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塑形寫意

2022-04-21 22:02熊開波夏鴻飛
上海工藝美術 2022年1期
關鍵詞:泥料成型手工

熊開波 夏鴻飛

陶塑是運用手工技術和結合泥土的性能構筑成型的方式,是運用知識技能對自然物進行改造重建的動態過程,不同的表現對象需要與之相適應的手工制陶成型方法。創作過程是順應陶土泥料的軟硬特性并與泥土交流、與自然融為一體的過程。成型制作過程中是直覺性、快速地、靈動的創造,往往是瞬間的凝成,具有極大的拓展可能性。制作成型中會反映出磨練的工藝技術和審美經驗,能夠感應生命之節奏和韻律,無意中也能實現個人審美表現。

創作方法

材料上,作品的泥料都是自己加工煉制的。因為作品尺寸很大,多靠四足支撐,產區的陶瓷泥料很難滿足制作和燒成要求。為了調制出制作中不易開裂和高溫燒制不易變形的泥料,并且達到系列作品所應具有的質樸渾厚的氣韻。我實驗了各地各種陶瓷材料的性能,突破了瓷、陶是兩種涇渭分明的材料觀念。選用宜興的粗質大缸泥為基本原料,再按比例添加細膩的瓷泥和耐高溫的匣缽土進行多種泥土混合、疊加的實驗,最終配制出適合自己創作的不易變形和開裂的泥料。選用粗質大缸泥土為基礎原料,是因為這種泥土質地粗黏性好、便于塑造,其質樸粗獷的泥料本身具有渾厚有力、純真古拙的美感。通過添加耐高溫的匣缽土和瓷泥材料的改造,不僅增強支撐力,還解決了在高溫燒制時收縮率小、不易變形和開裂的問題。泥料中大量粗粒的匣缽土也增加了吸收釉的能力,致使釉層厚,釉色呈現的亞光效果,增添了造型質樸和博大的氣韻。不同泥土彰顯出其獨特的材質美感,為了達到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嘗試調制適合的材料。運用不同別人、不同以往的獨特材料語言,為作品具有個人風格打下基礎。

造型上,以實物小樣研究為主,試制大量的器物形態。陶瓷藝術的造型是三維立體的,本質具有雕塑性。運用簡潔的主體形和幾個足來組成眾多不同的造型,形體的每個部位根據本人的藝術追求和整體空間需要來處理。創作的時候關注每個部位形體是不是符合整體空間需要,是不是具有彩陶質樸內秀的神韻和青銅器厚重端莊的氣息,是不是富有飽滿、向上的張力。最終作品是在小樣稿的基礎上放大制作,采用泥片成型為主,交叉運用了不同產區的成型工藝和方法。此系列創作中克服習慣性的制陶方式,嘗試不同成型方法綜合運用、傳統工藝和現代技術結合,實踐中不同工藝的交叉融合還生發出一些新的陶瓷成型手法,說明了有融合、有探索就會有創新。這階段主要把握器型的外形線條曲直、軟硬的對比,把握陶瓷器皿里外造型的轉折處及口沿、底足等部位細節的藝術處理。為了達到大氣、厚重的藝術效果,突破傳統泥片成型只制作體量小、輕薄、好用的紫砂工藝品的習慣。作品的體量很大,尺寸大多在30厘米以上高度,僅靠幾個足來支撐器物重量,達到泥土承受極限。作品中有意保留泥土黏結的痕跡和泥片自然卷起形成的裂紋,增加了自然、隨性的趣味。

釉色上,作品使用的釉料是自己配制的。由于創作的作品追求質樸、厚重、含蓄的釉色效果,經過調研發現市場上大多是明亮艷麗的顏色花釉,于是我決定自己配釉。用普通、廉價的基礎配釉材料,通過添加氧化鈦和碳酸鋇不斷改良配方試制出一系列呈現亞光、乳濁的藝術效果。這種乳濁釉料沒有變化豐富的結晶體和耀眼的光斑,但極具儒雅溫潤的釉色效果。作品表面的紋路不是跳刀手法形成的,而是用鋼絲在泥片上拉制出一排排機械的、有秩序感的肌理線條。這些工整機械的、曲折的線條是現代工業化文明的產物和符號特征。在作品有秩序的肌理表面用釉料覆蓋會形成若隱若現、流動變化的視覺效果,正是我所追求的儒雅溫潤又具備現代氣息的釉色效果。因此,也讓我認識到材料沒有貴賤之分,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廉價的材質也可以表現出上佳 的藝術效果。根據不同的表現對象來選用材料,才能充分發揮材料的特質和恰到好處地表現對象。

