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木材對外依存度降低的可能性分析

2022-04-07 10:22田明華
關鍵詞:竹材依存度原木

柴 梅,田明華,杜 磊,王 芳,劉 丹

(1. 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 新疆農業大學管理學院)

2020年5月14日中央首次提出“國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部署,同年10月29日中央指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因此,雙循環戰略是當前和未來較長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方向。20世紀80年代,中國陷入森林資源危機,特別是1998年特大洪澇災害后,針對長期以來中國森林資源過度消耗而引起的生態環境惡化的現實,“以調減木材產量換取生態恢復”[1],中國進入大量進口木材的階段。1999年原木、鋸材進口量比1998年分別增長110.15%、63.07%[2];2019年,原木、鋸材進口量是1998年的12.28倍、21.92倍[3]。根據《2018年度中國林業和草原發展報告》的計算口徑[4],本文采用木材供給進口依存度和木材消費凈進口依存度兩個指標來衡量木材對外依存度,其中木材供給進口依存度 = 進口木質林產品折合原木量/木材產品市場總供給 ×100%,木材消費凈進口依存度 = (進口木質林產品折合原木量?出口木質林產品折合原木量)/(木材產品市場總供給 ? 出口木質林產品折合原木量) × 100%[5]。筆者根據《2018年度中國林業和草原發展報告》的數據繪制圖1。自2005年起,這兩種算法的中國木材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見圖1),2019年中國木材供給進口依存度達到54.37%,中國木材消費凈進口依存度達到43.63%。根據FAO Yearbook of Forest Products 2019,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原木進口國(占世界原木進口量比例44.18%)、鋸材進口國(占世界鋸材進口量比例25.55%)、木漿進口國(占世界木漿進口量比例38.95%)、單板進口國(占世界單板進口量比例23.26%),第二大木片進口國(占世界木片進口量比例27.06%)[6]。大量依賴木材進口對中國木材產業安全日益形成威脅[7-8],中國更被指責為“毀林”的罪魁禍首和“世界森林資源的黑洞”,面臨巨大的國際政治壓力[5,9]。大量進口原木、鋸材等原材料,高度依賴國外木材供給,顯然不符合“雙循環”戰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要求。因此,要降低木材對外依存度,中國木材供給需要從以國際市場供給為主體轉化為以國內市場供給為主體,以維護木材供給鏈和木材產業鏈安全。那么,國內木材供給增加及替代的可能性有多大?中國木材對外依存度降低的可能性有多大?這是迫切需要研究的問題。

圖1 2004?2019年中國木材對外依存度變化

本研究使用了全國森林資源清查數據,最近的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的清查區間是2014?2018年,因此為便于橫向比較,以下分析的數據截至2018年。

一、增加國內木材供給以降低中國木材對外依存度的可能性分析

(一)從木材產量增加的可能性角度分析

筆者采用《中國林業統計年鑒(2000)》[2]、《中國林業和草原統計年鑒(2019)》[3]數據,繪制圖 2。圖2顯示,1949?2018年,中國木材產量一直處于波動上升狀態。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一直在年產6 000萬m3上下徘徊,至1995年為6 766.9萬m3,達到一個階段性高點,此后一路大幅下滑至2002年的4 436.07萬m3,然后再持續回升到2008年的8 108.34萬m3,其后雖有波動,但基本維持在年產8 000萬m3以上,2018年達到歷史高位8 810.86萬m3[3]。在現階段中國木材對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的情況下,中國木材產量是否還能增加?能增加多少?能否做到木材自給自足?

