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平縣主要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方案

2022-04-13 13:37傅國正
新農業 2022年6期
關鍵詞:蟲源衣劑吡蟲啉

傅國正

俗話說“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一粒種子關乎農民的收成,所以抓好種子前期和全過程的病蟲害防控尤為重要。本文就建平縣高粱、谷子、玉米主要糧食作物的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方案加以簡要介紹。

1.1 黑穗病防控

高粱黑穗病防控方法有以下幾種。一是包衣拌種。種子在播種前用咯菌腈-精甲霜靈懸浮種衣劑或苯醚甲環唑、戊唑醇等種衣劑進行包衣處理。二是選用抗病品種。三是輪作倒茬。與非禾谷類作物進行3年以上輪作,耕作滅茬,加強水肥管理。四是清理病株。及時拔出病株,帶出田外進行掩埋或燒毀

1.2 地下害蟲和苗期害蟲防控

高粱地下害蟲主要有地老虎、蠐螬、金針蟲、螻蛄等,苗期害蟲主要有蒙古灰象甲、黑絨金龜等。防治方法如下。

農業防治:秋季深翻地,清除田園及周邊雜草減少越冬蟲源。

物理防治:田間安放殺蟲燈誘殺成蟲,控制蟲源基數。

化學防治:(1)播前種子包衣。用含有60%吡蟲啉、噻蟲嗪等殺蟲劑成分懸浮種衣劑對種子進行包衣。(2)拌撒毒土。每畝用50%辛硫磷毒土(按照藥、水、土比例1∶1∶500)10~12.5公斤,均勻撒于播種溝內。(3)藥劑灌根。作物出苗后如果遭到地下害蟲為害,可用50%辛硫磷乳油300~500毫升兌水200~250公斤灌根,在離根部5~10厘米處刨一小坑,灌100克藥液后蓋土。(4)莖葉噴霧。選用1%甲維鹽2000倍液、20%氯蟲本甲酰胺10毫升/畝等進行噴霧防治。

1.3 高粱蚜蟲防控

拌種:用含有60%吡蟲啉、啶蟲脒、噻蟲嗪等殺蟲劑成分的種衣劑進行播前包衣,對高粱蚜蟲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物理防治:在蚜蟲害發生的第一時間打去有蟲底葉,帶出田外銷毀,降低蟲口密度,防止病情持續發展。

化學防治:每畝用40%樂果乳油0.1公斤,拌細砂10公斤,揚撒在植株葉片上,10%吡蟲啉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等藥劑噴霧防治。

1.4 棉鈴蟲防控

誘殺防治:在棉鈴蟲發蛾盛期,用黑光燈或楊枝把誘殺成蟲,降低蟲口率。

人工捕捉:高粱田棉鈴蟲集中為害時,可用塑料袋套住高粱穗部,輕輕抖落入袋內,集中殺死。

藥劑防治:抓住幼蟲3齡前的關鍵時期及時進行防治,藥劑可選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5%高氯甲維鹽微乳劑1500~200倍液、48%多殺菌素懸浮劑5000~6000倍液、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3000倍液噴霧。

2.1 谷子白發病防控

選用抗白發病谷子品種:谷子品種抗病性差異較大,在同樣條件下,有些感病品種發病率高達70%,而抗病品種則不到1%。

輪作倒茬:輪作倒茬是減少土壤帶菌的有效措施。由于病菌卵孢子在田內存活時間較長,嚴重地塊至少應實行3年輪作。

農藝措施:適時播種、淺播種,不要覆土過厚,促使幼苗早出土,減少病菌侵染。

物理防?。涸诓≈赕咦游瓷⒙淝鞍纬袩龤Щ蛏盥?,不要用來喂牲畜和漚肥。糞肥和堆肥要腐熟。白發病菌孢子通過家畜的消化道仍能存活,如用病株喂了牲畜,帶菌糞肥必須充分發酵腐熟后再使用。

種子處理:種子藥劑包衣是預防谷子白發病最直接、經濟、有效的防治方法??蛇x用35%甲霜靈或35%精甲霜靈種子處理藥劑進行拌種,在地下和苗期害蟲發生嚴重的地塊可采用上述藥劑加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或70%噻蟲嗪種子處理可分散粉劑進行復配拌種。

2.2 地下害蟲和苗期害蟲防控

谷子地下害蟲主要有地老虎、蠐螬、金針蟲、螻蛄等,苗期害蟲主要有蒙古灰象甲、黑絨金龜等。防治方法如下。

農業防治:秋季深翻地,清除田園及周邊雜草減少越冬蟲源。

物理防治:田間安放殺蟲燈誘殺成蟲,控制蟲源基數。

化學防治:(1)拌種包衣。用含有吡蟲啉、噻蟲嗪等殺蟲劑成分的種衣劑進行播前包衣。(2)毒土法。畝用50%辛硫磷毒土(藥、水、土比例1∶1∶500)10~12.5公斤,均勻撒于播種溝內。(3)藥劑灌根。作物出苗后遭地下害蟲為害,可用48%樂斯本乳油50毫升,加水50公斤(即1000倍)灌澆,或90%晶體敵百蟲1000~1500倍液?(高粱田禁用),或50%辛硫磷乳油300~500毫升兌水200~250公斤灌根,在離根部5~10厘米處挖一小坑,灌100克藥液后蓋土。(4)莖葉噴霧。選用甲維鹽、氯蟲本甲酰胺等進行噴霧防治。