燒制上,在系列作品燒制階段,先通過實驗掌握所用不同材料的耐火性能,綜合運用電窯和煤氣窯兩種燒制工藝交叉燒制來實現所需效果。前期用電窯升溫曲線燒成氧化氣氛,后期加入少量煤氣燒成中度還原氣氛。陶瓷作品只有通過高溫燒制才算完成,因而利用在高溫燒成中的變化是陶瓷藝術重要一環,運用得好會出現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這種綜合運用的燒制方式既方便操作又節約成本,更利于后期運用火的強弱使陶土、釉料產生不可預期的奇妙的藝術效果,形成獨特的陶瓷材料語言和個人藝術風格。

創作特點

一、制作中的不確定性

手工成型是用手操作,工具簡單,用手操作不確定性因素很多。材料的強度、水分、黏度、可塑性等品質差異以及濕度、氣候、溫度等因素會影響成型。手工制作過程中,種種不確定性會在操作的過程中不斷地產生,我會隨機應變,選擇各種各樣靈活的處置方式應對過程中每個細節。這種憑借自身技術和藝術之經驗應對的手工制作方式,制作者會以不確定的手法來處置不確定性因素,在規范與不規范、有法與無法之間生成陶瓷作品。我也根據自身感受或其他需求選擇最佳的成型法和利用不確定性因素,具體采用哪種方法取決于材料的熟悉程度、個人偏好、尺寸、形狀要求等情況。對于手工制陶來說,事先不能準確地預料所做作品的最終效果,很多高水準的創作不產生于圖紙,而是產生于創作過程中的積累,手工制作的不確定性因素會直接形成無限豐富的陶瓷作品形態。

二、審美表現的直接性

手工制作過程是手與泥土的直接交鋒。十指連心、心手合一,手的活動不是孤立的,手要受到大腦的支配。在手工制作的過程中,手是直接地與材料接觸制作的,不論手接觸和制作什么,大腦都會有所反應。手指可以感覺到材料的細微變化,比如柔軟、堅硬、輕重、脆弱、強硬,這種信息習慣稱為“手感”。各種“手感”可以通過神經傳送到大腦,再由大腦系統傳遞信息來指揮協調手的動作,如此主觀控制和靈敏雙手的相互結合使意愿得以實現。用手與泥土直接對話的創作過程就如同人面對面的交談過程,總是帶著這樣那樣的情感去作出反應,選擇如何處理要做的事,利于情感直接的、生動的、感性的表達。手的直覺把握和動作實施的過程,也是心的表達和審美的追求表現的過程。我的用力方式、輕重緩急對材料產生的效果等等都會直接儲存在泥土中。手工制作的優點是通過實踐積累的手中感覺與經驗,將瞬間細微的感受力、審美和個人的情感展現在作品中。

三、手工的自然意蘊美

手工制陶用手與陶瓷語言直接對話,而且是伴隨著各種材料質地的觸覺及視覺感進行手工制作。手可以感知材料、順應材料、利用材料、發揮材料特長,手可以把自己的知、情、意通過雙手直接傳達。手帶著人的體溫,具有感性色彩,在聯結人與自然的關系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人也是自然之物,對自然本身一直尊崇。手工制陶可以說是“以天合天”,以人的自然天性與自然物的天性相合。使用手工自由塑造保留手感和泥土的原汁原味面貌,利于手工陶瓷器物造型大方、裝飾樸實、具有質樸、率真、古拙、原始、自然的本色和審美意境,給人帶來親切感和自然味。手工泥片成型留下拉抻、壓捺的手工痕跡,這些看來似乎不經意的手工痕跡富有濃郁的人情味。手工制陶是大自然的造化與人的靈性結合的創造,得心應手地感性表達所特有的質樸、自然之美是機械化生產所無法比擬的。

猜你喜歡
泥料成型手工
熱成型零件點焊對碰撞的影響
型砂壓力傳遞在復合材料成型中的應用研究
拉鉚銷冷鐓成型工藝研究
拉鉚銷冷鐓成型工藝研究
Go with the Flow
手工剪紙
手工DIY
珍貴的手工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