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國家大劇院談劇院的現代化建設

2022-03-31 12:04李爽
大觀 2022年2期
關鍵詞:現代化建設文化創新國家大劇院

李爽

摘 要:國家大劇院立足于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功能定位,在高雅藝術的創作生產與展示、傳播推廣與普及、營銷與管理方面建立起了一套專業化的劇目制作體系和大體量、常態化、高品位的演出經營模式,并創建了具有國家大劇院特色的現代化運營管理模式,為中國劇院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示范。

關鍵詞:現代化建設;國家大劇院;文化創新

近年來,國內興起了現代化劇院建設的浪潮。越來越多的劇院拔地而起,并且在運營理念和設備設施等方面已達國際標準,成為人們豐富文化生活和提升藝術審美的重要場所。自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文藝工作的開展作出指示,他指出:“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币虼?,努力推進我國劇院現代化建設邁上嶄新臺階是當下劇院發展的重要議題。國家大劇院作為中國文藝事業發展的重要殿堂,不斷以先進的創作理念和科學的管理模式踐行黨的文藝方針,在現代化劇院管理領域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提供了劇院現代化建設的先進經驗。如今,建設高水平的現代化劇院已成趨勢,這不僅是對于大眾與日俱增的文化消費需求的回應,也為城市乃至國家提供了具有文化價值的精神場所。

一、劇院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性

(一)劇院是平等共享文明成果的重要平臺

藝術家在臺上,觀眾列席臺下,共同在劇院空間里感受著文化的魅力,接受著藝術的款待,由此,藝術家與觀眾在劇院特定的場域下平等交流,為實現文化發展和藝術傳播提供了基礎。劇院是一個城市中精神文明的象征。人們在這里以藝術為媒介展開思想的碰撞,藝術家和觀眾在這里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相互促進,共同營造良好的文化演出生態。文化成果是由人民群眾所共享的,這不僅反映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體現了共享發展的新理念。劇院是一個開放的空間,它象征著藝術的大門為每一位公民而敞開。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劇院更是開啟了全民共享文化成果的新征程。

(二)劇院是不同國家和民族間互通的重要紐帶

每一種文明都是牢牢根植于自己的生存土壤當中的,也正是文明的根基將國家和民族緊緊凝聚,展現著人民的智慧結晶與精神世界。每一種文明的存在都是有原因的,劇院的價值在于要為中華文明注入新的生機,也要為繁榮世界文明創造條件,為人民打造一個百花齊放的精神家園,以海納百川的胸懷,為各國人民創造優秀文明成果,搭建展示舞臺。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突破,國際間的數字藝術資源也更易傳播和共享,交流的成本也逐漸降低,人們在劇院現代化的進程中可以花費得更少并享受得更多?,F代化劇院也要考慮增加引進國外優秀演出劇目數量,與來自全球各地的藝術表演團體形成長期合作的良性機制,促進國家和民族間的文化交流。

(三)劇院是推動文化創新的重要引擎

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遺產既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繼承者們薪火相傳,將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守護和延續下去,也需要藝術家們不斷地推陳出新,堅持守正創新的理念,激活文藝進步源頭活水,源源不斷地為人民群眾提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文藝作品。藝術創作始終要在繼承傳統和尊重藝術創作規律的前提下進行創新,與當下的時代相照應,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F代化劇院建設的核心仍然是將文藝創作視為劇院運營的最重要環節。內容作為劇院核心競爭力的體現,應當突出中國特色,注重原創,并在精神上為人民領路。與此同時,還應當立足中國現實,植根中國大地,將觀念與手段更好地結合起來,對內容和形式如何融合與發展的問題進行深度思考,竭力將文藝作品的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提升至新的高度。

(四)劇院是提升大眾藝術素養的重要渠道

人是文明交流互鑒最好的載體。人民群眾的滿意和滿足是劇院現代化建設進程中一切決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營造良好的公共文化環境的目的始終在于提高人民對于文化生活的易獲得性和幸福感。新時代的劇院作為重要的文藝殿堂應當有情懷、有擔當,不僅要在藝術創作上有所追求,更應當把藝術普及作為理想并付諸行動,推動文化事業進步。劇院在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應當樹立起良好的愿景,不被市場經濟的大潮席卷,始終保持自己的藝術格調。