圖2 1949?2018年中國竹材與木材產量變化對比

1. 1949?2018年中國木材產量變化分析

已有研究認為,1949年以來,中國木材生產重心呈現逐漸由東北林區向南方(西南)林區、由國有林向集體林、由天然林向人工林轉移的時空格局變化[1,10-11],也就是說西南地區集體人工林是當前中國木材生產的重心,但筆者認為這并不準確。不妨以全國木材產量階段性高點的1995年(前后兩年木材產量均比較穩定,第五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的起始年1994年缺乏各省木材產量等相關數據)為起點、以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束的2018年為終點來考察。1995年全國木材產量6 766.90萬m3,廣西木材產量421.51萬m3,占比6.23%[3]。2018年全國木材產量8 810.86萬m3,其中廣西木材產量3 174.82萬m3,占比36.03%[3]。1995?2018年期間全國木材產量增加2 043.96萬m3,廣西木材產量增加2 753.31 m3,廣西增量是全國增量的134.70%。換言之,除廣西以外的其他地區木材產量合計不增反降,因此,廣西集體人工林才是當前中國木材生產的重心,中國木材生產由東北向西南轉移的說法嚴格意義上是不正確的。2018年中國木材產量前10名省區木材產量合計占全國的81.38%(見表1),其中第1、2位的廣西、廣東屬華南地區,第3、5、6、10位的福建、山東、安徽、江西屬華東地區,第7、9位的湖南、河南屬華中地區,只有第4、8位的云南、貴州屬西南地區。云南、貴州兩省木材產量僅占全國的9.41%,即使加上屬于西南地區的四川、重慶、西藏,也僅占全國的12.70%。同期華南地區的廣西、廣東、海南木材產量占全國的48.04%[3]。因此中國木材生產重心由東北國有天然林向華南集體人工林轉移更為準確。

表1 2018年中國木材產量前10名及其占比

降水、地理位置、土壤性質是影響森林生長的重要因素。2018年中國木材產量前5名省區中,廣西、廣東、福建、云南在地理位置上最為接近。但觀察1995?2018年廣西、廣東、福建、云南木材產量變化(見圖3),廣西是2005年后迅速上升,廣東是2002年后緩慢上升,福建是2001年后緩慢上升到2008年后持續下降,云南基本在一個水平面上波動??梢园l現,廣西木材產量的迅速上升是個異?,F象。問題是,基本是同緯度的廣東、福建、云南的木材產量為什么沒有像廣西一樣迅速增長呢?如果像廣西一樣迅速增長會對中國木材產量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木材產量迅速增長會不會影響森林資源數量?

圖3 1995?2018年廣西、廣東、福建、云南木材產量變化

2. 木材產量增長與森林資源數量關系

2018年廣西木材產量是1995年的7.53倍,如果按同倍率增長,2018年廣東、福建、云南的木材產量應該分別為2 310.14萬、4 195.71萬、2 944.11萬m3,比實際產量合計凈增 7 459.13萬 m3,那么2018年中國木材產量可以增長84.66%,達到16 269.99萬m3。2018年中國進口原木5 968.55萬m3,鋸材 3 664.286 1 萬 m3,鋸材按 1:1.3 的比例折合原木量[4-5],合計進口10 365.69萬m3,則廣東、福建、云南凈增產量占同期中國進口原木和鋸材折合原木量的71.96%。如果考慮地理位置比較接近的2018年木材產量分別排名第7、8、10位的湖南、貴州、江西,以及排名第13位的海南,這4省的木材產量如果按同倍率增長,則將比實際產量合計凈增4 357.23萬m3,上述這7省木材產量合計凈增11 816.35萬m3,超過同期中國進口原木和鋸材折合原木量。據測算,后4?。ê?、貴州、江西、海南)的木材產量同期只要按4.5倍增長,這7省合計凈增10 365.74萬m3,即與同期中國進口原木、鋸材折合原木量持平。在前3?。◤V東、福建、云南)按廣西同倍率增長、后4?。ê?、貴州、江西、海南)的木材產量按4.5倍增長的情況下,中國木材產量可以在2018年基礎上增長117.65%,達到19 176.60萬m3。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口徑計算,2018年中國木材供給進口依存度可從53.62%下降到35.00%,中國木材消費凈進口依存度可從42.61%下降到19.57%。

