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常態化下中日經貿合作路徑研究

2022-04-08 22:09王詩妍
中國商論 2022年7期

DOI: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22.07.

摘 要:2021年國內新冠疫情有所緩和,我國與日本的經貿合作也在穩步回升,但無論是貿易模式還是合作路徑都將與疫情前有所不同,尤其是我國簽署了RCEP自貿協定,對疫情常態化下的中日經貿合作影響深遠。深化經貿合作是促進兩國經濟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的必然要求。通過對疫情常態化下中日經貿合作現狀、海外市場及項目合作進行研究,兩國經貿合作可能會受到自貿協定、國內外經貿環境、貿易保護主義、貿易規則規范和不確定的疫情等因素影響,未來兩國經貿發展需要從綠色能源相關的第三方市場、電商平臺、數字貿易以及跨境物流產業等方面著手合作升級,完善國家現有貿易規則和體制機制。本文結合最新數據資料分析中日兩國在疫情常態化背景下經貿合作的具體方向和可行路徑。

關鍵詞:疫情常態化;數字貿易;市場合作;貿易規則;合作路徑

本文索引:王詩妍.疫情常態化下中日經貿合作路徑研究[J].中國商論,2022(07):-066.

中圖分類號:F11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2)04(a)--04

當前全球經貿合作依然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不確定性增加,疫情形勢依然起伏不定,作為亞洲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中日兩國依然會對國際經濟貿易產生重大影響。疫情常態化下我國與日本應順應世界各國恢復經濟的堅決態度和當前對中國利好的協定政策與日本加強合作,共求互利互惠,實現雙贏。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以日本企業松下公司為首的各大日本企業開始在中國投資,2000年開始,我國的經濟體量逐步反超日本,直到如今,我國已成為日本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中國的生產力水平和經濟規模讓日本無法脫離對我國龐大市場的依賴。在RCEP及我國國內政策和國外與之即將簽署的貿易協定的框架下,中日經貿合作對東亞地區乃至世界經貿合作尤為重要,一方面有利于我國去產能,實現產業技術的升級,使日本擺脫因疫情造成的經濟下滑,促進中日兩國增進貿易往來、發展共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東亞各國作為中日第三方市場的合作國家實現大型基礎設施的高質量建設,讓世界各國迅速從疫情影響的經濟停滯中恢復活力。本文結合疫情以來中日經貿合作的研究成果,利用2016—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中日相關貿易數據,對中日經貿合作領域進行研究,探討中日兩國在疫情常態化背景下經貿合作的影響因素、主要方向和可行路徑。

1 文獻綜述

關于中日經貿合作是學術界廣泛關注的問題,已經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就疫情以來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關于新冠肺炎疫情對中日經貿合作影響的研究,從目前中國已簽署的經貿協定入手,探究在協定基礎上的有效合作。劉斌、劉穎(2021)探究了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對中日經貿關系和兩國各產業部門的積極影響,指出應加速國內RCEP批準落實,推進中日在貿易協定上的規則對接,擴大政治互信,升級雙邊投資協定,抓住技術升級機遇,從而推動經貿結構優化升級。秦兵(2021)研究了新冠疫情對日本經濟和中日經貿的嚴重影響,提出以RCEP協定和聯合抗疫促進合作,推進中日韓自貿區建設,通過中日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加強兩國地方經濟合作。第二,關于對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的路徑研究,廖萌(2020)指出目前中日在第三方市場以企業與企業的合作模式為主,其中以契約方式進入第三方市場占比較大,并提出第三方市場合作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建立長效促進機制、推進RCEP協定章節中未完成的項目和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拓展雙方在護理與醫療領域、節能環保和新能源領域等新產業合作領域,加強第三方市場供應鏈合作,創立統一的標準規則。熊鵬(2021)就中韓經貿合作結構提出在“一帶一路”地域交集處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通過共建共享工業園區實現分散風險,優勢互補,以企業為先導進行中短期項目合作,之后再以政府主導進行長期戰略合作。第三,對中日產業現狀及勞動力現狀進行研究,指出疫情對各產業造成的影響,并據此提出后疫情時代的合作路徑。郭澤華,孫培蕾(2021)提出建立境外經貿合作區,對日出口還應以符合本國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這樣帶來的經濟效益最大,疫情過后尤其應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主導的新興服務業促進經濟回暖,樹立“中國服務”品牌從而帶動貿易結構升級。李建軍(2021)研究了疫情后中日兩國勞動力市場現狀,指出目前日本勞動力不足,一、三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外國籍勞務,并得出中日勞務合作應通過培育扶持中日地方企業,建立境外產業、投資合作園區帶動勞務輸出,建立數字經濟多領域高端合作和全國統一的大數據互聯網信息服務平臺,提升服務水平,儲備高端人才。綜上所述,雖然很多學者已經針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中日兩國第三方市場、產業和勞動力進行了合作路徑的研究,但是疫情常態化背景下有所不同,本文針對當下的現實狀況,提出目前兩國經貿合作存在的問題和第三方市場的綠色能源領域及跨境電商等方面的可能合作路徑。

