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機動履帶式工程應急救援機械應用現狀分析

2022-03-27 00:08師勇勇
科學與生活 2022年2期
關鍵詞:工程機械救援應急

師勇勇

摘要:隨著應急救援對工程救援裝備的依賴持續加大,救援行動中不同情況下高機動重型救援裝備應用的特殊需求,更多功能組合搶險救援裝備的持續涌現,高機動履帶式工程救援裝備平臺在更多應用場景下的應用,表現出優越的通過性、適用性和漂浮行駛性能。但高機動履帶式工程應急救援裝備應用,不僅限于本文中涉及的相關功能組合。

關鍵詞:高機動履帶車、工程機械、應急、救援、現狀

引言:救援裝備體系的完善與先進科技的應用,高機動履帶系統發揮了不可替代作用,已經是應急救援中需求最大、效率最高、應用最廣的救援裝備系統平臺。在災后地區,很多區域都是松軟地表,而履帶就能夠克服輪帶對泥土、沙子產生強大切割力的缺點,由于其履帶與輪胎的附著力有所不同,輪胎為主的器械是通過滾動靜摩擦力進行的,系數一般在0.7左右。而履帶因為主要靠靜摩擦力產生動能,座椅系數相對更大,幾乎接近1,能夠提高應對災害現場復雜情況,滿足災后工作的清理、修復,高機動履帶表現出更優越的通過性、適用性和漂浮行駛性能,使之在應急救援中脫穎而出。

1高機動履帶工程機械應急救援發展現狀

1.1高機動性應急救援裝備研發起步晚

我國的應急救援設備裝備起步晚,特別在自主研發上與發達國家存在很大的差距。在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前,我國的應急救援設備幾乎是依靠國外設備,引進的設備由于資金較高,在正常情況下相關企業并不會考慮及時更新設備。直到非典疫情爆發后,國家才意識到我國的應急管理體系存在很大的漏洞且對應急管理體系進行整改,在2006年發布了《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預案》,完善了我國的應急救援措施裝備工作,定期對我國的應急救援設備投入定額資金,保證設備的可用性?;诼膸脚_的應急工程救援裝備更是起步還要晚于傳統輪式救援裝備,又受困于大型應急救援裝備研發周期長、市場應用面窄等,應急裝備 產業發展較慢,高機動性能的履帶式救援裝備長期缺少應急平臺。

1.2高機動救援裝備體系建設不完備

近幾年,隨著國家成立應急管理部,建立應急產業園區、加快應急裝備體系建設研究和高精尖救援裝備集中攻關,高機動應急救援工程機械裝備發展突飛猛進,便仍存在裝備體系發展不均均衡、配套體系建設不完善、地域發展不一致、產業拓展單一性等突出矛盾問題。

盡快國家產業規劃指導和地方政策引導力度持續加大,但長期受困于產業分布、系統建設的不完善,大型救援裝備,尤其是高機動性能應急救援裝備多改裝自傳統工程機械裝備,與之相匹配的指揮調度中樞、現場感知系統、信息收集系統、風險評估系統和專家指導性統還不健全,救援行動還是更多依賴于操作手的經驗和技能水平,科技輔導手段欠缺。

1.3配套救援裝備系統不完善

我國的救援裝備體系存在分布也不均勻、發展不平衡的狀態,特別是東部與西部,由于經濟發展增速慢,多數救援基地大型的、新型的救援裝備儲備嚴重不足,救援基地裝備配備同時存在不配套、應對災害類型少、使用頻率低換代更新慢等問題。例如傳統的工程裝備不能完全適用于救援場景下所需的工作效率高、機動性能高、操作簡易等情況。

2應急救援工程機械裝備需求分析

2.1完善救援裝備多元化組建

我國遇到的自然災害種類多且范圍廣,所以我們不能夠僅在單一一項工程機械上下功夫,還需要多元化構建,滿足不同的救援需求,確保在應急救援時能夠交替作業,節省救援時間。通常應對每一種自然災害都要有對應的專業救援救援裝備和技術,比如說地震、泥石流、堰塞湖、洪澇災害,災害各類不同,裝備救援不同,但這些災種的共同點是災區內地質塌陷、道路中斷、空間狹小,對大型救援裝備需求更迫切,但多數大型工程機械設備體格龐大、行動速度慢,不能夠第一時間到達、第一時間處置,需要結合救援需求,搭載高機動性新型履帶系統進行裝備升級改造,例如基于輕型履帶系統搭建水陸兩用、能夠適應狹窄路面、能夠跨越復雜地型的平臺,同時增加救援裝備多種應急能力的配套系統搭建,增加救援裝備輔助操作系統、安全保護系統、風險預警系統、信息感知系統和實時監控系統,同時降低人員傷亡、減少裝備損失,使發揮重要作用。

