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工程施工過程中路面基層的施工處理

2022-04-14 03:14范永偉
科技創新導報 2022年25期
關鍵詞:碎石碾壓壓實

范永偉

(中國葛洲壩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5)

車輛與行人在道路橋梁上通行時,是直接與路面基層進行接觸的,若其質量達不到相應標準,會對交通工程的正常使用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可能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不好的體驗。因此,參建單位在對道路橋梁工程進行施工時,應充分意識到路面基層施工的重要性,并在該施工過程中投入更多財力等,為施工環節的有序進行提供資源支持。與此同時,應注意相關工作人員作用的發揮程度,引導其深入施工現場,對現場的地質與施工條件等進行考察,并以相應的設計要求與施工需求為依據對施工材料進行篩選。此外,應注重施工方案的調整與改進,保證施工計劃與相應要求的一致性,促進交通工程質量的提升,為我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進而帶動地區經濟的提升。

1 路面基層施工所使用的施工技術

1.1 利用碎石對縫隙進行填補的施工技術

在路面基層施工過程中,常會利用碎石等對縫隙進行填補。首先,在采用該方式的準備階段,可在路面表面上進行粗碎石的鋪設,將其數量控制在相對合理的范圍內,之后應對其進行碾壓操作。在其上進行碎石屑的分撒,保證其分布的均勻性,并以震動的方式對其進行壓實處理,提升粗碎石與石屑的黏合程度,增強路面基層的密實程度[1]。其次,應以相應的法律法規為依據,加強對軋制碎石的使用,提升路面基層的強度,對其抗壓能力加以強化。最后,應注重對碎石屑鋪撒方式的選擇,如干法施工與濕法施工等,其中,干法施工開展面臨的難度不高。若施工人員以干法施工的方式進行碎石屑的鋪撒,應以碎石層為墊層,在其表面上直接進行碎石屑的鋪撒,并以碾壓的方式提升二者的黏合性;若施工人員以濕法施工對碎石屑進行鋪撒,應在碎石表面進行水的添加,保證水量的適宜性,之后對其進行碾壓與揮發處理。

1.2 以級配砂礫施工技術對路面基層進行施工

首先,應注意對施工材料的準備,如碎石與碎屑等,該施工技術對碎石與碎屑的規格沒有具體要求,之后,施工人員應以一定的比例對二者進行混合處理。與此同時,應在材料混合過程中進行水泥混凝土的添加,對其加以利用,為混合砂礫原料的固定做好鋪墊。在此過程中,一般是使用廣拌法或是路拌法對原料進行混合,提升原材料分布的均勻程度[2]。

在使用廣拌法進行操作時,應注意對砂礫原料的選用,并對其含量進行管控,并在其中添加適量的水泥與水等,促進攪拌工作的順利進行。在攪拌過程中,應注意其是否達到相應的要求,若達標,可將其用于開展鋪設工作,將其覆蓋在路面之上,并對其進行壓平處理。與此同時,應以灑水的方式對其進行養護。

在使用路拌法進行操作時,主要將該方式應用于砂礫基層的固定施工中。首先,應對水泥加以利用,并取出適度的數量,讓其對路面基層進行全面覆蓋,并以專門的設備開展攪拌工作,對其進行碾平處理。在該操作結束后,也應對其進行灑水養護,并對灑水的時間進行控制,促進路面基層整體質量的提高。

1.3 瀝青路面基層施工技術

目前,在對路面基層進行施工時,常采用的材料為瀝青,采用的工藝為瀝青路面基層施工技術。受瀝青特性的影響,在使用其對路面基層進行處理后,路面的平整程度有所提升,耐磨性有所增強,使得路面的使用壽命獲得延長,為清潔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降低清潔工人的道路清理難度,提升其工作效率。與其他鑲嵌型材料相比,瀝青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利用其對路面基層進行施工時,需以均勻的方式將其撒在碎石中,提高其與碎石的混合程度。與此同時,應對瀝青的厚度進行控制,保證其在合理的范圍內,如20cm等。此外,應利用水泥對瀝青處理后的路面基層進行加固處理,提升碎石層的黏合度,提升道路的密實程度,推動道路結構的穩定性建設。利用瀝青對路面進行處理的場景如圖1所示。

