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的發明:劇本殺游戲中的漢服元素

2022-04-21 00:43周天
上海工藝美術 2022年1期
關鍵詞:古風漢服服飾

周天

近兩年,劇本殺游戲在都市年輕人中迅速流行。劇本殺原名“謀殺之謎”,最早是歐美派對上流行的一種游戲。進行劇本殺游戲時,參與者們圍在一起,根據各自手中不同的劇本,把每個角色零散的故事進行梳理整合,復原整個故事的真相。強烈的互動性和現場感,為年輕人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娛樂體驗和社交氛圍,一時間,各大城市的劇本殺游戲館遍地開花。根據《2021年中國劇本殺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調研分析報告》,國內劇本殺線下門店在2020年短短一年內,就增至3萬家,相比2019年的1.2萬家同比增長150%。

在眾多的劇本殺游戲品類中,以古代為背景,引入漢服元素的劇本殺游戲被標上“古風劇本殺”或“國風劇本殺”標簽,尤其受到許多愛好傳統文化游戲元素玩家的青睞。游戲參與者所穿的漢服是以中國秦漢、唐宋、明代等朝代服飾為藍本制作的仿古服裝。服裝形制為上衣下裳或上下連屬制,服裝的色彩、紋樣、裝飾都賦予中國傳統審美特色。同時,作為古代服飾的仿照,不同的漢服對應著不同朝代或不同身份的人物。游戲參加者身著古裝,化身為古代的將軍、文官、商人、書生、俠客、貴婦、侍女等,這不但使游戲增加了新的體驗點和趣味點,還為游戲注入了古代服飾文化的內容,讓游戲充滿了對中國古代服飾世界的趣味和想象。

實際上,這非常類似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所說的“傳統的發明”:漢服作為一種“被發明的”傳統,就它與過去的聯系而言,其獨特性在于它“采取參照舊形勢的方式來回應新形勢”。這種新形勢就是當下應新媒介技術而生的都市新娛樂形態,漢服作為其中的重要構成元素,必然也在空間重構、沉浸體驗等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從而在實踐中確立出一種傳統文化更新的路徑。

一、漢服點染的游戲空間

從劇本殺故事背景的時間跨度來看,大致可分現代類、民國類和古風類,相應地,現代日常服裝、民國服裝和漢服是這幾種游戲的服飾選擇。古風類的劇本殺游戲,參與者可選擇漢服的種類和樣式很多,如玄幻仙俠類游戲,游戲中既有唐宋仕女的造型,也有江湖俠士的裝扮,在淡化了故事時代背景的游戲里,游戲參加者可在各種古風造型中變化。這一類漢服外觀依靠創新和想象,服飾款式多以仙俠影視劇中的服裝為藍本設計制作,設計出的古裝更具想象和夸張成分,讓玩家在服裝裝扮中滿足了對古代、江湖、仙俠世界的想象。而“三國殺”等軍事謀略類的游戲,則以男性古裝角色居多,服飾的外觀設計以戲曲圖像或歷史劇作中的服裝造型為藍本,如羽扇綸巾的諸葛亮、青巾綠袍的關羽、鳳翅盔金鎧甲的張飛等。一般來說,正劇古裝影視劇中的服裝強調歷史性和還原性,服飾參照歷史文獻和圖像設計而成,服飾設計比較注重歷史性和文化性,力圖凸顯傳統美學特征。因此,這類游戲玩家穿著仿擬歷史人物服裝制成的漢服參與游戲,在角色和裝扮上更能滿足對“逼真性”和“還原性”的期待與想象。

游戲館的外觀和室內裝飾空間往往刻意營造出古典唯美的風格,環境空間與漢服相互呼應、相得益彰。古風劇本殺游戲館外觀多設計有雕梁畫棟、瓦當飛檐,內部設置有影壁、游廊、拱門、軒窗古典建筑元素等。取名也古意十足,如“xx院”“xx堂”“xx軒”等。古風愛好者穿著漢服在古色古香的空間進行游戲,其間還可參加與古代文化有關的游戲體驗,如科舉巡游、投壺、猜謎等。沉浸式的場景;逼真的室內陳設;富于文化含量的互動……不但使游戲參與者獲得推理解謎的樂趣與滿足,還使他們在身體感受和空間體驗上獲得了放松與滿足。游戲結束后,參與者們往往會在古風劇本殺館中攝影留念,一些劇本殺游戲館原本就是漢服體驗館和寫真拍攝館,熟悉各類將古典唯美的漢服和空間完美融于一體的鏡頭語言。身著漢服拍照打卡,是古風劇本殺游戲參加者的另大一樂趣。

