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域文化視角下北京市懷柔淺山區綠道選線

2022-04-12 14:45蔣曉彤馬曉燕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選線懷柔綠道

蔣曉彤,馬曉燕,馮 麗*

(1.北京農學院 園林學院,北京102206;2.城鄉生態環境北京實驗室,北京100083)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深入,北京淺山地區的城鎮建設與自然、人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綠道為北京淺山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新的視角、戰略和途徑,土地利用綜合、高效、可持續性強[1-2]。懷柔區位于北京東北方向,是燕文化的發源地,也是農業經濟和少數民族游牧業的交界地[3-4],地域文化資源十分豐富,且多分布于淺山區。

2004年提出淺山區的概念[5],將北京高程系100~300 m的山體及周邊地區定義為淺山區。但是淺山作為自然地理概念,難以與管理行政單元相匹配,為了更好適應城鄉治理需要和淺山區保護要求的精準落實,在此次研究中淺山是指坡度較緩、高程100~300 m范圍的地區。

目前綠道的選線與設計,往往忽略了對傳統鄉村文化的挖掘,缺少文化表達。以淺山區綠道為研究對象,從鄉村地域文化保護與傳承的視角出發,運用最小累計阻力法對懷柔淺山區綠道選線進行分析,建立基于地域文化保護的淺山區綠道選線模式,并提出綠道文化表達策略,以期實現綠道特色與文化內涵的提升,對實現北京美麗鄉村“鄉風文明”的目標具有一定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1 分析方法

采用最小累積阻力法(MCR)。最小累積阻力模型的概念最早由荷蘭的生態學家Knappen于1992年提出,其中關鍵詞為“源”、“景觀阻力系數”及“運動距離”。MCR模型最開始應用于對生物遷徙過程的研究[6-7]。采用GIS分析法與MCR模型相結合的方式,選出最優線路。

1.1 “源”的確定

結合《懷柔區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等[8-10],篩選出58個具有較高價值的人文景觀資源點與自然景觀資源點,見表1。

1.2 因子的選取及權重的確定

結合國內外綠道規劃選線的相關文獻[11-13],針對懷柔淺山區區域特點,選取地類、文化、坡度、可達性、產業、高程、可視度七項因子。

從突出地域文化的角度出發,采用AHP層次分析法,專家打分對各因子的重要度進行評分,分別用 1、3、5、7、9 分別來代表重要度的高低。經過歸一化處理后,得到7項因子的比較矩陣。對各評價指標的權重比例進行判斷,得到各因子權重分別為:地類0.48、文化0.2、坡度 0.13、可達性0.09、產業0.05、高程0.03、可視度0.02。

1.3 因子分析

1.3.1 地類因子 將懷柔淺山區分為縣鄉道、草地、水域、林地、耕地、建設用地、國道、省道、高速公路鐵路等用地(表2),分別賦予相對阻力值6、12、20、30、50、55、60、100并按照阻力值進行重分類。

表2 懷柔淺山區土地類型統計Tab.2 Statistics of land types in Huairou shallow mountain area

1.3.2 文化因子 選取懷柔淺山區的自然文化資源和人文景觀資源58個作為文化資源點,其中包括民俗文化、特色飲食文化、紅色文化、古樹名木文化、

古村落古建筑文化等。專家對不同的景觀資源進行評價打分。將文化資源等級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分別代表一般、重要和特別重要。以三類文化景觀資源點為中心,分別向外輻射不同范圍的緩沖區,并分別賦予阻力值1,2,3,4,5。運用AHP層次分析法計算出各級文化因子權重占比分別為與一級資源點距離0.2、與二級資源點距離0.3、與三級資源點距離0.5,按照阻力值和相應的權重進行重分類。

1.3.3 坡度因子 坡度不但反映地形要素對綠道建設的影響,而且對綠道使用者的游覽方式具有重要得影響[14]。根據坡度一般分類標準和《北京市級綠道系統規劃》關于坡度的說明,結合地形地貌,將坡度劃分為五個等級<3°、3°~5°、5°~15°、15°~25°、>25°,分別賦予阻力值1,2,3,4,5,并按照阻力值進行重分類。