圖1 瀝青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的場景

2 現階段交通工程中對路面基層進行施工時存在的不足

2.1 混合材料的分布均勻性不足

部分施工單位在混合材料中投入的關注度不足,該材料中,部分成分存在分布不均勻的現象,如水泥與石渣等,進而影響攤鋪成效,加大壓實處理的難度,甚至可能導致路面平整性不足、與相應標準并不一致的現象,對車輛的行駛與道路的使用造成不良影響,不利于交通工程效用與功能的發揮[3]。

2.2 壓實度的強度未達到相應標準

部分施工人員在對混合料進行攪拌時,未嚴格遵循相應的標準進行操作,對可加的水量了解不足,常常出現水量過多或過少的現象,混合料的質量與施工要求不符,在對其進行壓實操作時,易導致裂縫或變形現象的出現,不利于交通工程的高質量建設。還有部分施工人員對碾壓施工程序的質量控制予以忽視,使得碾壓施工的質量出現一定問題。另外,部分施工人員在結束碾壓操作后,未對其進行保濕維護處理,使得路面過于干燥,進而產生裂縫,影響工程的使用壽命。

2.3 在碾壓施工程序中出現龜裂現象

部分管理人員對碾壓工作的關注不足,未對基底進行充分的檢查就開展碾壓施工,使得路面的壓實度與相應標準具有低符合性,道路橋梁的使用年限與預期計劃具有一定差距。也有部分施工人員掌握的碾壓施工技能有限,對路床底基層松軟區域的壓實處理存在不足,使得該區域的質量偏低。另外,部分施工單位未對混合料開展監管工作,未對混合料中存在的雜質予以剔除,進而影響到整個工程的質量。

2.4 在路面基層中橫向裂縫現象的產生

在對交通工程進行建設時,橫向裂縫問題產生的概率大大增加。部分施工單位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如引進的施工人員素質不足、專業水平有限與工作經驗不豐富等,使得混合料配比工作出現一定問題,進而致使交通工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橫向裂縫的產生概率大幅度增加[4]。同時,部分施工單位對混合料配比工作的重視性不足,在其中投入的精力十分有限,對相關工作人員的約束力有所下降,其未遵循相應的規范開展工作,使得混合料的配比合理性不足。還有部分施工人員在受教育程度的影響下,對混合料進行調配時,未充分掌握相應的用水量,使得其出現干縮現象,進而導致橫向裂縫的產生。此外,還有部分施工單位對后期養護工作的重視程度不高,在道路橋梁建設完成后就投入使用,允許車輛在其上通行,工程質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3 在交通工程中提升路面基層建設質量的有效措施

3.1 對原材料的質量管理工作加以重視

路面基層施工環節的順利開展與原材料的質量具有密切聯系,因此,施工單位應對原材料予以高度重視,并對其質量進行控制與管理,為施工程序的推進提供材料支持。首先,相關工作人員在對施工原材料進行應用時,應對相應法律法規進行落實,提升質量監管工作的執行力。其次,應充分意識到材料采購過程與其質量息息相關,對材料供應商的資質、生產工廠面積、生產質量與效率等進行考察,并擇優選取供應商,保障原材料的及時供應。最后,應對即將進入現場的材料進行檢測與審查,了解其質量是否符合相應標準并進行相應記錄表的填寫,若存在質量未達到相應標準的材料,應及時與相應供應商進行聯系,對材料進行更換處理。此外,應對已采購的材料進行運輸與儲存,并制訂相應的計劃,提升材料儲存質量,降低運輸過程中對材料的損耗,減少外界因素對材料造成的影響,如受潮等[5]。與此同時,應以實際施工需求為衡量標準,對材料進行適當的調整,提升施工材料與實際施工的符合程度,強化路面基層的堅實性,推動交通工程的正常運行,為人們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

3.2 在對拌和料進行調配時遵循相應標準

拌和料的調配是否與相應標準相符是增強路面基層施工的重要手段,因此,應對拌和料的調配過程加以重視,保障該工作環節的高效性建設,為路面基層質量的提升提供支持。首先,技術人員應注重拌和料的配比問題,以科學的手段對其加以分析。與此同時,應加大在儲備拌和料中投入的關注,并對其進行細致的檢查,也可以抽樣檢測的手段進行檢查,對其實際配比情況具有清晰了解。其次,應以相應的標準為依據對其進行適當的調整,保證拌和料成分調配的合理性,使其水泥比例與相應標準一致。最后,應對微小材料在拌和料中的比重加以重視,選取一些拌和料,并對其進行晾曬處理,之后,利用一定設備,采用較為先進的技術對其進行分析,提升分析工作的精準程度,使其呈現高效性的特點[6]。

