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做好我國林業造林工作的對策

2022-04-01 22:01李振華
南方農業·中旬 2022年1期
關鍵詞:技術改進林業

李振華

摘 要 現階段,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推進下,我國越來越關注林業造林工作。通過造林工作的有效強化,為各項林業工作的有序推進和森林資源的保護及可持續開發利用提供必要的支撐。重點分析林業造林工作中存在的有關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產權制度、木材稅費及造林技術等方面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在新時期主動做好造林工作的策略。

關鍵詞 林業;造林工作;技術改進

中圖分類號:S72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2.031

在森林資源的保護過程中,從根本上做好林業造林工作是其中的關鍵所在,也是核心內容。只有進一步強化造林工作,使其工作水平得到顯著提升,才能確保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進而為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時,著重關注造林工作的優化和完善,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切實有效的應對和處理,進一步有效改進和創新當前的造林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加大科技研發的力度,進而使造林工作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效,為推動我國林業產業的穩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有必要針對當前我國林業造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等內容進行剖析[1]。

1 當前我國林業造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 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方面

現階段,我國越來越重視造林工作的相關內容,并且針對性地確立了相關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且不斷地進行優化和完善。但通過具體調研可發現,在某些地區的造林工作中,相對應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還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1)存在比較明顯的計劃經濟的影子。管理機制不夠健全完善,缺乏時效性、針對性和可行性等相關方面的問題仍然普遍存在,對造林工作的開展和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造成嚴重阻礙[2]。2)在建立針對性的相關體制和機制前,很多林業管理部門并未充分做好全面深入的調研和分析工作,由此導致實際的體制機制在實踐的過程中不能得到切實執行,制度內容和實踐情況存在違背或者不符合的情況,對整體的運行和管理工作造成嚴重影響。3)在責任體制、資金管理和造林項目立項等方面缺乏足夠的管理體制和相對應的規范,導致相關造林規劃不具備針對性和科學性,某些部門的規劃只是為了要投資、求政績、爭項目,并沒有在實踐的過程中切實執行,導致相對應的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往往形同虛設,無法呈現出良好的造林效果。4)在造林投資主體和造林項目實施主體方面并沒有充分實現分離,沒有明確自身的職責和任務要求,由此導致各項工作比較混亂,無法體現出應有的監督管理效能,對我國造林工作質量的提升造成嚴重影響[3]。

1.2 林業產權制度方面

在傳統的林業造林工作中,通常情況下林業建立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在公有制的制度框架下形成相對應的林業產權制度,但在實際造林工作中,問題頻出。

1)產權制度并沒有和國有或集體單位參與造林的每個人的利益緊密相連。在這樣的情況下,無法真正意義上形成更具時效性的激勵作用。雖然當前我國的林業產權所有制有了比較明顯的變化和改善,但在具體的林業產權制度建立和落實的過程中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在造林投資者方面,往往并不具備應有的林木和林地的長期使用權;在林木采伐工作中,往往在很大程度上被限額管理制度限制和約束;在林木所有權方面,不能進行相對應的流轉,因此對投入造林的相關資金也不具備自主支配權[4]。

2)在具體的采伐過程中不能嚴格按照市場規律和市場行情進行運作。即使獲得了相對應的木材采伐和銷售的權利,但因為面臨著較重的稅費壓力,在木材購銷體制方面受到很大限制,導致相關主體并不能獲得應有的收益[5]。在這樣的情況下,導致造林者對林地和林木并不具備相對應的使用權、收益權和處置權,因此無法獲得相對應的經濟利益,無法激發和調動造林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推動林業發展的動力,使林業產業往往無法實現市場化、快速化的發展。這對整體的林業造林工作也會造成嚴重限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租賃造林和承包等相關內容也將受到影響。

1.3 木材稅費方面

1)從整體情況來看,當前的林業稅費體系仍存在計劃經濟的痕跡。在木材生產過程中以采伐天然林為主,在此過程中稅費的名目較多、額度較高?,F階段的林業木材稅費是以采伐人工林為主的生產經營者不能承受的,不符合其利益需求。2)稅費過高也使經營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受到了極大的抑制。很多想投資林業的人或者對這個行業有期待的人,往往因為稅費過高而望而卻步,這樣的情況對造林工作的有序推進和融資工作也會造成嚴重影響。

1.4 造林技術方面

現階段,要想最大限度地體現出林業造林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需進一步優化和完善相對應的造林技術,使其呈現出應有的創新成效,具備更為顯著的高科技含量。但通過具體調研發現,在實際的造林工作中,造林技術方面仍存在很多問題[6]。

1)沒有充分應用具備高技術含量的造林技術和相關設施設備等,導致造林的成效受到嚴重影響。在林業技術轉化方面周期較長,無法及時有效地滿足市場的需求和技術創新的需要,特別是在大面積的造林工程中,往往沒有引入造林新技術的相關內容,因此導致造林的各項工作推進缺乏應有的創新技術的支撐。2)某些基層林業機構并沒有真正意義上有效推廣相對應的創新技術和設施設備,其往往過分強調人工造林,濫用相關技術但卻未體現出技術的可行性和針對性,導致造林質量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很可能出現林木大批量死亡的情況。3)在實際的造林過程中,往往造林密度過大,超出了規定的標準,對林木的成活率會造成嚴重影響,并使后期的撫育工作量很大,甚至會無力進行撫育,導致造林工作質量和效率都不能得到切實提升,無法充分發揮相關造林技術的作用和效能,嚴重限制地方造林工作的有序推進。

