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影像技術錐形束CT在口腔臨床診斷中的重要意義分析

2022-04-24 05:27鄧志強方彥成
醫學概論 2022年4期
關鍵詞:臨床診斷口腔

鄧志強 方彥成

摘要:目的:探究口腔影像技術錐形束CT在口腔臨床診斷中的重要意義。方法:64例入組患者(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均接受接受傳統X線、錐形束CT檢查,對其檢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與觀察比較。結果:錐形束CT檢查陽性預測值98.33%,陰性預測值75.00%,靈敏度98.33%,特異度75.00%,準確度96.88%,較傳統X線94.44%、10.00%、85.00%、25.00%、81.25%高,且靈敏度、準確度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傳統X線與錐形束CT檢查圖像合格率均為100.00%,但錐形束CT檢查圖像質量評分高于傳統X線(P<0.05);傳統X線檢查輻射劑量低于錐形束CT檢查(P<0.05)。結論:口腔臨床診斷中錐形束CT診斷效能較高,能夠為口腔疾病診療提供依據,但檢查過程中應注重輻射防范。

關鍵詞:口腔影像技術;臨床診斷;錐形束CT;口腔

口腔健康對全身健康維護與保障存在重要影響,在當前高度重視全民健康,提倡構建健康中國的背景下,加強口腔疾病預防與治療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而多數研究證實口腔疾病治療效果與其臨床診斷質量密切相關,探尋科學、有效、安全、適宜臨床診斷方法至關重要[1]。隨著口腔影像技術的不斷發展,形成多種診斷方法,如X線片、錐形束CT、多層螺旋CT等。本研究則以6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就錐形束CT應用效果進行了探究,旨在明確其在口腔臨床診斷中的重要意義。

1資料及方法

1.1資料

從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口腔疾病患者中選取64例進行研究。其中男性30例,女性34例;年齡21~70(42.81±8.62)歲;牙根折斷10例,根管治療20例,根尖周炎18例,正畸16例。

納入標準:(1)口腔疾病確診;(2)癥狀體征明顯;(3)男女不限,年齡≥18歲;(4)接受X線片、錐形束CT檢查。

排除標準:(1)病歷資料不完整;(2)難以溝通;(3)合并惡心腫瘤、精神疾病、重要臟器嚴重器質性病變等;(4)妊娠期女性。

1.2方法

64例研究對象檢查前通過一對一講解,使患者對檢查方法、檢查目的、檢查原理、檢查要求等具有全面了解,從而積極配合工作人員操作。檢查過程中,采用X射線機進行口腔牙片、口腔曲面體層片常規攝影;采用卡瓦公司的icat錐形束CT系統進行檢查,患者取坐位,掃描參數設置為:管電壓87~90kV,管電流4.0~5.5mA,掃描時間17.5s,掃描范圍60×60mm,連續掃描,重建層厚與層距均為1mm,攝取軸位圖像、矢狀位圖像、冠狀位圖像,在高像素液晶顯示器中顯示,經相關軟件進行圖像數據處理分析。

1.3觀察指標

以綜合診斷結果為金標準,牙根折斷、根管治療成功、正畸成功等視為陽性,反之視為陰性,評價統計傳統X線片檢查與錐形束CT檢查診斷效能,包括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等。觀察比較傳統X線片檢查與錐形束CT檢查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圖像質量、輻射劑量。圖像質量評價標準:圖像清晰,無噪聲或噪聲較少,牙周膜顯像明顯或圖像質量評分≥3分視為合格,反之不合格,合格率=合格例數÷總例數×100%;采用5分制進行評分,分數越高表示圖像質量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用icat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數(n)、率(%)表示,用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口腔臨床診斷中傳統X線的診斷效能

由表1數據計算分析可知:傳統X線檢出陽性54例,陰性10例,誤漏診12例,陽性預測值94.44%(51/54),陰性預測值10.00%(1/10),靈敏度85.00%(51/60),特異度25.00%(1/4),準確度81.25%(52/64)。

2.2口腔臨床診斷中錐形束CT的診斷效能

由表1數據計算分析可知:錐形束CT檢出陽性60例,陰性4例,誤漏診2例,陽性預測值98.33%(59/60),陰性預測值75.00%(3/4),靈敏度98.33%(59/60),特異度75.00%(3/4),準確度96.88%(62/64)。

2.3傳統X線與錐形束CT的靈敏度、準確度、特異度比較

傳統X線與錐形束CT對口腔疾病診斷中的特異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錐形束CT對口腔疾病診斷的靈敏度與準確度高于傳統X線,且差異較大,P<0.05。見下表3。

2.4傳統X線片與錐形束CT的圖像質量比較

傳統X線片與錐形束CT的圖像合格率均達到100.00%,但錐形束CT圖像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傳統X線片,P<0.05,見下表4。

2.5傳統X線片與錐形束CT的輻射劑量比較

錐形束CT輻射劑量高于傳統X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5。

3討論

口腔影像技術不同所具有的臨床診斷效果也不同,本次研究對比分析傳統X線與錐形束CT診斷情況發現:錐形束CT在牙根折斷、根管治療、根尖周炎、正畸等臨床診療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即疾病及其問題誤漏診率僅為3.13%(2/64),靈敏度、準確度達到98.33%、96.88%,且顯著高于傳統X線檢查。原因在于:X線片檢查所得圖像為二維影像,且分辨率較低,不能很好地反映口腔內部情況,容易出現誤漏診問題,尤其是對小病變、組織密度較差組織病變。而錐形束CT分辨率高,可獲取更為清晰的圖像,本研究中圖像質量評分達到(4.54±0.22)分,顯著高于X線片(4.01±0.18)分,故錐形束CT影像便于醫師觀察與判斷;錐形束CT檢查所得圖像為三維影像,獲取信息量更多,對于小病變、隱匿病變、復雜病變具有較好檢查效果,不容易出現誤漏診問題;錐形束CT影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牙根、牙槽神經管、顳下頜關節、顱面部等結構形態、位置進行清晰顯示,便于醫師了解組織結構變化情況[2]。值得注意的是,錐形束CT存在較大輻射,采用該方法進行口腔臨床診斷時,應給予重視。

參考文獻:

[1]楊文麒,王佳偉,戴旋,等.口腔頜面錐形束CT圖像后處理中的質量控制要點[J].中國醫療設備,2020,35(S1):91-94+101.

[2]李英.錐形束CT在口腔內科臨床診斷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32):166+169.

猜你喜歡
臨床診斷口腔
不翻瓣微創口腔種植的臨床研究
微型種植體支抗在口腔正畸臨床中的應用
口腔膏非牙膏, 千萬別亂用
自動看牙鏡
探究內鏡檢查對缺血性結腸病的診斷價值
細小病毒患犬病例的臨床診斷與治療
新生兒驚厥的臨床診斷及治療研究
下肢靜脈血栓診斷中D—二聚體定量檢測的應用價值評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