那么木材產量迅速增長會不會影響森林資源數量?以廣西為例,廣西木材產量2004年488.10萬m3,2005年后迅速上升,2018年達到 3 174.82萬m3,是2004年的6.50倍。2004?2018年廣西累計生產木材24 580.90萬m3[3],按出材率75%計算,折合森林蓄積32 774.53萬m3。根據第六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數據(1999?2003年),廣西森林面積983.83萬hm2,占全國 5.62%,森林蓄積 36 477.26萬m3,占全國2.93%[12];根據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數據(2014?2018年),廣西森林面積1 429.65萬hm2,占全國6.49%,森林蓄積67 752.45萬m3,占全國3.86%[13]。也就是說,在木材產量迅速增長的情況下,廣西實現了森林面積、森林蓄積的雙增長,森林蓄積接近翻一番,而且廣西森林面積、森林蓄積增長率不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而且均高于廣東、福建、云南3省的增長率。筆者依據參考文獻[12-13]數據繪制表2,從表2也可以看出,2018年中國木材產量前4名省區均實現了森林面積、森林蓄積的雙增長。從單位蓄積來看,相比木材產量增加不多的廣東(2004年木材產量342.55萬m3,2018年859.91萬m3[3])、木材產量停滯不前的福建(2004年木材產量 582.34萬 m3,2018年 580.22萬m3[3]),廣西單位蓄積增長率確實受到木材生產大幅增加的影響,低于廣東、福建,但廣西單位蓄積增長率仍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見表2)。再對比云南,云南木材產量增長相對不多(2004年181.24萬m3,2018 年 550.71 萬 m3[3]),但森林面積增長率、森林蓄積增長率均遠遠低于木材產量增長巨大的廣西,單位蓄積增長率也低于廣西(見表2)。由此可以看出,木材產量停滯不前或保持較低的木材產量增長水平也不一定能保證森林資源更快速增長。保護森林就是不利用森林的保守思維,實際上忽略了森林是可再生的生物資源這一基本事實。廣西的案例表明,木材生產與森林資源保護并不相悖,二者是可以同時實現的,真正可以做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續利用”。

表2 第九次、第六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期間部分省份森林面積、蓄積變化

3. 中國木材產量增長潛力分析

以上分析表明,目前中國木材產量還有很大潛力可挖。能否從1949?2018年中國木材產量的變化趨勢預測未來時期的中國木材產量呢?

觀察圖1,由于中國木材產量波動周期差異比較大,不適合采用移動平均模型測定長期趨勢;由于中國木材產量受各種外部因素影響較大,也不宜采用自回歸模型測定長期趨勢;由于各種影響因素或者穩定性比較差或者是非連續變量或者是具有階段性非線性影響,也難以采用多元回歸分析方法。最小二乘法是測定長期趨勢最常用的方法,它通過最小化誤差的平方和尋找數據的最佳函數匹配。觀察圖1,多種因素影響了中國木材產量的波動,但是變化的整體趨勢卻是明確的,即呈現一種逐步上升的長期趨勢,具有內在增長的穩定性特征。因此這里采用數列的多項式回歸方法擬合長期趨勢直線或曲線,使原數列與趨勢線的離差平方和為最小。采用Matlab數學軟件對1949?2018年中國木材產量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見表3。

表3 1949?2018年中國木材產量多項式回歸結果

表3顯示,常數項、1次項、2次項、4次項均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3次項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擬合優度比較高。據此,得到擬合方程:

式中:yt為中國木材產量預測值(萬m3),t為時期。依式(1)可以預測到2027年中國木材產量可達15 111.25萬 m3,2030年可達 18 213.85萬 m3。

根據《2018年度中國林業和草原發展報告》[4],2015?2018年中國木材產品市場總供給分別為55 170.80萬、55 777.69萬、56 851.97萬、55 675.16萬m3,可以認為中國木材產品市場總供給在近期趨于穩定。假設在中國木材產品市場總需求穩定在2018年的情況下,中國木材供給進口依存度可從2018年的53.62%下降到2027年20.46%,中國木材消費凈進口依存度可以從2018年的42.61%下降到2027年1.56%,即從國內木材供給數量上來說,中國木材消費基本可以自給自足。中國木材供給進口依存度可從2018年的53.62%下降到2030年4.13%,中國木材消費凈進口依存度可以從2018年的42.61%下降到2030年?18.65%,即從國內木材供給數量上來說,不僅可以不依賴進口木材,甚至成為重要的木材凈出口國。但預期的中國木材產量的增長,中國森林資源是否能夠支撐呢?

(二)從森林資源消長平衡的角度分析

2018年全國木材產量8 810.86萬m3[3],同期全國林木采伐消耗量38 529.19萬m3(2014?2018年年均)[13],木材產量與采伐消耗量之比為1∶4.37,與正常情況下的1∶(1.3 ~1.6)差距甚大。首先,中國公布的木材產量,實際上是商品材產量,包括原木和薪材(不符合原木標準的木材),農民自用材和燒柴并未統計在內。其次,2018年中國生產木質纖維板5 870.36萬m3、木質刨花板2 719.64萬m3,合計折合原木量14 646.11萬m3[4],是2018年木材產量的1.66倍。雖然木質纖維板、木質刨花板的原料來源十分廣泛,可能是采伐剩余物(枝、丫、樹梢、樹皮、樹葉、樹根等)、造材剩余物(造材截頭)、加工剩余物(板皮、板條、截頭、鋸末、碎單板、木芯、刨花、木塊、邊角余料等),小材、劣材,回收廢舊木材,還有進口木片(2018年進口木片2 310.50萬m3)等。但這些原料來源是否能支撐起我國龐大的木質纖維板(世界第一生產國,占世界產量50.47%)、木質刨花板(世界第一生產國,占世界產量27.89%)[6]生產?同時,可能有一部分原料來自未經統計的森林采伐。以上因素可能是中國木材產量與森林采伐消耗量嚴重不匹配的原因。在產量統計不完備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全國森林資源清查數據,從森林資源消長平衡的角度,分析中國木材供給能力的可能性。

