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三有”課堂的維修電工教學實踐

2022-04-18 18:18黃春蘭
時代汽車 2022年7期
關鍵詞:三有維修電工檢修

黃春蘭

摘 要:針對中職學校高素質技能人才的培養特點,在維修電工課程教學實踐中,嘗試有用、有趣、有效教學方式;通過創新實訓室布置、精心設計教學項目、編寫活頁式教材、活用信息化教學、多元評價、“書證融通”等方法,將《維修電工》課堂打造成教學內容科學有用、教學方式生動有趣、“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高效課堂。

關鍵詞:維修電工 三有課堂 活頁式教材 1+X

1 引言

《維修電工》是中職電類專業學生的必修課,也是中職學生申請維修電工職業資格證的培訓課程。學生通過參加維修電工理論和技能培訓,獲得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近年來逐步轉向1+X證書方向。目前該課程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課程標準與企業用工技術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學生畢業后無法立即適應工作崗位,無法實現與企業用工無縫對接。二是課程理論知識較抽象,學生面對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模式,容易產生抵觸感和厭倦感。三是學生的實際工程實踐能力較弱。部分學生以考取職業技能鑒定證書為目的,只在考前重點復習考證內容,忽視其他重要知識和技能;不能熟練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缺乏綜合運用能力。

針對上述問題,本文對維修電工課堂進行實踐與創新,力求打造教學內容科學有用、教學方式生動有趣、“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高效課堂。

2 教學內容“有用”實踐

為有效解決維修電工課程標準和企業用工需求存在脫節的問題,我們邀請1+X證書培訓專家、一線企業師傅,共同分析維修電工需要掌握的典型工作任務、職業素養要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確定課程目標。根據課程目標,反向設計出適合中職生學習特點的的維修電工活頁式教材,確保學生所學知識科學有用、與實際工作崗位實現對接。

根據課程目標,任課教師整合教學內容,由易到難地設計教學項目,開發新型活頁式教材,不斷吸收電工行業企業發展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及時更新教材。在活頁式教材中,將《維修電工》教學內容項目化為16個任務工單,在工作任務中明確列出安全用電、觸電急救等相關要點,線路配線工藝、線路檢修流程、方法等,并采用二維碼形式,關聯豐富的立體化、信息化課程資源。如課件、圖片,動畫、企業師傅的示范視頻等[1]。

學生可以在自己的活頁式教材中加入自己設計的學習方案、撰寫的檢修報告,學習心得等,教材同時也成了學生個性化學習成果的載體。

3 課堂教學“有趣”實踐

有趣,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有所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計教學案例,對課堂形式進行組織,不同的內容用不同的課堂形式去呈現,培養學生興趣。在教學情境上的設計上,盡量貼近生活。比如,在學習觸電急救,心肺復蘇時前,教師展示從報紙、電視新聞、網絡等收集來的、關于及時施行心肺復蘇成功救人的案例;學習雙控電路時,以學生平時進房間開燈,床頭附近關燈的例子引入新課。讓學生明白所學的知識是實用的、有用的,從而激起濃厚的興趣。

此外,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用餐墊法、展覽館法、小組PK比賽法等課堂組織形式,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學習電動機控制電路故障排除的時候,采用分組PK的方法,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先按小組進行組內討論、訓練,組長負責幫助有困難的同學,保證整組的“作戰”實力。每組的組員都在自己的電路板上設好故障點。PK開始時,兩組兩組對抗,小組成員互相對換位置,排除對方組員設置的故障。最后,根據正確率與速度評選出“最佳排故團隊”與“排故能手”,給以加分獎勵。學生們在比賽中收獲了知識,也收獲了樂趣!

當然,課堂中的有趣,一定要讓學生學到東西,對本課程有所收獲。教學過程的有趣,有助于達成課堂目標,給學生帶來成就感,有趣可以讓學生的學習堅持下來,活躍課堂氛圍,達到學習目標。

4 “有效”教學的探索

4.1 備好硬件,創新實訓室布置

打造高效課堂,首先是教學“硬件”的建設。為此,我們建立了《維修電工》創新實訓室,模擬企業工作場景,合理分區。創新實訓室的主要功能如下:

分組學習區:采取小班化教學,每個小班25人左右。每位學生一個工位,有效創建企業的工作場景,在操作過程中實行7S管理。按照“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將學生分為5-6個小組,使每個小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開合作學習。

多媒體講臺與成果展示區:配備希沃白板和黑板等實物教具,用于多媒體課件的播放,以及教師集中講授。教師通過白板手機端,可在白板上可實現投屏,實現操作演示特寫,并可實時移動并聚焦不同工位,方便學生在工位上展示自己的作品或操作過程。

資料查詢與軟件仿真區:每學習小組配備2臺電腦和4本活頁式教材,用于學生資料查詢和軟件仿真等,方便學生自主學習。軟件資源包括學習通、微課視頻、仿真軟件和教學資源庫等。學生在實操中遇到問題,可在此區域查找解決方法。學生可以反復觀看動畫、課件等,并通過軟件仿真熟悉操作流程,如模擬配線、故障檢修流程等[2]。

