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盟能源獨立,遠水不解近渴

2022-03-25 17:23林伯強
環球時報 2022-03-25
關鍵詞:油氣供應天然氣

林伯強

俄烏沖突爆發后,以歐美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紛紛對俄羅斯進行一輪又一輪經濟制裁。不久前,美國宣布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正式將制裁領域擴大至能源行業。然而,歐盟并沒有緊跟美國的步伐,暫未對俄羅斯的能   源出口做出制裁。24日美國總統拜登在布魯塞爾與歐盟領導人舉行會談,引發了市場的關注和對美國說服歐盟聯合抵制俄羅斯油氣的猜測。

歐盟的油氣供應嚴重依賴俄羅斯。2021年,歐盟進口的天然氣中有45%來源于俄羅斯,同時俄原油占歐盟原油進R口的比例也達到了222O目前俄烏沖突仍在繼續,歐洲從俄羅斯油氣進口的風險也在逐步擴大。由于烏克蘭是俄羅斯天然氣輸往歐洲國家的重要樞紐,俄烏沖突顯然對歐洲的天然氣穩磬供應帶來了嚴重威脅。

天然氣的供不應求引發了歐洲天然氣價格的飛速上漲。與此同時,西班牙、德國等歐盟主要經濟體的電價也聯動上漲,不斷突破歷史新高。氣價及電價的不合理式暴漲,導致企業生產成本和人民生活成本大幅增加。2月份歐元區的通脹率上漲至5.9%,引發了社會各界對歐盟能源安全的普遍擔憂。

飽受油氣供應危機和價格飆升的雙重困擾,歐盟也在探索解決路徑。3月8日,歐盟委員會發布“RePower EU”計劃,力求在2022年將俄羅斯天然氣進口量減少2/3以上,約1020億立方米。由此產生的天然氣缺口主要通過從其他國家進口進行彌補,同時還將采取節能、增加可再生能源部署等具體措施。計劃進一步提出,到2027年歐盟將全面擺脫對俄羅斯的油氣進口依賴。

然而,遠水解不了近渴。雖然歐盟在積極繪制能源獨立的遠景,但短期內卻難以規避因過度依賴俄羅斯油氣帶來的現實風險。從石油領域來看,由于此前低碳轉型的背景已造成了石油行業投資大幅縮減,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導致歐盟的供給能力無法在短期內快速增長。而歐佩克+石油輸出國出于自身利益考慮,似乎暫時沒有迅速大幅增產石油的意愿。其他周邊國家短期內也難以擁有彌補石油供給缺口的能力。區域性市場特性決定了大部分天然氣只能通過管道運輸,盡管美國意圖趁機推銷本國的頁巖油氣,但是,美國頁巖油氣進入歐盟面臨較大阻力。一方面,受限于歐盟,LNG運輸船和接收站的體量有限,大規模增加,LNG輸送的可能性并不大;另一方面,歐盟進口美國頁巖油氣還需要承擔更高的能源成本。因此,短期內俄羅斯管道天然氣很難被替代。

俄烏沖突可能加快伊朗石油供應重歸市場。伊朗方面稱,其國家石油公司正在為重啟油田和客戶關系做準備,僅需3個月,伊朗的原油產量就可以重回制裁前近400萬桶/天的水平。據估計,2021年歐盟對俄羅斯石油的進口需求大約是242萬桶/天。由此來看,伊朗石油重歸市場對歐盟來說將是一個比較積極的供應方案。

當然,中長期來看歐盟顯然有更多的路徑和方案來擺脫俄羅斯,使得進口多元化更具可操作性。據歐盟預計,其,LNG和管道氣每年可以分別新增500億立方來和100億立方米的供應。其中YYNN的主要氣源國包括卡塔爾、美國等,管道氣的氣源國主要包括阿塞拜疆、阿爾及利亞等。此外,歐盟還將致力于增加可再生氣源,計劃到2030年,生物質和氫能可以分別提供350億立方米和5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動蕩時局往往給新興產業帶來發展機會。此次俄烏沖突促使歐盟下決心發展可再生能源。正如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所說,“歐盟越快轉向可再生能源、水電并提高能效,就越早能真正獨立掌控歐洲的能源系統”。歐盟可再生能源占比份額將從目前約22%提升至2030年的45%。到2030年,風電和光伏將替代17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需求,同時歐盟將擴大氫能在工業生產上的應用規模。在這一背景下,歐盟成員國發展新能源產業的步伐必將加快?!ㄗ髡呤菑B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嘉庚創新 實驗室研究員)

猜你喜歡
油氣供應天然氣
美國如何“玩轉”國防供應與采辦
胡愈之與桂林文化供應社
加油站油氣回收及安全環保探究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開通
俄羅斯天然氣通過中俄東線 天然氣管道正式進入中國
供應績效概念模型研究
油氣改革之于油價
2013全球主要油氣發現
中緬油氣管道示意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