3.3 提升對施工環節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

在對路面基層進行施工時,較為關鍵的措施就是攤鋪工作,攤鋪施工質量的良好性建設不僅有助于路面強度的提升,也有利于路面寬度與厚度的提高。首先,在攤鋪工作的準備階段,應注意試驗手段的開展,提升對松鋪系數的了解程度,促進攤鋪速度的明確,使施工人員對夯錘速率具有清晰認知。其次,在開展攤鋪工作時,應以相應的設計要求為依據,使得每一個數據都得到有效落實。最后,在對攤鋪后的路面進行壓實處理時,應根據施工要求與實際施工情況,選取與其具有高度適應性的方法,保證該方法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提升路面基層的強度,使其平整度與相應標準具有高度符合性。

在對路面基層進行壓實處理時,應注意壓路機的選取,一般是選用振幅較高的設備,并適當邀請一些經驗較為豐富、操作較為熟練、技術水平較高的專業人員。與此同時,在選取與實際施工情況相適應的壓實手段后,應對機具的組合、整個施工流程與施工時間進行控制。此外,應注重壓實度與相應標準的一致性,增強混合料的強度,提升路面基層的質量。

3.4 對后期接口的質量予以強化

交通工程后期工作的開展有助于對其建設質量進行進一步強化。首先,應對新舊路面的接口處投入更多精力,對該位置進行適當的檢查,了解接口處與其周圍區域是否存在不平整現象,若存在,施工人員應采取有效措施對其進行修復。其次,應加強對刨挖機的利用,將接口處的舊路面區域進行鑿開處理,并進行澆水工作。在此過程中,應對水量進行控制,使其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之后,施工人員應以實際情況為依據,對該區域進行水泥的噴灑,保證水泥的適量性,提升新舊路面的銜接性。最后,應對處理后的接口處進行碾壓,對碾壓的順序與力度進行控制,最好采取由高到低的方式開展碾壓工作。在部分區域碾壓工作進行得不夠順利,使其對碾壓設備提出更高要求,可加強對小型碾壓機的利用,提升新舊路面的黏合性,提升路面接口的質量,使其呈現高度平整的狀態。

3.5 在路面基層養護工作中投入更多關注

路面基層養護工作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其使用年限,關乎交通行業的正常運行,因此,應在養護工作中加大投入,為路面基層的投入使用奠定基礎。首先,應注重對養護措施的制定。相關工作人員應以當地的氣候條件為依據,對氣溫變化等因素予以考慮,保障養護工作規劃的合理性建設,促進路面基層質量的提升。其次,應對建設完畢的路面基層進行灑水處理。在此過程中,應對每次灑水的水量進行控制,明確相應的灑水次數,保證水量的合理性,提升路面基層的強度,使其結構更加穩定。最后,應在路面基層施工完成后,在其表面上進行塑料薄膜的鋪設,使其濕度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中,以免出現龜裂現象。此外,在開展養護工作時,應注重警示標志的設立,在工程的適當位置處建立該標志,對行人與車輛給予警示,推動養護工作的有序進行,為其效率的提高做好鋪墊。

4 結語

路面基層的質量直接影響到交通工程的建設質量,二者之間存在較為密切的聯系。而部分施工單位在路面基層環節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混合材料的分布均勻性不足、壓實度的強度未達到相應標準及碾壓施工程序中出現一定問題等,不利于交通工程的高質量建設,對人們的出行造成一定不良影響。因此,應對路面基層的建設質量予以高度重視,加大對該施工環節的質量控制力度,對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工作進行落實,遵循相應的拌和料調配標準開展工作,提升養護工作的質量與效率,進而增強路面基層的建設質量,推動交通工程整體施工質量的提高,為交通行業的穩定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猜你喜歡
碎石碾壓壓實
二線碾壓一線的時代來了 捷尼賽思G80
碎石神掌
抓落實要“放權賦能”——要壓實責任,不要“層層加碼”
振動壓實法在水穩配合比設計中的應用
CFG樁與碎石樁的比選設計
一場直面問題、壓實擔子的大考
壓實作用和膠結作用對鄂爾多斯長8儲層的影響
碾轉
悲壯歸鄉路
歡迎訂閱《碾壓式土石壩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