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初探

2022-04-03 22:43張曈
中國市場 2022年10期
關鍵詞:市場監管指標體系

摘 要:為了有效地對市場進行監管,掌握市場信用的現狀,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成為市場監督的指針。加強現階段市場對信用指數的良性競爭,將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視為市場監督的砥柱。市場經濟和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結合分析,進一步完善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的方法初階段探索任務。應重視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在市場監督領域的運用,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在我國現階段市場監管中對統計和數據分析方面具有較好的可行性,能夠促進我國市場良好發展。

關鍵詞: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標體系;大數據互聯網技術

中圖分類號:F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22)10-0142-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2.10.142

市場信用監督服務于市場監督管理體系,為了市場監督工作的高效開展,達到映射市場信用現狀的目的,成為市場監督工作中具有導向型的指標,市場交易的信用動態受信用監管指數的影響,不僅是反映市場情況的監督手段,更是為市場經濟服務的管理辦法,將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視為市場監督的砥柱。將市場經濟和信用監管指數結合分析,為了進一步完善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初階段探索任務,加強現階段市場對信用的良性競爭,應重視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在市場監督領域的運用,文章將從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現狀背景、意義、體系構建、應用等多方面對其展開淺析。

1 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概念

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在市場當中映射為評判市場的信用等級及趨勢走向的關鍵性標準。市場信用指數可以分為幾種其他指數,例如市場信用綜合指數、雙創指數、市場信用分類指數、營商環境滿意指數四類。[1]根據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編寫環節,從初期選用到對數據開展預先處理,到對指標進行合理分類,自己合成數據。建立關于市場監管的、科學的、新性框架結構,能夠大范圍囊括市場監管數據,具有可信度高的事實說明的特點,用于實時了解和掌握市場信用數據的波動,以達到及時反饋、實施管控的作用,構建經濟發展與市場信用兩者的聯系,相互影響,相輔相成。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包括以月、季、年為周期單位的報表,報表內容結合了市場價格、雙創指數、景氣程度以及環境評價和監督對象發展幾個方面的數據。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在我國現階段市場監管中對統計和數據分析方面具有較好的可行性,能夠促進我國市場良好發展,為政府對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提供可靠手段。

2 建立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意義

2.1 信用監管指數在大數據背景下的意義

處于大數據高速發展的時代,為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提供了更先進的技術手段,對于構建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來說,大數據的利用是促成市場監管水平提高的點睛之筆。在開展建立市場監管信用監管的工作當中,根據大數據可靠地分析,構建市場監管體系的模型,將對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數據分析用于預測市場各方的未來發展,動態把握市場信用監管的對象以及社會的聲音,對即將到來的風險加以準備和抵御。與此同時,對市場監管信用監督進行追蹤和實時監測,對相關決策項目文件的實施效果定期開展評估,并依據市場宏觀需求開展協調工作。面對現處的大數據引領的時代,通過大數據的手段對市場服務進行監管,是時代不斷進步、降低成本的有利體現,也是不可抗的要求。大數據下互聯網技術與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的結合模式,能夠有效地進行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構建信息一體化平臺,完善健全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積極響應信息共享的號召,推進部署工作,在行政、經濟、社會領域提高市場監管的全面性,建立失信黑名單的制度,拒絕非誠信監督對象,嚴肅市場的信用風氣,威懾市場各方,嚴格限制失信的不良主體進入市場以維護市場和諧誠信發展。與此同時,相應地對守信主體給予福利待遇,讓出一條綠色通道。以往的市場監管體系中事前工作占據主要位置,而現在的市場監管信用對于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比較看重。相較于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的片面性較高,造成了市場進入的標準低,監控和審批的工作精度差,市場發展前景不好。但目前的市場監管是將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作為主要手段,這抬高了市場進入的高標準,為市場注入新鮮的血液,促進市場蓬勃發展,提高了市場監管的效率,審批工作嚴格開展,促進市場穩定發展,對準違反規定的失信不良個體精確打擊,多方面協同監控,也不乏社會力量在背后支撐著市場管理的運作,多方協同監督的效果顯著,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市場行業的公眾群體、社會群體的信息交流,為信息管理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構建了一個有效的信息平臺,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使市場再煥新精彩。

