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學》TOC教學效果與挑戰研究

2022-04-03 12:22李玉米陳哲鐘莉明
教師博覽·科研版 2022年3期
關鍵詞:工商管理管理學

李玉米 陳哲 鐘莉明

[摘 要] TOC理論應用于《管理學》課程教學,強化了課程教學目標的中心和導向地位。從教學反饋的結果來看,《管理學》TOC實施的效果比較好,學生的評價比較正面,但在實行中,該授課方式面臨學生學習自主性不足、學生討論積極性不高或討論深度不夠及授課教師工作量加大的挑戰。課程組提出教師應充分利用線上教學資源督促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授課環節中加入實訓環節、采用小班授課制度、對師生制定有效的激勵措施來緩解以上壓力,以便順利推動《管理學》TOC教學的開展。

[關鍵詞] TOC理論;管理學;工商管理

2018年1月,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以下簡稱《國標》)。工商管理類專業《國標》“5.1課程體系總體框架”表明,《管理學》是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學科基礎課”之一,學科基礎課的共同目的是使學生建立作為管理者的基本知識結構;同時《國標》“5.2.1課堂教學”中提出,課堂教學方式除了運用課堂講授方式,還應采用其他教學方式,如研討式教學、問題導向與解決式教學、研究報告、口頭報告與演講等。

目標導向課程(Targeted Oriented? Curriculum,TOC)是以目標作為指向的課程設計方案,其理論核心在于強調課程教學目標的中心和導向地位。[1]《管理學》是一門培養學生管理思維、提高學生問題分析解決能力和管理技能的學科,教師在此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必須以明確的教學目標作為指導,為教學質量奠定基礎。[2] 《管理學》課程實施TOC教學有利于進一步減少學者們眼中的“工商管理理論和實踐之間存在的鴻溝”。 [3]

一、《管理學》TOC教學實施的背景與意義

(一)TOC教學實施的背景

在課程中引入TOC理論離不開需求的推動,是根據工商管理類專業《國標》、學校的定位、專業培養目標進行再匹配的過程。筆者學校是一所應用型本科院校,其培養的工商管理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大多在企業就業。根據筆者學校工商管理系2018年對2010—2015屆工商管理專業183名畢業生抽樣調查的情況來看,有78.69%的學生在廣義服務業(IT業、旅游業、商業、服務業、金融業、交通運輸業)中就業。在這183名畢業生中,有94名認為《管理學》對工作有幫助,占比為51.37%。

課程組在研究過程中結合了工商管理類專業《國標》要求及筆者學校工商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考慮了學生學習意愿和興趣及學校的教學條件,重新設計了《管理學》的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與策略、成績考核方式等,以期取得較理想的教學改革成果。

(二)TOC教學在應用型本科高?!豆芾韺W》教學中的意義

1.TOC能提高學生對《管理學》的自主學習興趣。TOC課程設計人員在現行《管理學》教學基礎上進行教學改革,倡導以學生為課堂中心,并將學習內容與實際工作訓練相結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

2.TOC能增強學生學習《管理學》的效果。TOC的一個特點就是根據已設立的目標去評估學生的能力和進度,以便教師清晰地了解學生的學習表現;學生也能利用設定好的目標作為參照物,了解自己課程學習中的層次與不足。

3.TOC有利于科學考核學生的《管理學》成績?;谀繕藢颍═OC)理念的《管理學》課程教學大綱,明確了課程的教學目標與要求,體現了學校的辦學定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課程教學內容明確了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考核方式與要求反映了課程教學的目標與要求,注重體現學生的學習效果,增加了多樣化的考核形式,避免學生出現“考過即忘”的情況。

總之,實施基于TOC理念的教學改革,能提高教學效果,強化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而系統化的TOC教學研究有利于轉變教師的觀念,形成科學的教學理念,完善教學流程和教學材料。

二、《管理學》TOC教學實施效果調查

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改革,為了調查學生對課程教學實施后的看法,課程組對144名學生和13位任課教師進行了《管理學》TOC教學反饋調查,這些學生包括工商管理、電子商務、市場營銷、旅游管理、財務管理、會計、審計等專業的學生。

第一,對學習期望進行調查的結果。調查結果顯示,144名學生中有130名(占比90.28%)希望通過《管理學》課程學習管理方法和技巧,82.64%的學生期望能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77.78%的學生認為他們的期望是熟悉管理思想和理論。

第二,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查的結果。調查結果顯示,在對《管理學》TOC教學課堂上采用的教學方法喜歡程度的排序中,學生最喜歡教師講授法,其次是案例教學法,再次是實訓法,最后是學生小組陳述法和學生個人演講法。這與對畢業生的調查數據情況不一致。課程組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學校實訓類的課程面向的是大三和大四的學生,而《管理學》學生都是大二的學生,他們系統接觸專業學習不久,還沒有接觸過實訓課程,無法告知是否喜歡實訓方式。

第三,對學習收獲和教學效果進行調查的結果。被調查的學生完成了《管理學》課程教學中的TOC目標,93.06%的學生認為這一教學方式比傳統教學成效要大;86.81%的學生認為《管理學》TOC 教學效果明顯。84.72%的學生認為自己分析問題、應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65.28%的學生認為自己搜尋信息、加工信息、處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加強,89名學生認為自己的溝通、協作、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82.64%的學生認為通過完成TOC目標,挖掘了自己專業的潛力,對未來的學習目標更明確了。

