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立群,破圈學者再破圈

2022-04-04 19:36劉瀟
環球人物 2022年7期
關鍵詞:司馬相如百家講壇史記

劉瀟

王立群

2022年3月15日,《2022中國詩詞大會》收官。頒獎之時,點評嘉賓王立群以兩句詩詞做結束語:“金榜題名墨尚新,今年依舊去年春?!痹诒敬未髸颅h節中,他與選手合作闖關,輕松幫助選手破題。自2016年加入《中國詩詞大會》以來,王立群多次擔任點評嘉賓,對中國詩詞的熟稔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講解詩詞之外,王立群早在2006年便登上《百家講壇》講解《史記》,從那時起被大眾所熟知。在溫雅的形象之下,他對歷史人物的大膽解讀,更讓他成功“破圈”。王立群對《環球人物》記者說:“我不是故意要發表大膽解讀,我只是細讀文本罷了。細讀了,就看明白了?!?/p>

剛過77歲生日的王立群精神矍鑠、身姿挺拔,每天起床后堅持散步、寫作。如今面對新媒體時代,他以積極包容的心態快速學習和適應,在抖音、快手上擁有百萬級別的粉絲。前不久,他把自己在《2022中國詩詞大會》第十場“出發”的開場詞發表在個人新浪微博上。開場詞寫道:“走過的已成身后,美好的就在前方,出發的人正在路上。路上的人,注定也會成為一道風景?!边@條微博一經發表,便獲得了10萬以上的閱讀量,不少網友深受感動。對此,王立群感嘆:“如今信息碎片化并不可怕,電視平臺與新媒體平臺的傳播是相輔相成、兩全其美的?!?h3>與詩詞的完美遇見

《2022中國詩詞大會》以“江山”“遇見”“稻香”“出發”等視角展開古今對話。王立群在第五場“稻香”開篇引用了“喜看稻菽千重浪”,悼念袁隆平,觀眾紛紛感嘆詩詞新用的強大生命力和共情力。

說起加入《中國詩詞大會》的初心,王立群回憶:“我本來就是文學專業的,所以能參加《中國詩詞大會》也算是回歸老本行,是一場與詩詞的重新遇見?!?016年,王立群已成為《百家講壇》的明星主講人,央視科教頻道節目組請他接著加入《中國詩詞大會》。王立群沒有錯過這次“遇見”。在臺上,經他點評,古人今人之間的那堵時間之墻頓時煙消云散,許多觀眾是《百家講壇》的老觀眾了,如今紛紛沉浸在這場詩詞盛宴之中,“與詩詞完美遇見”。

幾年下來,王立群在與參賽選手的交流中,發現許多非文史專業的素人,在生活中也喜歡從詩詞中獲得精神力量。2017年,在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上,來自河北農村的白茹云歷經萬難,為補貼家用,身患絕癥只身在外打工,一路走來,“只因詩詞伴吾身”,當她在詩詞大會上說出:“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時,王立群深受感動:“人生會遇到許許多多比詩詞大會更艱難的挑戰。白茹云是大會的隱性冠軍?!?p>

王立群在2016年第一季《中國詩詞大會》上解讀詩詞。

《2022中國詩詞大會》上,王立群在第五場“稻香”開篇引用詩歌。

《王立群妙品古詩詞》

2018年,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上,王立群點評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后所做的《過零丁洋》。對“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他解讀道:“文天祥在被俘后也會有作為常人的后悔與害怕,回顧一生,認為自己所有的辛苦和麻煩都緣自讀經書,中了個進士出仕,要不讀進士啥事都沒有了?!钡撬掍h一轉,“在經過零丁洋時,文天祥認識到青史留《王立群妙品古詩詞》名才是人生的追求,轉身就義,終不悔”?!?022中國詩詞大會》上,王立群在第五場“稻香”開篇引用詩歌。王立群在2016年第一季《中國詩詞大會》上解讀詩詞。

2019年,在第四季的競賽中,王立群解讀李商隱的“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他說:“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李商隱和晚宴中的一位美女確認過眼神,是對的人”,引得主持人董卿和臺下觀眾邊笑邊鼓掌。接著,他又話鋒一轉,“但要是這么寫下去,李商隱就不是李商隱了,他一定要在這個完美的遇見中,給讀者寫一絲遺憾,這其實是一個完美的遇見和一個無奈的轉身”。

“遇見”是歡喜,“轉身”才得人生真諦。在王立群看來,這是中國詩詞留下的千年余韻。

時隔千年,古今同情

“讀詩詞中的故事,讀詩詞背后的故事,讀詩詞記錄的生活,讀詩詞隱藏的生活,讀詩詞記載的文化,由此觸摸古人的心靈,感受古人的心跳……”王立群解讀詩詞妙處,在于消融千年之隔,古今同情。

古詩詞中有古人與今人一樣的焦慮與無奈?!霸谔拼娙酥?,王維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詩人。在詩詞大會上,我給了王維一個現代稱號——佛系男神?!痹凇锻趿⑷好钇饭旁娫~》中,他用3個篇章從老中青3個時期來品鑒王維的詩,寫王維早年的朝氣蓬勃、意氣風發,“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寫王維中年挫折,途經襄陽,寫下“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王立群評價:“漢江,留給王維的是剎那的驚艷,是一生的沉醉?!比擞龃煺?,方能沉下心來留意世間美好。