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顯示,2014?2018年全國林木年均凈生長量77 611.28萬m3,林木年均采伐消耗量38 529.19萬m3,喬木林年均凈生長量69 602.70萬m3,喬木林年均采伐消耗量32 310.84萬m3[13],不論是林木還是喬木林,凈生長量均是采伐消耗量的2倍多(分別為2.01倍和2.15倍)。這意味著如果達到森林資源消長平衡,現有木材產量可以翻一番,由此可以設定國內木材供給量增加1倍,作為情景Ⅰ(見表4)。

表4 不同場景下中國木材供給進口依存度、木材消費凈進口依存度測算

2018年木材產品市場總供給55 675.16萬m3,進口木質林產品折合原木量29 854.58萬m3[4]。以此計算,中國木材供給進口依存度53.62%,那么2018年國內木材供給量應是25 820.58萬m3,如果國內木材供給量翻一番,則達到51 641.16萬m3,此時中國木材供給進口依存度可以降到7.25%(見表 4)。2018年出口木質林產品折合原木量10 686.17萬m3[4]。這樣,2018年中國木材消費量44 988.99萬m3,中國木材消費凈進口依存度42.61%,如果國內木材供給量翻一番,則超過中國木材消費量,中國木材消費完全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當然,由于樹種、材種、徑級等不同,中國可能仍然需要從國外進口木材,但從數量上來說目前是可以做到自給自足的。中國森林資源在數量上已經能夠支撐國內木材消費需求,如何改善國內木材供給結構、質量以滿足國內大徑材、珍貴材需求是下一步要解決的問題,這樣才能有效降低中國木材對外依存度。

即使只考慮用材林,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顯示,2014?2018年全國用材林年均凈生長量36 721.95萬m3,是用材林年均采伐消耗量21 122.98萬m3的1.738 4倍[13]。假定用材林凈生長量與采伐消耗量平衡,即用材林采伐消耗量增加73.84%,則國內木材供給量相應增加73.84%,將此作為情景Ⅱ(見表4)。以2018年國內木材供給量25 820.58萬m3增加73.84%計算,國內木材供給量則達到44 888.50萬m3,此時中國木材供給進口依存度可以降到19.38%,中國木材消費凈進口依存度可以降到0.23%。

綜上所述,在2018年的森林資源條件下,從森林資源消長平衡的角度分析,中國能夠大大降低木材供給進口依存度,中國木材消費則可以做到自給自足,即中國木材消費凈進口依存度幾乎可以降到0。

若考慮到未來,依據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數據推算,到第十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2019?2023年)結束的2023年,全國林木凈生長量將可達到9.63億m3,喬木林凈生長量將可達到8.72億m3,用材林凈生長量將可達到5.09億m3,分別是2018年的2.5倍、2.7倍、2.4倍。假定以最低倍數的用材林凈生長量與采伐消耗量平衡,即用材林采伐消耗量增加140.88%,則國內木材供給量相應增加140.88%,以 2018年國內木材供給量 25 820.58萬m3增加140.88%計算,國內木材供給量將可達到62 196.61萬m3,比2018年木材產品市場總需求超出11.71%,增加量達到6 521.45萬m3,足以滿足未來中國木材產品市場總需求。實際上中國木材產品市場總需求在2017年達到歷史高峰56 851.97萬m3后是逐年下降的,2018年為55 675.16萬m3,2019年僅為53 331.99萬m3。因此,從所需要的森林資源數量上來說,國內森林資源可形成的木材供給數量也可以滿足中國木材需求,中國可以做到不依賴進口木材。此前中國木材產量擬合方程預測到2030年全國木材產量可達 18 213.85萬 m3,比2018年增長106.72%,低于推算的2023年用材林采伐消耗量增加140.88%。因此,從森林資源消長平衡的角度,中國未來的森林資源條件足以支撐木材產量的預期增長。當然,考慮到中國森林資源還不能滿足國內對大徑材、珍貴材的需求,中國仍需要進口相當數量的大徑材、珍貴材。

