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梗死的早期康復及護理進展

2022-04-22 02:59陳進麗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7期
關鍵詞:早期康復進展腦梗死

摘要:腦梗死屬于臨床常見腦血管疾病之一,中老年人是該疾病高發群體,患者通常發病較急,病情發展迅速,若不能及時給予科學治療容易導致死亡。同時,腦梗死治療后易出現各種后遺癥,有效的早期康復護理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本文對腦梗死早期康復的目的及時間進行闡述,并在此基礎上探討腦梗死早期康復護理的方法及應用進展,以期促進腦梗死早期康復護理效果和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腦梗死;早期康復;護理;進展

【中圖分類號】R7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7--01

前言

腦梗死即缺血性卒中,主要指的是腦血流供應障礙造成缺血以及缺氧,致使機體局部腦組織發生缺血性壞死,或出現腦軟化的現象[1]。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家在飲食習慣、飲食結構等方面也出現了較大的變化,高糖、高脂飲食等現象屢見不鮮,這也導致腦梗死發病率出現逐年遞增[2]。腦梗死患者不但發病急,而且病情發展迅速,具有較高的致殘率,治療后大部分患者仍可出現半身不遂、偏癱以及失語等后遺癥,影響患者健康和生活質量[3]。近年來,康復醫學不斷發展和進步,使得康復護理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大大促進了腦梗死護理效果的提高。

一、早期康復護理的目的及時間

(1)早期康復護理的目的

腦梗死患者多存在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腦軟化,屬于永久性、一過性腦功能障礙,致殘率及致死率均比較高[4]??祻妥o理能夠通過各種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針對患者殘存的功能障礙進行恢復,并實現對其潛在能力的重建,改善患者身心狀態,提高其生活質量。有研究認為,腦梗死患者中樞神經系統及結構本身具備一定的代償功能,并具備自然恢復功能重組能力的特點,因此,早期開展康復訓練可獲得良好康復效果[5]。早期康復訓練的目的是要對患者運動功能、活動能力等進行改善,降低各種并發癥發生率,改善腦梗死后遺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促進患者康復。

(2)早期康復護理的時間

大量研究認為,腦梗死護理中,早期介入康復的時間越早,則對于患者預后的改善作用越明顯[6]。相關研究發現,觀察組橋腦梗死患者采用超早期(病情穩定后24小時內)康復護理后,其HAMA評分及HAMD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常規護理),P<0.05;且觀察組SF-36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7]。提示超早期康復護理能夠促進腦梗死患者心理狀態的改善,并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另外,還有研究顯示,根據康復訓練時機的不同將112例老年腦梗死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采用早期康復訓練,于患者神經病學體征尚未發展、生命體征趨于穩定時,在其發病2天至14天內實施康復護理;對照組實施晚期康復訓練,在患者發病15-50天開始進行康復護理,護理后觀察組上下肢FMA評分、MESSS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8]。這也進一步證實了,與晚期康復訓練相比,早期康復訓練確實更有利于促進腦梗死患者肢體功能及神經功能缺損的改善。根據美國AHA/ASA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相關內容,針對病情平穩,不存在嚴重并發癥或腦水腫現象的腦卒中患者,鼓勵在其發病24小時內進行床邊活動,可改善護理效果[9]。

二、腦梗死早期康復護理方法及其應用進展

(1)心理護理

腦梗死患者發病突然,大部分患者尚無心理準備,患者在短時間內出現生理功能受限,這種落差易導致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絕望、悲觀等不良情緒,影響其病情康復[10]。因此,必須要進一步強化對腦梗死患者的早期心理護理。有研究發現,觀察組腦梗死患者接受心理護理干預后,其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常規護理),P<0.05[11]。提示心理護理能夠促進腦梗死患者不良情緒的改善,并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優勢明顯。

(2)吞咽障礙護理

腦梗死患者多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礙,易導致患者進食過程中發生誤吸或者嗆咳,或造成吸入性肺炎等,影響患者正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甚至是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2]。有研究顯示,觀察組腦梗死患者在早期康復護理中通過加強對患者的早期攝食訓練、吞咽功能康復訓練以及防噎食吞咽技巧訓練,患者護理1個月后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常規護理),吞咽功能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13]。提示早期吞咽功能障礙護理能夠幫助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療效。另外,相關研究發現,觀察組通過神經肌肉電刺激聯合酸冰刺激療法對腦梗死繼發吞咽功能障礙患者進行護理,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護理后觀察組洼田飲水試驗分級優于對照組,P<0.05,EAT-10(吞咽篩查量表)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14]。提示神經肌肉電刺激聯合酸冰刺激療法能夠促進腦梗死患者吞咽功能改善,并有利于促進營養物質攝入,加速患者康復。

(3)肢體偏癱護理

腦梗死患者治療后很容易出現肢體偏癱等后遺癥,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降低患者生活質量。有研究指出,腦梗死偏癱應加強早期肢體功能訓練,否則很可能會造成殘疾[15]。針對腦梗死肢體偏癱患者,應注意加強早期功能訓練以及力量訓練,其中,功能訓練能夠幫助患者重建其神經通路,實現對其肢體活動能力的改善,而力量訓練則能夠改善患者遠端肢體伸縮活動。相關研究發現,觀察組腦梗死肢體偏癱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聯合早期偏癱肢體康復訓練護理后,其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常規護理),P<0.05,生活質量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16]。提示早期偏癱肢體康復訓練對于改善腦梗死肢體偏癱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有積極作用。另外,還有研究認為,針對腦梗死偏癱患者,可通過中西醫結合的方式給予早期肢體康復訓練指導,注意訓練的方法及程序,堅持循序漸進的訓練原則[17]。