經歷過安史之亂后,王維的仕途徹底無望。王立群寫晚年王維,“詩佛”遇到終南山?!八脑娫~引爆了終南山,他那‘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好像是神來之筆,把終南山寫成了仙境?!眊zslib202204041936

王立群說:“當代人在事業生活或者愛情上都會遇到類似的無奈,所以前兩年出現‘佛系,如今出現‘躺平這樣的網絡用語?!彼忉專骸巴砟甑耐蹙S,認為走到水的盡頭,這就是最好的安排??纯刺?,看看地。云聚云散、不驚不喜,一山一水一別院,一世一花一人生?!边@句話戳中了不少觀眾的心。

王立群并非獨愛王維,他在即將上市的新書《宋十家詩傳》中提到了柳永的自嘲,“奉旨填詞柳三變”。名氣如此之大的柳永,卻在《宋史》中連個名字都沒留下,可見其人生事業之不如意?!傲涝诳伎婆e時很不順利,宋仁宗建議他‘且去填詞?!蓖砟旮拿?,希望不要因為原來的名字“三變”而影響錄取。王立群說:“現在的人也要學會自嘲,學會放下,學會做自己?!?/p>

“醉里挑燈看吳鉤”也好,“一生煙雨任平生”也罷,“古今情緒,一脈相承”,王立群說道,“現在的觀眾之所以能夠理解古人情緒,離不開中國人從古至今對詩詞的熱愛。中國人因為詩詞,人生升華成為藝術。而最令人贊嘆的是這些藝術相隔千年,仍能讓今天的我們或流淚或解脫,可以說詩詞保存的是中國人從古至今的情感?!?p>

2007年,百家講壇主講人合影。二排左四為王立群。

讀出隱藏在字里行間的意思

詩詞是詩人的人生軌跡,《史記》是王立群的人生主線。

1945年,王立群出生在安徽六安,后在江蘇南京度過童年,8歲隨父母遷居河南。1965年,因為家庭成分不好無法繼續求學,只能去廠辦小學教語文。學校里教師少,他胸前掛著手風琴,又兼職了4年音樂老師?!拔母铩敝?,小學圖書館被砸了,不少書被丟在院子里,他看到躺在碎玻璃里的《史記》,偷偷撿起來,藏著讀。沒想到這一讀就是半個多世紀的時光。

讀著讀著,文史功底不知不覺越來越厚實,到了1978年恢復考研,他輕松過關?!斑@是《史記》幫我的第一個忙?!边M了河南大學文學院,“我接受研究生教育,最基本的功課就是要細讀文本”,《史記》仍舊是他翻來覆去看的經典。一套《史記》被翻爛了,王立群也由講師升為教授、博士生導師?!啊妒酚洝穾臀业牡诙€忙是在2006年12月24日,”他對那天的事仍舊記憶猶新,“央視《百家講壇》來河南大學海選主講人,我挑了《史記》中的一段講。才過了10多天,《百家講壇》就通知我上京試講。我講得很流暢,講完后,編導讓我上樓要跟我談談,問我以后想講什么,我說:就講《史記》。那年我61歲,這一講就是10年?!?0年來,他通過細讀文本把歷史人物講得繪聲繪色。

2008年,王立群為讀者簽售。

《史記》《漢書》

一個學者走出校園,走向大眾,在獲得知名度的同時也要時不時直面爭議。2007年,王立群在《百家講壇》上發表爭議論點:司馬相如設計騙婚卓文君,是“欺騙世人兩千多年的愛情神話”。當時,有媒體寫道:“一時間,罵聲四起?!弊课木枢l邛崍市“文君文化研究會”也緊急找尋資料批駁王立群的觀點。

回顧此事,王立群說:“當時成都記者打來的電話把我家的座機都打爆了。因為成都有兩個“圣”,詩圣杜甫和情圣司馬相如。我的解讀一出,一下抹掉了一個‘圣。其實我不是想貶低司馬相如,只是細讀《史記》《漢書》,讀出了藏在字里行間的意思?!?/p>

司馬相如衣食無著時,縣令王吉邀請他去臨邛(音同瓊)縣。司馬相如變賣家當,買了豪車華服去了?!芭R邛令繆為恭敬,日往朝相如”,王吉天天去賓館“朝拜”司馬相如。王立群“讀了好幾遍,感覺這不正?!?。

兩人這番交往引起了臨邛縣當地高級社交圈子的注意。卓文君的父親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大企業家”,一打聽這賓館里住的是誰???得知是成都來的翩翩少年,人長得帥、住得好、穿得好。于是,卓文君的父親打算組一個飯局,把臨邛縣里上層圈子都請來?!斑@一下就解釋了上文的不正?!?,司馬相如在王吉邀請下“為不得已而強往”赴宴,才能被卓文君看見?!八赃@個‘為即‘偽也?!?/p>

