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幕下那一抹亮色

2022-04-24 15:57林友僑
青年文學家 2022年7期
關鍵詞:亮色放電影露天電影

林友僑

通電前的鄉村之夜,古老而寧靜,夜幕像老奶奶的蚊帳,早早就放下了。偶爾一處亮起燈光,那是村前的開闊地上正準備放電影。白色的光柱沖天而上,刺破夜空,夜空越發高深莫測。放映前激昂的音樂像集合的號子,召喚四鄉八里的人打著手電筒,踏著朦朧夜色,穿過村前村后的鄉間小路,向這一片光亮匯聚。

尤其是繁星燦爛的夏夜,田野里蛙叫蟲鳴,螢火蟲閃爍,外村人像趕集一樣蜂擁而至;尤其是伸手不見五指的冬夜,一束束的光連成一條長龍,在小路上蜿蜒,蔚為壯觀。我,總是行走在這樣的人流中。童年時跟大人,少年時與伙伴,只要聽到放電影的消息,必欣然前往,看遍了方圓十里十幾個村的露天電影。有時,就跟在大人自行車后一路小跑,也不嫌累。本村的電影就更不用說了,自然是一場不落地看。

印象最深的是音樂愛情片《五朵金花》來到偏遠鄉村放映,大概是20世紀70年代末,當悠揚美妙的歌聲響起,近乎萬人空巷。那時每逢分配下來一部好片,由于播放有期限,申請的村子多,只好同一個晚上跑場去兩三個村輪著放。電影膠片從這個村剛放完一盤,還來不及倒帶,就趕緊送到下一個村去放。有時膠片未送到,或是到了還要倒帶,數以千計的觀眾就耐心地等著,目不轉睛地看著場地中間播放電影的地方,沒有一個人退場。也有的人,則是一溜小跑去找地方方便,或到人群外圍買幾分錢一碗的魚丸湯,熱乎乎地三口兩口喝下,邊喝邊抬頭望著屏幕,心里惦記著電影。

《五朵金花》正是這樣一部被人追捧的經典好片。片中的女主人公—公社副社長金花勤勞聰慧、美麗大方,讓我著了迷,在本村看一遍還不過癮,第二天聽說另一個村播放,又趕去看。連續三天,我追著看了三場《五朵金花》,而且越看越覺得好看,越看越覺得《五朵金花》里人美、歌美、風光美。時至今日,我還特別喜歡聽《蝴蝶泉邊》等電影插曲,專門保存在車載音樂上,常常放來聽。我想,在那個羞于談論情愛的年代,是《五朵金花》給了我最早的情感啟蒙,讓年少的我,對異性開始有了朦朦朧朧的感覺。

如果說《五朵金花》還只是愛的啟蒙,數年后紅遍大江南北的武打片《少林寺》,則直接把我推上了漂泊的路。起初《少林寺》只在城鎮電影院播放,一天從早到晚連軸放,還是一票難求,我這個鄉下少年看著電影海報上李連杰一招“黑虎掏心”,只能干著急。

機會終于來了。村里有個堂兄的妻子是博美圩上的人,有一天她通過關系弄到幾張電影票,讓我逮著了機會,第一次走進了城鎮的電影院。影院里寬銀幕電影的視覺、音響效果,大不同于鄉村露天播放的小屏幕、黑白片,它把《少林寺》拳拳到肉、刀刀見血的武打場面,放大到了極致,看得我熱血沸騰,整個過程只能用“震撼”“過癮”來形容。

沒多久,《少林寺》開始下鄉輪放,我像追《五朵金花》那樣,接連追看了好幾場??粗粗?,從小就被民間尚武之風熏染的心躁動起來。我坐不住了,就在心里謀劃怎樣去闖少林、學武術,成為一名武林高手。第二年六月,17歲的我懷揣一本少林拳譜和東湊西借來的30多塊錢,拋家別母,離家出走,直奔少林。雖然因路費不足,并在露宿廣州街頭時被人偷了行李和有限的盤纏,最終未能到達開封少林,但從家鄉經惠州,滯留廣州,北上韶關,再折返佛山,最后南下深圳闖關,20天的風餐露宿、流浪漂泊,讓我歷經饑寒和生死,飽嘗人間冷暖和酸甜苦辣,收獲了理智,學會了思考。這一行,為我此后的漫漫人生路指了方向,定了調子,打了底色。

可以說,在電燈、電視、電腦未進鄉村之時,靜謐的鄉村千年如夢,它朝迎日出,夕看霞紅,如小河淌水,靜悄悄地流著,慢悠悠地走著,不急不躁地摸索著,一代又一代地過著,日子靜止般一成不變。電影,讓古老的鄉村第一次“觸電”。露天的燈光,給鄉村帶來一抹亮色,照亮了村民的心,照亮了少年、青年走出村莊,走向他鄉的路。從此,鄉村不再平靜,農村人的路越走越寬。

滄海桑田數十年,當我回首鄉村,露天電影還在,圍觀的卻只有幾個留守的老人。夜幕下的那一抹亮色,在路燈、街燈、樓燈的交相輝映中,顯得暗淡而無力。也許,它們孤獨的堅守,只是為了陪伴從未離鄉的最后一撥老人,彳亍而行,漸行漸遠……

猜你喜歡
亮色放電影露天電影
WHAT
亮色
荒原童話
露天電影院
敘事如同放電影,多個鏡頭巧切換
淺談民國露天電影的發展與演變
“我要當一輩子鄉村放映員”
他放映電影兩萬五千場 ,還收獲了一份愛情
車展不再冷冰冰 卡車文化成為展會一抹“亮色”
教會學生“放電影”幫助掌握古詩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