2.2 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的作用

(1)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是從月度、季度、年度的不同階段跨度的報告報表反映出市場信用監管工作開展過程中的問題,通過月度、季度、年度的不同階段跨度的監測數據分析信用監管工作在市場監管中的效果,對反饋數據實施調控,同時通過信用監管政策與實際情況比對,提出解決辦法和建設性建議,這對我國加強建設市場中社會信用、推進經濟領域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提供技術手段。[2]除此之外,通過經濟監管服務的各方建立信息共享,如從海關部門、稅務部門、銀行等了解市場信用情況。

(2)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是符合我國市場標準的管控手段,不僅在我國市場監管中發揮有利作用,在國際上也是備受推崇的市場監管指標體系,信用監管指標體系與我國現階段市場相匹配,能夠有效幫助征信政策的落實,是監督對象與商戶之間考量經濟交易的評判標準。

(3)讓商戶對市場中的產品放心是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帶來的作用之一。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穩步高走,能夠提高商戶對市場中商品選購的放心程度。信用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的變化,能夠讓經營的監督對象對自己的信用有自我認知,完善自身的缺點,明確信用在市場當中的重要性。

(4)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發布,有效改善了信用監督以及相關數據處理。從統計調查信息的收集和挖掘分析技術的革新,實現跨越部門和跨越層級的數據比較和解析處理。從大數據顯示的經濟指數、市場監管體系的未來發展趨勢、現階段市場供求、市場產品的質量管控來看,必須科學地利用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對經濟發展狀況實時監測和提前預警,提前發布市場風險的前瞻性文件,并且根據數據對市場發展進行引導。

(5)對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發布有利于監督對象法人注冊登記比例以及行政審批工作開展效率的顯著提升。通過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對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工作結構進行優化與完善,提供相關業務辦理流程、為市場主體提供服務、減輕社會負擔,市場信用管理制度中跨部門項目方案和批準、校對檢驗、備案記錄,形成市場監管信用監管全過程信息公開透明,公平公正,并且提供相關數據的查詢業務,真正做到信息透明。

3 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建設的現狀和問題

3.1 實施部門的權限和核心不明確

信用監管工作深入各個部門,不論是從宏觀或是微觀的角度看,經營部門皆重視市場信用,金融和服務等產業提倡信用推進工作展開。經濟、信用、統計等都在優化自己的長處,努力展現自身信用程度。由于缺乏權威呼聲、對自身優勢的認識,許多部門和產業都開發了一系列獨特的信用監管網絡系統,但是應用范圍相對較小,信用監管的有效性完全無法反映。

3.2 解決信用數據的片斷和精度弱

例如,中國人民銀行開發的信用信息系統只收集金融方面的監督對象和個人的信用信息,在其他方面缺乏收集數據,如監督對象的違法信息。在所有類型的政府評估中,這一部門往往是一家很好的遵守誠信的監督對象,而另一部門則是一家失信不良的監督對象,這種現狀限制了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的使用,解決信用數據的片斷和精度弱。

3.3 控制平臺的實時性和互操作性低

很多監督對象的實時數據大多來源于別的部門途徑。因為初步計劃缺乏,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中數據收集的焦點和標準不一樣,觸及更多部門,導致了更高的數據碎片化程度。另外,部分數據的變化性很強,難以保證精度。從實際情況來看,一般由市場監管相關部門內部使用或政府管理部門使用,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直接面向大眾和監督對象,控制平臺的實時性和互操作性低。

4 市場監管信用指標體系的構建方法

第一,改進現階段頂層的市場監管系統設計。研發將信用作為主導地位的新規范,作為機構的最高級市場監管文件,融入市場實體的每個流程執行,建立和改善事件前、中、后的新市場監督辦法。

第二,做好信用監管監測數據的收集。將信用視為市場監管的統一象征,將信用標準融入社會,提高市場主體的信用監管信息收集效率,通過大數據全面掌握市場主體的信用狀況,為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建立市場參與者的信用信息公開制度,強化市場實體的信用監督。確立并改善信用報酬和懲罰機制,將市場管理者的信用信息作為行政管理實施的重要參考。應根據市場主體的信用狀況,進行分類和動態監督,建立和改善異常工作目錄系統。支持、鼓勵守信記錄良好的監督對象,反之約束守信記錄不佳的監督對象。

