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一”到“多”拓展音樂“教學評”形式

2022-03-31 21:37朱旖
江西教育C 2022年2期
關鍵詞:小學音樂

朱旖

摘? ?要:“教學評”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本文從教學內容的“多元滲透”、教學方法的“多元互動”和教學評價的“多維評價”三個方面,探究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拓展“教學評”形式的策略。讓音樂課堂教學形式多元化,既能滿足學生音樂學習的多元化需求,又能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益。

關鍵詞:小學音樂? “教學評” 多元拓展策略

“教學評”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每個環節對教學效果都有著很大的影響。教師在專業成長中沒有捷徑可走,“以學定教”的理論與理念必須通過課堂教學實踐來體驗和感悟。本文從當前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探究拓展音樂課堂教學形式的策略。

一、當前教學存在的問題

以《鼓兒響咚咚》為例,本課的教學要求是:了解鼓這種古老的民族打擊樂器,學習鼓的敲擊方法,認識鼓的音色和節奏的不同。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筆者發現了當前教學存在以下問題。

(一)教學內容“守成規”

音樂是有“生命”的藝術,藝術是多元的,音樂的類別也是多元的。在核心素養的指引下,音樂教學的內容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而應該是多元的、動態的。以《鼓兒響咚咚》為例,很多教師在教學本課時,將視角局限于教材內容,基本上按照教材《鼓兒響咚咚》歌曲、音樂游戲《我是小鼓手》、情景表演《虎大王來了》的順序開展教學活動。教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載體,但是任何一種教材都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教師應在課程標準的引導下,以教材為依托,對教材進行適當的取舍、調整、加工和重組,讓教學內容為個性化教學服務。

(二)教學方式“灌輸式”

教師轉變教學方式,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因素。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方式單一,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學習積極性不高。在以知識傳授為主的“灌輸式”教學的方式下,學生也許全程無差錯,但是看似順利的課堂其實缺乏生命力。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特征是多元的,那么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式也應該是多元的。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差異性,創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會質疑、探究、實踐,使學生愛學、樂學、會學。

(三)評價方式“獨角戲”

以《鼓兒響咚咚》為例,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因此,在課堂上筆者采用了語言加動作的評價方式,以一個微笑、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手勢、一句贊同的話,讓學生接收到筆者發出的鼓勵信息。但整節課的評價中,都是筆者在唱“獨角戲”,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提出的“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的評價要求相去甚遠。

二、“教學評”形式多元拓展策略

“教學評”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以課堂為主陣地,以學生為主體,全面剖析“教學評”教學環節,不斷優化具體的運用策略和路徑。教師要以從“一”到“多”的豐富形式,滿足學生音樂學習的多元化需求,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益。

(一)教學內容從“課本中心”轉向“多元滲透”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根據音樂學科本身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及發展需求,多角度、多元化地拓展和豐富教學內容,為課堂注入更多課堂之外的音樂知識,讓教學內容從“課本中心”轉向“多元滲透”。

一是要滲透音樂背后的文化。音樂能反映一個民族或地域的文明和風土人情,甚至是潮流與精神。引導學生挖掘音樂作品背后的文化,能使學生與作品產生情感共鳴,從而更深刻地體會音樂作品的情感和社會價值。例如,在《鼓兒響咚咚》教學中,教師可以把與鼓相關的文化內容引入課堂,通過鼓的起源、發展、民族特色等,讓學生了解音樂與文化的密切關聯。

二是要探尋樂器發聲的秘密。音樂課的教學目標不只是簡單地教會學生唱歌,而是要發展學生的音樂素養。在教學中配合教材內容,適時穿插樂器及其發聲原理等專業知識,是發展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不可或缺的部分。例如,在《鼓兒響咚咚》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問:“鼓是怎么制作的?鼓是怎么發出聲音的?打擊樂器有多少種類?”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鼓”發聲的原理。然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氣球皮、塑料桶、膠帶等材料,制作簡易的“鼓”,讓學生通過實踐了解其發聲原理。學生在實踐探究中,能了解樂器及其發聲原理,無形中加強了對音樂聆聽、樂器演奏、樂器知識等方面音樂素養的培養。

(二)教學方式從“枯燥單一”轉向“多元互動”

多元化教學法是新課程改革下轉變和創新教學方法的產物,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教學條件,創新教學方法。教師要注重打破單一的教學方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第一,教師可采用形象教學法。例如,在《鼓兒響咚咚》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演示,拿出一只小鼓,把米粒放在鼓面上,然后擊鼓。讓學生仔細觀察,并提出問題:“鼓聲響,小米粒跳得怎么樣?鼓聲輕,小米粒又跳得如何?”引導學生觀察小米粒的動態,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音樂知識。

第二,教師可采用互動游戲法。例如,在《鼓兒響咚咚》教學中,教師可將學生分成兩大組,讓一組學生大聲唱“咚咚咚”,而另一組學生則跟著節奏大聲敲鼓。一輪“人鼓對話”過后,雙方角色互換。這樣“有節奏的對話”,能讓學生感知節奏韻律,在互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和思維。

第三,教師可采用肢體律動法。例如,《鼓兒響咚咚》總共有四個樂句,每個樂句后面都有一個長音,分別是1、3、5。教師可引導學生用肢體動作來表現這三個音的音高:蹲(1)、半蹲(3)、站(5)。讓學生用身體配合音樂表達,能在“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四,教師要利用好開放式教學,即“第二課堂”?!暗诙n堂”將教學與生活、網絡、社會等學校以外的空間融合,能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例如,在《鼓兒響咚咚》教學中,教師可以帶學生去學校的扁鼓舞、腰鼓舞社團感受一下鼓與舞結合的魅力;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上傳與鼓有關的微課,推薦優秀的作品,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

(三)教學評價:從“單向視角”轉向“多維評價”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的發展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音樂學習的過程是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的過程,教學評價要從“單向視角”轉向“多維評價”。

首先,評價主體要多元化。在教學中,評價主體不能只局限于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評價,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學生在自我評價、互相評價、師長評價中,能不斷反思自我、認識自我、發展自我。例如,教師可以設計“我是小評委”活動,組織學生互評;也可以創設自評平臺“音樂成長記錄袋”等,記載學生的自評;還可以在學校、社區等場所,開展“快樂的小鼓音樂會”等,讓家長參與評價。

其次,評價內容要多樣化。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勢領域,也有自己的弱項,評價學生不可單一化、片面化,應以課程內容為依據多樣化擴展。音樂教學要綜合評價學生的音樂素養,其中包括學生的音樂常識、識譜能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以及在活動中的參與態度、學習習慣、合作愿望及協調能力等。

總之,從“一”到“多”多元擴展音樂“教學評”的形式,能解決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拓展“教學評”形式的過程中,教師的認識也會得到發展,教學思維能完成“以教定教”到“以學定教”的轉變。

參考文獻:

[1]俞曉紅.彈性預設? ?動態生成——讓初中音樂課堂閃爍生命火花[J].新課程(中學),2012(3):78-80.

[2]蔡瑤.以多元化策略,提高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實效[J].北方音樂,2015,35(1):127.◆(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吳江實驗小學)

猜你喜歡
小學音樂
啟動多元思維,激發音樂靈性
淺談小學高年級合唱教學設計優化策略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機智的研究
小學音樂綜合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探究
新時期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小學音樂教師
戲歌藝術特色以及對小學戲曲教學的引導作用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開啟學生智慧,構建快樂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