在“打著哈欠”。

《方丈記》作為日本“震災后文學”的代表作流傳了幾個世紀,并成為日本中小學生的必讀書目之一?!斗秸捎洝分?,在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后,日本國內也出現了一些地震題材的文學作品,但影響力不夠大。而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后,以作者本人對地震的經歷、感觸等為主題的文學作品密集向世,涌現出很多既獲得日本文學界好評,又獲得市場肯定的佳作,由此形成“震災后文學”。有的作品是為了告tt逝者,有的是為了記錄災難,還有的是為了喚起社會關注等。

2013年出版的《想象廣播》是一部告慰東日本大地震中不幸遇難者的文學作品。這部小說的主要內容:主人公芥川冬助是一名廣播DJ,他擁有一種特殊能力,就是把人們的“想象力”當作電波,從而傳遞自己的聲音。芥川主持的節目受到無數聽眾的歡迎,他們有的在田間地頭,有的被困在酒店出不來,有的聽眾好像在海水里待著,有的則一直在堵車……但實際上,不論是芥川,還是這些聽眾都已經因地震而死亡一一在田間地頭聽廣播的人,是因為整個村子都已陷落,在酒店找不到出口的人,其實是因酒店已被地震破壞得面目全非;在海里的聽眾,是因海嘯葬身大海;堵車的人,是因所有開著車的司機都已經去世……

《想象廣播》的作者伊藤正幸是日本著名的音樂人、演員和作家。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后,他第一時間前往災區做志愿者,在這期間,見到了種種慘烈的情景,聽到了一些“逝者的聲音”。該小說因為承載了作者對人類的深厚愛意,廣受好評?!冻招侣劇吩u價稱,《想象廣播》生動地捕捉到我們這個時代在悲觀和樂觀之間撕裂的情緒。

2014年出版的《獻燈使》是一部有趣又沉重的反烏托邦小說,主要描寫遭受大地震等大災難的日本閉關鎖國,網絡全部消失,生活受限。在核輻射的影響下,老人活過百歲依然身體健康,而孩子們卻連上學的體力都沒有。曾爺爺義郎年過百歲,對身體極度衰弱的曾孫子無名擔心不已,但無名卻被選為“獻燈使”,即將被秘密派往印度。按照日文發音,“獻燈使”與“遣唐使”的發音相同,所謂“獻燈使”是指為日本發展而被秘密派往海外的孩子們。他們前往大陸(這里特指印度)學習與交流,以結束日本鎖國狀態?!东I燈使》將災后的日本描繪成危機重重的荒誕世界,表達對日本未來的擔憂。

此外,垣谷美雨的《避難所》聚焦大地震后生活在臨時避難所里人們的絕望與不安;天童荒太的《月夜潛水員》講述的是一名在地震海嘯中失去親人的潛水教練,受地震幸存者家屬委托,在太平洋海域非法打撈失蹤人員遺物;沼田真佑的《影里》則講述地震幸存者痛失親人并堅強生活的故事。

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后,日本之所以涌現出一大批“震災后文學”,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告慰逝者;一方面是為了對地震等自然災害進行直接記錄,為研究災害提供一手資料,也可以作為公共記憶傳承,成為未來人們回憶或審視災難的依憑?!?/p>

猜你喜歡
震災芥川方丈
芥川龍之介與他的世界
海地“無法喘息”
“你已經做了”
“你已經做了”
芥川龍之介の童話について
芥川獎和直木獎在日頒出
透過《地獄變》看芥川龍之介藝術至上
一招制敵
還完債再走
學會道歉,用真心打動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