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建筑設計創新與可拓思維模式

2022-03-27 10:35劉頂鋒
家園·建筑與設計 2022年2期
關鍵詞:模式

劉頂鋒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在選擇房屋時,不僅注重房屋的實用性和經濟性,更注重房屋結構的合理性以及安全性。因此,要求設計者對房屋結構設計進行優化,對各種結構設計進行不斷的完善與創新,提升房屋建筑結構設計的整體質量,在滿足房屋建筑結構安全性及實用性的要求基礎上,充分體現房屋建筑的價值,促進房屋建筑行業得到更高水平的發展?;诖?,以下對探究建筑設計創新與可拓思維模式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設計創新;可拓思維;模式

引言

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前,建筑結構設計的優化需要建立在施工前期的概念優化上,而房屋建筑的結構設計將直接影響房屋建筑的施工質量。在通常情況下,高水平的房屋建筑結構概念設計師在進行概念優化設計時,會根據自身具備的建筑專業理論知識及豐富經驗,有效整合房屋建筑結構的整體概念設計,并在全面分析房屋建筑內外部環境特點的基礎上,優化完善房屋建筑結構。

1可拓思維模式與建筑設計之間的關系和聯系

可拓思維指的就是設計師需要將設計思維和實際問題處理方式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讓二者在相輔相成當中,將實際問題妥善的解決??赏厮季S模式是設計師必須具備的能力素養,因為建筑工程都具有工程量龐大、工序復雜等特點,各個建筑元素之間能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所以更需要設計師將自己的作用全部發揮出來,憑借自己豐富的設計經驗,提升建筑物的總體質量以及設計質量。首先,在設計的過程當中,需要遵循“嚴謹”二字,對建筑規范和各項要求加深了解程度。其次,建筑設計保證具有個性化的特點,設計師需要靈活運用場地特點,幫助建筑施工企業運用最少的資金呈現出最高質量的建筑物,即滿足新時代下人們對于建筑空間所提出來的要求,但是這樣的情況需要建筑師在各個影響因素的制約之下發揮出自己的靈感,展現出自己的創意,幫助建筑功能更加的美觀,更加的均衡。此外,建筑設計過程當中對可拓思維的運用,在設計創新當中能夠真正的表現出來,通過將思維不斷的擴展,對建筑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分析,之后再進行整合,最終讓建筑設計不斷的革新與變化。當建筑設計師在對各個建筑單一要素認真分析時,需要對要素的核心內容加大分析的力度,最終真正的實現各個設計元素思維相互融合的結果。

2可拓思維模式的建筑設計方法與策略

2.1前期規劃優化設計

在設計綠色建筑前收集與工程相關的大量材料,設計人員必須對工程有足夠的了解,才能按照要求與實際情況,設計建筑施工方案。因此,設計人員需要在施工前勘察現場,同時記錄施工地質信息,清楚工程工作階段的溫度、氣候特征對工程有足夠的了解,按照建設要求與項目在環保綠色方面的需求,有目的、有針對地進行分析與設計,提高施工方案內容的合理性,使其可以成為工作人員高效施工的保障。在建筑設計期間,需要推進環境與建筑物的協調工作,提高建筑光照面積,確保建筑內溫度適宜、陽光充裕,由此可以減少內部在燈源方面的需要,可以達到控制減少耗能的目的。

2.2邏輯思維模式

在建筑設計創新的過程當中,辯證邏輯思維能夠將事物發展的主要規律真正的突顯出來,幫助建筑設計工作人員可以完全地了解事物發展的主要規律,幫助設計師對事物內在的本質進行全面的掌握,并且迅速地掌握設計的源頭。具有合理性特點的邏輯思維,還可以幫助設計師對事物之間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的過程進行了解,拓展設計師的想象力,激發其創造力,讓設計師所完成的設計更具創新性的特點,思維固化等問題不會再發生。當設計師有了邏輯思維之后,就完全可以站在社會環境、人文背景等多個角度去審視問題,并將更具內涵、更具特色的建筑形態展示在大眾的眼前。

