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力計量自動化技術中線損管理的重要性及改善措施

2022-03-27 01:15楊晨
科學與生活 2022年2期
關鍵詞:電力計量線損管理改善措施

楊晨

摘要:現階段我國整體經濟正處于高質量發展階段,與此同時電網規模不斷擴大,電力潮流的輸送量大幅度增加,線損成為了電力發展中不可避免的問題。線損率的增加不僅會增加電網系統的運行成本,還會影響電網系統的穩定性。借助計量自動化系統提高電網系統的管理水平,有利于降低實際線損率和運行成本,提高電力系統的運行水平。

關鍵詞:電力計量;自動化技術;線損管理;重要性;改善措施

1對線損的基本概述

發電機產生的電能通過輸電、變電和配電裝置進行傳輸,當電能通過這些裝置時,其中的阻抗會產生能量損耗,并以熱能的形式散失在周圍介質中,這部分能量損耗定義為線損電量,簡稱線損。根據國家電網公司的行業統計標準,線損是供電量和售電量的差值,該指標反映了電網的設計、建設、運行和管理水平,公式如(1-1)所示:

線損(電量)=供電量-售電量(1-1)

供電量是供電企業供電生產活動的全部投入量,由三部分構成:(1)發電廠上網電量:該電量的計量點規定在發電廠出線側(一般情況為發電廠與電網的產權分界處),對于一次電網的上網電量是指發電廠送入一次電網的電量,對于地區電網的上網電量是指發電廠送入地區電網的電量;(2)外購電量:該電量指電網向地方電廠、電力系統發電機組、用戶自備電廠等購入的電量;(3)鄰網輸入、輸出電量:該電量指地區之間的互供電量,按雙方確定的計量點計算電量。供電量計算式為:

供電量=發電廠上網電量+外購電量+鄰網輸入電量-鄰網輸出電量(1-2)

售電量是電力公司出售給用戶的電量,也包括企業自身非電力生產所消耗的電量。線損電量由以下幾部分組成:(1)高壓輸電線路(35kV及以上)的電能損失;(2)變電站中主變壓器的電能損失;(3)低壓配電線路(10kV及以下)的電能損失;(4)配變中的電能損失;(5)無功補償設備中的電能損失。(6)變電站內輔助設備如站用變、蓄電池、冷卻裝置等的電能損失;(7)互感器(電壓、電流)和二次回路中的電能損失;(8)用戶的進戶線和電表的電能損失;(9)其他損失,包括計量裝置誤差、電表錯抄、違規用電行為、竊電等。其他損失導致的電量錯誤可能為正,也可能為負,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2分析電力計量自動化技術中線損管理的重要性

2.1計量自動化系統概述

電能計量自動化系統是一套涵蓋全網各種計量點及采集終端,集信息采集、監控、分析和計量管理于一體的信息化數據平臺。該系統平臺體系從單一到完整,功能從簡單到豐富,業務應用從原來主要以自動抄表為主,拓展到用電檢查、電能量數據管理、線損分析、計量故障報警、遠程巡檢等多方面,覆蓋廠站、專變、公變及低壓用戶,逐步完善,完成了從點到面的自動化信息管理,全方位的為電能計量裝置穩定、可靠的運行保駕護航。計量和自動化系統建立于通信技術、數據傳輸及自動化工藝等多種技術綜合運用,與原始的計量體系相比,它的優點是智能化更強、穩定性更好、安全系數更高。

2.2電力計量自動化技術中線損管理的重要性體現

2.2.1建立模型

線損管理中通過電力計量自動化系統能夠構建和線路損耗相應的模型,通過構建管理模型能夠對配電網中變電站、計量點線路損耗加以分析。線損模型能夠對線路的運行狀況加以檢測,當線路中存在異常問題時能夠自動調控。另外,通過應用電力計量自動化技術能夠將線路的實際運行數據與標準數據進行對比,對線路損耗情況進行及時了解,通過構建模型能提升線損率精度,數據真實、可靠。