2 中日經貿合作現狀

2.1 進出口貿易規模

由圖1可知,2016—2018年兩國進出口貿易總值大幅上升,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持續,我國是當時日本進口來源第一大國,進出口貿易總值達到五年內峰值3276.6億美元,2020年雖然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兩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體上韌性不減,相比2019年我國自日本進口總值仍有小部分增加,只是對日出口總值相對減少。

結合表1 2021年1—7月中國對日本的進出口總值來看,雖然疫情反復的影響,下半年貿易不確定因素增加,但上半年中日進出口總值已經達到2119億美元,這樣的貿易合作成果說明兩國抵御風險的能力增強,預計未來兩國進出口貿易會再次達到高點并持續上升。

結合表2,在這種世界范圍內鋼鐵“出多進少”的情況下,中國上半年自日本進口鋼鐵總額遠大于對日本出口鋼鐵總額。從中說明了在RCEP協定簽署下中日貿易合作的擴大,有助于幫助目前國內產能過剩的鋼鐵企業去產能,借助日本企業的成熟技術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2.2 貿易產品結構

由表3可知,2021年上半年自日本進口商品總額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機電類產品、化工產品以及高端制造儀器類,車輛及運輸設備緊隨其后。其中機電類產品進口總額達到化工類產品進口總額的四倍左右。

通過表4可知,2021年上半年對日本出口商品總金額排名前三位的分別為:機電、紡織和雜項制品。說明中國的高新技術產業有了飛速發展,制造業更多的趨近于高附加值產業,結合疫情背景不難得出,這樣的趨勢會繼續擴大。但排名前十位的出口商品類別中,低附加值產品占比更多,這也啟示中國企業不要拘泥于現有部分產業的升級,還要在其他產業發揮潛力。

2.3 海外市場及項目合作

2.3.1 海外市場合作

疫情常態化下的中國,尤其是在RCEP簽署以后,對外貿易的市場開放度進一步提高,與更多國家將會有更緊密的貿易往來,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21年1—7月,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對56個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12.9億美元,同比增長9.9%。RCEP協定中除日本之外的其他成員國如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也是CPTPP協定成員國,在與這些國家進行貿易往來的同時會使我國更好地深入國際貿易體系。另外通過RCEP協定的簽署,中日韓間首次建立自貿伙伴關系,這樣一來便為中日合作提供了更多有利條件。

2.3.2 項目合作

從《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示范項目案例集》收錄的18個項目來看,中日在疫情常態化期間合作的重點將聚焦綠色能源產業,目前中日經貿合作在綠色能源領域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日企已經加大力度開發我國市場,2021年中日促進綠色低碳第三方市場合作研討會上的報告表示,中日企業之間如葛洲壩、中國電建、中國土木、中國建筑、三井住友、三菱日聯等的合作已日益密切。

3 疫情常態化下中日經貿合作的影響因素

3.1 疫情常態化下中日經貿合作的積極因素

3.1.1 自貿協定的廣泛簽署

RCEP的簽署可以推進中國在談的其他貿易協定的進程,比如中日韓自貿協定和中國與其他“一帶一路”節點國家的貿易協定,這些協定在貿易合作區域上的重合可以打破現有經貿阻礙,實現各國經貿順利溝通,并在此過程中,中國對外經貿協定也會逐步完善并與國際高標準協定接軌。

3.1.2 良好的國內外經貿發展環境

基于我國“十四五”規劃及“一帶一路”等成熟的貿易合作,我國政府應加大力度扶持企業創新,加快對機器的更新換代,政府助力產業模式創新,產業相關方不要拘泥于固有項目上創新,努力尋求突破,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高端技術人才,使我國對日貿易的比較優勢完全向技術密集型產業轉移。

3.2 疫情常態化下中日經貿合作的消極因素

3.2.1 貿易保護主義還未完全消退

中美貿易摩擦期間,日本在美國的影響上打算對華貿易脫鉤,日本政府在此期間也意圖向日本企業提供脫鉤補助,要求日企供應鏈從中國轉移,但是由于中國自身的經濟體量和潛力巨大的市場及很多像汽車產業這樣完善的產業鏈工業鏈使很多日企依然依賴中國市場。

3.2.2 貿易規則還不完善

中國的很多貿易規則還不符合國際貿易規范。在保持自身優勢的同時,中國也應充分借鑒日本企業的成熟經驗,“借助進口企業對國際市場的了解,掌握應訴信息和應訴成本,從而幫助企業在貿易摩擦中勝訴,最大程度地減少中美貿易摩擦的損失(YU Simin,2021)”,日本已加入CPTTP和EPA協定,所以在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時,在規則對接問題方面較我國是有優勢的。