2.3 谷子粟葉甲防控

農業防治:秋季深翻地,清除田園及周邊雜草,減少越冬蟲源。

物理防治:田間安放殺蟲燈誘殺成蟲,控制蟲源基數。

化學防治:(1)藥劑拌種包衣。用含有吡蟲啉、噻蟲嗪等劑殺蟲劑成分的種衣劑進行播前包衣。如要連同谷子白發病和黑穗病一起兼防,可加入防治白發病的藥劑“甲霜靈或精甲霜靈”、防治黑穗病的“福美雙或三唑類”藥劑。(2)莖葉噴霧。選用1%甲維鹽2000~3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

2.4 谷子黏蟲防控

物理防治:在田內插谷草把誘卵,也可用糖醋盆、殺蟲燈等誘殺成蟲,壓低蟲口密度。

生物防治:在卵孵化盛期使用Bt制劑或苦參堿防治幼蟲。

化學防治:在低齡幼蟲期,選用高效氯氰菊酯、氯蟲本甲酰胺、溴氰菊酯、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等藥劑防治。防治指標為,二代黏蟲田間蟲量達10頭/米壟長,三代黏蟲田間蟲量達10頭/米壟長。

3.1 地下害蟲和苗期害蟲防治

玉米地下害蟲主要有地老虎、蠐螬、金針蟲、螻蛄等,苗期害蟲主要有蒙古灰象甲、黑絨金龜等。防治方法如下。

利用含有60%吡蟲啉、噻蟲嗪、溴氰蟲酰胺等高效低毒低殘留藥劑進行種子包衣或拌種,可以有效控制地下害蟲和苗期害蟲。同時對薊馬、蚜蟲、灰飛虱等害蟲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3.2 玉米螟防控

玉米螟是玉米重要害蟲之一,可采取以下方法進行防控:(1)秸稈粉碎還田,降低蟲源基數。越冬代化蛹前15天進行白僵菌封垛,降低玉米螟越冬幼蟲基數。(2)在越冬代成蟲羽化初期使用性誘劑誘殺,羽化高峰期使用殺蟲燈誘殺。(3)在玉米螟產卵初期釋放赤眼蜂,控制卵孵化率,心葉末期投放Bt或白僵菌顆粒劑。(4)針對2代大發生情況,可因地制宜推廣應用自走式高桿噴霧機在玉米螟幼蟲初孵期噴灑Bt乳劑,可與1%甲維鹽合理復配噴施,不僅提高防治效果,還兼治其他多種害蟲。

3.3 玉米蚜蟲防控

在點片發生和盛發初期時施藥,可利用自走式高桿噴霧機噴施50%吡蟲啉、3%啶蟲脒乳油1000~1500倍液、50%吡蚜酮可濕性粉劑2500~4000倍液等藥劑。

3.4 玉米黏蟲防治

誘殺防蟲,即在田內插谷草把誘殺蟲卵,也可用糖醋盆、殺蟲燈等誘殺成蟲,壓低蟲口;當百株玉米蟲口達30頭時,可用5%高效氯氰菊酯、5%馬氰乳油、20%氯蟲本甲酰胺等噴霧防治。

3.5 棉鈴蟲、玉米雙斑螢葉甲防治

卵孵化盛期噴灑Bt制劑、甲維鹽氯蟲本甲酰胺藥劑等。

3.6 玉米葉斑類病害防治

玉米葉斑類病害包括大斑病、灰斑病、褐斑病、彎孢菌葉斑病等。

選用抗病品種,合理密植,適時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藥劑防治提倡適期早用藥,在玉米心葉末期可葉面噴施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戊唑醇、烯唑醇等藥劑,視發病情況隔7~10天再噴一次。

3.7 鐮刀菌類病害防治

鐮刀菌類病害包括苗枯病、莖基腐病、頂腐病等。防治方法如下。

選中抗病品種,提高土壤墑情,創造條件使玉米快出苗,減少幼苗在土壤中的滯留時間,減少發病。利用咯菌腈·精甲霜靈懸浮種衣劑或苯醚甲環唑、戊唑醇等種衣劑處理種子,同時控制絲黑穗病、根腐病等。播種前種子需充分晾曬,種衣劑包衣風干后播種,避免裸種下地。頂腐病發生初期可選用氨基寡糖素進行噴施,防治效果較好。

3.8 絲黑穗病和瘤黑粉病防治

選用抗病品種,種子播前用咯菌腈·精甲霜靈懸浮種衣劑或苯醚甲環唑、戊唑醇等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處理。與非禾谷類作物進行3年以上輪作,加強水肥管理。及時拔出病株。帶出田外進行掩埋或燒毀。

猜你喜歡
蟲源衣劑吡蟲啉
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劑的配方研制
噻蟲嗪、吡蟲啉灌根防治蘋果綿蚜及砧穗組合抗性試驗
不同種衣劑在鮮食玉米“申科糯601”上的應用效果初報
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在蠶種生產上的應用報告
血吸蟲來源的miRNA通過靶向轉化生長因子β受體Ⅲ促進宿主肝纖維化
不同種衣劑處理對青瓜生長及產量影響的研究
不同種衣劑對黃瓜種子萌發及幼苗生長的影響
2017年巴西進口近8000t吡蟲啉價格上漲感受明顯
貴陽市煙倉煙草粉螟消長動態及蟲源分析
天然高分子小麥種衣劑作用機理研究與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