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施工中圍堰技術的應用探討

2022-03-27 01:15尹文斌
科學與生活 2022年2期
關鍵詞:圍堰技術水利施工應用

尹文斌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各領域都有所發展,人們對事物的要求越來越高,水利工程建筑設計,其目的是保護水利設施,在科學技術發展下,水利建筑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質量,同時,提升建筑的藝術性,才能適應時代發現需求,滿足人們對水利建筑的期待。近年來,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快速發展,其重要原因是國家對水利基礎設施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施工技術對工程有著重要影響,圍堰技術又是技術的重點,直接影響圍堰施工質量。筆者立足圍堰施工實踐,對工程中圍堰技術的應用展開探究,以期能夠促進我國水利工程的艱澀發展。

關鍵詞:水利施工;圍堰技術;應用

引言

在水利工程項目施工建設的過程中圍堰技術應用較為廣泛,具體來講,圍堰主要是保障建筑物基礎開挖和修建工程提供安全與必要的條件,因此說,圍堰是水利工程項目施工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圍堰是水利工程建設中臨時修建的建筑物,為了避免水流進入到圍堰內,其高度必須要高于施工期間的最高水位。圍堰的質量和水利工程項目的質量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必須要采用恰當的圍堰技術。下面本文就圍堰技術應用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論述。

一、水利施工中圍堰技術概述

現代化的水利工程建設,主要采用系統理論對其進行總體上的“水利工程項目生產制造”。具體應用中,主要是按照“大系統+小系統”的模式,在總項目中使用大系統思維,在分項目中采用小系統思維,進行具體的項目生產制造。以水利施工中的圍堰技術為例,它就屬于水利工程的分項目之一,因此,在實際的施工環節,要求對它進行總體上的技術分型、技術選擇、技術性能指標分析、技術施工質量控制管理等。從實際的施工環節觀察其應用,主要包括應用流程設置、應用工藝設計、應用原則預設、應用實踐評估、應用質量驗收等。以應用流程為例,它包括了施工前的技術選擇與各項施工準備、圍堰施工、圍堰拆除、質量驗收等。以應用原則為例,在設計環節就預設了穩定性、合理性、標準性,以及因地制宜和整體性原則。

二、水利施工中圍堰施工技術的應用

(一)土圍堰及土袋圍堰施工技術

目前,我國水利工程施工當中的圍堰技術,使用頻率最高的有兩種,一是土圍堰,使用土圍堰技術施工時,用土也有一定的要求,以黏性土壤最佳,若是無法獲得黏性土壤,則可以使用砂體類的填充物替代,如果使用砂體類填充物,則要對加深堰身的滲流長度,當堰身厚度的增加,要隨著砂體顆粒的大小而改變,顆粒越大,則厚度越厚。此外,圍堰端面土質,直接影響圍堰的滲水程度,并且對圍堰在水壓下的穩定性有著一定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土圍堰方法更加適合水深在1.5米以下,同時水流速度在每秒0.4米以下的水利工程當中,并且這一技術的應用,對河床有一定的要求,河床自身的透水性不可過高。二是土袋圍堰,這一技術更加適用于水深在4米以下,且水流速度小于每秒1.6米以下的河流中,與此同時,土袋圍堰技術對河床滲水性能的要求較小。

(二)漿砌石塊圍堰的應用

漿砌石塊應用中,通常需以石塊分層為依據臥砌石塊,這樣可使較多細縫存在于石塊中,若難以保證砌筑質量,也可引入拉線方式,避免最終的石塊內部有空洞情況。同時應注意在鋪砌開始前,需對石塊采取濕潤措施,這樣有利于使水分滲入石塊中。此時也應對石塊縫隙情況判斷,如縫隙厚度大于35mm的情況,應利用碎石采取填補措施。另外,對于砌石塊工序,為保證表層具有足夠的光滑度,應做好縫隙填補、抹面等操作。以縫隙填補為例,要求在開展前清洗縫溝、縫槽表面,并在砌筑砂漿攪拌合理的情況下,做好填補與抹面工作,最終達到防護的目標。