這才有了接下來“琴挑文君”的故事。司馬相如有兩大本事:人長得特別帥、琴彈得特別好。但是有口吃的毛病,不能開口說話,破壞帥哥形象。所以,上了飯局,王吉把琴給司馬相如,讓他撫琴一曲。卓文君剛離婚回了娘家。透過屏風看司馬相如,馬上被他迷住了。

通過博覽經典,王立群發現宋代以前諸多名家稱司馬相如“竊妻竊貲”。但另一方面,王立群也認可“司馬相如是漢代大賦的創立者,文學成就很了不起,對開發西南夷也有重大貢獻”。

王立群讀《史記·項羽本紀》,“沛公軍霸上”“項羽大怒”“當時是,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短短幾句,他便看出了項羽的急躁,但又發現了他性格的幼稚天真之處,“項羽不應怒,而應笑,他缺乏大局高度,不應再把劉邦視為盟友,此時正是一舉消滅劉邦的最佳時機”??v觀《項羽本紀》,掩藏著司馬遷對項羽的惋惜之情;一部《史記》就是“司馬遷獻給過往英雄人物的一首一首抒情詩歌”。

這樣的解讀既遵循史實又令人動情,一下拉近了經典古籍與電視觀眾的距離,王立群逐漸被電視觀眾熟知,成為最被大眾熟悉的文化學者之一?;仡櫘斈?,可謂學術“初代破圈”的時代:2004年,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閻崇年首登《百家講壇》,解“清十二帝疑案”,說“康熙大帝”;2005年,易中天登臺亮相,從此先秦諸子三國風云讓觀眾不忍換臺;2006年,61歲的王立群加盟,更是開啟了《史記》的普及時代。原本對大部分人來說枯燥無味的古籍經典,在他們的講解下有了血肉、有了呼吸。有人說這批學者是大器晚成,王立群認為自己“一不是大器,二沒有晚成,只是偶遇了人生的一場幸運罷了?!眊zslib202204041936

2020年,王立群在央視節目《我的藝術清單》中做嘉賓。

2021年,王立群向青少年講解《史記》。

“適人”之后的“自適”

《環球人物》:您讀《史記》近60年,這本書最大的意義是什么?

王立群:《史記》是中國人不可不讀的文學、史學雙料經典。二十四史中,《史記》是經典,為我們留下了幾百個成語,為我們留下了大量改編成小說戲劇的故事,留下了讓我們看透人生的人物,讓我們認識自己。比如我曾經為電視劇《楚漢傳奇》做過歷史顧問,劉邦、項羽間的恩怨就足夠后人展開無限聯想了。

《環球人物》:聽說您最近完成的《宋十家詩傳》也受到了《史記》的啟發?

王立群:《司馬相如列傳》是《史記》列傳中篇幅最長的,因為它把司馬相如寫過的賦悉數收入,與司馬相如的生平穿插在一起,顯示出他當時的境遇與心境。我寫詩傳就是受了這樣的啟發,以詩歌作為詩人的人生軌跡。

《環球人物》:這么多年主講《百家講壇》,觀眾發生了變化嗎?作為講壇常青樹,您又是如何適應變化的?

王立群:變化是肯定的。有些觀眾從小學開始聽,聽到大學,有些觀眾由中年聽到老年,同時又有新觀眾加入進來,我也不斷結合時事和流行用語來講解,應時而變。近年又注冊了抖音、快手、微博?,F在雖然年紀大了,我也會在網上做一些普及文史知識的視頻。

《環球人物》:與10年前相比,如今新媒體技術更加成熟,也有越來越多的學者加入網絡傳播的潮流中,有人認為如今同類節目有些泛濫,您是如何看待這一現象的?

王立群:傳播技術進步是好事?,F在有不少聲音在反對以短視頻為代表的知識碎片化,我倒覺得不用太緊張,即便在過去,我們獲取知識的方式也是碎片化的,如今有更多的選擇,豈不美哉?

《環球人物》:您在談歷史人物時候談到了“自適”和“適人”,能具體說一說此中涵義嗎?

王立群:“自適”和“適人”都是需要的。首先要“適人”,比如你要采訪我,我就要感謝《環球人物》找到我這么一個普通的老學者,會認真回答你的問題。另一方面,“自適”也是需要的,如果一味地追求“適人”,就失去了自我,所以我在接受你采訪前,也向你提出了我的要求。這次采訪就很好地解釋了“適人”和“自適”的平衡。陶淵明“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就是對過去一味“適人”的幡然醒悟,是經歷了“適人”之后的“自適”。

《環球人物》:您多次提到“讀史讀詩能帶給人極大的精神力量”,這個力量對您來講很重要吧?

王立群:我經歷過不少坎坷,也收獲了很多感動,唯一不變的是抱著《史記》和詩詞,一讀一輩子,可謂繁華落盡見真淳。當然,這并不排斥我閱讀其他著作,當代有不少優秀作品,我也非常喜歡。

猜你喜歡
司馬相如百家講壇史記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
長卿彬彬文為世矩
說 《百家講壇》
司馬相如:追星的最牛境界是活成偶像
漫畫史記
漫畫史記
漫畫史記
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千古傳佳話
漫畫史記
評刊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