4.2 信息化教學助力高效課堂

4.2.1 3D動畫讓理論知識“動”起來

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思維活躍,喜歡動手操作,但理論基礎相對薄弱。講解抽象的理論知識時,學生往往難以快速理解,且有畏難情緒。例如,在低壓電器的學習中,交流接觸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相對復雜,實物展示無法讓學生觀察到內部結構;讓學生拆、裝器件不僅耗費大量時間,還不易觀察常開、常閉觸頭等的結構。但如果這些結構、原理沒有掌握,將影響到學生對電動機控制電路的學習與設計。為破解這一難題,我們采用3D互動動畫,模擬拆、裝接觸器,觀察線圈、動鐵芯、靜鐵芯等結構;通過模擬交流接觸器通電、斷電,觀察各觸點狀態的變化,在視覺盲區時采用“透視”的形式,讓學生直觀、形象地觀察到接觸器的結構,輕松地理解交流接觸器的工作原理。同時,三相異步電動機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等可通過交互動畫演示、講解,讓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動”起來。

4.2.2 仿真軟件模擬實訓環節,實現“導訓”

在《維修電工》課程內容中,電動機控制電路的安裝、以及故障點的檢測占了很大一部分,是本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學生第一次接觸到電動機控制電路的安裝時,由于涉及到的電器元件較多,接線工藝要求也比較復雜,直接進行實際電路的接線時,學生往往要摸索較長時間,并且容易出錯。引入仿真軟件之后,學生先在軟件上熟悉接線的方法、工藝,再到實際電路接線,還可以在仿真軟件的提示下,一邊學習一邊操作,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樣,學生在學習排除電動機控制電路的故障時,先在仿真軟件上仿真模擬設置故障,由學生尋找故障并排除,通過模擬訓練后,再讓學生到實際電路排故。

學生可在仿真軟件上模擬通電,查看故障現象、調用電路圖、查看排故方法提示,檢測故障點后,還可在軟件上進行故障點的修復。一但操作不規范,如用電阻分階測量法檢測故障時,如未關閉電源帶電測量,則軟件提示出錯,學生可根據提示修正錯誤。學生在軟件仿真排故考核通過后,再到實際電路板上進行排故訓練。

軟件導訓降低了帶電測量的安全隱患,突破傳統教學中,教師“一對多”,容易顧此失彼的教學困境,更為學生自主探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這種“虛”與“實”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大大提高本課程的教學效果[3]。

4.2.3 借助信息技術,構建“主導-主體”的教學結構

“主導-主體”的教學結構,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程學習的中心;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和咨詢者,起主導作用;信息技術不僅僅是幫助老師傳授知識的手段,還是幫助學生學習的重要載體。下面以《三相異步電動機正反轉控制電路故障點的檢測》教學設計為例,說明如何借助信息技術構建“主導-主體”的教學結構,教學過程如下圖所示。

課前,教師按照整堂課的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并將學習資料整合至超星學習平臺,發布預習任務。

課中,引導學生自主選擇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師生共同實施任務驅動“探究式”學習。以挑戰級任務“電動葫蘆的檢修”為例,教師按電動機控制電路的檢修流程設計學習任務書,指導學生查閱電動葫蘆工作手冊及相關資源;學生依據工作手冊,按任務要求制定故障檢修工作流程(此時學生已完成基礎級任務,已熟悉檢修流程),并記下有疑問的地方;教師作為組織者,首先組織學生討論所記錄的疑問。若疑問依然無法解決,教師可適當提示,點撥。其次,教師組織學生匯報、交流、修訂檢修實施方案。學生通過比較后,選用最合適的檢修方案,可以是自己制訂的方案,也可是改用其他同學的方案。學生確認方案并完成檢修后,教師指導學生按評分標準對檢修過程進行檢查,完成組內自評。

課后,學生填寫檢修報告并進行匯報交流,并完成組間討論、自評、互評。評價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自我審視,相互學習的過程。在一次次探究和實踐中,學生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收獲成就感。

5 結語

在1+X證書制度下,我?!毒S修電工》課程考試與電工證考核實現統籌安排,將電工證的考核評價作為課程的期末考試,實現課證“雙考合一”。培訓評價組織將根據評價結果頒發電工證,但我校在課程評價中,期末成績和平時成績各占50%。平時成績以各個項目的考核評價為主,讓每一個工作任務的評價體現在課程評價中,以督促學生認真完成每一個項目的任務,提升課程教學質量。此外,在課堂中應用學習通在線測試、闖關游戲等信息化手段實現課前、課中、課后智能評價、實時評價,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情況及時調整教學進度。

“有用、有趣、有效”的三有課堂是學校不斷追求、不斷挑戰的境界,在今后的維修電工教學實踐中,教師還須苦練內功,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讓學生在課堂中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讓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通過技能訓練,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綜合應用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等方面得到顯著提高,增強了學生就業競爭力,為地方輸送了優秀的技能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本文系廈門市第二期中等職業學校學科帶頭人2021年度課題“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學習模式實踐研究—以《數控車編程與操作》為例”(課題批準號:XMXDKT202104046)的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王云鳳,張躍東.職業院校課堂教學供給側改革探索:以生定策、以學定教.中國職業教育,2021.

[2]沈文曉.1+X證書制度下中職“電工作業”課程改革探究.河南教育,2020.

[3]姚菲.基于“三有”課堂的電子商務課程改革.課程教育研究,2018.

猜你喜歡
三有維修電工檢修
維修電工的故障排除技能探討
地鐵車輛檢修模式及檢修技術相關思考
維修電工實訓考核裝置電源控制屏急停線路的設計思路
地鐵車輛檢修模式的思考與解析
雨中檢修
檢修
維修電工安全管理的有效對策分析
從“三有”課堂到幸福學校
“三有”模式:服務汽修專業的中職數學教學實踐
舉辦“培訓進軍營”活動暨維修電工技能提升培訓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