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沙漠化原因及林業防沙治沙措施

2022-04-13 13:37王莉
新農業 2022年6期
關鍵詞:林業

王莉

摘要:土地沙漠化是我國面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之一,若是不能及時進行治理,就會導致持續的生態破壞和經濟損失。因此,本文將在分析土地沙漠化原因的基礎上,嘗試提出林業防沙治沙的有效措施,以便為相關生態環境治理工作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土地沙漠化;原因;林業;防沙治沙

沙塵天氣的出現和植被覆蓋率問題使沙漠化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我國的沙漠化問題有著跨度大、面積廣、治理難的特點,盡管經過長期治理卻還是對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日常生活產生著消極影響。

1.1 自然原因

人們說起荒漠化首先就會想到認為破壞,但實際上不少的荒漠化地區是受自然因素作用才出現。我國領土幅員遼闊,氣候類型眾多,其中就不乏大陸性氣候,而該氣候對應的自然景觀就是草原和沙漠。通常來說,這些地區的降水量都比較小,蒸發量則比較大,這就導致土地性質趨向干旱化;尤其是受近年來全球變暖的影響,部分地區降水量得不到提高的同時蒸發量還增加了,這就導致原有植被死亡,土地沙漠化現象加劇。值得一提的是,大風天氣會加劇沙漠對地表植被的侵襲,從而導致沙漠化的速度提高。

1.2 人為因素

人為因素是土地沙漠化現象加重的直接原因,長期以來的無序土地資源開發行為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惡劣的影響。我國土壤沙漠化面積在改革開放后很長一段時間中都處于上漲狀態,其背后的原因就是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建設不全,以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過度放牧、亂砍濫伐、無節制的開發水資源等,這些行為都讓環境受到了短時間無法修補的創傷。

2.1 堅持先保護后治理

因地制宜是防沙治沙工作的基本原則,對待不同環境下的沙漠化問題應當結合實地情況給出保護性措施,然后再逐步調整治理方法。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法律實施封禁保護,對現有的不合理土地開發行為進行制止,避免區域內植被環境繼續遭到破壞。完成前期保護工作后,就要著手提高沙區植被覆蓋率,利用抗旱性比較強的植株實施人工造林、封沙育草等措施。在治理土壤沙化的過程中,最理想的手段就是植樹造林,這不僅可以對封殺的侵襲產生有效的阻礙作用,還還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流動沙丘是防沙治沙中的一大難題,這是因為樹種幾乎不能栽種于沙丘上,所以只能另辟蹊徑,將抗旱植株種在流動沙丘間,從而將沙丘固定改善治理條件。當然,流動沙丘的治理也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則,無論是栽種沙蒿、紫穗槐等固沙植物,還是固定沙丘的方法都需要根據實際作出調整,否則就很容易因為水資源調用不便或治理措施局限性難以高效治沙。

2.2 增設沙障,阻滯風沙流動

受氣候因素的影響,我國北部地區常見冬季大風,加上相關地區氣候干燥、地表植被覆蓋率比較低,風沙天氣也就隨之出現。為了減少風沙對植被的侵襲,防止居民正常生活受到影響,應當在風沙區邊緣設置防沙障和防護林,以此遏制沙漠化推進,同時截留和保存降水,補充道地下水資源中,為地表抗旱植被的生長提供水資源支持。

2.3 保護現有植被

沙漠中并非完全的不毛之地,綠洲和沙漠植被都是組成沙漠生態環境的重要部分,并且這些植被的生態環境受到破壞以后極難恢復。為此,沙漠化之理人員有必要將沙漠現有植被的保護當做工作重點,借助現有植被構成的優質生態環境強化植樹造林,廣泛栽種沙棘、梭梭樹等抗沙抗旱能力突出,并且具有經濟價值的植株,促進經濟開發和環境保護的統一。

為了將可續發展理念落到實處,相關管理部門有必要提高對防沙治沙工作的關注度,采用多樣化的生態環境保護手段對沙漠化地區進行修復和預防,借助環境質量的提升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猜你喜歡
林業
《林業科技》征稿簡則
歡迎訂閱《林業科學研究》
《林業科學》征稿簡則
《林業科技》征稿簡則
land produces
林業種植及養護管理模式探究
保護林業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
加強北方林業病蟲害防治的思考
遙感技術在林業中的應用
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