1.3.4 可達性因子 綠道的可達性影響綠道的有效使用,可達性越高則綠道的使用率也就越高,游客在綠道內水平游憩的阻力越小[15]。選取綠道與村鎮的距離、與資源點的距離、與縣鄉道路的距離三個方面作為可達性的判定,運用AHP層次分析法確定三個方面在可達性分析中所占權重分別為與村鎮的距離0.25、與資源點的距離0.4、與縣鄉道路的距離0.35。對其進行分級<500 m、500~1 000 m、1000~1 500 m、1 500~2 000 m、>2 000 m并進行相應的阻力值賦值1,2,3,4,5,進行重分類。

1.3.5 產業因子 選取60個能夠提供旅游服務功能并能體現地域文化的代表性產業作為產業因子。根據其分布范圍外50 m、150 m、250 m、350 m、400 m、550 m,分別賦予阻力值為1,2,3,4,5,6,7,并按照阻力值進行重分類。

1.3.6 高程因子 高程是表示區域內地形特征的因子之一,能夠影響綠道建設難度。根據研究區域的現場調查的結果可知,景質資源點多集中在高程65~300 m處,故將高程分為<43 m、43~273 m、273~503 m、503~733 m、733~963 m、>963 m六個等級,賦值為1,2,3,4,5,6并按照阻力值進行重分類。

1.3.7 可視度因子 選擇55個資源點為觀測點,基于高程每個觀測點可以觀賞到一定范圍內其他資源點。將這些節點按照可觀測到的觀測點數量來進行劃分五個等級0~4、4~8、8~12、12~20、>20,對其進行賦值5,4,3,2,1并重分類。

2 研究結果

將懷柔淺山區地類、文化、坡度、可達性、產業、高程、可視度7項因子的累計得分結果結合七個因子的權重值通過GIS進行加權求和,得出綠道選線的累計得分圖,見圖1。應用GIS分析,基于綠道選線的連通性原則、溝域最優原則、地域性文化傳承原則,結合研究區域現狀,對綠道選線路線進行優化,最終得到懷柔淺山區綠道綜合選線結果圖,見圖2。由圖1可知,由淺色至深色區域阻力逐漸變大,作為懷柔區綠道規劃的主線,以達到利用最小阻力實現穿越的目標。因紅螺寺—慕田峪、平義分村—九渡河石板房、九渡河石板房—沙峪燈場阻力較大,不適宜穿行,故在綠道選線過程中未將其考慮在內。綠道多沿溝域成樹枝狀分布,局部地區綠道串聯成環??紤]到懷柔文化資源豐富,盡可能在綠道選線的道路規劃中串聯區域內相關的分散的景觀資源,將地域文化特色景觀與自然形態肌理相融合,使綠道在被人們使用游覽的過程中傳承地域文化的價值,故在綠道選線過程中著重將長城文化帶與紅螺文化片區考慮在內。

圖1 懷柔淺山區綠道選線的累計得分圖Fig.1 Cumulative score of Greenway route selection in Huairou shallow mountain area

圖2 懷柔淺山區綠道選線結果圖Fig.2 Greenway route selection results in Huairou shallow mountain area

根據現狀調查結果和文化資源評價結果,懷柔淺山區大部分自然資源多集中在一定范圍的區域內,人文資源多以鄉村聚落為載體。其中懷柔鎮紅螺寺周圍資源點分布密集,人流量大,建議增加綠道,進一步提高綠道與各個文化資源點之間的聯系,優化各個文化資源點的可達性。由于西北、東北區域由于景點過于分散,應在綠道規劃過程中增密路網,通過游覽綠道的過程增加游客的多重感官體驗,感受懷柔淺山區多重地域文化。

