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天三衢” 生態治理
——衢州市常山縣鈣產業治理和礦區生態修復

2022-04-12 01:44常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浙江國土資源 2022年3期
關鍵詞:常山縣藍天礦山

□常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石灰石產業是常山縣經濟支柱產業之一,其長期粗放式的發展給常山縣帶來了極大的生態環境破壞。自2014 年起,常山縣開始實施“藍天三衢”生態治理工程,通過關停污染企業、礦山生態修復以及周邊路渠治理等措施,消除原有地質災害威脅,有效改善礦區生態環境。通過“騰籠換鳥”資源重配,為當地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高新企業進駐騰出發展空間,實現生態效益和社會經濟效益的雙贏。

一、項目背景

衢州市常山縣石灰石資源豐富,開采歷史悠久,2006 年被命名為“中國常山鈣業生產基地”。一直以來,開發利用石灰石資源的產業是常山經濟的最大支柱產業之一,已探明石灰石資源主要分布在輝埠鎮。常山縣鈣產業年產峰值于2013 年達到約10 億元,最高占全縣總產值的10%。

二、生態問題

▲常山縣輝埠鎮鈣產業整治

“晴天出門一身灰,雨天出門一身泥”是常山縣礦采區域的真實寫照,粗放的開發利用方式在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生態環境破壞。過去的常山縣輝埠鎮,山是褐色的,礦山山體滿目瘡痍,由于多年前不規則開采,坡面長時間風化剝落,巖體原生結構面長期裸露,存在大量地質安全隱患。天是灰色的,鎮域內塵土飛揚,大量礦渣等松散物質水土流失較嚴重,山體孔隙匯水及石灰巖溶解造成的重度堿性水污染已嚴重威脅到了當地水系生態環境及居民日常用水安全,嚴重影響了當地居民生產生活,也制約著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人口、環境、資源三者之間協調、均衡、和諧發展,成為常山縣輝埠鎮的當務之急。

三、經驗做法

常山縣出重拳、下猛藥,以地質安全和生態綠色為出發點,以修復和提升為著力點,以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為落腳點,在輝埠鎮開啟了以產業整治、環境治理、提質升級為抓手的“藍天三衢”生態治理工程。常山縣委、縣政府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系統觀念,自2014 年起正式實施“藍天三衢”生態治理工程,通過關停污染企業、礦山邊坡宕底生態修復以及周邊路渠治理等措施解除原有地質災害威脅,改善礦區環境,提升環境質量,有效帶動了地區經濟的發展。

(一)重拳拆立窯,協力打響整治發令槍

常山縣政府主動承擔起廢棄礦山治理修復的主體責任,分解落實責任,形成合力推進;常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履行監督管理職能;輝埠鎮人民政府及縣農投集團等建設實施單位,負責落實項目實施建設、運行管理等職能;發改、經信、財政、環保、林業、水利、交通等相關部門加強協調聯動。研究規劃部署,整治提升環境,明確“藍天三衢”項目“一張規劃圖、一批項目單、一支作戰隊、一套組合拳”,圍繞項目區堿性水生態治理、輕鈣企業后續處置、礦山生態修復、石灰渣處置、鎮域面貌提升、后期礦山地質公園規劃建設等重點工作開展整治。村委“頭雁”引領,發動群眾力量,項目區域各村黨支部書記帶頭,發揮黨員帶頭效應,主動拆除立窯并捐獻政策處理費,獲得了村內群眾的理解、配合與支持,有效打開了輝埠石灰礦區域環境整治工作的局面?!八{天三衢”生態治理一期、二期工程啟動,通過對鈣產業鏈條開展系列整治,全面關停拆除16 家輕鈣企業、165 孔石灰立窯和201 條石灰鈣落后生產線,以壯士斷腕的勇氣開展立窯拆除攻堅戰,全力剜去生態瘡疤,為后續生態修復措施打下基礎。

(二)一區謀一策,科學精準修復換新顏

產業整治后,廢棄礦山亟待整治,常山縣委、縣政府將輝埠礦山地質環境安全及生態問題綜合整治的重任壓在了常山縣農投集團的肩上,要求其協調人力、物力、財力、技術資源,啃下廢棄礦山治理修復這塊硬骨頭。礦山遺留問題復雜多樣,設計施工團隊以確保技術可行、安全可靠、經濟合理、施工便利為前提,進行礦山邊坡治理方案比選,綜合考量邊坡生態修復技術、植生袋+土工網技術、噴混植生生態綠化技術、錨桿+格構梁高陡邊坡修復技術、種植圍堰/臺地砌坎生態復綠技術等技術措施?!熬推轮纹隆钡剡M行針對性治理,做到因地制宜、“一區一策”,有效清理宕底臺地的礦渣與落石,消除礦山邊坡安全隱患,改善礦區生態環境。