二、國家大劇院現代化建設的經驗

相對于中國表演藝術的歷史,國家大劇院是年輕的,但它卻為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藝術魅力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先后已有800多家演出院團、30多萬人次藝術家登上了國家大劇院的舞臺,其每年更是吸納了近百萬人次在這里觀賞演出。劇院擁有完整的劇目制作體系,也擁有屬于自己的管弦樂團、合唱團,以及歌劇和戲劇演員隊。劇院除了出租演出場所的業務外,每年都會新制作劇目8部左右,所以它同時也是一個非?;钴S的藝術生產機構。這個國際化、現代化的劇院已與130多家駐華使館和440多家國際藝術機構建立了工作聯系,與34家國際藝術機構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在交換演出、人才培養方面都有開展相關的合作。在十余年現代化劇院建設的探索中,國家大劇院的運營經驗值得分析和借鑒。

(一)國際化的交流與合作

人類璀璨的文明成果由世界人民共享,藝術也并無國界之分,一個現代化劇院具有開放懷抱的使命,旨在促進國際間的藝術交流與合作。國家大劇院與多家國際藝術機構存在工作業務上的往來,與諸多世界一流藝術機構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國際劇院聯盟當中享有聲譽和地位,并將國際表演藝術領域頂級標準和潮流風尚作為劇院運營的目標。

國家大劇院對于國外演出的引進堅持人民性、藝術性、國際性的經營宗旨,秉承藝術改變生活的核心價值理念,崇尚高品位、高水準的高雅藝術,符合國家大劇院作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和國際劇院領袖級成員的定位和品牌形象。引進以國際著名藝術家和演出團體為主,力邀國際一流節目參演。國家大劇院赴海外演出以社會效益為優先考慮,以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魅力,樹立當代中國的良好形象,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演出劇目或曲目內容能夠展現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昂揚向上的紅色文化、充滿生機的當代文化。

(二)持續的創作活力

國家大劇院持續發揮著高水準的創作能力,自制演出項目的藝術門類包括歌劇、話劇、舞劇、京劇等,數量累計達到近百部,打造了一批如《長征》《天路》等具有中國風格和民族特色的原創劇目,也制作出了《圖蘭朵》《阿依達》等世界經典歌劇作品,深受國內外觀眾的喜愛。

原創劇目題材規劃秉承大劇院的經營宗旨和藝術價值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體現和表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的優質題材,力爭創作出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藝術作品。

(三)深遠的文化影響力

在藝術普及與教育方面,國家大劇院也充分利用自身資源,構建出常態化、高水準的藝術普及體系,在承擔社會責任、發展文化事業方面貢獻力量,打造出了周末音樂會、經典藝術講堂、青少年藝術普及教育活動和公共空間演出等品牌項目,為大家提供高水準、低門檻的藝術體驗。建院以來,國家大劇院累積舉辦各類主題活動上萬次,使文化藝術成為市民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品牌項目按照國家級表演中心定位和高品位、高水準的中外高雅藝術的要求,遴選參與項目的藝術專家,以確保演出及活動質量。周末音樂會堅持以演出為主,以講解為輔,演講結合、賞析并重,邀請高水平、高質量的國家級藝術院團和具有國際知名度的高水平海外院團,演奏觀眾耳熟能詳的交響樂、民族管弦樂、歌劇等經典曲目,邀請指揮家、藝術家現場演奏,講解曲目內容、風格、表現特點、樂曲結構、作曲家背景等知識,普及正確欣賞音樂的方式方法。經典藝術講堂邀請知名藝術家、教育家、演出劇目主創人員,圍繞大劇院制作劇目或演出劇目,為觀眾講解歌劇、音樂、舞蹈、戲劇、戲曲等藝術知識,輔以音像視頻的播映,并請專業演員或藝術專業學生進行現場示范表演;青少年藝術普及教育活動以學生觀眾為對象,主要面向參演學校學生及相關年齡段學生群體。大劇院免費向參演團體提供演出場所,而演出學?;蚝献鞣娇梢怨嫫眱r購買演出票,組織學生免費觀看。公共空間演出是大劇院邀請知名藝術院團青年演員、專業藝術院校學生在大劇院公共空間為社會游客觀眾進行開放性小型高雅藝術演出。公共空間演出堅持演講結合、賞析并重,讓觀眾通過現場觀賞示范表演、聆聽藝術知識講解、參加互動體驗,走近并了解高雅藝術。

(四)高效的統籌管理

國家大劇院探索出一套特色運營管理模式,部門設置完備,且分工明確。其不僅追求藝術水準的高度,同時兼顧市場發展,不僅重視商業效益,也潛心于社會效益最大化。相關人員應從頂層布局出發,以系統論的方法和放眼全局的角度,集中有效資源,推動劇院的現代化建設。

