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財政資助對企業科技創新的影響

2022-04-01 19:31舒奇普
今日財富 2022年8期
關鍵詞:效應資助補貼

創新科技產品有公共產品性、不確定性和外部性,并在創新過程中有技術風險、市場風險等,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業進行創新的積極性,不利于產能升級。本文基于公共產品理論等理論基礎,以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2984家高新科技企業為研究對象,基于其2013——2019年的樣本數據,研究政府的科技資助帶給企業創新的作用。研究說明,地方政府創新補貼能夠明顯加大企業研發投入,平均每單位政府研發投入,能增加企業0.248單位創新研發投入。也就是說,地方政府補貼發揮“互補效應”。所以,為了促使企業增加創新投入,政府應適當對企業研發活動進行補貼,以促進地區創新水平。

十六世紀以來,科技創新革命的發展都會使得人類文明和世界經濟發展實現大飛躍,創新是實現人類社會進步發展的主要動力。但目前我國面臨的世界經濟形勢不容樂觀。一方面,由于經濟同步性與周期性的影響,世界經濟整體處于中低速增長水平;并且伴隨全球產業革命和新技術變革的發起,發展高新產業,比如新能源、綠色經濟、信息技術等,成為各國未來經濟增長的核心競爭力,被作為重要發展對象。

但科技創新活動往往投入巨大,且收益具有不確定性,導致企業創新承受巨大風險;并且科技創新產品往往具有外部溢出性、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使得創新者不能獲得全部收益,從而影響企業創新積極性。因此,為推動我國科技創新發展,政府還有必要進行合理的政策干預,主要體現在財政支持、政策支持等?!丁笆濉眹铱萍紕撔乱巹潯返任募赋?,地方側重推動技術開發及轉化應用,其支出重點放在開發及技術研究方面。在推動創新建設方面,對比中央政府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任務,地方政府的任務中心實際上在于對中央科技發展戰略的部署與落實。

研究地方財政對企業科技創新活動的作用機理,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有著很大影響。確定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對于科技創新財政支持方面的分工安排及制度設計。實踐上,為地方財政科技投入及相關政策制定提供參考。

一、文獻綜述

關于財政資助與企業科技創新的相關關系研究,主要有兩個重要的假設前提:一是,政府科技投入的決定因素具有外生性。二是,這種因素具有內生性。目前,基于以上兩個假設進行的相關研究,其成果如下。

(一)外生性

大部分研究認為政府科技投入的決定因素具有外生性。Klette(1999)認為,政府科技投入被隨機地配置給相關企業,與企業規模、企業所有權性質和技術能力等因素沒有聯系?;谕馍约僭O,對政府科技支持和企業科技投入存在“互補效應”或“替代效應”,學界一直存在爭議。當前對此問題的觀點主要有以下:

企業科技研發投入和政府資助之間存有“互補效應”,即政府資助對企業技術創新產生顯著正向影響?;パa效應也稱為杠桿效應,其存在是因為隨著政府創新補貼投入,企業科技創新帶來的個人收益上升,縮小了與社會收益之間的差距,從而鼓動企業加大科技創新的投入。

政府科研投入與企業科研投入存有“替代效應”,企業研發投入受到政府資助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直接影響,即在企業研發投入規模一定時,隨著政府投入增加,企業減少自身研發投入。間接影響比如政府研發資助導致創新投入要素市場價格上漲,從而增加科研成本。唐欣、王震和張立華(2017),根據河北省時間序列數據研究發現,企業和高等院校對于政府的研發資助均使得企業研發投入出現了部分的擠出效應。

企業科技研發投入和政府資助的關系還受到其他因素干擾。毛思琪(2019)認為政府資助對企業研發投入的擠出效應受以下三種因素影響,企業規模、資產負債率、盈利狀況會顯著減少這種擠出效應,即負債越多、企業規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大,政府補助對其科研投入的負向影響越低。

(二)內生性

部分學者認為其起決定因素具有內生性。也就是政府對企業科技創新的財政支持受企業諸多因素影響。如企業的創新水平、稅收貢獻、規模與知名度、所有權性質等。因此,政府在向企業提供科技創新支持時存在自主選擇,進而導致政府科技投入內生性問題存在。內生性的存在,致使用一般的OLS估計法無法正確估計回歸方程。因此,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解決內生性問題。目前主要解決辦法有:工具變量法、DID法、傾向值匹配法和樣本選擇模型法。

翟海燕、董靜和汪江平(2015),以上海215家高科技企業為研究對象,選用Heckman樣本為選擇模型,去除政府投入產生的內生性問題,實證研究發現,短期而言,政府科研補貼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但對于中長期,對企業的激勵表現十分有限。董靜和翟海燕等(2018),將上海3194家企業的非平衡面板數據作為樣本,采用傾向值匹配法(PSM),消除政府財政補貼內生性問題,實證研究發現,總體而言,政府科技補貼對企業技術投入產生了積極影響。

從現有代表性研究而言,創新的政策效果仍然受到財政支持的影響,并且大多研究關注的是政府整體上的財政支持對企業創新的沖擊。站在地方政府角度上的研究較少見。本文結合馬克思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思想,以企業微觀個體為研究對象,對政府財政資助與企業創新投入進行實證分析。

二、相關概念界定與理論分析

(一)地方政府資助概念界定

地方政府財政支持是政府為了提高企業技術創新、增強創新實力的財政投入。主要針對產業共性和關鍵技術創新研發,推動地方科技結果轉化,加強企業的創新能力,達到加強技術創新引導、強化地方科技創新支撐、發展環境建設與科技人才三方面功能。實現方式主要依靠一系列的政策工具與資金投入。