二、漢服活動與體驗式文化傳播

漢服活動作為一種網絡時代的亞文化現象,一直被文化研究者所關注,并被相關學者命名為“漢服運動”。二十一世紀初,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國力的強盛,以及國家在文化保護上的重視,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播越來越深入和廣泛,尤其受到年輕一代的關注。同時,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又為這一文化潮流提供了技術支持。在這一背景下,漢服文化活動興起,一部分中國古代傳統服飾的愛好者,將中國歷史上的古代服飾——尤其是秦漢、隋唐、以及宋明時期的服飾進行復原或仿制,將其命名為“漢服”,互稱“同袍”,倡導將中國古代傳統服飾引入日常生活,并身著漢服在中國傳統的節日或是具有紀念意義的重大時日組織活動,如踏步游園、吟詩唱曲、書法表演、漢服走秀等。2018年4月,共青團中央宣布將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定為“中國華服日”(也稱漢服日),正是為了向國內外更廣泛地分享中國服飾,交流中國文化。

近兩年,隨著新媒體平臺的興起,以短視頻方式傳播的傳統文化讓大眾更直觀地感受到它的魅力,各種新媒體平臺又云集了更多的漢服愛好者。尤其是隨著播出渠道的增多,古裝影視劇或綜藝節目頻頻火爆:影視劇《大秦帝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服化道還原考究;古風舞蹈《唐宮夜宴》《洛神水賦》《麗人行》衣飾唯美飄逸;《國家寶藏》等文博類綜藝節目中,眾多明星的現場演繹,也為傳統服飾文化的傳播帶來更好的效果。

二十一世紀初興起持續至今的漢服運動,不斷在當下語境中豐富著自己的內涵,又以新的內容擴大愛好者的范圍,加入漢服元素的劇本殺可以說是這場持久的亞文化運動中的新物種。漢服愛好者原先通過舉辦雅集、非遺體驗、國風展演等活動推動漢服活動的新發展,尋求更深層的文化認同和文化自覺。當舶來品劇本殺游戲進入后,具有服飾審美特性的漢服活動增加了新的活動內容,而且借助漢服原有粉絲的力量,使融入漢服元素的劇本殺成為這個行業中極富特色的新品類。

服裝是人類的第二層皮膚,是民族文化及個體審美意識的自我表現和無聲語言。漢服運動的肇始,源于全球化和現代化對本土文化帶來的沖擊而引起的焦慮和尋根意識,也源自青年一代對這一沖擊做出的應對和選擇,同時還來自國家層面對民間興起的文化尋根的引導和肯定。漢服元素不斷融入當下新媒體、新業態、新圈層的現象,正是這一過程持續探索和實踐的過程。

三、依靠現代手段增進中國傳統文化的接受和傳承

根據《2021實體劇本殺消費洞察報告》預計,2021年國內劇本殺市場規模將超過150億元,消費者規?;蜻_941萬,可見,在線下娛樂消費需求多元化發展的當下,劇本殺已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新奇玩樂的首選,并憑借其獨特的游戲體驗和互動模式吸引年輕人沉浸其中。

同時,漢服通過與景區、游戲動漫、影視綜藝等跨界合作也為文旅產業提供了營銷新思路,古風劇本殺與古風宴飲、國風走秀等以漢服為核心元素的沉浸式體驗更是方興未艾。這將帶動上下游產業鏈聯動,為地方文旅產業的發展增加新的增長點。

此外,《2021實體劇本殺消費洞察報告》數據還顯示,劇本殺玩家中超七成為30歲以下的年輕人群,可以看到,在以古風劇本殺這種帶有傳統文化元素的新娛樂、新業態、新行業的消費中,參加者大多是95或00后,年輕人在文化產業中的影響力和消費力不容小覷。正因如此,文化產業中的供給方在生產新的文化產品中,正應秉持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在《“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的,“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動創作生產更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滿足現代消費需求的文化創意產品。把傳統文化與時尚元素、中國特色與世界潮流結合起來,努力提供更多適應青年文化消費需求、傳遞向善向上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的文化產品”。

在數字技術、AI技術迅速發展的當下,各種破壁、出圈、跨界的藝術形式和文化產品層出不窮,在守住“傳遞向善向上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核心的基礎上,文化創意產品更應與時俱進,通過融入現代的設計元素和思路,不斷尋求中國傳統元素在當代社會場景中更多元的表達和更豐富的形式,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在擴大市場和文化傳承上向著雙贏的方向發展。

猜你喜歡
古風漢服服飾
Viral Revival
留學生創辦漢服社讓外國人愛上漢服
古風十年愿清風明月依舊動人
MiNi只“裝”少女心
上臺說漢服
猜朝代
Wearing History
做自己個性本色 COCO薇服飾
時光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