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鼻疽的臨床癥狀與診斷防治

2022-04-13 13:37梅強
新農業 2022年6期
關鍵詞:鼻疽馬場馬匹

梅強

馬鼻疽又被稱為“串槽”或“吊鼻子”,是一種由鼻疽桿菌引起的急性、流行性暴發的人畜共患細菌性傳染病。相比于其他動物,馬屬類動物對于此病較為敏感。此病主要侵襲成年馬匹的呼吸道系統、淋巴系統及皮膚,在其氣管黏膜、鼻腔、喉頭或皮膚上生成特異性瘢痕、鼻疽結節或者潰瘍,在其淋巴結、肺部及其他實質氣管形成鼻疽性的結節。此病沒有明顯發生季節,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生,主要呈現散發或者地方性流行。開放性病畜是傳染來源,主要是通過被污染的飲用水及飼料經消化道感染。病畜、健畜互相接觸,舔咬病變部分泌物及污染的用具也可被感染。本病潛伏期較長,數周到數月。使役過度、廄舍擁擠、營養不良、感冒和創傷,均為發病誘因。為有效減少馬鼻疽傳染病的出現數量及傳播速度,養馬業及相關部門要做好綜合防疫。

本病潛伏期不定,短則4周或數月,長則可達半年,潛伏期的長短與自身抵抗力、感染途徑及病原毒力有關,根據機體自身抵抗力強弱一般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1.1 急性馬鼻疽

驢和騾更多患急性型,主要表現:呼吸急促、心跳加快、體溫逐漸升高至39~41℃、食欲減退、精神萎頓,頜下淋巴結一側腫脹,可視黏膜出現輕微潮紅,并輕度黃染。部分病畜關節部位明顯腫脹,甚至出現潰爛,關節炎、滑膜囊炎等各類疾病,重病馬陰囊處、四肢和胸腹出現浮腫。

1.2 慢性馬鼻疽

慢性鼻疽最為常見,約占 90%。大多是因沒有及時發現治療,由急性轉慢性的過程,病程較長,沒有明顯臨床癥狀,病理變化為鼻疽特異病變,多見于肺臟。

2.1 臨床診斷

患畜體溫39.5~41℃,頜下淋巴結腫脹,有硬結,無熱、無痛、不可移動。

2.2 變態反應診斷

開放性、慢性、急性鼻疽均可采取變態反應進行診斷。

2.3 血清學診斷

是指熒光抗體試驗、間接血凝試驗及補體結合試驗等。

2.4 病理解剖診斷

只有在必要時才會選擇病理解剖診斷,是最有價值、最準確的診斷方法。

3.1 做好防疫策劃準備工作

首先需要對飼養員及訓練員開展防疫知識培訓活動,其次要嚴格落實飼料及馬匹糞便的消毒工作,以此最大程度降低馬鼻疽傳染病出現的可能性,進而有助于維護馬場運作秩序及經濟效益。

3.2 做好護理和消毒馬場

要做好馬匹日常護理工作,嚴禁從疫區輸入馬匹,在調入馬匹時要進行嚴格的點眼檢查,同時要進行30天以上隔離工作。當馬場的馬匹檢驗出馬鼻疽病狀時,相關工作人員要及時消毒并處理其用具,同時要使用氫氧化鈉溶液或土堿溶液對飼槽和馬廄進行消毒,以此避免傳染病進一步傳播。加強馬鼻疽疾病預防措施,增強馬場的飼養管理,加強馬的身體素質,提升其自身抵抗力,有效減少疾病的發生概率。對外出運輸騎乘的馬、騾、驢,應加強護理,防止傳染。

3.3 定期開展鼻疽檢疫

每年春秋兩季各進行一次鼻疽檢疫,檢疫方法以臨床檢查和鼻疽菌素點眼檢查為主。根據檢疫結果,將牲畜分為三類,開放性鼻疽病畜、陽性病畜、健康畜。對開放性鼻疽病畜應立即撲殺深埋或燒毀,應及時對其污染環境及用具徹底消毒,對價值不大的物品可以燒掉。對馬廄和飼槽用3%~4%土堿溶液或1%氫氧化鈉溶液消毒,飼槽消毒后用水刷洗,鞍挽用具可用3%來蘇兒消毒。對陽性病畜應烙印標志,立即隔離,限制在隔離區飼養,放牧和使役。

3.4 采取綜合性防疫措施

目前我國在馬鼻疽傳染病的治療方面尚未研制出有效疫苗,因此需要提高對防治環節的重視程度,需要相關部門及人員做好定期檢疫和衛生消毒等綜合防疫措施。在具體工作中,首先,需要嚴格落實定期檢疫工作,同時要對新調入馬匹隔離飼養,確保健康后才可以混群飼養。其次,需要做好環境衛生消毒工作,有助于降低馬鼻疽傳染病出現的可能性。最后,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開展各項操作,當人類接觸患病牲畜及污染物時要做好安全防護工作。

馬鼻疽傳染病的存在對養馬業造成巨大威脅,因此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做好馬鼻疽檢疫工作,同時要結合臨床病癥及傳染源情況做好防治工作。在日常養殖中,馬場工作人員要定期開展檢疫和消毒工作,同時要采取合適方法進行馬匹檢疫,以此降低出現馬鼻疽的可能性,并維護馬場效益。

猜你喜歡
鼻疽馬場馬匹
淺析馬鼻疽及其防控措施
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致病及耐藥機制
青海馬場臺金礦地質特征及找礦前景分析
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感染與免疫逃逸機制的研究進展
馬場(外一首)
盛裝舞步競賽馬匹的設施和管理
馬匹喝水
真正的動物保護:馬匹專用“跑鞋”
馬場主的金三角魚塘
人畜共患病
——鼻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