(4)失語康復護理

有數據表明,患者發生腦卒中后,出現失語的概率約為30%,大部分患者為腦梗死運動性失語[18]。針對腦梗死后失語患者,最佳干預時間為起病后14天內,早期給予語言功能護理評估和訓練干預有利于促進患者語言功能恢復。相關研究發現,觀察組中風后運動性失語患者經針刺聯合早期語言功能訓練,其(失語商)AQ評分、SF-36(簡明健康調查問卷)評分均優單純針刺組,P<0.05[19]。提示針刺聯合早期語言功能訓練是促進中風后運動性失語患者語言功能恢復,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有效護理方式。另外,還有研究指出,針對腦梗死患者開展語言訓練的過程中,應注意按照相關計劃和步驟,將聽、說、寫等方式進行有效結合,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對患者大腦皮層興奮性進行刺激,提高其語言運動中樞活性,改善其語言功能[20]。

結語

總而言之,腦梗死發病急,病情復雜,致殘率和致死率高,患者易出現肢體偏癱、失語、吞咽功能障礙等問題,影響其健康和正常生活。早期康復護理是改善腦梗死患者預后的有效措施,患者病情平穩后,可根據患者病情狀況,盡可能給予早期干預,通過心理護理、肢體偏癱康復護理、失語康復護理以及吞咽障礙康復護理等方式,促進患者盡早康復。需要注意的是,對于腦梗死的康復護理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必須要循序漸進,并做到持之以恒,對早期康復護理的介入時間進行準確把握,結合患者病情特點,提供更為個性化、針對性的康復護理指導,盡可能促進患者語言功能、吞咽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王麗華,黃銀瑜,戴蘭娥.康復護理及心理干預在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心理月刊,2021,16(21):164-165+176.

[2]李巖.腦梗死患者偏癱肢體的康復護理方式分析與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1):270-271.

[3]FeiJia,Chuan-ChaoDu,Xiao-GuangLiu.Delayedmassivecerebralinfarctionafterperioperativeperiodofanteriorcervicaldiscectomyandfusion:Acasereport[J].WorldJournalofClinicalCases,2021,9(28):8602-8608.

[4]陳倩.中醫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功能康復的效果[J].光明中醫,2018,33(22):3416-3418.

[5]周小燕.系統化康復護理對腦梗死病人肢體運動功能及自理能力恢復的影響[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8,43(09):1241-1245.

[6]于青華.早期康復護理在腦梗死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繼續醫學教育,2021,35(01):127-128.

[7]郭志娟,葉秋椏,馮麗娟,等.超早期康復護理對橋腦梗死患者心理、認知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北醫藥,2020,42(15):2377-2380.

[8]許濟,李花,田苗,等.不同時機康復訓練對老年腦梗死患者的影響[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20,48(04):427-429.

[9]馬琳.早期康復護理對腦梗死偏癱失語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21,16(01):178-179.

[10]鄭炯濱.中醫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生活質量及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新中醫,2021,53(08):154-156.

[11]潘佳妮.心理護理對腦梗死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8,22(12):15-18.

[12]劉二萍.康復護理在腦梗死吞咽障礙患者中的應用[J].山西醫藥雜志,2021,50(15):2357-2360.

[13]李園園,王麗娜.老年腦梗死吞咽功能障礙患者采取早期康復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分析[J].國際老年醫學雜志,2020,41(03):165-167+184.

[14]王麗艷,張曦光,趙春陽,等.吞咽神經肌肉電刺激儀聯合酸冰刺激療法在急性腦梗死繼發吞咽功能障礙患者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21,27(05):77-80.

[15]張瀠文,張友根,劉春艷.腦梗死護理中偏癱肢體康復訓練護理的應用[J].吉林醫學,2020,41(03):720-721.

[16]李瑛.腦梗死護理中偏癱肢體康復訓練護理的應用探討[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1,12(17):158-160.

[17]鮑頌楊,李瑞青.中醫康復護理對腦梗死后肢體功能障礙恢復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20,23(20):1830-1834.

[18]Zhao-ShengLi,Jia-JiaFang,Xiao-HuiXiang.Hemichoreaduetoipsilateralthalamicinfarction:Acasereport[J].WorldJournalofClinicalCases,2021,9(19):5287-5293.

[19]霍云鵬.針刺配合語言功能訓練對中風后運動性失語患者語言功能恢復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26):146.

[20]李瑋.早期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語言、肢體康復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01):243-244.

作者簡介:陳進麗(1977-11)女,壯族,廣西崇左市江州區,本科,主管護師,崇左市江州區人民醫院,研究方向: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猜你喜歡
早期康復進展腦梗死
“雙超”油菜新品種選育取得突破性進展
非新生兒破傷風的治療進展
依達拉奉聯合康復治療對腦梗死患者的影響
針灸在腦梗死康復治療中的應用
滇藏鐵路麗香段站后工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有望年內開通
腦梗死怎樣治療
針對腦出血病人早期康復中肢體功能復健的思考與探討
腦出血患者早期康復治療體會
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年4期)2008-03-1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