二、利用竹材替代降低木材對外依存度的可能性分析

(一)竹材替代木材的現實估計

以上只考慮了國內木材供給增加的可能性。實際上,竹材對木材有一定的替代性。竹子可以生產竹人造板、竹地板、竹家具、竹漿竹紙等產品。通過竹材對木材的替代,也可以有效降低木材供給進口依存度?,F有的木材供給進口依存度算法未考慮竹材替代,《中國林業和草原統計年鑒(2019)》[3]只有竹膠合板、竹地板的產量統計,因此以竹膠合板、竹地板來分析其對木材的替代。為保持同年份比較,在此仍以2018年的數據分析。

2018年全國膠合板產量17 898.33萬m3,其中木膠合板15 988.06萬m3,竹膠合板542.07萬m3[3],簡單類比,竹膠合板相當于替代木膠合板542.07萬m3,按原木折合系數2.5計算[4-5],折合原木量1 355.18萬m3。2018年全國木竹地板產量78 897.76萬m2,其中竹地板(含竹木復合地板)6 944.49萬m2[3],占比8.80%,相當于替代木地板6 944.49萬m2,以1 m2木地板12 ~15 kg、木材氣干密度0.4 ~0.8 t/m3計算,折合原木量104.17萬 ~260.42萬m3。以上二者合計折合原木量1 459.34萬 ~1 615.59萬m3,占2018年全國木材產量8 810.86萬 m3的16.56% ~18.34%??梢娔壳爸癫膶δ静牡奶娲窟€是很大的。如果考慮竹子的直接使用和竹家具、竹漿竹紙等產品對木材的替代,相信竹材對木材的替代量會相當大。

(二)竹材替代木材的潛力分析

圖2顯示了1949?2018年間中國竹材產量的變化,經過30多年的徘徊后在1988年突然上升到26 211萬根,這個變化應與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陷入森林資源危機、木材供需空前緊張高度相關,其后木材產量在波動中快速增長,2018年中國竹材產量達到315 517.18萬根,是1988年的12.04倍,遠超過同期中國木材產量1.42倍的增長速度(見圖2)。中國竹材產量的快速增長大大緩解了對木材的需求壓力。問題是,未來中國竹材還有多少替代木材的潛力?

由于各省份竹材產量在2005年以前存在很多異常值,為避免異常值的影響,以2005年為基期,對2018年竹材產量前6位省份(占全國竹材產量的75.82%)和全國竹材產量在這十幾年的變化做以下分析:2018年福建竹材產量是2005年的3.56倍[3],如果按同倍率增長,2018年廣西竹材產量應該為 19 638.64 × 3.56 = 69 847.21萬根,比 2018年實際產量凈增69 847.21 ? 63 609.76 = 6 237.45萬根,增長6 237.45 ÷ 63 609.76 = 9.81%,如果按同倍率增長,廣東、江西、浙江、湖南的竹材產量應該分別為39 761.43萬、21 493.34萬、41 634.10萬、38 730.04萬根,分別比2018年實際產量凈增17 497.07萬、127.70萬、21 387.62萬、18 927.97萬根。這樣,廣西、廣東、江西、浙江、湖南合計凈增64 177.82萬根,中國竹材產量可以增長20.34%。如果全國竹材產量按福建竹材產量同倍率增長,則2018年可達到 115 173.85 × 3.56 = 409 629.81萬根,比 2018年實際產量315 517.18萬根凈增94 112.63萬根,中國竹材產量可以增長29.83%(見表5)。如果按照50根/t計算,相當于凈增1 283.56萬 ~ 1 882.25萬t;以竹材氣干密度0.8 t/m3計算,相當于原木量1 604.45萬 ~ 2 352.82萬m3,占2018年中國進口原木和鋸材折合原木量的15.48% ~ 22.70%,可有效降低中國木材對外依存度。