第四,市場監管信用監管的基本理念,是通過主體信用情況對監督對象進行分類,對不同類型的監督對象實施不同的管理手段。對于信用較好的監督對象,應該減少監督頻率,提供方便服務,而對于信用較差的監督對象,將接受嚴格的監督和共同監督。通過實施分級分類監管,可以將有限的監督資源集中在信用較差的監督對象身上,有效地解決監管能力不足的問題,提高監督效率。

5 市場監管信用指標體系的應用策略

第一,想要將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更好地運用在實際當中,可以通過吸引監督對象對市場信用指數的關注,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可以更好且迅速地反映顧客喜愛的商品種類以及服務的運行狀況。尤其當顧客看重商品的質量時,顧客滿意度將影響交易活動。產業和商業應加強市場監管中對商品質量的動態分析和把握,進一步加強信用監管。

第二,在研發市場監管監測系統,落實市場監管的政策過程中,利用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運用技術手段,建立模擬模型,預測各個主體的反應,提出風險處理計劃。為監督相關系統和政策的實施效果,根據需要定期開展評測分析,實時調整,提供政府研究、制定相關政策和對策,調整和推進社會信用系統構建方面的主要問題的參考。根據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的評價結果,支援地方自治體的宣傳、事業資金籌措、財政、稅制、國民生活政策、預算、人才培養重要基礎創新、創業者精神和其他政策。

第三,對市場監管主體的監督強化,通過公布的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標,改革市場經濟操作規范和交易行為的監控模式,以促進相關市場監督數據和法律檢查實時監測數據的收集和整合。監督對象積極公開更多的生產、運用數據等,鼓勵和指導監督對象參與信用監管模式,增強政府相關部門對風險決策以及預測和對事中、事后的信用監管把控能力。

第四,建立健全市場監管信用監管基礎,提高市場主體的信用信息記錄,構建信用信息歸檔和交換共享機制,逐步建立國家統一信用信息網絡平臺,覆蓋金融、工業、商業注冊、納稅支付、社會保障費、交通違規等信用信息類別。[1]推進信用標準化,改進信用信息的收集、保管、共享和應用系統,促進信用信息系統的建立和互聯,促進地方和產業部門的信用信息系統的連接。

第五,提高市場監管對風險的把控能力,提高市場信用指數發布、建立風險評估指標系統、增強風險監測、完善風險管理制度,聯合相關部門對高風險產業的風險監測與分析。建設地區產品質量和安全性的生產風險預警系統。[3]根據風險程度,加強聯系和區域監督,降低事故和重大損失的概率,防止地區、產業和系統風險。

6 結語

從市場監管信用監管體系的內涵、意義、應用入手,從多方面探究市場信用監督有助于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在市場當中的運用。為了有效地對市場實施監視,掌握市場信用的現狀,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成為市場監管的指針,市場交易的信用動態受到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方法與指標體系的影響。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不僅僅是反映市場狀況的監督手段,也意味著對市場經濟做出貢獻,作為市場監督的主體信用監督指標,市場監管信用監管指數的方法與指標體系在中國目前的市場監督統計和數據分析中有著良好的可行性,能為促進中國市場的健康發展、監督市場信用提供可靠手段。

參考文獻:

[1]顧建剛,易潛.市場監督管理數據分析及其應用[J].消費導刊,2018(1):24-25.

[2]義烏市全面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J].衡陽通訊,2018(2):19-20.

[3]陳剛,黃芳芬,劉小軍.信用監管與大數據[J].中國市場監管研究,2017(5):12.

[作者簡介]張曈(1986—),女,漢族,北京人,工程師,碩士,研究方向:統計和數據分析。

猜你喜歡
市場監管指標體系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河北市場監管周年回望
淺談公路統計指標體系的構建
層次分析法在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應用
供給側改革指標體系初探
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十三五”市場監管規劃的實施意見
中藥飲片市場監管乏力
城鎮排水系統量化指標體系研究
種子市場監管存在的問題與改進建議
基于控制超調量的金融衍生品市場監管
測土配方施肥指標體系建立中‘341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