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美好成為教育的本色

2022-04-25 00:44陳裕
教師博覽·中旬刊 2022年4期
關鍵詞:品性外表內涵

陳裕

教育是一場修行,對教師而言是修心。心有多善,愛就有多深。當我們走進教室,給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時候,我們的靈魂也得到了凈化。學生在哪里,老師的愛就在哪里,教育的美好就在愛與被愛之間傳遞。

教育是一場修行,對學生來說,修的是品行。品在內心,接受的教育有多完美,內心的仁德就有多豐盈;行在外表,接受的教育有多寬厚,儀態舉止就有多得體。

教育的美好既有內心的善意,也有行動上的善舉,恰如陽光般溫暖、雨露般滋潤。老師的諄諄教誨是善意的開始,教育的美好就在老師的言傳身教里涌現。

教育的注腳常常詩意般美好,在這美好里,涵蓋著道德的理性,包容著品性的優雅。道德是良知,美好的道德品質正是良好教育的見證。品性是文明,優秀的品性也正是教育成功的體現。

美好是一種境界,有真有善,表里如一。教育承擔著文明的延續、知識的傳播以及心智的完善等使命,常有著美好的預期。國家提出素質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全面發展,而文化素質和能力提升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那么朝著美好目標前進理應是教育的本色。

教育的美好是多方面的,中華五千年的文明之美、中華民族勇敢堅毅的精神之美、中國詩詞歌賦的文化之美等等。教育使人懂得尊師重道的禮儀,讓人明白理性做人做事的道理,讓人知道美丑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心靈……這些美好內涵,都和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課堂上,校園里,處處都有美好的期冀。立德樹人、修心塑性,這些都是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此茋烂C的課堂教學,其實深藏著美好教育。美好來源于規范化的養成,優質取決于日常習慣的點滴匯聚。

培養什么樣的人,一直是教育探討的話題。教育的形式各種各樣,不勝枚舉,歸根結底都是以美好的寓意為起點,以美好的滲透為要求,以美好的行為為標尺,這不就是教育的本色嗎?

教育是愛的傳播,是美好的傳承,是善良的培養,是素質的提高。如果失去美好的內涵,我們的教育只能培養出高分低能的人,而不是品學兼優的人才。懷揣著美好的夢想,教育對人生的啟迪無可替代,沒有教育就等同于沒有未來,那些美好的暢想也不會到來。所以,教育讓人堅定信念,教育讓人心懷善意;打造美好人生,教育就是最好的鋪墊。美好,存在于我們的生活里。今天,美好更有理由成為教育的本色,因為教育有著美好的明天!

(作者單位:遼寧省營口市老邊區金彥學校)

猜你喜歡
品性外表內涵
夏糧豐收:內涵豐富 意義重大
“新美育”的內涵與實踐路徑探索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品德教學須關注品性、悟性、靈性
有理數的數學內涵
“不同地域學生融和品性培育”研究領域現狀和趨勢分析
不能只看外表
愛自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