表5 中國竹材產量增長情況測算

為進一步減少年度數值的影響,以第六次、第九次森林資源清查每次清查期間的竹材產量合計及同期竹林面積(見表6)[12-13]考察前述6個省份和全國在這十幾年的變化??梢园l現,這6個省份和全國在兩次清查期間竹林面積均有增長,但遠遠比不上竹材產量的增長,也就是說竹材產量的增長不是依靠竹林面積增長的。而且由于竹林的采伐利用價值巨大,帶動了竹林面積增長。在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期間,竹材產量排位變化很大,2018年廣西高居第一位,占全國竹材產量20.38%,遠遠超出第二位福建占全國竹材產量8.69%,相比第六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竹材產量增長也高居第一[3],而其竹林面積僅占全國的5.62%,相比第六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廣西竹林面積增長17.18%,在6個省份中竹林面積比例和竹林面積增長率均居末位[12-13],關鍵就是單位面積年產量貢獻增長高達985.14%太驚人了。如果說廣西自然條件好,適合竹林生長,但第六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期間,這6個省份除了江西偏低外,單位面積年產量貢獻是相差不大的(見表6)。換言之,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廣東這幾個竹林面積排在全國前列的省份,在單位面積年產量貢獻上很有潛力可挖。即使這5個省份均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年產404.29根/hm2,則年均可凈增竹材產量81 286.49萬根,相當于中國竹材產量增長25.76%,相當于原木量2 032.16萬m3,占2018年中國進口原木和鋸材折合原木量的19.60%。

表6 第九次、第六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期間部分省份竹林面積、竹材產量變化

其實重慶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顯示,重慶竹林面積僅為15.39萬hm2,相比第六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竹林面積增長31.43%[12-13],與同期全國竹林面積增長32.40%基本持平。重慶2014?2018年累計竹材產量49 114.17萬根,居全國第9位,是重慶1999?2003年累計竹材產量832.16萬根的59.02倍[3]。竹材產量增長驚人,關鍵也是單位面積年產量貢獻增長很快,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期間平均每年產出達到638.26根/hm2,雖然還遠遠低于廣西的1 466.75根/hm2,但也可以作為一個標桿了。如果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廣東都各自能達到重慶單位面積年產量,則這5省區年均可凈增竹材產量181 752.13萬根,相當于原木量4 543.80萬m3。如果再加上排在重慶竹材產量之前居全國第7、8位的四川、安徽,如果也達到重慶單位面積年產量時將凈增竹材產量36 312.49萬根,這7省區可凈增竹材產量218 064.62萬根,則相當于中國竹材產量增長69.11%,可替代原木量5 451.62萬m3,占2018年中國進口原木鋸材折合原木量的52.59%,可有效降低中國木材對外依存度。

以上通過對竹材生產大省的分析,發現目前中國竹材產量還有20.34% ~69.11%的潛力增加對木材的替代,可有效降低中國木材對外依存度。如果從全國竹材產量的發展趨勢來看,竹材替代木材的潛力相當巨大。圖2顯示,1985年是中國竹材產量的一個階段低值,此后竹材產量進入波動上升階段,基本呈現一條向上彎曲的曲線,因此以1985年為起點,采用Matlab數學軟件構建多項式回歸方程對1985?2018年中國竹材產量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見表7。

表7 1985?2018年中國竹材產量多項式回歸結果

表7顯示,一次項、三次項均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常數項、二次項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擬合優度比較高。據此,得到擬合方程:

式中:yt為中國竹材產量預測值(萬根),t為時期。依式(2)可以預測到2030年全國竹材產量可達731 849.65萬根,比2008年凈增416 332.65萬根,相當于原木量10 408.32萬m3,基本與2018年中國進口原木和鋸材折合原木量10 365.69萬m3持平。擬合方程(2)預測2019?2030年全國竹材產量平均增速為7.72%,低于2005?2018年的平均增速8.28%,更低于1985?2018年的平均增速15.92%。因此,實現竹材產量增長的可能性相當大,關鍵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進竹材產量的持續穩定增長和轉化為替代木材的竹制品。

當然,考慮到木材與竹材的材性差異,竹材對木材的替代還有一個讓消費者如何接受的問題?,F實中,在建筑領域,竹膠合板替代木質膠合板已經不是問題;在家裝領域,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接受竹地板;在生活領域,竹紙也日益成為常用消費品,一次性木筷則基本被竹筷替代。鑒于竹制品相對木制品具有更好的環境友好性,更能滿足消費者越來越強烈的綠色愿望,引導綠色消費需求也是發揮竹材替代木材潛力的重要一環。

