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三導式”角度探尋對話教學模式

2022-04-21 14:45彭海珠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2年47期
關鍵詞:桃子鉛筆小熊

彭海珠

新課程下的對話教學是以“揭示數學知識本質,走向學生心靈深處、發展學生思維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為目標,以“核心問題”為話題,對話主體積極參與,共同交互交流與尋求真知灼見,以多元化的對話形式,教師運用教學藝術啟發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對話學習,主動構建知識,培養學生對話能力的過程。下面,筆者以人教版上冊數學《連加連減》的課堂實錄為例,嘗試從“三導式”的角度,依據“內容、過程、方法”三個維度的指導,選擇學生熟悉和喜歡的素材作為知識的載體,提供探究的線索,在觀察、討論、表述中理解“連加連減”的算理。

一、創設故事情境,引出新課

故事情境一:新年到,聰聰和明明相約到動物園看表演。聰聰帶新年禮物(鉛筆)送給明明。

(1)復習加法

師:聰聰拿了2支鉛筆,又拿了4支鉛筆,聰聰一共有幾支鉛筆?

生:2+4=6或4+2=6

師引導小結:把兩個數合并在一起可以用加法表示。

(2)復習減法

師:聰聰有6支鉛筆,送給明明3支,聰聰還剩幾支鉛筆?

生:6-3=3

師引導小結:從總數中去掉一部分可以用減法表示。

二、以問導學,多元對話

1.學習連加

故事情境二:聰聰和明明來到大劇場觀看小熊表演。

動畫演示:舞臺上有5只小熊,來了2只小熊,又來了1只小熊。

引導學生觀察,說一說從動畫演示中發現了什么?能根據圖意提一個數學問題嗎?

大部分學生提的問題是:一共有幾只小熊?但也有一部分學生提出:第一次比第二次多幾只小熊?(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只要合理的都給予肯定,然后讓學生嘗試解決“一共有幾只小熊?”)

(1)5+2=7 ?7+1=8;(2)5+2+1=8

問:為什么這樣列算式?

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觀察連加算式與以前所學加法算式的區別(有3個或3個以上的數連續相加的算式就是連加)。揭示課題:連加。

師:怎樣計算連加算式呢?

生1:擺小棒:

生2:畫圖:OOOOO OO O

生3:利用數的組成。

最后引導學生回顧計算過程。(課件閃現步驟)

教師板書:

小結:把三個數合并起來可以用連加算式表示。計算連加算式要注意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把所得的和加上第三個數。

2.學習連減

故事情境三:表演結束,小熊退場。

動畫演示:臺上一共有8只小熊,走了2只,又走了2只。

(1)觀察主題圖,說圖意。

(2)提一個數學問題:還剩幾只小熊?

(3)先獨立思考怎樣解決,再與同桌交流。

要求:①完整說出圖意;②怎樣列式解決;③你是怎么計算的?

(4)指名匯報交流的結果。

教師板書:

三、構建知識,揭示本質

教師引導小結:有3個或3個以上的數連續相減的算式就是連減(揭示課題:連減),從總數中去掉一部分再去掉一部分可以用連減表示。計算連減算式要注意先把前兩個數相減,再把所得的數減去第三個數。

在這個環節中,具體、形象、生動的故事情境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自己探索、發現解決問題的途徑,提升數學素養。

組織學生進行課中操:小動物們唱啊跳啊,玩得可開心了,我們也跟著它們動起來。(播放音樂,讓學生跟著教師一起做課中操)

四、靈活運用,有效解決

故事情境四:孫悟空變桃子。

動畫演示:孫大圣有1個桃子,變出3個桃子,再變出2個桃子。孫大圣一共有幾個桃子?

故事情境五:大猩猩摘蘋果。

動畫演示:樹上一共有10個蘋果,大猩猩摘了6個,又摘了2個。樹上還剩多少個蘋果?

故事情境六:幫小鴿子送信。

由于一年級學生的注意持久性較差,學到這里學生開始倦怠了。因此,教師需要把枯燥的練習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形式表現出來,刺激學生視覺和聽覺,使學生的情緒再次高漲,積極投入到學習中。由形象到抽象的梯度練習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鍛煉。

五、多元評價,提升素養

1.讓學生談談收獲,并說說在生活中可以靈活運用連加連減的知識解決哪些實際問題。(師評價)

2.生生互評、學生自評。

在課堂總結中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說說在生活中運用連加連減解決問題的事例,體會學知識、用知識的快樂。并通過師生、生生、自我評價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中應用“三導式”對話教學的實踐與反思:

1.跳出教材,使知識生活化,趣味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惫P者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入手,跳出教材,創設了聰聰和明明觀看動物表演的故事情境,并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習素材變成為學生喜歡的、愿意去主動從事觀察、推理等數學活動的有效素材。

2.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敢說”“能說”“有條理地說”

由于一年級的學生正處于語言發展的過渡期,他們常常只用一個詞或一個字表達自己的想法。這種言語的不完整性是普遍存在的。在教學中,筆者根據低年級學生對圖片、故事、動物、動畫等感興趣的特點,激發他們說的欲望。當學生表述有困難時,筆者會引導學生有條理、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說”中清晰地理解“連加連減”的算理和算法。

3.深刻理解算理,扎實掌握算法

連加連減是本單元的學習難點,表現在由于看不見或忘記第一步計算結果而導致第二步計算受阻等。筆者通過動畫演示引導學生說圖意,說出算式中每個數字表示的意義,以及第一步計算的得數表示的意義,重視學生對實物、模型、圖畫的深入觀察和學具拼擺。學生能較好地掌握連加的計算方法,但在連減的學習中,學生的思維有些受阻,不能很好地理解。為此,筆者利用一年級學生最常用的輔助工具——手指,引導學生先出示8個手指,收起2個手指,直觀形象地理解總數是8,去掉2個還剩6個;理解再收起2個手指,則是從剩下的6里面去掉2,還剩4。邊動手邊說思考過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鞏固練習時,筆者發現大部分學生都能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并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本節課的設計從創設情境、引出話題——以問導學、多元對話——構建知識、揭示本質——靈活運用、有效解決——多元評價、提升素養這五個方面為學生搭起理解的橋梁,讓學生經歷算理直觀過渡到算法抽象性,使學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責任編輯 ?陳 ?洋

猜你喜歡
桃子鉛筆小熊
桃子
桃子
貓爪鉛筆帽
小熊
小小鉛筆,大有來頭
可愛的小熊
智力測試
等我回來再騙你
送你一箱桃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