2 新時期做好林業造林工作的對策

2.1 不斷優化和完善造林體制和運行機制

在新時代背景下,要進一步把握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深化改革。林業管理部門要進一步把握市場運行規律及市場經濟條件,不斷完善和優化現有造林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有條不紊地開展各項造林工作。具體來講,應做好以下3方面工作。1)充分做好全面深入的調研和分析工作,明確各類影響因素,進而把各項內容在制度中充分地體現出來,使各項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的建立更具備科學合理性、可行性和針對性[7]。同時,進一步加大造林政策的宣傳推廣力度,突破計劃經濟的限制,融入更多的生產要素,在林業建設領域不斷強化政策和方針的落實,拓展投資渠道,使管理策略進一步優化和完善。2)采用更加高效的管理方式,落實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打造多元化的造林主體,使各項制度機制在實際的造林過程中可真正意義上體現出切實可行的成效;加大監督管理力度,確保責任制度和監督管理機制在實踐的過程中切實落實。3)通過嚴格細致的監督管理,使各項制度和相關部門人員的職責在實踐中得到充分體現,為造林工作取得更加良好的效能提供必要的保障。

2.2 不斷優化和完善林業產權制度

1)在新形勢下要著重針對營業產權制度進行優化和完善,要確保林業主體的利益得到維護,在明確產權的基礎上,確保所有權和使用權保持在分離的狀態,從而進一步推進林業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的流轉。2)在實踐的過程中,要進一步引導多種類型的經濟主體通過更切實可行的方式,在森林、林木及林地使用權等方面進行更有效的流轉,進一步盤活森林資產,有效促進非公有制林業經濟實現更加良好的發展,為我國的林業產權制度的改革和林木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撐。3)進一步明確劃分林木所有權、林地使用權等,落實到相對應的經營主體和個人,以此更充分地體現出國有商品林和人工林的造林效果。例如,可通過職工承包的形式,對國有商品林進行經營和管理,也可創建相對應的家庭和私人林場,有效推進私營經濟發展,在具體的發展過程中也可引入木材加工企業等,使原料林基地得到充分構建。4)要進一步體現出產權的多元化,使經營機制進一步優化完善,呈現出靈活高效的發展趨勢,同時對國有的林區和集體林區現有的林地經營管理采取產權多元化的模式,以確保個體造林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的激發和調動,進而使其更有效地參與造林工作,為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8]。

2.3 調整和改革木材稅費政策,激發造林者的積極性

針對當前木材稅費過重等相關方面的問題或者政策不夠科學合理的情況,要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和完善。1)充分做好全面深入的調研和分析工作,把握林業稅費改革的相關要求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執行標準,在不斷調整和完善稅收標準的過程中,進一步有效推進造林工作,對造林者的積極性、主動性起到更為顯著的激發和調動作用。2)著重針對不合理的收費進行有效剔除,使育林基金或者資金管理辦法等得到不斷的優化和完善。對于育林基金等要有針對性地返還經營者或者加大返還的比例,注重針對搭車收費或者亂收費等相關方面的問題進行嚴格細致的監督管理。3)做好審查工作,杜絕各類亂收費問題,以確保造林者的負擔得到充分的減輕,使造林者獲得更多的利益,使其權利得到充分的維護,這樣才能激發和調動造林者和經營者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其更有效地投入到造林工作中來,為造林工作質量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

2.4 不斷改進和創新造林技術

新形勢下,為做好造林工作,需進一步依靠科學技術的推動,以呈現出更加良好的造林效果。1)在實踐的過程中,需充分應用信息化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等,打造信息化管理平臺,進一步實現造林工作和相關指標的及時監控和應對處理,更充分地把握造林工作現狀,并針對監控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展開及時有效的應對和處理,體現出應有的管理效果[9]。2)在病蟲害防治技術、育林技術及施肥技術等方面也要不斷地改進和創新,在技術裝備、設施和設備等方面不斷地改進和創新,以最大限度地提升造林質量和造林效率。3)充分做好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使其更充分掌握相關技術要點,熟悉設施設備的應用方法,強化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同時,不斷改進和創新相關計算機體系和管理模式,以便在實踐過程中可更充分地利用相關技術和設施設備,體現出更為顯著的信息化管理效果,為造林質量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10]。

3 結語

目前,林業造林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或者不足,因此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要結合不同地區的造林實際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切實有效的應對和處理,落實相對應的解決對策,進而從根本上有效推動林業產業持續穩定發展,使造林工作質量得到切實提升,進而為森林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蔡志.林業可持續發展中營林造林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鄉村科技,2019(28):65.

[2] 付春.探究林業造林工程的主要質量問題及改進措施[J].種子科技,2018(8):30.

[3] 李妍.造林管理在林業工程中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園藝,2018(16):221.

[4] 張丹.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問題探究[J].吉林農業,2018(4):88.

[5] 李寧,曾俊霞,江麗.林業工程造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家參謀,2019(16):134.

[6] 宋靜.對我縣造林綠化工作的思考[J].農家科技,2017(6):113.

[7] 楊偉.對造林綠化工作的幾點思考[J].新農村(黑龍江),2016(14):146.

[8] 吳劍波.對造林綠化工作幾個問題的思考[J].林業與生態,2020(3):12-14.

[9] 呂鑫.有關造林綠化工作的思考[J].赤子,2013(4):206.

[10] 鄭昌隆.山區城鎮造林綠化工作淺析[J].四川林勘設計,2004(4):35-36.

(責任編輯:張春雨)

猜你喜歡
技術改進林業
淺談林業技術創新對林業發展影響
林業技術推廣在生態林業建設中的運用
提高林業技術創新促進林業快速發展步伐
林業技術創新對林業發展的影響
land produces
語音業務多系統融合技術研究與實現
電氣試驗設備現狀及技術改進分析
洋縣林業大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