三、結論與啟示

(一)結 論

廣西是近年來中國木材產量增長的最大貢獻者,從中國木材產量增加的可能性角度分析,如果考慮與廣西地理位置比較接近的廣東、福建、云南、湖南、貴州、江西、海南的木材產量增長潛力,中國在數量上可以不依賴進口原木鋸材。中國木材供給進口依存度可從53.62%下降到35%,中國木材消費凈進口依存度可以從42.61%下降到19.57%。而且木材生產與森林資源保護并不相悖,可以做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續利用”。對中國木材產量的預測模型(1)顯示,中國木材產量也具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預測到2027年中國木材供給進口依存度可下降到20.46%,中國木材消費凈進口依存度可下降到1.56%,到2030年中國木材供給進口依存度可下降到4.13%,可以成為重要的木材凈出口國。

在目前的森林資源條件下,從森林資源消長平衡的角度分析,中國能夠大大降低木材供給進口依存度,可從53.62%下降到7.25% ~19.38%,中國木材消費則可以做到自給自足。估計到第十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2019?2023年)結束,按前文推算的數據,中國可以做到不依賴進口木材。而且,從森林資源消長平衡的角度,中國未來的森林資源條件也足以支撐中國木材產量到2030年的預期增長。

從竹材替代的角度分析,本研究發現目前竹材對木材的替代量還是很大的,保守估計替代量能占到16%以上,過去20年來中國竹材產量的快速增長大大緩解了對木材的需求壓力。通過對竹材生產大省的分析,發現目前中國竹材產量還有20.34% ~69.11%的潛力增加對木材的替代,可有效降低中國木材對外依存度。對中國竹材產量的預測模型(2)顯示,未來中國竹材產量仍可以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具有相當大的替代潛力。

(二)啟 示

第一,在目前的森林資源條件下,從數量上來說,中國已經具備了主要依靠國內森林資源供給木材的條件。也就是說,中國目前是可以做到大大降低木材供給對外依存度的,具有了實現“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資源條件。這實際上是中國過去高度依賴進口木材、實施最大限度的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使得國內森林資源在1986年后經過30年的休養生息之后取得的豐碩成果。這意味著,過去嚴厲的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等政策可以放松甚至取消。在中國木材生產由東北國有林區向華南集體林區轉移的現實下,可以考慮全面放開南方集體林區商品林采伐,以釋放南方集體林區的木材生產潛力。這并不否認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等政策在歷史時期的正確性,但的確需要改變。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對森林資源的保護作用不明顯,反而阻礙了森林經營者的造林管護行為[14]。2008年后集體林區采伐小班抽查數據顯示,超證采伐最高年度達23.20%,無證采伐最高達采伐總量的28.30%[15]。在減少國外木材供給情況下,國內木材市場價格將趨于上揚,將進一步提高國內木材生產者的生產積極性,增加國內木材供給,降低木材供給對外依存度,達到良性循環,有利于實現“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2019年中國木材產量達到10 045.85萬m3[2],比2018年激增14.02%,首次突破1億m3大關,顯示了國家放松森林采伐限額管理、提高國內木材供給、降低木材供給對外依存度、逐步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趨向。

第二,木材生產利用與森林資源保護并不相悖。近時期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16]是生態問題突出的特定時期的應急性選擇,表達的是政府的職能的轉變。木材生產利用作為一種經營性活動,不是政府主要的職責[17]。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并不意味著絕對化保護森林,禁止或限制木材生產利用?!吨泄仓醒?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也明確指出“林業是一項重要的公益事業和基礎產業,承擔著生態建設和林產品供給的重要任務”。沒有經濟作用的林業,是沒有活力、沒有后勁、沒有希望的林業,是不可持續的林業[17]。將“兩山”理論理解為只搞生態保護、不采伐森林,或者只搞林下經濟、生態旅游而非木材產出,甚至寄希望于碳匯交易的觀念,實際上是舍本逐末,是錯誤理解“兩山”理論?!皟缮健鞭D化不只是指森林生態功能的價值實現,實際上森林的最早和最原始的價值實現,是木材生產利用的價值實現。合理的木材生產利用并不會損害森林本身,木材生產利用也是“兩山”轉化,“兩山”轉化與木材生產利用并不矛盾。相信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非木材產品的經濟價值、碳價值仍比不上木材經濟價值,不足以彌補森林經營成本,木材生產利用仍是“兩山”轉化的重要途徑乃至主要途徑。廣西案例證明,在集體林區林權制度改革后,森林經營者是可以做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續利用”的,是可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