2.3節能環保與建筑形態設計的優化結合

在建筑方案設計環節,從節能環保層面思考建筑設計方式,設計建筑形態,將節能與形態設計結合在一起,提高綠色建筑設計的合理性,選擇定量分析的手段,計算工程量模擬設計方案,分析建筑在能源消耗方面的情況。通過合理的方式提高綠色建筑整體設計質量,在建筑設計方面需要關注建筑外觀呈現效果,還應該將綠色建筑技術與形態設計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建筑在擁有良好外觀的同時,提高建筑的節能性。在我國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城市人口數量暴增,對建筑的需求也隨之提高。因此,需要在建筑業高速發展的同時,快速推進綠色建筑設計,完成建筑在形態設計方面的升級轉型工作。關注建筑在遮陽、采光方面的需求,通過綠色建筑技術改善建筑遮陽、采光的條件,如在夏季通過百葉窗調節室內光照面積,用戶可以通過百葉窗調節室內溫度。

2.4建筑基礎結構設計技術優化

建筑基礎結構設計對保證建筑結構的安全穩定以及控制工程造價均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要對此環節進行技術優化。目前,在建筑工程基礎結構設計中,樁基礎結構被廣泛應用。比較常見的樁基礎主要包括預制樁以及灌注樁等類型。其中灌注樁雖然能夠較好地滿足建筑基礎結構承載上部荷載、總重控制以及沉降控制要求,但是,其施工工期相對較長。而預制樁由于可以采用工廠化方式進行批量規模生產加工,所以其施工效率較高,能夠有效加快施工進度。設計人員應根據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以及工期要求等優化選擇相應的樁基結構。同時,為了適應建筑深基坑的要求,合理控制作用于樁身以及樁端部分的地基土壓力,設計人員還應優化設計樁身長度,以降低摩擦阻力,提高樁身結構的穩定性。

2.5提高設計人員的專業性

在房屋結構優化設計中,需要提升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人員的專業性,對其進行系統化的培訓,構建系統性的設計標準,從而有效協調在房屋建筑結構優化設計中出現的問題。另外,提高設計人員的專業性,能夠促使更多新型房屋建筑電子設備、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促使房屋建筑結構設計的現代化,同時,提升建筑設計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在提升房屋建筑結構設計質量的同時,提高結構設計的現代性。

2.6建筑承重結構設計技術優化

承重墻是建筑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結構規模以及設置數量的合理性將對建筑工程整體結構的安全性、穩定性以及建筑空間的利用率等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需要對建筑承重墻結構設計進行技術優化。在建筑承重墻結構的設計實踐中,應采用具有及較高穩定性和強度的建筑材料提高承重墻結構的抗壓能力以及抗震能力。同時應優化承重墻的設置數量以及結構規模,雖然較大較多的承重墻設計能夠提高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但是會影響建筑室內空間利用率,且較不美觀,不符合現代建筑結構設計理念,所以在設計實踐中應在保證建筑結構安全穩定的基礎上將其結構規模適當減小,并提高墻體結構的抗剪能力,從而兼顧建筑結構設計在穩定性以及美觀性等方面的要求,達到技術優化的目的。

結束語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對房屋建筑結構的設計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為了進一步提升建筑企業的競爭力,需要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合理優化結構設計,從而滿足市場及住戶的需求,在確保房屋建筑結構整體合理性、安全性與可靠性的基礎上,提升房屋建筑結構設計的功能性與美觀性,促進建筑行業發展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程飛.建筑設計創新與可拓思維模式[J].磚瓦,2020(10):81-82+84.

[2]張霆.建筑設計創新與可拓思維模式探討[J].四川水泥,2020(09):322+325.

[3]王威.建筑設計創新與可拓思維模式構建研究[J].產業科技創新,2019,1(26):30-31.

[4]羅潔.關于建筑設計的創新與可拓思維模式[J].建材與裝飾,2019(25):118-119.

[5]胡嘯.建筑設計中的可拓思維模式及創新方法分析[J].建筑技術開發,2018,45(23):18-19.

猜你喜歡
模式
關于師幼互動的文獻綜述
我國中央銀行金融監管模式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
從《后窗》看希區柯克作品的人性懷疑論
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管理模式轉變分析
基于產業需求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高端飯店業產學研模式研究
永續債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中學數學創造性教學的模式與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