4 疫情常態化下中日經貿合作的路徑選擇

4.1 落實綠色能源領域第三方市場合作,完善第三方市場合作的民間平臺

在疫情常態化下,一方面中國仍繼續與東盟深度合作,逐步削減關稅壁壘,在新簽定的RCEP框架下展開更多的雙邊經貿合作,進一步落實中日韓自貿協定和中歐經貿協定的談判進程,在落實RCEP相關經貿協定的同時,結合國內的“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對內深化改革,對外努力加入新的自由貿易協定,并利用好中國已經實現的成功經貿合作典范項目,例如將“一帶一路”或“海上絲綢之路”的節點國家與RCEP新落實的經貿優惠政策相融合,共同促進我國與世界各國在疫情常態化時期的經濟恢復。 我國可給與更多優惠來吸引更多日企來投資,強化雙方的貿易互補性,充分發揮貿易雙方的優勢。

4.2 加強電商平臺的營商環境,開展數字貿易

疫情改變了當下的營商環境,可以說這樣的變化在互聯網出現的時候就是必然的結果,只是疫情加速了這樣的狀態,未來數字貿易便會成為常態。在電商和數字貿易方面,我國較日本發展成熟,在疫情常態化下的數字貿易步入新階段,數字新型貨幣也在不斷誕生刺激投資者們的炒作,基于此我國可利用現有優勢,緊隨世界潮流,保持我國電商和數字貿易處于世界前列,與日本良好溝通進行優勢互補,我們仍要在加強數字貿易相關規則完善的同時,在新技術方面還要更多地投入人力物力,學習日本成熟的技術經驗,提高對數字信息的保護。另外,還應大力培養高技術人才,以應對當下和未來高技術勞動力的市場需求。

4.3 加強貿易模式創新和技術交流,促進跨境物流產業升級

自2018年以來,中日貿易相關促進機構已經在促進中日企業深度合作方面邁出了一大步,但很多貿易合作并沒有完全成熟并落實,只是建立在達成一定共識和簽署了完備計劃的基礎上。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速最快,占比進一步提升。受疫情的影響,疫情期間人們足不出戶,衣食住行甚至醫療服務都使大量電商從中獲益,相關京東財報顯示,物流收入貢獻很大。早在2017年京東就與日本最大的物流公司之一雅瑪多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近年來此合作為中日的跨境貿易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在新冠疫情對各產業造成嚴重打擊的背景下,這樣的電商物流跨境產業也是未來中日合作的有效路徑。

4.4 規范相關貿易規則,完善兩國經貿合作機制

在與CPTPP協定盡力對接過程中,中日雙方應堅定貿易合作,最大化發揮中國作為主要成員國在RCEP中的優勢,通過外部協定的施壓可以同時激發國內改革的活力,進一步融入國際規范貿易體系,減少貿易阻礙。健全市場機制,完善國有企業監管,主責主業,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國際競爭力。借鑒CPTPP關于國有企業的要求,即國企信息透明,各締約國要互相分享各自國有企業的信息,政府不能向國企提供補貼、融資優惠等,以消除政府對市場的過分干預。我國可以在著力進行國內改革的同時爭取加入CPTPP協定的空檔期,與“一帶一路”上的節點國家加強產業對接促進共贏,使我國有足夠的時間對內深化改革,對外滿足CPTPP的條約協定。

參考文獻

劉斌,劉穎.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對中日經貿關系影響探究[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58(3):120-128.

秦兵.新冠肺炎疫情對日本經濟的影響與中日經貿合作[A].中共沈陽市委、沈陽市人民政府.第十八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中共沈陽市委、沈陽市人民政府、沈陽市科學技術協會,2021:5.

廖萌.“一帶一路”框架下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研究[J].亞太經濟,2020(6):63-69+148.

熊鵬.“一帶一路”框架下中韓經貿合作的路徑分析[J].晉中學院學報,2021,38(4):46-50.

郭澤華,孫培蕾.后疫情時代加強中日經貿合作的路徑探究[J].商業經濟,2021(8):101-105.

李建軍.探索中日勞務合作發展新路徑[J].東北亞經濟研究,2021,5(4):71-81.

Y.Simin.中美貿易摩擦下中國鋼鐵企業的應對策略研究:以S集團為例[J].商展經濟,2021(12):46-48.

Study on the Path of Sino-Japanese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under the Normalization of Epidemic Situation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15

WANG Shiyan

Abstract: In 2021, the COVID-19 epidemic in China has slowed down, and the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s steadily recovering. However, both the trade pattern and the cooperation path will be different from the pre-epidemic. In particular, China has signed the RCEP free trade agreement, which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under the normalization of the epidemic. Deepening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is necessary to restore the two countries’ economies to the pre- epidemic level. By studying the status quo of Sino-Japanese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normalized by the epidemic, overseas markets and project cooperation,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may be affected by factors such as free trade agreements, domestic and foreign economic and trade environment, trade protectionism, trade rules and norms, and uncertain epidemic. In the future, the two countries need to upgrade their cooperation in green energy-related third-party markets, e-commerce platforms, digital trade and cross-border logistics, and improve existing trade rules and systems and mechanisms. Based on the latest dat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ecific direction and feasible path of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ormalization of epidemic.

Keywords: normalization of epidemic; digital trade; market cooperation; trade rules; cooperative path

作者簡介:王詩妍(1998-),女,漢族,吉林長春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英語口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