2.2研發出功能性能比較齊全的救援機械設備

當前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不斷向上發展,網絡信息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將這些技術應用在工程救援機械的研發之中,研發基于高機動履帶平臺的一批功能性能比較齊全的救援機械設備,可以同時應用在應對自然災害工程應急救援,發生道路損毀、決口封堵、人員搜救等救援行動中,救援裝備可以自動轉換救援模式,將幾十種不一樣的救援工作集中在這一臺機械之上,只需要兩三個操作人員就可完成,可應用于冰雪災害、草原防滅火、涉水涉灘作業等,既節約了救援力量投入,又能提高救援效率。借助CPS、CIS、5G遙控等高新技術賦予工程救援機械信息感知能力,通過衛星遙感可以清楚了解受困人員的位置,以及災害現場的具體情況,可以更好地保障受困人員以及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減少人員的傷亡。

2.3加強應急救援裝備的管理

目前,工程機械是應急救援內必不可少的裝備之一,工程機械以其良好的作業性能、靈活多變的搶險功能與快速高效的救援效率,成為了應急救援不可或缺的利器。所以應急管理部門應該出臺相關的政策完善工程機械體制,應該加大應急裝備建設,完善應急救援裝備系統。結合每個地區的人口分布、人口數量、發生的頻率、災害波及的范圍、常見災害各類等及時編制更新方案預案,根據裝備的使用方式和使用頻率,規劃好每個地區應該具有的應急救援機械設備,合理的分配庫存,建立聯動應急機制,保證在救援時所使用的救援機械設備是充足的,要保證應急救援機械設備系統的有序性和規范,平時代儲于全國的應急救援基地,依托專業救援隊伍展開訓練,戰時快速投送,參加搶險救援行動,確定工程救援人員及裝備能夠第一時迅速地到達救援現場。

2.4建立完善的應急裝備管理體系

做好救援隊伍的管理與救援工程機械裝備的管理,是完善應急力量體系的根本。救援力量能否第一時間前出,取決于高效的指揮調用機制、投送保障機制、快速救援戰法和裝備力量的合理搭配。指揮調用機制依賴于政府應急管理部門救援裝備信息管理系統是否健全,做到精準調用;快速投送需要快速物流、應急道路道路通行、通行保障服務和自動卸載技術的支持;快速救援戰法的形成依賴于日常專業訓練、多種戰法實戰訓練和一定的經驗總結;救援單元裝備協同和合理搭配是完成任務的關鍵。應急管理部門、救援力量基地和裝備日常儲備管理和應急值班環環相扣,需要完善的法規制度、管理制度做保障,保證一旦出現險情,系統配套能為營救工作爭取更多時間。

2.5完善應急救援輔助決策系統

國家以及地方要制定完善科學的裝備輔助決策系統,需要整合各方資源,運用信息化手段將機械的儲備、維護、完好狀態以及運用全部載入系統,運用信息管理系統高效維護應急裝備系統,避免在實際搶險時,設備的運輸、使用以及資源分配難易協調,導致災區不能夠得到很好的緩解。同時建立應急操作手、維修專家、救援專家等綜合人力資源庫,確保將最優秀的、有技術實力的操作手投入第一現場,一旦出現救援裝備問題,立即有維修專家提供支持,堅持做到一種情況多種應對方案,提高救援質量,為搶救災區人員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結束語:我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但同時也是世界上突發事件頻繁并且受災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由此可見,發展高機動性基于履帶平臺的應急裝備系統,完善應急救援工程裝備體系,綜合調度區域應急救援裝備,建立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專業化、職業化工程機械應急救援隊,對高效開展救援、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金興.工程機械在災害治理方面的技術發展趨勢[J].工程機械與維修,2018(12):129.

猜你喜歡
工程機械救援應急
高職院校工程機械運用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實踐探索
應急管理部即將舉行全國首屆社會應急力量技能競賽
應急管理部老年大學學員作品欣賞
準備好應急包
工程機械液壓控制技術的研究
淺談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軟PLC技術下的工程機械智能控制器研究
救援物資
救援行動
應急預案的編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