(二)地方財政資助與企業創新的關系的理論分析

對當前政府科技補貼對企業創新研發投入造成影響的主要研究有以下三類:

第一,互補效應。政府科技補貼可以作為企業研發的低成本投入,能減輕企業創新成本,能夠對企業創新起到積極作用。

第二,替代效應。在企業研發投入達到一定規模時,伴隨地方政府補貼加大,企業能夠縮小自身研發的投入。但政府研發補貼會導致創新投入要素市場價格上漲,從而增加科研成本。gzslib202204011930

第三,混合效應。在后期研究中發現,政府在資助企業的科技創新上,結果并非歸因于替代效應或杠桿效應,實際上其受內外部種種因素影響。胡永健、周寄中(2009)發現,在政府投入額占企業研發總成本超過40%后,地方政府資助對企業科技創新研發由“互補效應”轉化為“替代效應”。柳學信、孔曉旭等(2019)發現,政府資助只正向影響國有企業的研發投入,消極影響非國有企業的研發投入。

本文關注研究財政科技創新補貼上的直接效應,結合國內學者眾多研究看,政府科技創新資助體現出的杠桿效應要大于替代效應,可以看出政府科技創新資助對企業的成本具有很明顯的互補作用。

三、地方財政資助對企業創新投入的實證分析

(一)樣本解釋

以研究樣本的可得性、可控性和代表性為依據,將研究對象選取為張江高科技園區的企業。張江高科技園區財政科技資助數據均來源于浦東新區財政局;企業科技創新數據均來源于浦東新區統計局。剔除企業信息缺失嚴重以及存在比如企業總資產呈現負、員工人數記0等比較明顯的錯誤數據,將2013—2019年2984家企業,總共6846條觀測值的數據為最終樣本。

(二)變量的選擇和描述

被解釋變量采用當前學術界的主流方法,使用企業科技創新研發投入作為被解釋的變量。

關于解釋變量,核心解釋變量為企業獲得的政府科技補貼的總額。關于控制變量,借鑒張嘉怡和王璽(2015)等的研究結論,選取企業科技研發投入帶來影響的其他主要因子為控制變量,分別是年份、專利申請數、所屬行業、員工總數、企業年齡和納稅金額。

(三)模型構建

本文選擇OLS估計法來解釋政府資助對企業科技創新研發投入造成的直接影響,模型表達的公式如下,其中Rdit為企業研發投入,Rdsubit企業收到的各種政府科技補貼,X'it對政府補貼有影響的各種可能的可觀測因素。

Rdit=α+βRdsubit+γX'it+uit

uit~N(0,δ2)

(四)實證分析

本文采用stata軟件處理數據,分析地方政府科技創新資助對企業科技創新研發投入造成的影響,得出結果:

由表3.3可知,促進創新活動補貼能以1%顯著地提高企業研發投入,以地方政府資助,能增加企業0.248單位研發投入。所以,旨在鼓勵產品創新、企業技術科技創新、專利申請等活動的政府資助,能夠起到推動企業科技研發投入取得的成效。

企業資產、員工規模均為1%顯著性水平對企業科技創新研發投入造成顯著正影響;企業年齡、稅收水平及企業性質在10%顯著性水平對企業科技創新研發的投入造成了顯著影響。其中企業年齡是消極影響,另外兩因素是積極影響。但是,專利申請數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

四、結論及建議

通過實證研究得出,地方財政科技創新補貼對企業科技創新研發投入有著顯著的積極影響,呈現出顯著互補效應。但上海浦東新區財政政策設計和實施方面仍存在許多問題,對此本文作出如下建議:

(一)繼續擴大對科技創新的財政投入力度,首先,創建穩定的對財政科技創新上的投入機制,擴大專對科技創新資金的規模,使財政科技上的支出能夠穩步增長;另外,充分利用好財政資金的作用,通過創新環境的優化、創新資源的整合,來引導資本向高新科技技術產業的聚集。

(二)加強對成長型企業與中小企業的科技創新支持力度。首先,通過建立創投基金、財政專項資金等方式,激勵成長型企業與中小型企業的技術改造,鼓勵轉型升級;另外,將成熟型企業與大型企業的輻射作用發揮出來,利用成果共享和技術共享的方式,推動與成長型企業和中小企業共同發展。

(三)構造以創新財政績效為導向的財政科技體系??蓪⑵髽I的研發投入與創新績效作為其申請地方財政資助的主要依據;然后對創新成果顯著的企業、國家級重大科技項目的財政給予重點支持。

(四)加強人才方面的建設。首先,設立主要為獎補的財政鼓勵機制,招引高科技人才云集,建立人才激勵和培養計劃; 另外,著重從子女教育、住房、醫療條件、配偶就業等方面著手,建立一個能夠吸引人才的生態環境。

(作者單位:湖北科技學院 數學與統計學院)

猜你喜歡
效應資助補貼
畫與理
上海大幅修訂《專利資助辦法》
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關于開展專利申請相關政策專項督查的通知》
圖表
農機購置補貼的績效分析
黑龍江省啟動2017年專利資助資金申報工作
應變效應及其應用
教育部發布《2016年中國學生資助發展報告》
偶像效應
3 000萬元支持??跒暮蠓N植業 補種橡膠1畝補貼600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