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卓為什么會焚燒洛陽城

2022-04-15 07:49劉勃
廉政瞭望 2022年3期
關鍵詞:華雄皇陵漢獻帝

劉勃

《三國演義》寫討伐董卓那一段,體現了很高的文學技巧。

羅貫中寫這個故事時,面對著兩份材料。一份是歷史,討董的群雄并沒有十八路,也沒有聚到一起,只有孫堅對董卓造成了最大威脅,而后來深受大眾喜愛的人物劉備最多算個起哄湊熱鬧的。一份是雜劇和平話,已然有了十八路諸侯聯合起兵的設計,劉關張三英戰呂布的故事更是膾炙人口,而孫堅成為一個活寶小丑的角色。

尊重歷史,則主人公根本沒戲,小說沒有這么寫的;照搬戲臺上、書場里的故事,可就不好意思再宣稱“事紀其實,亦庶幾乎史”了?!度龂萘x》走了一條中間路線。

十幾個地方官打起反董旗號,基本在原地不動的歷史,太沒有戲劇性了,所以這一段《三國演義》采納了平話。但十八路的諸侯的名號,《三國演義》改得比較貼近了歷史:雜劇里橋瑁寫作喬梅,劉虞寫作劉羽,這種亂用同音字的現象,《三國演義》基本杜絕。平話里袁紹是冀王,這個夸張的頭銜被羅貫中革去?!度龂萘x》還把公孫瓚拉進了討董的隊伍,這當然是為了方便讓劉備也加入。

孫堅的名譽得到了恢復。他的功勞,只有斬華雄讓給了關羽——但斬華雄在史書上就是一句話,那么精彩的溫酒斬華雄故事,都是小說家原創的,所以也不能說關羽占了孫堅太大便宜。何況《三國演義》還讓孫堅殺了胡軫,按照歷史,胡軫地位比呂布還高一大截,拿胡軫換華雄,孫堅也不虧。

所以,各方面的素材,《三國演義》倒是一點都沒浪費。對正史記錄本身不好理解的地方,《三國演義》也做了一點技術處理。

《三國演義》寫的是,劉關張打敗了呂布,董卓在軍事上已經失敗,于是決定遷都長安,然后便倒行逆施,大肆殺戮搶掠,發掘了東漢皇陵,縱火焚燒了洛陽城。

這么寫怎么看都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一對照《三國志》,初平元年(190年)年初,關東群雄剛剛起兵,董卓就把洛陽的皇陵刨了,然后把漢獻帝送到長安,自己留在洛陽,輕輕松松打了好些勝仗,下一年才敗給孫堅,本人開始西撤。那董卓早早地刨皇陵燒洛陽,不是神經病嗎?

不過《三國志》還說,董卓雖然縱容自己的手下,但嚴格排斥他們進入文官系統,朝廷里的任職,大多還是原來的官員或候補官員,所以還能維持基本的政治秩序。能這么干的人顯然不是神經病。

如果不采用《三國演義》那個調整史實使之合理的辦法,那么看《后漢書·董卓傳》:“及何后葬,開文陵,卓悉取藏中珍物?!标P于董卓暴虐的所有記錄里,這條最平實。這樣倒是可以把不少事串起來。

董卓想把原來的皇帝廢了,改立漢獻帝。據說,先帝在的時候,就特別喜歡這孩子,本就是想讓他即位的。這孩子還是先帝的母親董太后撫養長大的,因此稱為“董侯”,董卓和董太后之間有(或號稱有)親戚關系??傊?,董卓想立漢獻帝特別自然,那他就是外戚了,外戚秉政是漢朝傳統。董太后是被何后害死的,所以董卓要何后死,理由也充分。何后死了,不管怎么說,要和先帝合葬,那就要打開皇陵,這也是走流程的事。

直到這里,董卓的每一步,都可以說是理性的。但先帝漢靈帝,是個特別驕奢淫逸的皇帝,打開皇陵,看見無數珍寶耀眼生輝,局面就控制不住了。未必是董卓本人。董卓手下是廣大西涼將士,多年來過著艱辛兇險的生活,浴血奮戰保護著冷漠無情對待自己的洛陽城。

“我們不是一直被虧欠的嗎?沒有我們守護著西北邊疆,皇帝能安心聚斂這么多財寶嗎?結果直到今天,也還不給我們官做,我們拿點東西怎么了?”于是大家就把皇陵掏空了。

對董卓來說,則是不管他本來怎么想的,他做一個正常權臣的路,就被堵死了。于是就一不做二不休,皇陵挖了一個又一個,富戶搶劫了一家又一家,洛陽城的大火,燃燒起來了。

這當然只是一種猜測。作為一個庸人,我倒寧可真相就是董卓是不可理喻的惡魔才造成了一切災難。那反而是小概率事件。

猜你喜歡
華雄皇陵漢獻帝
京劇《大保國·探皇陵·二進宮》流變考
溫酒斬華雄
復原地下皇陵
代我斬華雄
皇帝鄰
皇帝鄰
閉月羞花
說曹操曹操到
關羽獲獎
曹操一碗面 搞定漢獻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