(三)施工重生態,杜絕修復工程二次污染

在具體治理修復過程中,嚴格開展施工場地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效改善石灰巖溶解匯水帶來的堿性水污染問題以及施工造成的生活生產污水問題。以“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為原則,采用生態型截排水溝與常規混凝土溝統籌布局的方式布設排水系統,并配套酸堿度實時監-智能化水泵控制-污水處理三系統聯動,真正實現污水長效化、智能化處理排放;引取周邊大塢水庫和靈湖溪的水源進入消納池中,強化堿性水生態消納的效果。同時,緊密結合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林草植物保護措施和空氣污染防治措施,形成水土保持綜合防護體系。

(四)管理重長效,數字智能管理出新招

長期性地開展地表水環境智能化處理,有效改善石灰巖溶解匯水帶來的堿性水污染問題以及施工造成的生活生產污水問題。項目區結合排水系統布局建設曝氣混凝沉淀+石英砂過濾+活性炭吸附的污水處理系統,配套設置酸堿度實時監測系統及智能化水泵控制系統,真正實現污水長效化、智能化處理排放;引取周邊大塢水庫和靈湖溪的水源進入消納池中,強化堿性水生態消納的效果。引入有效信息化管理技術,深化項目過程管理。常山縣率先將“藍天三衢”生態治理工程項目全過程管理資料上傳至監管平臺作為范本參考并全縣推廣,積極響應浙江省自然資源廳“一礦山、一檔案”號召,全面、動態、及時、準確掌握“藍天三衢”生態修復現狀變化情況,嚴格有效實現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全生命周期精準管理。

▲消納池

▲生態治理后的輝埠鎮面貌

(五)資源再利用,生態經濟雙贏創綠色

“藍天三衢”生態治理并非簡單一關了之,而是要對石灰石資源科學利用,實現生態和經濟效益兼得?!背I娇h石灰石儲量和品位均居全省首位,但傳統生產方式存在著資源利用水平、財政貢獻率、環境承載力和產業延伸鏈“四低”問題。為實現去產能后的持續發展,常山縣在整治過程中成立國有“泰安公司”,負責石灰石礦產資源的科學利用和市場化運作,并經充分考察磋商后引入社會資本,簽訂PPP 合作協議,探索更具有包容性的綠色發展新模式。同時,輝埠鎮憑借常山“兩山銀行”這把“金鑰匙”,對輝埠后社片區礦山開采、鈣產品加工遺留的污染用地及周邊土地進行集中收儲,開展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為當地企業轉型升級、引進投產企業進駐提供了優質融資平臺,進而實現生態資源向資產、資本的高水平轉化,成為了輝埠鎮在產業轉型過程中“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有力助推器。

四、修復成效

(一)生態環境效益明顯改善

通過礦山地質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完成廢棄礦山治理面積676 畝,邊坡失穩、崩塌情況不復存在,地質災害威脅得到了有效消除,極大地提高了礦區植被覆蓋率和該區域自然生態系統固碳增匯能力,城區環境空氣優良率從2014 年的81.8%上升到2021 年的98.7%,出境水質達到Ⅱ類以上標準,主要地表水體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100%達標,真正實現了天更藍、水更綠的環境治理效果。

(二)經濟發展效益明顯增長

通過礦采活動關停對產能、能耗、環境容量進行限控;通過“騰籠換鳥”資源重配,為當地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擴容提質、高新企業進駐騰出發展空間,倒逼產業高端轉型。根據《2021 年輝埠鎮人民政府工作報告》,輝埠鎮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98.5 億元,同比增長3.0%;實現固定資產投資10.11億元,同比增長36.8%;實現財政總收入1.7 億元,同比增長41.67%。

(三)社會民生效益明顯提升

近年來,輝埠鎮的村集體經濟以優良態勢向上發展。各村立足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依托輝埠工業園區平臺優勢與轉型升級契機,積極挖掘自身潛力,壯大特色產業,做強村集體經濟,走出了一條契合實際、具有特色的共同富裕新路子。2020 年,全鎮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2006 萬元,其中3 個村集體收入突破100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45 萬元,同比增長15%。同時,通過實地走訪、問卷調查等形式對生態治理項目直接受益人(礦區周邊居民)進行滿意度調查,噪音、灰塵和煤煙等人居環境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礦產企業的關停和區域整體生態修復得到了群眾的一致點贊。

五、示范價值

“山河重整,鳳凰涅槃”,常山縣以地質安全和生態綠色為出發點,關停拆除具有環境威脅的傳統石灰石生產線,“一區一策”地開展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探索區域土地綜合整治的新路徑,實現生態、經濟、民生效益“三贏”。生態修復是一個長期系統工作,“藍天三衢”仍在進行時,在設計科學合理、施工踏實嚴謹的基礎上,只有將“高標準、嚴要求”貫徹到后續的邊坡監測和植被養護中,貫徹到修復質量效果的考核評價中,貫徹到生態修復的全過程里,才是礦山生態修復的長遠之計。

猜你喜歡
常山縣藍天礦山
四大“礦山修復”方法
在礦山里耕耘(國畫)
智能化礦山建設在中小型礦山的應用探討
我國礦企海外十大礦山簡介
學生作品展
常山縣圖書館推動有聲閱讀的實踐與思考
擁抱藍天
人大“年檢” 守護鷹城藍天碧水
臻迪無人機在藍天中飛向未來
衢州市常山縣天馬一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