第三,汲取典型省份的先進經驗,推動全國森林經營的高質量發展,提升國內木材供給能力。本研究發現,不論是木材生產,還是竹材生產,廣西都走在了全國前列。廣西成功的原因,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例如集體林權制度改革[15]、優越的自然條件[11]等。但這不是全部,那么多省區都進行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還有很多省區也具有很好的自然條件,卻沒有像廣西一樣成為木竹生產的骨干力量。筆者認為:①積極引進速生桉、竹柳、馬占相思、南洋楹、西南樺等速生豐產樹種[11],是廣西木材產量能居于全國前列的一個重要原因。這對其他地區開展森林經營也是一個很好的啟示。②建立了后續的齊全的木質林產品加工產業鏈也是很重要的條件。2018年廣西人造板產量4 458.69萬m3,占全國的14.91%[3],僅次于山東、江蘇,這在幾個重要木材生產省份是不多見的,其中膠合板產量2 988.43萬m3,占全國的16.70%,纖維板產量757.11萬m3,占全國的 12.27%,刨花板產量 279.59萬 m3,占全國的10.24%[3]。2018年廣西紙漿產量168.44萬t,占全國的14.03%,僅次于山東、海南[18]。后續加工產業的發展為森林經營提供了產品出路和利益刺激。③廣西引進大型下游林產加工企業參與到森林經營中,實現營林的規?;?、標準化、專業化、集約化、定向化的做法,可能也是解決南方集體林區林農小規模經營導致木材生產經濟效益不高的一個重要途徑。

第四,采取有效措施促進竹林經營和竹材加工產業的發展。竹材對木材有很強的替代性,而且竹材生長周期短,可彌補木材成熟期長的不足。竹子生長快、自然更新能力強,被譽為“第二大森林”;竹子采伐基本不會對環境造成損害,對涵養水源、固土固沙、保持碳平衡具有積極作用,竹材的環境友好性更符合現代綠色消費的潮流。作為世界上竹資源最豐富、竹林面積最大的國家,中國應該充分發揮“竹子王國”的優勢,采取有效措施促進竹林經營和竹材加工產業的發展,不能把眼睛只盯在森林資源和木材上,要對竹產業實施政策上的傾斜。目前全國竹林面積641.16萬hm2,僅占全國林地面積的1.98%[13]。本研究發現,目前竹材對木材的替代量很大而且極具潛力,因此甚至可以考慮把部分不太適合森林生長但適合竹林生長的林地改造轉化為竹林地,或者將目前占比15.44%的宜林地[13]中適合竹林生長的林地劃為竹林地。2019年中國竹材產量314 479.74萬根[2],略低于2018年,應與2019年中國木材產量激增發生反替代相關,既證明了竹材和木材很強的相互替代性,更反映了竹材生產需要政策保障。同時,應加大力度引導對竹產品的綠色消費需求。這些都需要林業政策上的支持,以實現中國竹材生產與木材生產齊頭并進、比翼雙飛,共同快速推進降低中國木材對外依存度。

第五,利用加工技術創新彌補國內木材供給質量上的短板。盡管本研究發現中國在數量上已經具備了主要依靠國內森林資源供給木材、大大降低木材供給對外依存度的條件,但不可否認,國內森林資源供給的木材存在小徑材多大徑材少、速生材多珍貴材少的結構性問題。為增加對進口大徑材、珍貴材的可替代性,長期來看,中國還需要致力于培育國內優質大徑材和珍貴材,提高優質木材供給能力;短期來看,還可以通過集成材、改性材等加工技術創新,使“小料變大料”“劣材改優材”[19]、優材最大限度利用。中國膠合板的大發展實際上就得力于旋切技術、貼面技術、刨切技術等,提高了小徑材、速生材利用的可能性,提高了珍貴材的利用率,不僅能滿足國內需求,而且形成強大的國際競爭優勢,成為中國木質林產品出口的主要品種。

猜你喜歡
竹材依存度原木
江蘇省農地依存度的時空變化
耐老化處理對毛竹竹材顏色變化的影響
國際熱帶木材市場
原木精神
國際熱帶木材市場
《竹材的建構》
竹材在現代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和創新
巧數原木
韓媒擔憂對華貿易依存度過高
濃濃竹韻演繹環保新概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