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感于孩子不是一張白紙

2022-03-27 23:28洪霖
科學與生活 2022年2期
關鍵詞:表揚口令強化

洪霖

【摘要】:對于剛入學的孩子,學校非常注重各種習慣的養成。孩子愛動的天性決定了他們在課堂上會經常分神。良好的課堂秩序是班級授課的基本保證,因此,快速建立課堂秩序,規范孩子們的課堂行為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本文從合理表揚;正面強化;巧用”上課常規”小口令等方面闡述。

【關鍵詞】表揚? 強化? 口令? 情感

有教育家說,教育的實質是培養好習慣。積久成習、司空見慣,是謂習慣。好的習慣,助人加速成長成才;壞的習慣,則可能使人誤入歧途。如果孩子慣得懶惰任性,散漫沒規矩,以自我為中心無責任感,那么老師就要培養他的良好習慣。等于面對一張涂得五顏六色亂七八糟的紙,根本不是白紙,你得先把它擦干凈,然后再重新作畫,可想而知有多費力??梢姾⒆右前准埖购昧?。也有畫面不亂,有基礎,稍加修改,即成好畫的。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孩子生下來就已經不是一張白紙了,更何況已經生活了六七年??茖W研究告訴我們,人的基本性格和思維模式在六歲以前已經初具規模,有的科學家甚至認為已經基本定型了。雖然我不大同意基本定型的說法,但是我們通常以為“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諺語肯定事出有因的,這是千百年經驗的總結,必然有一定的道理。所以培養良好的習慣,關鍵在學齡前,在家庭,然后是學校,而良好學習習慣不過是良好生活習慣的引申而已。

對于剛入學的孩子,學校非常注重各種習慣的養成。習慣培養主要從游戲規則入手,要求孩子一進入教室就要靜下來,不可大聲喧嘩。靜,為何先要靜,因為教室是學習的場所,人只有靜下心來才能學到許多知識,人只有靜下心來才能思慮到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在我們有意識無意識的言傳身教中,學生逐漸養成了教室里保持“靜”的學習習慣!孩子一走進教室基本能做到輕聲說話,安靜看書,沒有尖叫聲,沒有大聲吵鬧的現象!學會靜,然后考慮動,動則有序。玩是孩子的天性,課余是孩子們最喜歡玩的時間,有些孩子常常玩得忘了時間,忘了做好下節課的準備工作再去玩。所以一二年級的孩子通常由老師教育孩子做好下節課的準備工作后,在學校的走廊、操場進行玩耍。因為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征(小,不懂事),作為老師就得適時引導孩子進行有意義的活動。孩子們可以由老師在一旁看著:走房子、跳青蛙,可以做游戲。

孩子愛動的天性決定了他們在課堂上會經常分神。對于活潑好動的一年級孩子來說,在教室里堅持一個又一個40分鐘,絕對是一種極大的挑戰。良好的課堂秩序是班級授課的基本保證,因此,快速建立課堂秩序,規范孩子們的課堂行為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正面強化課堂行為,合理的表揚,巧用”上課常規”小口令,都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地傳遞并建立了內在的課堂規則意識。

一、合理表揚,正面強化課堂行為

教師采用表揚的方式,首先滿足了孩子渴望被關注的心理,其次,點名表揚孩子,無形中又放大了相應的行為,給其他孩子提供了模仿的樣板。例如,課堂上,當很多孩子坐姿東倒西歪的時候,教師不點名批評坐姿不正確的孩子,而是表揚他身邊坐姿端正的同學:“我喜歡小麗的坐姿,看她的坐姿多端正??!”這句話既表揚了小麗,強化了小麗坐姿端正的行為,又給其他孩子提供了模仿的對象。再如,當有孩子回答問題的聲音非常洪亮時,教師借機表揚:“你的聲音真洪亮啊,老師離這么遠都能清清楚楚的聽到?!睙o形中強調了回答問題時聲音要洪亮的要求。當孩子們爭搶著站起來舉手回答問題時,教師表揚某個小朋友:“你看某某同學的手舉得多標準??!”這句話規范了孩子課堂舉手的行為。顯而易見,這些表揚的話給孩子們提供了行為的模仿對象,在規范行為的同時,也強化了某些行為,是批評不能做到的。

二、巧用口令,營造整齊的班級氛圍

一年級孩子具有較強的模仿性和從眾心理,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心理特點,把課堂規則編成朗朗上口的小口令,借助短小且有一定節奏的小口令向孩子傳遞課堂常規,營造整齊劃一的班級氛圍。

例如,預備鈴響后,教師可以引領全體學生齊誦預備小口令:“鈴聲響,進課堂,小嘴巴,不講話,守紀律,我最棒?!鳖A備小口令讓孩子們集中了注意力,營造了整齊劃一的氛圍。課堂上,老師還可以依據孩子的學習狀態,靈活運用“上課常規”小口令。如在講授新知識或者課堂重點難點時,教師可以再次強化課堂秩序,借此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此時可以使用規范行為的小口令:“一二三——坐端正;小嘴巴——不講話;小眼睛——看黑板;小耳朵——認真聽”。

學生要發言時,教師可以提醒學生發言前不要忘記舉手,使用發言小口令:“要發言先舉手?!卑l言完畢,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發言的情況,運用表揚小口令。當教室秩序出現混亂,教師可以做出安靜的動作,同時喊出小口令:“請你跟我這樣做?!焙⒆右贿吇貞拔揖透氵@樣做”,一邊做出相應安靜的動作。下課離開教室,要提醒孩子收拾課桌,保持桌面整潔。

口令雖小,但它能成為班級的一串密碼,同學之間的一個暗號,師生之間的一種默契。孩子們說著朗朗上口的小口令,無意之中就把課堂常規記在了心里,班級就會逐漸建立起良好的課堂秩序。

三、借助情感交流,促使內在規則的建立

有智慧的教師會借助情感的力量,促使孩子建立內在的規則意識。每個孩子都是帶著渴望走進教室的,他們渴望被教師喜歡,渴望讓教師開心。教師就要充分利用這份渴望,使用好情感的力量。語言不是蜜,但有些語言卻能夠緊緊“黏”住孩子。例如,當教師提出的問題被孩子解決后,他們會異常興奮,他們會用“喊”的方式爭搶著回答問題。此時,教師可以這樣說:“我喜歡舉手而不喊的孩子,誰能做到呢?”這句話不但提出了要求——“要舉手而不應該喊”,還加入了自己的情感——“我喜歡”。

又如當孩子朗讀拖腔時,教師可以這樣說:“你讀得很流利,但如果不拖腔老師就更喜歡了?!边@句話既肯定了孩子朗讀流利,也通過自己的“喜歡”提出了改進的要求,指出了讀得更好的方向——不拖腔。 適時親切的課堂評價語能規范孩子的課堂行為,促使孩子內在規則意識的建立。

“少年居性,習慣之為常,”可見幼年養成習慣的好壞對人一生的直接影響。正確面對孩子的不良習慣,協調好孩子的知與行,是我們送給學生成長的最好禮物。

猜你喜歡
表揚口令強化
高矮胖瘦
口 令
好玩的“反口令”游戲
小學低年級美術課堂的注意力需要“多彩”的途徑
淺談教師如何對學生進行情感關懷
如何上好小學數學課
強化公立醫院績效管理的思考
基于市場經濟條件下強化紀檢監察工作分析
強化電力安全管理執行力的探討
健身氣功·八段錦教學口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