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孩子更好的“愛”

2022-04-20 01:13王黎敏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2期
關鍵詞:交流家長媽媽

王黎敏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對人才的要求更加全面,學生無疑成為家長重點發展的“對象”,好像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一切都要快速的進行,稍微慢一點點就會成為“后者”。的確,在這樣的環境下,有些家長會不自覺的替孩子想很多,甚至“拖”著孩子往前走,卻忽略孩子很多內在的、情感的需求,導致孩子不愿意上學,總是和父母對著干等等不良行為,家長認為孩子不懂事,父母都這么累了,一天還不讓自己省心,每當我聽到家長這樣的心聲時,我總會和家長做同一件事,那就是探索孩子的內心,傾聽孩子的故事。

作為學校的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時,也是一名心理咨詢師,經常會和家長、孩子們交流。在我記憶里,我仍然對這個孩子記憶猶新,那時我剛工作一年,上四年級的心理健康課,經過快半個學期的相處,我覺得這個小孩很“特殊”,因為一到下課他就跑來和我說話,好像總是說不完,他總是不厭其煩的和我講一些他身邊發生的小事,我也聽得樂呵呵的,但是我發現他和班上同學的相處就不太好,對同學總是有一種攻擊性,同學也不愛和他玩,有時眼睛里有一種淡淡的憂傷,感覺很孤獨。之后,我找到他的班主任,交流之后才發現這個孩子的“特殊”,父母離異,跟著媽媽一起生活,媽媽忙于生計,白天不在家,幾乎要晚上才回來,孩子在家自己做飯、寫作業,到點了自己入睡,因為疫情的原因,也很少出去和其他小朋友玩。得知這種情況之后,我認識到必須要和媽媽進行一次談話,因此,在班主任的聯系下,我們在學校咨詢室開始了談話,我記得他媽媽來的時候,就說孩子學習不好,成績老是提不上去,不讓人省心,為了他自己多辛苦,他卻不知道感恩父母。

在遵循保密原則的基礎上,我和媽媽談了很多,為什么孩子會出現她口中的不聽話,是因為沒有看到孩子的需求,其實,父母離異已經給孩子帶來了創傷,獨自居家也產生了很大的不安全感,孩子需要父母給予他關心和關愛,但他不知道怎么表達自己的需求,所以總會做一些讓媽媽討厭的事,以此來獲得媽媽對自己的關注,哪怕這種關注是責備。經過和媽媽交談后,她逐漸明白了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表示會給孩子更多正面的肯定以及關愛,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在學校會發生很多趣事,讓我們感慨生命的美好,有時也會頭疼,就比如接下來這個案例,確實經過了長時間的咨詢,才和家長達成一致意見。這個學生是我們眼中的學霸,什么科目都是第一名,老師也對她贊不絕口,同學也非常喜歡她,因為她樂于助人,同時也是班長,轉折發生在五年級的一次半期考試,班上學習委員總分成績超過了她,她從第一名排到了第二名,她表現得郁郁寡歡,像泄了氣的氣球一樣,母親的行為則更加不可思議,平時在家額外的學習量就比較重,還加重孩子的作業量,總是認為是題做的不夠才導致考第二名。

可想而知,孩子的壓力有多大,在這種情況下,我和班主任商量之后,決定去家訪一次,和家長探討此問題,了解之后發現,因為家庭的原因,媽媽對孩子的期望非常的高,如果孩子不能學的足夠好,那么就上不了好的初中,今后的路也不能發展的很好,也想通過孩子的成就證明自己教育的成功,但家長卻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在孩子心中,多么渴望在自己獲得第一名時,家長毫不吝嗇的夸贊,在獲得第二名時,給予溫暖的安慰,而不是責怪。

在工作中我還接到各種各樣的咨詢案例,有逆反得讓家長頭疼的孩子,父母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小時候乖乖的孩子,長大后如此的逆反,讓父母操碎了心;因家庭關系不和諧,導致孩子對父母極其冷漠,不愿意和父母溝通,總是獨來獨往;父母不恰當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在青春期之際出現許多問題,父母還疑惑為什么孩子突然變了個樣,卻不知道自身存在的問題。往往孩子的需求沒有被理解與重視,就會以一種不被認可的行為釋放出來,但家長認為是孩子不聽話、逆反、不懂感恩等等,了解孩子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才能讓親子關系更加和諧與牢固。

有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愛不知道如何表達,記得有一次在我回家的路上,公交車上聽到這樣的對話,一位母親說,現在不知道怎樣和孩子交流,孩子正值青春期,性格脾氣和以前差很多,稍不注意可能就會火冒三丈,另一位母親也說,可不是這樣,以前什么都和我說,現在有自己的小秘密了,什么也不和我交流,有時候去她房間打掃衛生,都會觸發她的情緒,以為在窺探她的隱私,做事之前還得想想,有沒有不當之處。其實,青春期的孩子比較敏感多疑,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識,如果發現孩子不愿意和自己交流,家長要反思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是否有不恰當的地方,及時和孩子真誠的溝通,孩子才能敞開心扉,和父母探討自己的內心世界,共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或許,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不是完美的父母,不是完美的孩子,不是完美的領導……,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們有太多需要不斷改變的地方,隨著孩子的長大,思想的成熟,他們擁有更多和家長不一樣的理念和思維方式,在這過程中,千萬不能用父母的權威性壓制孩子,而是應該和孩子保持人格上的平等,用心和孩子溝通,用他們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去愛他們,當我們走進孩子的內心會發現,他們的純真與簡單。

每個孩子都值得父母最好的愛,不管他們是否是最耀眼的那顆“星星”,因為,在孩子的心里,父母就是他們最溫暖的依靠,最重要的親人,不可替代的“太陽”,父母的愛是給孩子成長過程中最美好的禮物。讓我們用“真”愛,賦予孩子更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鄧濤讓學生愛上課堂——名師高效課堂的引導藝術[J].名師工程,2009,9.

[2]李建輝王晶晶教師專業素質結構新探[J].當代教師教育,2010.

[3]杜燕霞簡論課堂“有效教學”[J].麗水學院學報,2008,6.

猜你喜歡
交流家長媽媽
如此交流,太暖!
家長錯了
交流平臺
交流平臺
鳥媽媽
我的媽媽是個寶
家長請吃藥Ⅱ
不會看鐘的媽媽
犯錯誤找家長
媽媽去哪兒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