2.2.2形成報表

對于線路損耗的管理主要包括分臺、分區、分線、分壓管理,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是按照具體情況加以統計管理的,將收集的所有數據信息加以匯總,生成線損報表,而通過應用電力計量自動化技術能夠對各項管理內容生成獨立的報表。除以上工作內容外,還需要通過電力計量自動化技術對各個時間段的線損情況加以評估對比。比如對某一天線路損耗生成報告,相關人員能夠通過數據對線路的實際運行情況加以充分了解,對于存在的問題能夠積極采取相應措施加以改善,保障配電網的安全運行,提升電力運輸效率,降低線路損耗,實現電力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2.2.3線損“四分”管理

①分壓線損。分壓線損,可以對整個區域中的不同級別的電壓線路損耗情況,以周期的形式或者按照時間段來加強對其實際情況的全面分析。②分區線損。所謂分區線損,簡單來說就是指劃分用電的區域,并對各個區域的用電情況進行綜合的統計和分析。③分線線損。分線線損,主要就是統計10kV饋線的線損,可以在指定的時間進行分析和整理,為后續的相關決策提供精準的數據依據。④分臺區線損。分臺區線損是指在一定時間段內對所有公用變低壓部分的線損情況進行統計和記錄。而計量自動化系統的能夠實現完整線損管理系統的建立,除此之外也能對供電企業的相關技術進行良好的優化。

2.2.4自動統計

線路損耗管理中,通過應用電力計量自動化能夠對線路損耗進行自動化統計。在自動統計的基礎上,四分線損方法相結合能夠有效提高統計管理質量。通過應用電力計量自動化技術能夠根據線路電壓的不同對不同周期電力損耗進行設置統計,對電壓等級和電力損耗之間的聯系加以分析。在以往的模式下,配電網中線路比較多,對于線路的長度估算較為困難,所以很難對人力資源以及物力進行準確統計,應用電力計量自動化技術能夠減輕統計工作量,提高工作質量以及效率,能夠對線路中存在的故障加以及時地發現,確保電力系統穩定、安全運行。

3電力計量自動化技術中線損管理的改善措施

針對線損的計量自動化在系統上可分為主站系統、通信系統、終端設備3大部分。其中,終端設備負責電能表、配變等數據的采集,之后采取合適的通信方式,通過通信系統將數據上傳至主站系統,主站則根據業務場景對數據進行分析、使用及展現。不同終端采集的到的數據在格式上可能不一致,需要進行標準化處理,才可能在高級應用中進一步使用。因此,需要規范數據的采集流程,同時需考慮與設備臺賬進行融合,以方便后續處理。由于四分管理統計方法基本一致,僅統計對象有所區別,因此實現四分管理需要一定的步驟。以分臺區管理為例。首先定義臺區線損表結構,使得采集的數據能符合表結構的各要素。表內應當包含字段名稱、字段類型、字段解釋等內容。建立好表結構后,系統將采集到的各臺區數據依照臺區號字段填入表中對應欄中,再自動依據公式計算考核及結算線損率,將計算結果顯示在表中。通過設置定時采集及計算,可得到帶有時間戳的表計算結果。讀取時間字段對應的數據,可隨用戶需求按日、按周、按月進行固定日期或是指定某段時間進行線損的統計查詢。結合各類商業智能軟件,可對數據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分析。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電力系統中應用電力計量自動化技術,通過模型的構建、報表生成、自動統計能夠將電力系統的實際運行情況進行直觀反映,使工作人員能夠清晰明了地掌握線路數據參數,對于存在的問題能夠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加以解決。同時,還需要企業加強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的意識,加強人員素質培養,通過人員、制度以及技術支持實現線路損耗的降低,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秀艷,王貴寶,魏江,李根.計量自動化系統在電力營銷計量中的應用研究[J].電子元器件與信息技術,2020,4(10):82-83.

[2]劉應華.新常態下供電所在線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農電管理,2020(09):72-73.

[3]朱強.電能計量自動化系統建設及其在電力營銷中的應用實踐[J].電氣技術與經濟,2020(04):67-69.

[4]高歌.電力計量自動化在線損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20,17(03):170+172.

猜你喜歡
電力計量線損管理改善措施
電力營銷計量改造中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電力計量裝置異常的監測方法及處理對策
新形勢下提升供電所供電管理水平的實踐思考
淺談混凝土工作性的影響因素和改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