3 懷柔淺山區綠道文化表達策略

3.1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綠道基礎設施設計應注重汲取當地鄉土材料以及傳統紋樣,采取融合周圍環境的色彩,展現地方獨特的氣質。綠道應當重視綠道標識系統的設計。標識系統應采用當地鄉土材料,用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設計元素,以提高文化特色與辨識度。路面鋪裝設計可結合當地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對該地區獨有的地域文化進行展示。如路面鋪裝可用當地石板房收集的特殊石材,形成獨具地域特色的景觀。

3.2 增加文化空間

淺山區綠道可利用的文化空間較少,應當對周圍民俗建筑加以改造,增加文化驛站、民俗博物館、文化展覽室、文化長廊等文化建筑或景觀建筑,對擴大地域文化宣傳,加強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具有重要作用。結合當地民俗文化,利用舊農家院改造成歷史民俗博物館,增加其歷史文化底蘊,并將驛站、民俗博物館和綠道串聯,為游人提供一條蘊涵豐富文化內容的游線。

3.3 挖掘古樹名木資源

具有歷史價值的古樹名木、美好寓意的鄉土樹種,是増強綠道地域文化氛圍的重要景觀元素,甚至可成為綠道標志性的文化景觀。在綠道選線中應將規劃范圍內的古樹名木與綠道中的景觀節點相結合,充分發揮其歷史價值,增加綠道的地域文化底蘊。

例如懷柔慕田峪的迎賓松,樹冠大,頂偏平,靠近長城公路邊,凡來慕田峪旅游的游客必從此松跟前路過,每年迎來成千上萬的賓客,故稱之為“迎賓松”。清朝孫學詩來慕田峪關時曾寫下“借問谷中何所有,千樹桃花萬木柳”的詩句。位于懷柔區大水峪村的天宮童子銀杏和孔雀仙子銀杏來源于一個神話故事“白果戀”。詩人將產自這片地區的油松、銀杏贊頌進成詩句里,將更富有村民獨特的情感與回憶融入到生活之中。

3.4 完善解說系統

解說系統能夠系統地向游人展示歷史的綿延,將獨特的景觀以及地域文化有機的結合。懷柔淺山區綠道應設計特色解說系統。解說系統內容上將紅螺文化、長城文化片區串聯起來,有利于增強人們對文化的認知和感受,形式上能夠給游客在游覽過程中連貫的感受。通過特色標識、語音播報等形式對紅螺寺悠久的歷史進行解說和表現,加深對景觀名稱的由來、歷史典故的了解,增強文化傳播的動態性與參與性。

3.5 策劃民俗特色活動

綠道景觀與周邊村民生活環境息息相關,基礎環境較好的地區要充分發掘其文化潛力和地方特色,依托當地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采用民俗事件再現性的方式進行表達。例如以口頭村的舞獅和天貺文化為核心,發展出民俗風情街和舞獅臺,為游客提供民俗表演和地域風情體驗。

從淺山區綠道選線入手,基于最小累計阻力模型原理通過GIS的成本距離加權建模對懷柔淺山區進行綠道選線規劃,根據綠道節點的分布情況以及地類、文化、坡度、可達性、產業、高程、可視度七項因子的權重關系,結合連通性、溝域最優、地域文化傳承原則,對綠道網絡進行優化,得到懷柔淺山區綠道綜合選線結果。淺山區綠道由懷柔中心城區區延伸至整體綠道網絡各節點處,分為主線與支線兩部分,主線由中心區延伸至懷柔的郊區及各節點處。特此提出淺山區綠道地域文化表達策略,強化綠道文化內涵,以期對中國淺山區綠道在地域文化保護與傳承中提供參考。

猜你喜歡
選線懷柔綠道
提升組織工作整體效能 助力懷柔展翅騰飛
“三河一山”綠道成為新的“打卡地”
懷柔科學城公司競得陳各莊共有產權房地塊
誠誠&嘟嘟的成都生活
綠道 享受城市“慢生活”
淺談10 kV電力系統接地系統接地方式
懷柔新城08街區A地塊土地一級開發項目
淺談如何提高中低壓不接地系統小電流接地選線的正確率
基于遙感與GIS空間分析的電力優化選線研究
徐弘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