(三)填充黏土與鋼筋混凝土圍堰方式

現行圍堰技術應用中,常需將相關的監測技術引入,使圍堰軸線數據被確定,以這些測定的結果為依據便可開展黏土填充工作。具體填充中要求在達到圍堰水面的情況下采取分層填充方式,并保證控制28cm的各層填充厚度。填充結束后利用挖土機、壓路機等進行推平、夯實。此外,在鋼筋混凝土圍堰方式應用下,其一般可細化為拱形、重力式兩種類型,其中的拱形圍堰要求所選擇的鋼筋混凝土具有較高的性能,尤其在抗壓能力方面,施工難度較高。通常對于兩側為陡峭懸崖、堅硬石塊等情況,采用拱形混凝土圍堰較為適宜。而在重力式圍堰技術方面,所設計的圍堰多為永久性建筑,可起到水流疏導與兩側擋水的作用。

(四)圍堰導流

圍堰導流是水利工程施工的核心環節,根據水利工程的實際情況,可以采用全段和分段兩種不同的導流方法。分段圍堰導流主要應用于規模較大的水利工程,要求水流速度比較高,河床面積寬闊,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將圍堰分成不同段,從兩岸位置逐漸向中心位置合攏,最終完成圍堰的整體操作。全段圍堰導流主要應用于水流量比較大,河床面積狹窄的區域內,通過圍堰的設置能夠對水流完成一次性阻斷,并將其導入預先建造的水利工程結構中。

(五)黏土填充

黏土填充是圍堰施工的重點環節,通過合理的施工處理能夠提高圍堰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在圍堰與水利工程主體連接的過程中需要廣泛收集各類數據信息資源,為保證黏土完全填充,需要對圍堰的軸線位置精確測量,降低圍堰底部縫隙發生率。選擇黏土應當依據就地取材的原則,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降低成本。如水利工程施工需要采用分層填筑的模式,需要控制每層填充厚度,完成后需要對密實度和平整度進行檢測。完成黏土填充后需要進行夯實和碾壓處理,選擇適宜的碾壓設備,確保圍堰結構穩定性指標符合水利工程的基本要求。

(六)圍堰平面布置

圍堰主要的作用是擋水,在設計階段需要充分考慮所在地區的資源情況、地理條件等因素,保證圍堰質量。圍堰平面布置主要包括排水、道路、材料堆放、模板、建筑主體輪廓等內容。通常情況下,基坑邊坡位置與建筑主體輪廓距離控制在20-30m,縱向坡度與建筑主體輪廓之間的距離控制在2m以下,確定合理的基坑面積,保證排水順利進行。在圍堰整體結構形成后,需要排除施工廢水、滲透水、雨水等積水,也需要及時排除天然降水和基礎滲水,避免水利工程存在安全隱患。

(七)加固與拆除

針對圍堰結構在長期使用情況下出現的塌方、滲水等方面的問題,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加固處理,技術人員可結合水利工程情況,利用沙袋或土石進行覆蓋性加固,結合天氣情況和汛期情況,合理地選擇施工加固技術,避免圍堰結構穩定性存在問題。進行圍堰結構拆除的過程中,部分材料需要回收利用,降低垃圾產生量,保護周邊環境。

結束語

為了不斷創新和發展新的建筑技術,應該盡快對建筑技術的不足之處進行改善。充分發揮圍堰技術在水利工程中應用的優勢,根據最初設計方案的技術要求,確保水利工程結構的穩定性,從而進一步提高工程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田賀.水利水電工程中圍堰技術的應用研究[J].水電水利,2021,5(1):142-143.

[2]胥細望.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圍堰技術[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21,50(5):2.

猜你喜歡
圍堰技術水利施工應用
軟土地基基礎上水利施工處理方法
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及管理措施研究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芻議水利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
水利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方法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