從教學反饋的結果來看,《管理學》TOC實施的效果比較好,學生的評價比較正面。

三、《管理學》TOC教學實施中的挑戰分析

在傳統的教學中引入新的教學理念是一項系統化的工程,容易遭遇來自教師和學生的挑戰。

(一)對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挑戰

學生認為在TOC課程學習中每次課前他們要進行預習或閱讀相關資料、準備發言,占用的時間比較多;個別學生由于壓力大,對TOC教學理念有些抵觸。大部分學生認為線下課程的安排雖然進度快、強度大,但也能接受;但如果線上學習和考核與線下的進度一致,他們的時間被碎片化,時間管理上不易。有學生反映其他課程也采用了TOC教學模式,同時學習兩門這樣的課程已感到力不從心。

然而,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能進行預習和完成準備工作的學生大概占比是61.11%;仍有近39%的學生不預習,即便輪到這些學生發言,這些學生也只是在書上翻找答案,有可能回答不出問題,如此會因為臨時思考耽誤了課堂教學時間。

(二)學生討論積極性不高或討論深度不夠

TOC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發言要求較多,分小組做報告、討論的情況常有發生,但如果該小組沒有做好內部分工,則有可能出現課堂上該小組無人發言的狀況,影響整組的平時成績。同時,由于學生事前準備的時間并不充足,又存在小組成員不配合的狀況,選修《管理學》的大多是大二的學生,他們對自主學習的內容思考不足,課堂發言深度不夠。

(三)教師工作量加大的壓力挑戰

對于《管理學》每一章的教學內容,教師們除了要消化教材中的閱讀材料,還要搜尋課外最新的閱讀素材;還有部分教師給學生安排了實訓作業,需要在課堂上和課堂外對學生進行實訓指導,并批改實訓作業。同時教師需要對學生小組進行合理分工,而由于筆者學校實行學分選修制,存在上課人數在開課一周后仍不確定的現象,導致分組工作滯后。另外,教師需要記錄在課堂上哪些學生發了言,哪些學生沒有發言,發了言的學生的表現如何。13位教師中有兩位教師表示,他們會忘記記錄學生的成績;有4位教師表示,《管理學》TOC教學的每章環節都是由不同學生參與的,由于每章內容不一樣,評價內容與評價標準不一樣,他們不能完全保證對學生表現評價的客觀性。

四、優化《管理學》TOC教學的建議

(一)利用線上課程的數據監督學生預習

課程組早在2019年暑期,在超星泛雅平臺上傳了《管理學》的全套課程資源,包括章節視頻、每章小測、案例、綜合練習等,以供學生自主學習。在2020年春季疫情停課期間,這一套用全系力量打造的課程資源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成為講授的主平臺。雖然現已恢復線下授課,線上課程的利用由各任課教師自行把握,但如果任課教師統一規定學生在每周線下課程前必須完成所有線上課程的任務,并將線上課程的學習情況作為平時成績考核的依據,將會極大地提升學生的自主預習率。該平臺的管理后臺可以實時監控學生學習的動態,任課教師可以根據系統統計的數據來考核并督促學生完成預習。

(二)教學中加入實訓環節

無論是對學生的調查還是對教師的調查,結果均顯示,《管理學》應開設實訓環節。實際上,大部分教師在《管理學》的教學中都設有實訓環節,《管理學》課程屬性決定其不能成為完全的實訓課,只能開設部分實訓環節。目前教師需要進一步優化實訓方案。

(三)開展《管理學》TOC教學宜實施小班制教學

TOC課堂上,學生參與的環節較多。以一個60人的班級為例,學生被分為15組,假設每組學生需要4次發言才能得到20分的課堂平時成績,每組每次發言5分鐘,則總共需要至少300分鐘,將近7個課時,而《管理學》的總學時才48個課時,如按上述分配方案,學生發言環節占用課時比例較高。部分教師也反映,在實施TOC教學后,每章的教學任務勉強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但不從容,所以《管理學》TOC教學宜采用小班制進行教學。

(四)建立TOC教學激勵措施

TOC教學模式給學生和教師帶來的心理挑戰和任務量相較于傳統教學有明顯增加。教師在實施TOC教學的初期,在教學設計、案例準備、成績評定等環節的投入非常大,且需要教師具備很強的課堂管理和溝通能力,如果沒有有效的激勵措施,《管理學》TOC教學模式可能會難以被全體教師接受。另外,教師也需要激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教師習慣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要開展成功的TOC教學對教師來說仍是不小的挑戰。

雖然《管理學》TOC教學在開展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但是TOC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只有不斷對其推廣與完善,才能被教師和學生廣泛接受。只是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對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并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以便順利地開展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鐘莉明,李玉米.基于TOC理論導向的《管理學》教學改革研究[J].文存閱刊,2019(5): 202-204.

[2]陳哲,李玉米.應用型本科管理學課程教學目標設定研究——以TOC理論為基本導向[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16(7):155-157.

[3]楊俊,趙新元,冉倫.如何提升工商管理研究科學問題的需求屬性——以工商管理學科發展戰略及十四五發展規劃研究為例[J].管理評論,2021,33(4):12-23.

猜你喜歡
工商管理管理學
“天人合一”的管理學啟示
張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學知識
淺談管理學
應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探討企業工商管理現狀及發展方向
工商管理在企業信用管理體系中的構建
從工商管理角度談如何加強金融風險防范的有效性
聯邦快遞的管理學
參與式教學法在管理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