現代意義的劇院在我國發展歷程并不長,缺乏深入系統的研究導致人們對劇院的功能定位還存在很多模糊認識,對劇院管理還停留在“看場子”的層面,主觀性強、隨意性大,以經驗主導決策的現象十分突出。國家大劇院作為大型現代綜合劇院,承擔著傳承和傳播中外藝術精品的重要使命,以往零敲碎打的管理模式并不適用。于是,國家大劇院在十余年的探索中不斷總結經驗,形成了以制度和標準為基石的現代化管理模式,保障著劇院的長效運營和發展。在正確高效的管理體系下,通過及時固化和提煉工作中的有益經驗和成果,日積月累沉淀下十二類、上百項的制度流程,形成劇院員工共同遵守的操作規程和工作標準。

三、對中國現代化劇院建設的建議

(一)從城市中汲取發展養分

越來越多的劇院建筑成為著名的城市地標,劇院的發展離不開當地地方文化的滋養,作為回饋,劇院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和更加親和的姿態主動融入城市?,F代化劇院不僅局限于劇院建筑實體,不僅可以在吸引更多人走進劇院方面做出努力,也可以突破建筑本身,開放地走向生活,走進社區和學校,讓音樂的旋律和藝術的芬芳流淌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二)提供優質服務體驗

劇院既是觀看演出的場所,也是人們休憩身心、相互交流的地方,可以為觀眾提供優質服務,有助于消除與公眾的距離。打造一座有溫度的劇院,也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關系融洽,讓人們獲得更加美好的精神文化享受。因此,劇院在現代化發展進程中應當注重提升人文化服務水平,為觀眾和藝術家營造和諧的觀演環境和文化氛圍。

(三)打造新型智慧劇院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傳統劇院面臨著不容小覷的挑戰。借助互聯網、多媒體等現代科技發展最新成果,可以有效增強劇院藝術原創力、品牌傳播力和運營管理能力,推動藝術創作、藝術傳播和藝術管理創新。劇院可順應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化發展形勢,實現業務全流程管理和多業務工作高效協同,創建科技與藝術深度融合的智慧型國際化劇院。

(四)注重劇院品牌形象

當下十分流行“打造人設”這個概念,其實劇院也需要立住自己的設定,這便是營造一個良好的品牌形象。品牌推廣和市場營銷能夠把劇院與觀眾、產品與市場緊密連接起來,實現劇院觀眾和藝術的共鳴。劇院的一切生產和經營環節都應該圍繞品牌形象進行,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通過各個渠道的宣傳活動和創新衍生手段實現宣傳效果。

四、結語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今天,文化多樣性也愈發受到重視。作為容納和承載文化藝術發展的重要載體,劇院的使命任重而道遠,必須加快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劇場必須擔負起推進文明進步的愿景,只有走出藩籬,面向未來,才能在時代的要求和人民的需求中邁出堅實的步伐,續寫輝煌。與聚光燈下眾星璀璨、歡笑聲和掌聲雷動的演出場景相比,一家劇院背后的經營和管理工作似乎沒有那么引人注目、風光熱鬧,但是真正能夠讓一家劇院不懼風浪勇往直前、矗立于成功之巔的,絕不僅僅是臺前的異彩紛呈,而是科學的、現代化的運營管理模式,以及在幕后默默支持這套模式的制度體系。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10-15(2).

[2]林宏鳴.中國需要怎樣的現代化大劇院[N].文匯報,2008-06-15(8).

[3]徐漣.探索現代化劇院的成功之道[N].中國文化報,2008-03-22(1).

[4]陶慶梅.中國大劇院建設的模式、問題與出路[J].文化縱橫,2016(5):92-99.

[5]陳平.劇院運營管理:國家大劇院模式構建[J].音樂研究,2016(1):116.

[6]馬述智.劇院經營策略初探[J].戲?。ㄖ醒霊騽W院學報),2020(4):132-145.

[7]錢世錦.劇院建設運營不可忽視的三個環節[J].藝術管理(中英文),2019(4):14-15.

[8]俞峰.從藝術創作與生產的角度談劇院運營與管理[J].藝術管理(中英文),2019(4):13-14.

[9]馬明,陳夢笛.品牌傳播視角下揚州新劇院運營管理研究[J].藝術教育,2020(1):43-46.

[10]徐瑞彬.現代劇場運營管理:寧夏大劇院運營管理模式的構建[J].中外企業家,2019(27):27.

作者單位:

中央戲劇學院

猜你喜歡
現代化建設文化創新國家大劇院
大劇院
國家大劇院歌劇節?2022啟幕
國家大劇院四月演出大揭秘
試論水利工程管理的現代化與精細化建設
推進中國政治現代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以文化創新為載體提升企業品牌
關于煙草商業企業管理創新的方法研究
“三國殺”背后的文化分析及啟示
推進錫林郭勒盟氣象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國家大劇院 北京音樂廳 中山音樂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